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Luckin to enter U.S.

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正加速進軍海外,而成立兩年的庫迪咖啡也不甘後化要進軍海外市場

重點:

  • 由於國內競爭依然激烈,需求疲軟,瑞幸咖啡在新加坡邁出海外擴張第一步後,計劃向美國和其他市場擴張
  • 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這家廉價咖啡連鎖店的季度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41%

  

肖林

「走出去」過去是,現在也依然是中國企業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擺脫國內激烈競爭時的口頭禪。但隨著中國企業在海外也越多地碰到國內對手,這情況中的後半部分,即為了逃避競爭而走出去,正迅速成為明日黃花。

先是智能手機生產商,然後是珍珠奶茶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現在,中國兩家最具進取心的咖啡連鎖企業瑞幸咖啡(LKNCY.US)和庫迪咖啡準備在海外展開廝殺。庫迪咖啡是瑞幸咖啡的克隆版,由瑞幸咖啡最初的兩位創始人,在會計醜聞被掃出門後所創立。

庫迪在中國發起一場殘酷的價格戰,它的大部分咖啡每杯只賣9.9元,約合1.26美元,促使瑞幸咖啡也加入戰團,採同樣的價位。由此引發的咖啡大戰傷害的不僅是瑞幸咖啡,也傷害了中國的整個咖啡行業,包括全球巨頭星巴克(SBUX.US)。

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儘管在海外擴張的第一站新加坡(去年,瑞幸首家海外門店在新加坡開業)遭遇虧損,但它表示正在美國和其他市場探索機會。與此同時,公司還報告稱,得益於大舉開新店,收入增長強勁,而且在加入這場價格戰一年多後,利潤率趨於穩定。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國際市場充滿機遇,但也帶來了嚴峻挑戰。」《金融時報》報道稱,瑞幸最早可能會在明年開出美國首店,目標是紐約等有大量中國留學生和遊客的城市。咖啡售價在2美元或3美元,向星巴克和其他價格更高的連鎖店發起挑戰。據國內媒體報道,該公司還計劃進入香港,在那裡開兩家新店。

進軍美國市場對瑞幸來說,是某種程度上的回歸,因公司在2020年因涉及22億元銷售造假的醜聞而被納斯達克摘牌,並被罰款1.8億美元。

近五年後,瑞幸在新管理層的帶領下似變得更強大。它已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但它仍然受到兩位聯合創始人陸正耀和錢治亞的困擾,他們在庫迪大力複製瑞幸的策略。

中國初創公司對價格戰並不陌生,自2010年代初以來,它們就利用這種燒錢的策略迅速擴張,打造出了滴滴和拼多多等科技巨頭。憑借低價而聲名鵲起的瑞幸,現在正從庫迪那裡品嘗自己做成的苦果。這個更年輕的競爭對手,在福州開出首家門店僅幾個月後,就於去年初開始了它的9.9元定價策略,迫使瑞幸加入戰場。

閃電式擴張

自那以來,庫迪以閃電般的速度開設新店,上月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並計劃到明年底再增加4萬家門店。據多家媒體報道,庫迪採取了讓瑞幸走到今天的那種激進策略,包括獎勵在後者附近開設門店的特許經營商。

激烈的價格戰正在擠壓瑞幸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同店銷售額,不過最新財報顯示價格戰的影響有所放緩。

瑞幸最近一個季度的收入總計102億元,截至9月的三個月里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41.4%。儘管這個增長讓人覺得很厲害,但仍落後於該公司同期門店擴張的速度——門店增長了61%,達到21,343家。

由於新店開張速度很快,瑞幸的運營費用也居高不下,佔總收入的84.7%。這些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38.2%,與收入增長大致持平。

價格戰和快速擴張的影響,在公司的同店銷售額中表現最為明顯,三季度同店銷售額下降13.1%。儘管這一數據看似不佳,但實際上比前兩個季度有所改善——前兩季度均出現了逾20%的跌幅。去年同期同店銷售額增長了19.9%。 

