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國內疫情期間的旅行限制,這家在線旅行社一季度嚴重虧損,但預計豐厚的利潤就在眼前

重點

  • 攜程一季度錄得虧損9.89億元,收入環比下降12%
  • 雖然業績低迷,該公司對中國放鬆旅行限制後出境游的潛在熱潮表示樂觀

安柯倫

如今,在中國經營在線旅行社非常艱難。這個國家仍然禁止國際旅客入境,持續的疫情限制措施也重創了國內旅遊業。

攜程集團(TCOM.US; 9961.HK)對這種痛苦感同身受,這家總部設在上海的在線旅遊巨頭剛剛公佈了看上去乏善可陳的一季度業績。不過,公司高管仍然洋溢著樂觀情緒,他們認為公司有望搭上全球正在興起的旅遊淘金熱的快車,當中國重新放開國門後,這一熱潮很快就會來到中國。

先說壞消息。攜程報告今年前三個月虧損9.89億元(約合1.48億美元),扭轉了去年盈利17.8億元的局面。當季收入總計41億元,較上季度下滑12%,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攜程首席執行官孫潔表示,多年來,公司經受住了旅遊業的起起伏伏,並在疫情期間充分利用了這些經驗和教訓。她說,生存的關鍵是留住現金,該公司現金充裕,截至3月底持有現金333億元。

雖然業績並不亮眼,攜程的高管們有一個頗有說服力的故事要告訴投資者和分析師——而且似乎得到了認可。

週二業績發佈後,該公司在香港的股票一度上漲25%,最終收漲16%。此後回吐了部分漲幅,不過仍然比公告前的水平高出12%。

這樣的漲幅看起來尤其強勁,因為考慮到無論說的多麼天花亂墜,都掩蓋不了中國為控制疫情傳播而實施嚴厲的旅行限制對攜程網及其同行的影響。攜程一直努力提高未受中國限制措施嚴重影響的國際市場的收入。但其超過一半業務仍然來自國內。

航空分析公司OAG的數據顯示,6月,中國機場進出港航班的飛機座位數接近6400萬,比2019年6月疫情前的水平下降了超過20%。其中近6220萬個座位來自國內航班,佔總數的97.3%,因為中國大幅縮減了國際旅行。

封控措施結束後,國內旅行往往會迅速恢復。不過,對攜程而言,真正賺錢的是中國人的出境游,這項業務在過去兩年幾乎停滯。更重要的是,中國目前暫停了入境旅遊簽的發放,而且幾乎禁止中國公民出國旅遊。

同行的表現更勝一籌

與攜程不同的是,其他一些主要做國內游的中國在線旅行社在一季度實現了盈利。總部位於江蘇的同程旅行(0780.HK)同期利潤高達2.45億元。雖然同為在線旅行社,但同程的大部分註冊用戶生活在較小的三線城市,這些地方幸免於中國最嚴重的封控。生活在這些地方的遊客可以繼續在國內旅行,在此過程中令同程賺得盆滿鉢滿。

中國最大的度假村運營商復星旅遊文化(1992.HK)是廣受歡迎的Club Med品牌的擁有者,它也設法避免了效益的低迷不振,因為它75%的收入來自中國以外,因此它能夠從一季度美國和歐洲主要市場的旅遊業反彈中獲利。今年前三個月,復星旅遊文化從其核心度假村和旅遊目的地業務中實現淨收入42億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

相比之下,攜程表示,它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疫情導致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一線城市出現程度不一的封控,大大加劇了其季度虧損。

由於這些城市的封控一直持續到二季度,而且中國政府毫無放鬆國際旅行禁令的跡象,攜程二季度的業績前景也不是那麼樂觀。

 「本季度至今,行業層面航空客運量下降了70%到90%,」攜程首席財務官王肖璠在本週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與 2019 年同期相比,酒店行業每間可銷售房收入下降了 40% 至 60%,其中很大一部分源於防疫要求。」

因此,該公司預計「二季度會相對疲軟」,孫潔告訴分析師。

攜程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從 289.80 港元的 12 個月高位下跌逾 19%,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同期跌幅更大,高達 23%。但該公司的美股市銷率仍為 6.2倍,高於同程的 4.4倍,遠高於全球旅遊巨頭 Expedia(EXPE.US)的 1.6倍。

這一溢價要部分歸因於攜程高管的整體樂觀情緒,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財報發佈後的股價反彈,因為投資者和管理層都認定,未來會更加光明。歸根結底,中國不可能永遠關閉國門。當邊境重新開放時,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手裡攢了不少錢,會忙著在攜程這樣的旅行網站下單。

在中國之外,隨著各國重新開放並放鬆限制,長途旅行已恢復了活力。在許多市場,對座位和酒店客房的需求超出了供應量,旅遊業的收益率隨之飆升。價格很高,但人們並不在意。大家只想出門旅行,並願意為此支付額外的費用。

攜程並不是唯一一家在等待重新開放的中國大公司。中國最大的酒店運營商之一華住酒店集團(HTHT.US;1179.HK)管理著近 8000 家酒店,擁有超過 75萬間客房。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淨虧損6.3億元。

不過,懷著對光明未來的憧憬,華住酒店集團在三個月里新開了300多家酒店,還有2200多家酒店正在籌備中。這是對中國旅遊市場何等的信心!

