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h-strapped Mirxes hinges its lifeline on the “blood-based cancer detection”

這家新加坡公司的產品能夠透過血液檢測篩查胃癌,「滴血驗癌」技術能否重獲市場青睞?

重點:

  • 胃癌血液檢測產品GASTROClear有機今年第四季在中國獲批
  • 公司先後兩次申港上市未成功,最近再遞交申請

李世達

當2018年美國Theranos公司被揭露造假後,「滴血驗癌」的概念立刻跌落神壇,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透過血液檢測癌症已非天馬行空。新加坡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下稱覓瑞),便推出一款能夠透過血液檢測胃癌的miRNA(微小核糖核酸)檢測組,目前已成功商業化。

憑藉「滴血驗癌」的高科技光環,覓瑞近日遞表港交所申請上市,中金公司與建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覓瑞曾於2023年7月25日、今年4月30日兩次向港交所遞表。

申請文件顯示,覓瑞於2014年在新加坡成立,是一家微小核糖核酸技術公司,專注於疾病篩查診斷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擁有一種核心產品(GASTROClear)、兩種商業化產品(LungClear與Fortitude),以及六種處於臨床前階段的候選產品。

其中核心產品GASTROClear可基於血液進行胃癌篩查。公司稱,GASTROClear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獲批准進行胃癌篩查的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該產品對一期胃癌的檢出率達到87.5%,高於傳統胃鏡檢查的66%。但缺點是特異性(specificity)僅有68.4%,低於胃鏡檢查的99.5%。低特異性意味著更容易將不是檢驗目標的其他東西鑑別為陽性。

目前,GASTROClear已於2019年5月獲得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的C類IVD(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證書並成功商業化,且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突破性醫療器械」稱號,同時也在泰國獲得批准。

除GASTROClear外,公司還有肺癌檢測產品LungClear、新冠肺炎檢測試劑Fortitude兩項商業化產品。

靠新冠試劑撐起營收

由於其核心產品的高技術含量,覓瑞吸引了包括Rock Springs Capital、高榕資本、Central Road及CR-CP Life Science Fund等青睞,他們共投資約1.7億美元(12.1億元)。其中持股22.03%的Central Road,背後實控人為淘寶原總裁孫彤宇。

不過,儘管擁有「滴血驗癌」的明星技術,公司仍陷入連年虧損的泥淖。申請文件顯示,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分別錄得股東應佔虧損308.1萬美元、5,664.2萬美元、6,922.5萬美元及4,445.1萬元,虧損持續擴大。

收入方面,2021年公司為6,065萬美元,但2022年及2023年則僅有1,776萬美元及2,419萬美元,今年上半年錄得956.6萬美元,亦較去年同期下跌3.3%。

業績高開低走,主因是前期營收主要依靠新冠肺炎檢測試劑Fortitude帶動,隨著疫情趨緩,政府相關支持措施減少,Fortitude需求下降,公司營收相對下滑,在研發與營銷開支有增無減的情況下,虧損直線上升。

以Fortitude為主的傳染病業務,在2021年佔總收入比重高達89.6%,至今年上半年僅佔27.2%。與此同時,GASTROClear產品及服務的收入在今年上半年錄得267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佔總收入比重從2021年的2.2%增至28%,反超Fortitude業務,顯示GASTROClear正在增長。

目前公司主要的收入,來自「精準多組學服務」(Multi-Omics),該業務是向生物製藥公司、政府機構或學校提供檢測方案,有關收入佔總收入約44.1%。而LungClear業務僅貢獻0.7%。

明年中國市場推售

目前,覓瑞的收入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去年佔收入比重逾七成。要將「滴血驗癌」變現,主要的關鍵仍在於能否進入更大的市場,尤其是人口龐大的中國。

在中國,GASTROClear已於2023年完成9,472例的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並已向中國藥監局遞交產品的註冊上市申請,預計於2024年第四季度可獲批。公司稱明年上半年可在中國市場推出。

若如期獲批,將有助緩解公司面對的資金短缺問題。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下278萬美元,較去年底的1,470萬美元流失了81%。而截至9月30日止的流動負債淨額則為1,487萬美元。糧草緊缺迫在眉稍。

