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M.US 2518.HK
This Chinese car trading giant is expanding its network of high-tech showrooms where customers can check out various models in virtual reality.

這家中國老牌網上汽車交易商利用科技,轉攻線下開拓「空間站」,提供一站式購車服務

重點︰

  • 汽車之家去年全年賺18.8億元,同比增長約4%
  • 其中,新能源車品牌銷售增長飛快,相關收入同比增長81.6%

 

裴梓龍

這幾年來,中國銷售最火熱產品,一定有汽車的份兒。

在官方連串政策刺激及車廠促銷活動下,去年中國汽車銷量持續增長,據中國乘用車場資訊聯席會的資料,去年中國乘用車零售銷量按年增長5.6%,達到2,170萬輛,增幅比2022年的1.9%高出近兩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在此背景下,中國老牌網上汽車交易商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也慢慢走出了新冠疫情黑暗時期,在復甦路上顛簸前行。根據其最新業績報告,去年第四季淨收入達19.11億元,同比微增1%,連續增長五個季度,但淨利潤下降25.6%至4.32億元。

全年來看,汽車之家的淨收入總額達71.84億元,同比增長3.5%,淨利潤也上升約4%至18.8億元,全年經調整淨利潤為21.6億元,與2022年約21.7億元差不多,經調整淨利潤率維持30.1%的較高水平。

由於業績超出市場預期,汽車之家股價績後應聲上揚,其港股翌日大漲8.3%至52港元,反應市場對其業績感到滿意。

公司三大業務中,去年第四季媒體服務收入有所減少,下跌約18%至5億元,全年則減少4.7%至18.7億元;不過其他業務均錄得不錯增長,其中線索服務第四季收入達8.4億元,按年增長6.9%,全年則上升1.8%至31.1億元;至於線上行銷及其他收入,去年第四季更按年大升14.8%至5.7億元,全年也增長14.6%至22億元。

投資者要留意的是,雖然汽車之家整體收入增長,但營銷費用也在上升,去年第四季的銷售及市場費用按年上升8.5%至7.3億元,一般及管理費用更飆升52.6%,共1.57億元;另外,研發費用也增加13.7%至3.56億元,導致整體營業費用總額達12.4億元,按年上升14.2%,全年則增加2.4%至49億元。

汽車之家能保持不錯的盈利,利息及投資收益幫助不少。去年其利息收入及投資收益大增47.1%,達到8.31億元,權益法投資則由虧損近5,000萬,轉為賺2,913萬元,以汽車之家去年盈利18.8億元計算,利息收入及投資收益便佔了近44%。

汽車之家在後疫情的大路上顛簸行走,近年更押注新能源及二手車市場,其中新能源業務正加速佈局,而公司近年行銷開支上升也不無道理,主因不少新能源車的新勢力想轉為直銷模式,這將為汽車之家這類中介構成壓力,因此公司也加大投資力度,推出車價、車況查詢工具等,再配合線下的汽車之家空間站,抓住新能源車市場,從線上反攻線下。

截至去年底,汽車之家空間站已在全國20座城市落地,第20家更落戶北京汽車博物館。所謂「汽車之家空間站」,是使用全息技術,容許買家在「全息智駕倉」,實現1比1看車、比對不同品牌車輛,同時連接汽車之家的大數據,獲得虛擬用車體驗。另外,準買家也可以在空間站輸入買車預算、車型、品牌等,便會獲推薦最適合的車輛,空間站同時連接主車廠、4S店及二手車這的平台,為準買家避免要到不同4S店選購的麻煩。

與百度合作

空間站去年已帶動汽車之家新源車品牌的收入增長81.6%,合作品牌逐步增加,有3D全息車輛模型的主流車款已達到70多款,公司更揚言今年會把空間站擴充至50個城市,明年將覆蓋100個城市,更計畫在海外推出,協助中國車企走出去。

市場估計,空間站或成為汽車之家下一個增長曲線,尤其在三、四線城市,有助一些新能源車新勢力快速部局到下沉市場,如果汽車之家的空間站在三、四線增市落地後,讓消費者一站式體驗看、選、買、換新能源車,將成為汽車之家新的收入來源,尤其在新能源車方面。

另一個重點便是二手車,空間站對汽車之家的二手車交易服務發展意義重大,準買家到空間站不只可以選購新車,同時可以尋找二手車買賣的數據及資訊,例如汽車之家持有51%股權的天天拍車,在買新車的同時,也可以把舊車放上去交易。公司也曾提及,空間站會在三、四線城市加強二手車服務,同時協助規範當地二手車市場。

空間站的核心是技術,汽車之家近年在研發的費用花貴不菲,同時與科技龍頭合作,例如百度(BIDU.US; 9888.HK)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2月初,公司宣佈,將基於百度智慧雲千帆大模型平台,在內容創作、智能行銷、智能客服、經營決策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動大模型技術創新與行業應用落地。

