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資本將三個地區業務分離完全獨立運營,其中國業務繼續由創始人沈南鵬領導

重點:

  • 風投巨頭紅杉資本將美/歐、中國和印度/東南亞業務分拆為完全獨立的合夥公司,中國業務將啟用新的英文品牌“HongShan”
  • 此舉或使紅杉中國在國內和其他地區擁有更大的投資空間

 

余特莉

中國風投市場曾經是一片肥沃而充滿機會的荒野,有一個根基深厚的品牌支持,對荒野生存至關重要。但隨著中國市場逐漸成長為全球高增長初創企業投資的首選目的地,脫離支持而完全獨立發展的時刻終將來臨。

紅杉中國的完全獨立時刻就在上周——全球風險投資巨頭紅杉資本在上周二宣布將分拆成三家各自完全獨立公司。這家硅谷巨頭的美國和歐洲業務,將繼續保留“Sequoia Capital”的英文品牌,而其印度/東南亞業務,將啟用“Peak XV Partners”的品牌名。

中國業務將繼續保留紅杉中國的名稱,並採用“HongShan”作為英文品牌名來獨立運營。這個品牌名稱保留了其加州紅杉樹的原意。

對中國的初創企業和創業家而言,紅杉中國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私募股權投資的代名詞。多年來,它在早期就投資出了美團(3690.HK)和拼多多(PDD.US)等知名企業。這次的分拆預計將在明年3月底完成,屆時,已經極為成功的紅杉中國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其創始合夥人是沈南鵬,他也是中國最知名的風險投資家之一。

紅杉資本在其推特賬號宣布了拆分消息,並重申以創始人為中心、以本地為先,是其成功的關鍵。公告同時也提到,運營去中心化的全球投資業務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特別是由於其投資的很多企業已經成長為相關行業的全球領導者,潛在的競爭會無法避免。

對於業內人士來說,此次拆分屬於順勢而為,因為紅杉各區域的業務主體早就基於各自市場的不同特性而更多地選擇不同的發展路線。在中國和印度這樣高速發展的經濟體中尤為如此——紅杉和其他投資機構培育的許多企業,已經成為當地市場的領導者。

就紅杉中國而言,它已經從最初專注的早期投資賽道,拓展了豐富的業務線。比如多階段私募投資基金、科技/消費和醫療衞生公開市場基金、基礎設施基金以及併購業務,使其成為更加多元化的投資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

紅杉中國是本土風投的領軍者之一,它與軟銀的願景基金、CVC Capital和太盟投資集團(PAG)等其他跨國投資公司一起見證了中國風投市場在過去20年中的日漸成熟。

開疆拓土

沈南鵬是中國風投行業的先行者之一,當他2005年在中國創辦紅杉中國時,風投還是一個相當新興的領域。此前,他曾是攜程旅行網(Ctrip.com)的聯合創始人,並擔任首席財務官。攜程旅行網於200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來更名為Trip.com(TCOM.US; 9961.HK)。

在中國科技行業的指數級增長浪潮中,紅杉中國一直在支持本地巨頭,包括互聯網外賣點餐平台美團、電子商務公司拼多多,以及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等。在過去的18年裏,該公司在中國投資了超過1,200家公司,涉及消費、醫療衛生和科技等領域。

就近期來看,紅杉中國去年從美國、歐洲、亞洲和中東等地的全球投資者手中籌集了90億美元(640億元)的新資金,而它的一些競爭對手卻在籌資方面遇到了許多困難。

紅杉中國的強勁表現,與紅杉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在過去一年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此前它曾春風得意,投資了蘋果、谷歌、PayPal和Instagram等公司。紅杉美國斥資8億美元投資伊隆·馬斯克的推特令人側目,而它對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的災難性投資損害了它的聲譽,並最終導致2億美元的資產減值,令人懷疑它是否有能力有效地監管自己的投資。

紅杉美國也在對美國和歐洲基金的結構進行全面調整,使其能夠更長時間地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幸的是,近期全球資本市場的動蕩讓此舉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紅杉美國對電動滑板車Bird Global(BRDS.US)等品牌的投資損失慘重,Bird Global的估值曾高達25億美元,但借殼上市後,現在市值僅剩下3,000萬美元。同樣,DoorDash (DASH.US)上市的時候,紅杉持有20.4%的股份,但其股價已經從歷史高點下跌了75%。