截至目前,胃鏡檢查仍然是胃癌檢測的「金標準」(當前臨床醫學界公認的最可靠方法),血液檢測則更多是作為一個輔助手段,醫學界的信賴度尚未建立,目前還不足以完全取代胃鏡檢查。

對港股市場來說,癌症篩查題材並不陌生,2021年上市的諾輝健康(6606.HK)被視為「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股」,今年卻因被質疑銷售造假而審計延遲,於3月底停牌至今。停牌前股價較歷史高點跌去82%。

覓瑞似乎還未能證明其核心產品有能力帶來更多收入。能否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許可上市,將是一項關鍵指標。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vitasoy

信置黃家要飲維他奶 羅氏家族控股權岌岌可危

急欲復蘇的香港老牌飲料企業維他奶,內地業績好轉之際,新加坡富豪卻在虎視耽耽,一場飲料大戰隱然開打 重點: 上半年維他奶多賺5%至1.7億港元,內地市場經營溢利年增15% 新加坡黃志祥家族連續增持股權,維他奶股價兩個月升1.7倍    李世達 因為三年前的一場公關危機,香港豆奶大王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0345.HK)在內地市場遭受嚴重打擊,業績與股價雙雙跌落谷底。所謂「趁你病要你命」,品牌力受損的維他奶近期疑遭新加坡富豪家族敵意收購,這家老牌企業或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10月上旬開始,新加坡菊花茶品牌楊協成(Yeo Hiap Seng)開始增持維他奶股票,楊協成背後則是新加坡前首富、香港信和置業(0083.HK)主席黃志祥家族。黃志祥胞弟黃志達,透過楊協成及其家族辦公室陸續增持,截至11月底,持股比例已從一個多月前的不到5%快速升至12.26%。 黃家的大動作引起市場的收購猜想,公司股價從9月23日收市價4.52港元飆升至近期逾12港元,大增1.7倍,市值也猛增至逾132億港元。 面對這樣的變化,83歲的維他奶主席羅友禮,在業績發布會上回應:「你直接去問他(增持方),我都不知道他想做什麼」。被問到會否增持時則說:「我會向聯交所申報,到時大家就會知」,似乎意味著他們不會束手就擒。 內地市場定成敗 羅友禮的父親羅桂祥,於1940年創立維他奶,現時產品包括豆奶、檸檬茶、果汁及瓶裝水等。1994年,維他奶在香港上市,同年在深圳設廠,朝內地市場發展。2008年,內地爆發三聚氫氨毒奶粉事件,植物奶製品迎來一波高速增長,2008年至2019年,維他奶在內地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6%,內地市場銷售額也在2016年超越香港。 2019年是公司業績的巔峰,錄得75.3億港元收入,創下新高紀錄,其中內地市場收入就高達46.3億港元,佔比超過61%。 沒想到轉折發生在兩年後,2021年,維他奶因為在香港襲警事件中發出失當聲明,引發內地輿論的強烈不滿,品牌遭消費者抵制、產品也遭商家下架,內地業績遭受重創。截至2022年3月底的財年,維他奶在內地市場的收入驟降23%,公司錄得淨虧損1.59億港元,為上市26年來首虧。 在盈利層面,公司通過降本等方式在下一個財年實現扭虧,惟收入規模仍逐年下降,至2024年3月底止的年度,公司收入已萎縮至62.2億港元 為扭轉劣勢,維他奶也試圖轉型,在內地植物基飲料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公司以另一王牌產品「檸檬茶」為基點,試圖擴大茶飲市場空間,同時陸續推出無糖檸檬茶、無糖冷泡茶、無糖茉莉花茶等產品,追趕無糖茶風口。 受惠於銷售執行及產品創新,公司業務稍有好轉。截至今年9月底的上半年度,維他奶收入按年增2%至34.4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年增5%至1.7億港元。其中,內地市場收入雖然仍在下滑,但減幅已大幅收窄,同時透過降低原材料價格及嚴控成本,期內公司在內地的經營溢利增長15%至2.2億港元。 「奶」「茶」之戰 業務復蘇漸顯成果,但低迷的股價卻給人可乘之機。自2019年6月來到42.6港元的歷史高點後,維他奶股價至今年9月已下探至4.47港元,自高位下滑超過九成。 或許因為跌幅實在太大,新加坡富豪、信和置業主席黃志祥家族開始大舉買入公司股票。在最新一次增持後,黃志祥胞弟黃志達及旗下機構已持有12.26%股權,加上黃志祥持有的5.10%,黃家持股已超17.36%。 羅家方面,公司主席羅友禮持有約16.3%股權,若結合羅桂祥基金權益及羅家後人的持股,總數超過25%,仍優於黃志祥家族。因此其他股東的動向或將成為左右戰局的關鍵,目前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及加拿大基金Global Alpha Capital Management,分別持有維他奶約6.8%及5.1%股權。其中三菱日聯已陸續出售股權予黃家,若加拿大基金也倒戈,形勢將對羅家相當不利。 黃志祥家族旗下持有的楊協成飲料品牌,創立於1900年,歷史較維他奶更悠久,主要市場在東南亞,產品包括菊花茶、馬蹄爽與豆奶等,且近年有意擴大茶飲業務,收購維他奶自然成為打入中國市場的突破口。 對黃家來說,即使收購失敗,也可出售股份大賺一筆,但是對投資人來說,由於市場的過度追捧,目前公司市盈率已來到95倍,甚至高過可口可樂(KO.US)的25.4倍,一旦黃家收手,股價可能快速崩跌,有意追高者需要衡量風險。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首11個月東風汽車累計銷售下跌逾1成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489.HK)周四公布,首11個月汽車銷量為170.45萬輛,同比下跌11.1%。乘用車下跌12.7%,商用車則跌3%。期內新能源車銷售則持續做好,累計銷售約35.3萬輛,同比上升近11%。 另外,公司附屬的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首11個月累計銷售13.97萬,同比輕微下降1.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頂新耀公佈腎病藥物EVER001 1b/2a期試驗積極結果

