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2.HK
Sunny Optical Tech stock swooned despite positive earnings forecast on the fear that it might lose business

有「果粉」概念的舜宇光學日前發布盈喜公告,但股價卻出現相反走向。當手機行業正步入周期性復蘇,市場似乎質疑舜宇的營收能否受惠。

重點:

  • 舜宇預計今年上半年溢利最多10.48億元,按年增長1.5倍,優於市場預期
  • 市傳台資鏡頭大廠大立光與蘋果公司簽供貨長約,令舜宇股價受壓

羅小芹

市場預計今年9月秋季,蘋果公司有可能推出iPhone 16系列,適逢「果粉股」如舜宇光學科技(2382.HK)、A股歌爾股份(002241.SZ)亦趁勢發盈喜,但舜宇作為攝像頭模組及手機鏡頭的廠商,它同時受iPhone及Android手機市場的景氣所影響。

7月21日,舜宇預計上半年溢利介乎10.48億元至10.92億元,按年增加140%至150%,遠高於市場預期的8.59億元。舜宇解釋,預期溢利增加主要由於智能手機市場復蘇,產品組合改善令手機鏡頭及手機攝像模組的出貨量按年增加、平均售價增加及毛利率提升。

然而,舜宇於22日股價卻大跌近一成至44.8港元,雖然其後喘定於47港元,但仍低於盈喜發布之前的水平。

大立光或獲蘋果長約

近日市傳大立光(3008.TW)透過強大的專利組合,讓蘋果罕見首次與供應鏈簽署長約(LTA)。無論傳聞屬實與否,已經反映其光學鏡頭專利組合的技術水平,強如蘋果公司都要考慮簽長約以確保安全供應。

大立光是蘋果公司潛望式鏡頭的主要供應商,供貨比重介乎85至90%,公司6月營收優於預期,反映iPhone 16生產全速的啟動,刺激股價重返睽違3年的3,000新台幣關口。相反,舜宇則是iPhone 14系列廣角相機7P鏡頭的最大供貨商,希望爭取今年iPhone的潛望式鏡頭訂單,但看來舜宇未必能在大立光手上搶走太多訂單,從舜宇詭異的股價走勢,極可能受對手搶生意的影響。

海通國際證券電子研究主管蒲得宇就指,長約將有利大立光鎖定市佔率和定價,且後續Android陣營有望跟進,他預計今年大立光的潛望鏡訂單總額同比大增約130%,故上調其目標價至3,400元新台幣。

不過,舜宇面對戰場不單是供貨iPhone的鏡頭大廠,它在Android手機鏡頭市場也同樣受到大立光及歐菲光(002456.SH)的夾擊。

兩條腿走路

蘋果公司(AAPL.US)在每年公布的年度供應商責任報告書中,都會公開全球前200大的供應鏈廠商,舜宇與瑞聲科技(2018.HK)同屬果粉鏈名單上。雖然並非每家果粉股都能嘗到實惠,但可以借助蘋果光環再爭取其他客戶。簡言之,就是「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同時兼顧iPhone與Android的手機鏡頭市場。

除了蘋果公司以外,舜宇宣稱與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南韓一家知名客戶、海康威視、Magna、TRW、 Continental、 Sony、 Panasonic、 Olympus、 Carl Zeiss等建立了密切的業務關係。

不過,舜宇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並未為它帶來穩定的盈利貢獻。過去三個財年,舜宇股東應佔溢利由2021年49.9億元、折半至2022年的24.1億元,再折半至2023年的11億元,年度派息亦按相同比例腰斬再腰斬,去年度派息0.2港元,較2021年派息1.118港元低八成以上,導致舜宇股價一蹶不振,今年以來累跌近三成至47港元水平,較2021年底歷史高位252.6港元更大跌超過八成。

作為內地手機大戶華為今年潛望式鏡頭的主要供貨商,大立光的供貨比重介乎50至60%,表面上騰出予對手的空間較iPhone多,但留意的是,內地光學巨頭歐菲光向華為Mate 60供貨,公司股價去年底及今年初曾經被炒高,所以舜宇很難從華為訂單取得太多實利。

舜宇股價仍偏高

麥格理對舜宇看法較為樂觀,該行預期公司的手機攝像模組毛利率將由去年上半年的2%至3%,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7%至8%,產品均價呈雙位數增長。手機鏡頭的毛利率亦由去年上半年的約14%,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約24%。該行稱,隨着公司更專注高端的Android組合和致力提升iPhone銷量份額,預計下半年毛利率將進一步改善,上調目標價由65港元至79.2港元。

未來兩年手機行業開始步入周期性復蘇,催化劑是人工智能AI,但有AI未必帶來太大優勢,首先舜宇在iPhone市場仍然面對頭號對手大立光的競爭,而Android手機市場亦內卷嚴重,除非公司在潛望式鏡頭取得更大的技術突破,目前公司預期市盈率24.8倍計,相比大立光的預期市盈率僅16.7倍,舜宇股價需要進一步整固才有投資價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aoCao operates a ride hailing service

