經濟放緩政策利好 助力兩大職教機構
中教控股和新高教集團公佈截至8月的上一財年營收,增幅均介乎25%至30%之間
重點:
- 受惠於利好政策和經濟形勢,中教控股上一財年營收增長29%,利潤上升31.5%
- 新高教集團上一財年收入增長24.6%,但因成本激增,且招生人數略有下降,利潤僅錄得6.5%增幅
陽歌
各種因素疊加而成的「完美風暴」,推動了中國職業教育行業的增長,其中包括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增速放緩的經濟,後者促使更多年輕人推遲就業,轉而選擇繼續教育。
這股浪潮提振了中國的民辦職業教育機構,包括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839.HK)和中國新高教集團有限公司(2001.HK)。兩家公司都在本周公佈了截至8月的上一財年業績。在公佈最新數據後的兩個交易日,兩家公司股價上漲逾6%,反映出了普遍的樂觀情緒。
儘管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尤其是強勁的營收增速,但也有一些關鍵的差異表明,兩家企業既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就此而言,中教控股似乎比新高教集團略勝一籌。這體現在兩家公司的市盈率上。中教控股當前的市盈率約為13倍,而新高教集團的市盈率是6倍。
我們稍後會進一步探討兩家公司之間的差異。但首先,我們會從宏觀層面開始,分析職業教育為何是少數在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似乎仍處於有利地位、能夠繁榮發展的行業之一。這是因為,眼下就業市場的形勢確實非常糟糕,青年人失業率在20%左右。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時,最先想到的辦法之一便是繼續教育,學習新技能,以便在最後真的進入就業市場時更具競爭力。
中教集團在最新財報中提到了這一現象,指出中國2021年和2022年高考人數持續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078萬和1,193萬。該公司稱,其2022/23學年國內註冊新生人數71,000人,同比大增48%。
同時,職業教育機構也受惠於大力支持該行業的政府政策。這種支持對在中國做生意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它往往會開啟享受直接或間接的政府援助大門,從財政補助到新業務快速獲批,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缺少這種支援也可能會給一個行業帶來滅頂之災,正如去年政府突然禁止民辦企業提供K-12學科類課後輔導服務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個突然的轉變實際上扼殺了整個行業。目前,這些公司正在奮力尋找其他商業模式。
相比之下,職業教育公司的境況相當不錯,至少目前是這樣。鑑於經濟可能在接下來的至少幾年進一步放緩,而這類學校像「海綿」一樣吸收失業的年輕人,並讓他們忙碌起來,我們完全可以預計,民辦職業學校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年應該會繼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策支持
在兩份財報中,中教控股較為樂觀,還大談積極的政策環境——這也反映出公司的強勁表現。為了印證這個趨勢,它還引用了國務院2021年10月下發文件中的表述——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它更進一步指出,今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了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國家鼓勵、指導、支援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學校」。
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放緩對其前景的支持下,中教控股最近一個財年的收入增長29%,至47.6億元,而中國新高教集團在同期的收入增長了大致相若的24.6%,達到22.6億元。
但它們的相似之處似乎僅限於收入。根據我們前文提到的數據,中教控股的註冊新生人數似乎在飆升,但新高教集團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後者表示,在2022/2023學年,總在校生人數140,535人,較一年前的143,764人略有下降,逆轉了前一年14.4%的增長。它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僅表示新生人數「穩健增長」,生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集團持續穩步推進「高品質發展」戰略。
新高教集團正在進行的明確調整,在報告的多處地方都得到了體現,包括最近一個財年的毛利率從一年前的44.6%降至39%。毛利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公司的銷售成本上升了42%,遠高於其24.6%的收入增長,這是行銷成本大幅增長所致。
因此,新高教集團最近一個財年的利潤近增長了6.5%,至6.3億元。相比之下,中教控股的利潤增長了31.5%,至19.4億元,與同期29%的收入增長大致相當。後者沒有提供毛利率數據,但它的毛利率佔收入的比例為58%,與上一年基本持平。
總而言之,新高教集團似乎存在一些問題,它正在設法解決,以充分利用目前對職教機構非常有利的經濟和政策環境。如果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隨著它與中教控股等同行估值差距縮小,股票可能會有一個相當大的上升空間。不管怎麼說,可以肯定的是,除非股市出現重大的動盪,否則這類股票在未來兩三年內可能都會穩步增長。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