星巴克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也受到影響,在截至9月的最近一個季度下降了14%。

一個積極的跡象是,瑞幸的門店利潤率在三季度顯示出企穩的跡象,經營利潤率甚至從去年同期的13.4%提高到三季度的15.3%。幫助公司在本季度實現淨收入13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88億元。

瑞幸的股票仍在紐約場外交易,財報公佈後,它的股價連續兩天上漲,週五回吐了部分漲幅。儘管中國股市最近出現了一輪牛市,但瑞幸的股價仍較去年下跌了約25%。公司股票的市盈率為24倍,低於星巴克的30倍,但高於快餐運營商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的22倍,後者也在大舉進軍咖啡領域。

瑞幸的海外擴張始於2023年3月,當時它在新加坡開設了兩家門店。據媒體報道,僅過了九個月,庫迪就出現了,開出了新加坡首店,一杯咖啡3.99新元,比瑞幸5新元的均價低20%。 

瑞幸表示,截至三季度末,該公司在新加坡開設了45家門店,今年前九個月在新加坡錄得約7,630萬元的虧損。

庫迪搶先進入美國市場,去年在夏威夷開設了第一家門店,今年初在洛杉磯開設了第二家門店,以2.99美元的價格售賣美式咖啡。

瑞幸預計短期不會從國際擴張中盈利,公司會遵循在中國市場採取的戰略,首先爭取顯著的規模。公司表示,鑒於在美國將面臨來自老牌企業的激烈競爭,將通過「審慎考慮和嚴格的執行計劃」來進軍當地市場。

董事長郭謹一表示:「需要耐心、時間和持續投入。」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代幣化點石成金 德林股價一度狂飈

從事金融服務的德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709.HK)周四公布集團資產代幣化的進展,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可完成合作框架與資產評估,並將向監管機構遞交申請,到明年第二季度起,平台可正式上線並開始長期監控。 集團上月公布,把持有的資產進行代幣化,涉及金額最高5億港元,首批的資產包括位於中環的德林大廈若干權益,以及三項由集團管理的基金資產。 德林表示,將資產代幣化後,將以分派方式贈予合資格股東、德林證券(香港)的合規用戶,以及「突觸科技」平台的認證用戶。透過實物分派,讓參與者能夠直接持有鏈上資產,享有更高的透明度與流動性,並參與新一代的數字金融生態。 德林股價開市升4.2%報4.18港元,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達4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多晶硅製造商擬設公司 收購業內陷困境對手

財新網周三報道,因多晶硅供應過剩,導致過去一年價格持續暴跌,中國有主要多晶硅製造商,計劃設立一家公司收購國內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以拯救被受產能過剩困擾的行業。 財新援引熟悉計劃的消息人士稱,參與該倡議的主要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和協鑫科技(3800.HK)。新公司將與較大生產商合作,以便更好地控制行業產出並支撐價格。 新公司的籌建談判始於今年初,目前參與方包括主要多晶硅製造商、潛在收購目標和金融機構,並已就推進方案達成共識。 大全新能源 (DQ.US; 688303.SH)的現狀折射行業困境,2025年首季度多晶硅銷售均價跌至每公斤4.37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66美元驟降43%。但大全在2025年首季度的平均生產成本達每公斤7.57美元,相當於每售出1公斤產品即虧損3.2美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杰倫進駐抖音 巨星傳奇股價暴漲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正式開設名為「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引爆市場話題。由其親屬控股、在中國大陸經營周杰倫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價暴漲94.37%,收報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周杰倫帳號在未發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鐘粉絲即從16萬激增至45萬,半小時內突破百萬,至周四已突破千萬。市場傳言,周杰倫簽約費高達九位數人民幣,抖音官方則予以否認,稱為謠言。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由周杰倫母親葉惠美及經紀人等親友創立,總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於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新零售與IP運營。2024年,公司總收入5.84億元(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淨利潤5.024萬元,同比增長21%。總收入中,來自以「魔酮咖啡」為主的零售消費品收入約佔45%,與IP、內容授權有關的收入約佔5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