雲頂新耀(1952.HK)週三宣佈,其用於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pMN)的新一代共價可逆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EVER001在1b/2a臨床試驗中取得了積極的結果。 結果顯示,在已完成36周治療的低劑量組患者中,81.8%(9/11)的患者實現臨床緩解,高劑量組中已完成24周治療的患者即有85.7%(6/7)實現臨床緩解。除低劑量組的1例患者外,其他所有完成36周治療的低劑量組患者,以及所有經24周治療的高劑量組患者分別在36周和24周都實現了免疫學完全緩解。 雲頂新耀擁有EVER001用於治療腎臟疾病的全球權益。在公司不斷擴展的腎病管線中,EVER001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新一代藥物。公司表示,EVER001在保持高效力的同時提供了更好的選擇性,與競品相比,可能避免許多與早期BTK抑制劑相關的副作用。EVER001在多種自身免疫驅動的腎小球疾病中顯示了廣泛的潛力。 原發性膜性腎病是成人中常見的腎病綜合症病理類型,在中國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患者總數估計約有200萬名。在歐洲,患者數量約為8萬,而美國則為8萬到10萬。雲頂新耀認為,由於目前還沒有已經獲批的同類藥物,EVER001在中國和全球市場都具有巨大的潛力。 在授權引進和自主研發的雙輪驅動模式下,雲頂新耀持續加強其在腎病領域的領導地位。公司正在逐步走向全球,同時也重視與其他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美國公司百健(Biogen)最近以11.5億美元收購Human Immunology Biosciences (HI-Bio),就是一個關於專業知識互補合作的典型案例。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報:東南亞雙反稅將實施 中國光伏企業撤退

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公布新的關稅裁定,將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產品課徵反傾銷稅與反補貼稅,稅率最高達271.2%。受到高額關稅影響,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已陸續停產或關閉。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公告,此次制裁主要針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組裝產品,反傾銷稅率涵蓋0%至271.2%的區間,取決於生產國家與具體公司。 目前美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約80%來自上述四個國家,新的關稅預計將進一步影響全球太陽能產業的供應鏈格局,將鼓勵更多生產轉移至美國本土,逐步替代進口。 財新報道,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已陸續停產或關閉。有業者表示,最終只能選擇去美國設廠,儘管建廠成本和勞動力費用較高,但毛利率更高、市場潛力也更大,還能以美國為中轉點,將產品銷售至其他市場。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