與其他美國投資公司一樣,紅杉資本可能也受到了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帶來的壓力。儘管分拆可能意味著紅杉中國的海外投資將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但因其擁有大量來自美國的有限合夥投資人,意味著該公司仍需遵守嚴格的合規協議,包括就潛在投資及其行業情況諮詢外部專家。

紅杉資本還列舉了其他分拆原因,包括提高其全球投資決策的靈活性。共享紅杉品牌也造成了市場混亂,導致公司創始人在尋找資金時,不知道應該與哪個紅杉實體合作。所有這些因素都要求紅杉徹底擁抱本土化策略。

利好因素

紅杉中國自立門戶,或將給予其更多利用本地市場機會的自主策略空間。總體而言,紅杉資本這樣的跨國投資公司可能會繼續采取保守策略。自從中國三年前開始整頓互聯網消費行業以來,外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他們已經開始減少在中國的投資活動。

紅杉中國可能會更加專注於海外交易。該公司已經在韓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進行了投資,因此在亞太地區的拓展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下一步。這一舉措可能與該公司多年來支持的許多中國企業家業務一致,他們也在越來越多地關注海外市場的機會。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五個八十後的夢想 卡諾普藉焊接機器人闖港交所

乘著資本市場對機器人青睞有加之際,相關公司蜂湧到港上市,主打工業機器人的卡諾普,成為最新一家搶上港交所的機器人公司 重點: 公司去年在製造焊接機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國第一 盈利仍不穩定,去年虧損1,294萬元   劉智恒 內地紅得發紫的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近日表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機器人的「萌芽與探索」期,那下一個十年將是「生長與綻放」,機械人將從「能運動」走向「能做事」,從「行業工具」升級至「生活夥伴」。 機器人仿彿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炙手可熱,一家接一家搶著到香港上市,令機器人逐漸成為港股一個重要板塊。眼見機不可失,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後人,近日已遞交上市申請。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更賺844萬元。相比眾多香港上市的機器人公司,表現可算不俗;畢竟在港上市的同類公司,能有盈利的簡直屈指可數。 卡諾普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當中又以工業類的焊接機器人為主,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在焊接機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在中國亦屬領先企業。 夢想成真 卡諾普的成立,是五個八十後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當時工業機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鄧世海與四名朋友深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製作的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於是拼湊起50萬元資本,頭也不回就向夢想直奔。 由於資金緊絀,他們選擇在成都龍潭大學生創業園的一個小間開展起業務,並以零部件為起步點,專注於業機器人控制器。經多次嘗試、失敗、摸索,卡諾普的控制器漸漸得到市場認可。但長久做零部件始終不是辦法,要突破,就要轉型做整機(即製作整台機器人)。 當時幾位創始人也曾為此爭論不休,畢竟要轉型,除了放棄現時的舒適區外,更要斥重資冒險,一旦失敗,似乎就無路可退。可幸這一役押對了注,公司在焊接機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後獲四輪融資,讓卡諾普茁壯成長。 業績起伏不定 卡諾普在一眾規模龐大的對手中取得盈利,在資本市場亦屬一賣點。然而,細心分析,其業績極為波動。2022年取得盈利2,826.5萬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萬元,去年更加錄得虧損1,294.4萬元,今年上半年則能扭虧為盈。可見公司在業務上仍未能企穩陣腳,能否持續穩定有盈利,尚屬言之過早。 至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亦不穩定。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達2,670萬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別流出3,088萬元及1,775.6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現金流入888萬元。 另外,佔公司超過五成收入來源的焊接機器人業務,市場增長並不十分吸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焊接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8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只為4.4%。預計市場從2025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9年的15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亦只為13.4%,別忘記這個還屬估計數字。 未具絕對優勢 事實上,卡諾普即使位列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商第一位,但其營業額亦只是1.37億元,緊隨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收入1.28億元及1.2億元,與卡諾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諾普在行業中,並非佔據一個絕對優勢,隨時可被對手超越。 相反,卡諾普另一強項的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雖然在中國市場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對手,收入分別是9.39億元及7.33億元,業務規模遠遠拋離卡諾普,相信要趕上首兩大競爭者並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純機器人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優必選(9880.HK),去年收入13.05億元,市銷率達44倍;極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億元,市銷率12.3倍。與兩家公司比較,卡諾普的收入相對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熾熱市況而給予其25倍市銷率,市值亦不到50億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