證監會開綠燈 曹操出行IPO接近衝線

上周,在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一年後,這家由吉利投資的網約車應用程序終於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許可 重點: 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後,曹操出行耗時一年的港股上市計劃或即將完成 該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長25%,超越競爭對手,在此期間它進軍32個新城市,業務版圖擴大逾60%    陽歌 汽車巨頭吉利一向在最新的駕駛科技與服務領域起步稍晚,但往往能憑借更雄厚的資源與執行力迅速迎頭趕上。這點在吉利對標Uber(UBER.US)打造的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身上或許會再次應驗。如今,其一度停滯的IPO計劃終於接近終點線。 曹操出行一年前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但未能成功,後於去年10月重新提交申請。上週五,中國證監會終於批准了此次上市,清除了主要的監管障礙之一。現在,曹操出行須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此事可能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完成,這將為其最終上市鋪平道路。 屆時,曹操出行將加入一個日漸擁擠的賽道,與中國的上市同行一較高下,其中包括規模較小的嘀嗒出行(2559.HK)和如祺出行(9680.HK)。許多人認為,行業巨頭滴滴也可能會在不久的未來在香港上市,在2021年因未能通過必要的數據安全審查而在紐約短暫上市後,再次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中等規模的中國投資銀行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和廣發證券(香港)為此次上市的保薦人,這表明其規模應該相對較大。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此次上市或將籌集數億美元。 在中國擁擠的網約車行業,2015年成立的曹操出行相對而言是個新手。吉利創始人李書福持有84%的股份,這是其最大的競爭優勢之一。吉利是中國最成功的民營車企,旗下目前擁有一系列上市資產,從吉利汽車(0175.HK),到瑞典的沃爾沃(VOLCAR.US)、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ZKR.US)、跑車製造商路特斯(LOT.US)和智能汽車技術開發商億咖通(ECX.US)。 曹操出行有別於競爭對手的地方在於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己開發的定制車輛,由吉利旗下公司生產,再由曹操出行將其出售或租賃給司機。這種模式與出租車的方式類似,與多數平台讓司機自備車輛的做法不同。 「我們利用吉利體系內龐大的換電站及汽車維修店網絡,為司機造就巨大的成本優勢,從而提高他們的淨收入,」曹操出行在去年10月提交的最新版申請書中表示。「我們的定制車亦為司機優化了經濟性及駕駛體驗。」 雖然這一策略自2022年才啓動,但公司迅速加大投入。2023年,專用車輛佔其平台總交易金額(GTV)約五分之一,並於去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26.4%。公司表示,該比例將持續上升,目標是最終為所有司機提供定制車輛。 聚合應用程序 曹操出行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它越來越多地使用聚合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整合了許多不同網約車服務平台的服務。這種應用程序在中國越來越常見,它降低了一些資源較少、無力自己開發應用程序的小公司的准入門檻。但這也導致許多小公司進入了市場,從而加劇了競爭。使用聚合應用程序還能降低營銷成本,因為大多數此類平台都由知名企業運營,如高德地圖和外賣餐飲巨頭美團。 曹操出行起初依賴自己的應用程序,但首次接入聚合應用程序不久後,業務便迅速向它們轉移。從那以後,通過聚合應用程序完成的網約車訂單比例,已從2018年的3.5%上升到2023年的30%。公司表示這一比例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8年達到訂單總量的一半左右。 公司指出,聚合應用程序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獲客成本,在GTV中的佔比從2021年的23.6%降至2023年的18.1%。 隨著基本商業模式的確定,曹操出行開始了積極的擴張。僅去年上半年,它就進入了32個新城市,截至去年6月,其業務覆蓋範圍擴大了60%以上,達到83個城市。這使得它在去年上半年實現了25%的營收增長,從一年前的49.4億元攀升至61.6億元(8.44億美元)。相比之下,滴滴去年全年的營收增長要慢得多,僅為7.5%,而如祺出行的營收增長了14%,嘀嗒出行的營收實際上還下降了3.4%。 快速增長也使得曹操出行的營銷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從2021年的7.1%上升到去年上半年的8.4%。在此期間,公司通過降低一般及行政費用和研發費用在營收中所佔的比例,部分抵消了這一增長。 這些努力幫助公司在2023年創下有史以來的首次毛利潤,去年上半年,其毛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65億元增至4.29億元,增長了一倍多。在此期間,公司毛利率從5.8%提高到7.0%,而隨著作為僅次於滴滴的第二大參與者地位更加鞏固,這個數字似乎還會繼續改善。然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曹操出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上市文件顯示,該行業的頂級參與者(應該是指滴滴)在2023年控制了約75%的市場份額,而它的份額僅佔4.8%。 在估值方面,業內其他公司的估值倍數差異很大。像優步(Uber)和Grab(GRAB.US)這樣的頭部企業目前的市銷率(P/S)分別為3.7倍和5.9倍,而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市銷率則低得多,前者只有0.79倍和1.25倍。我們預計曹操出行應該能夠獲得更接近頭部企業的估值,市銷率或許在3倍左右,這將使其估值達到非常可觀的400億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PCB設備製造商大族數控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設備製造商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已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 成立於2002年的大族數控,是中國印刷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PCB專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包括PCB鑽孔、檢測、曝光、成型設備等。其控股股東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104.56%,淨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22.20。今年首季收入9.6億元,同比增加27.89%,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價自2022年上市以來,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約159.8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Temu與Shein大砍美國廣告支出 警告即將漲價

據媒體報道,中資電商平台Shein與Temu正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廣告支出,並警告消費者即將調漲價格。這是因應美國即將開始對所有進口包裹徵收關稅的新政策,該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稅規定,過去內容物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關稅入境美國。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數據報道,截至4月13日的兩周內,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縮減19%。Temu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旗下國際業務板塊,Shein則是全球快時尚行業領軍企業,總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英國《衛報》披露,這兩家電商業者已警告其美國客戶,預計下周起將上調價格。Shein在向消費者發出的公告中表示:「由於全球貿易規則與關稅政策變動,本平台的營運成本已上升」,價格調整將於4月25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調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後,Shein與Temu或需繳納最高145%的稅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