一位非中國籍的航空公司高管最近稱,目前的旅行環境是他30年來看到的收入最高的。在經歷了兩年由新冠疫情引發的蕭條之後,全球旅遊業正在掀起一股淘金熱。一旦中國市場重新開放,攜程及其投資者將獲得回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儘管出現了季度虧損,但本週每個人都表現得如此興奮。

 「雖然我們的短期前景可能看起來並不樂觀,但旅遊需求依然強勁,這讓長期前景看起來更為光明,」攜程董事長梁建章說。「隨著各國政府的不斷開放,全球旅遊業繼續以強勁的速度復蘇。我們預計,一旦限制放鬆,中國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藥明合聯折讓4%配股 籌27億港元

為製藥公司提供合同服務的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268.HK)周三公布兩項集資安排,合共集資27.14億港元(3.48億美元)。 公司擬按每股58.85港元配售最多2,227.7萬股新股,折讓約4%,涉及淨額約13億港元,佔擴大後股本約1.82%。此外,公司宣布與控股股東藥明生物(2269.HK)訂立認購協議,藥明生物將以相同價格認購2,413.4萬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1.93%,涉及淨額約14.14億港元。完成上述交易後,藥明生物持股比例將由49.81%升至50.78%。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約九成將用於擴大生物偶聯藥物服務能力及產能,包括新加坡新基地建設、無錫廠房擴建及潛在海外拓展,其餘約一成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藥明合聯股價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64.65港元,升5.4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鋒金融斥4,400萬美元購萬個以太幣

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公布,已於公開市場累計購入10,000枚以太幣,涉及資金4,400萬美元。是次購買的資金來自內部儲備,購入的以太幣會在財務報表中列為投資資產。 公司於今年7月時公告集團戰略布局,包括Web3、現實世界資產(RWA)、數字貨幣、ESG零碳,以及人工智能。 雲鋒金融指出,購入以太幣符合集團的戰略布局,並可探索以太幣在集團保險業務中潛在的應用模式,以及與Web3相適應的創新業務場景。此外,以太幣作為儲備,可優化資產結構,減少對傳統貨幣的依賴。 公司於周三開市升3%報3.78港元,但隨即掉頭下跌,今年以來股價升逾2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奧克斯上市首日收跌5.4%

奧克斯電器有限公司 (2580.HK)周二在香港首日掛牌,收市下跌5.4%,這家空調製造商集資近40億港元。公司表示,以每股17.42港元的價格發售2.38億股,約35%售予香港本地投資者,該股收市報16.48港元。 香港發售部分獲556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7.3倍超額認購。 公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空調製造商之一,成立超過三十年,以廉價型號聞名。今年第一季度,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7%至93.5億元,期間利潤增長23%至9.25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中國放鬆「限古令」 影視行業迎來轉折點

中國電視劇行業迎來近20年罕見的政策鬆綁。據財新報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8月18日召集各省市廣電部門、平台與製作公司開會,宣布調整多項行業規管措施,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放寬古裝劇播出數量限制,被外界視為「限古令」鬆動。 其他重要調整包括:取消單劇40集上限及季播劇必須間隔一年播出的限制;電視劇中插廣告在被禁逾十年後重啟試點;成片審查時限由現行50天壓縮至30天,並推動審查權限下放至部分地方電視台。政策同時鼓勵衛視「一劇多星」聯播、加強超高清製作,以及舉辦微短劇專屬劇場,提升內容多樣性。 政策落地效應迅速反映在股市。8月18日A股開盤,影視傳媒板塊罕見集體上揚,百納千成(300291.SZ)、華智數媒(300426.SZ)、華策影視(300133.SZ)等多隻影視股封死漲停,資金明顯看好政策帶來的新增供給與盈利空間。 過去五年,中國電視劇發行量連降,電影票房2024年也同比下滑23%。與此同時,短劇與文旅內容迅速崛起。以字節跳動旗下「紅果」為代表的短劇App,憑藉碎片化時長與情緒消費優勢,快速擴張用戶規模;相比之下,優酷、愛奇藝(IQ.US)、騰訊視頻、芒果TV雖仍是長劇主要投資者,但長期虧損下收縮中腰部內容,只保留最頂級大劇。 業內普遍認為,本次鬆綁將釋放積壓古裝劇,利好具備資金和創作能力的公司。但題材紅線仍在,例如耽改劇依舊難過審。政策研究人士強調,最大的受益者是未來的上星大劇,解除集數限制後,高投入長劇更具開發空間,若平台亦放寬,則有利於中小體量創新作品崭露頭角。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