從估值上看,汽車之家是少有錄得盈利的線上汽車交易平台,與國內同行燦谷(CANG.US)及開心汽車(KXIN.US)的市銷率約0.56倍和0.14倍、以及美國同業Carvana(CVNA.US)的市銷率0.54倍比較,汽車之家的3.16倍市銷率存在巨大溢價,或意味投資者明顯看好其盈利能力。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周杰倫進駐抖音 巨星傳奇股價暴漲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正式開設名為「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引爆市場話題。由其親屬控股、在中國大陸經營周杰倫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價暴漲94.37%,收報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周杰倫帳號在未發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鐘粉絲即從16萬激增至45萬,半小時內突破百萬,至周四已突破千萬。市場傳言,周杰倫簽約費高達九位數人民幣,抖音官方則予以否認,稱為謠言。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由周杰倫母親葉惠美及經紀人等親友創立,總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於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新零售與IP運營。2024年,公司總收入5.84億元(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淨利潤5.024萬元,同比增長21%。總收入中,來自以「魔酮咖啡」為主的零售消費品收入約佔45%,與IP、內容授權有關的收入約佔5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龍光21筆境內債重組獲通過

房地產開發商龍光集團有限公司(3380.HK)周三公布,21筆境內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BS)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獲相關債券持有人通過,並提供包括全額轉換特定資產、資產抵債、現金回購、股票等重組方案選項。 龍光下一步將根據債券持有人會議的相關約定,就債券持有人選擇的重組方案進行安排。 根據公司2024年業績,集團的總負債為1877.8億元,總資產為2125.9億元,持有的現金為86.5億元。 周四開市龍光股價升4.4%報0.95港元,過去一年股價已從高位下調46%。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meGen’s $4.2 billion licensing deal falls flat with investors

榮昌生物公布42億美元BD合作 為何市場不買單?

以交易總價值衡量,榮昌生物此次BD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企業BD交易總額中可躋身前五,但是與其他行業頭部交易的含金量存在本質差異 重點: 榮昌的首付款僅有4500萬美元現金,在交易總額中僅僅佔1% 榮昌生物短期償債壓力巨大,這筆低現金回報的交易或難以解決公司的資金鍊壓力    莫莉 對於中國創新藥企業來說,核心管線完成對外授權(BD)實現「出海」往往是重大利好消息,因為為授權交易不僅能為企業帶來一筆可觀的現金收入,也能為管線在海外的研發推進提供有力支持。然而,6月26日,市場期待已久的榮昌生物製藥(煙台)股份有限公司(688331.SH;9995.HK)已獲批產品泰它西普的授權交易終於靴子落地時,卻引發資本市場劇烈震蕩,A股和H股在消息公佈當天分別重挫18.36%和11.71%,這背後究竟有何爭議? 根據公告披露,榮昌生物將核心產品泰它西普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授予美國生物醫藥公司Vor Bio(VOR.US),從這筆交易中,榮昌生物獲得4,500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價值8,000萬美元、可認購Vor Bio普通股的認股權證,約佔Vor Bio總發行股本23%,再加上最高可達41.05億美元的臨床註冊及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高個位數至雙位數的淨銷售提成。 以42.3億美元的交易總價值衡量,榮昌生物與Vor Bio的這項合作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企業BD交易總額中可躋身前五。但是,無論從現實獲益還是交易對手行業地位來看,這筆交易與其他行業頭部交易的含金量存在本質差異,這或許為市場的悲觀情緒提供瞭解釋。 從首付款比例來看,榮昌僅拿到4,500萬美元現金,在交易總額中僅僅佔1%,相比之下,三生制藥與跨國藥企巨頭輝瑞的合作中,三生獲得了12.5億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達60.5億美元的交易總額,首付款佔比為20.6%。雖然榮昌以價值8,000萬美元認股權證替代傳統首付,但是這是「以產品換股權」的高風險策略。 其次,此番股價大跌也是回吐了被提前兌現的漲幅。在交易公佈兩周前,榮昌生物曾在公眾號上高調宣稱,多位跨國醫藥公司的商務拓展經理主動與公司交流泰它西普國際合作、技術授權等,暗示泰它西普有望與醫藥巨頭聯手,刺激港股股價單日暴漲20%。 然而,最終公布的合作方Vor Bio卻只是一家「殼公司」,合作方的資質與市場預期有著巨大落差。據Vor Bio5月初披露,公司終止了所有臨床項目且裁員95%至僅剩8名員工,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現金儲備僅有5,004.7萬美元,因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面臨納斯達克退市警告。儘管與榮昌合作的同一天,Vor Bio也宣佈完成私募股權融資(「PIPE」)達成證券購買協議,預計在扣除費用之前總融資收益約為1.75億美元,但是以Vor Bio當前的資金實力,為泰它西普推進海外研發恐怕仍然需要更多資金支持。 後期管線出海不易? 與三生制藥等管線處於早期階段的高價BD交易不同,榮昌生物此次「出海」的泰它西普是一款已於2021年獲批上市的成熟藥物。在中國市場,泰它西普已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以及重症肌無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重磅產品。2024年,泰它西普的銷售額高達9.7億元,同比增加88%,為榮昌生物貢獻56.3%的營收。 作為一款具有研發確定性的產品,泰它西普若採用傳統的License-out模式,恐怕要價頗高。此外,榮昌生物已積極推進泰它西普的海外臨床研究,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IgA腎病和重症肌無力三大方向的全球Ⅲ期臨床試驗均已獲FDA批准並開始受試者入組,這意味著,如果榮昌生物將海外權益全數轉讓,將會期望更高的回報,而大型跨國藥企往往權衡商業化投入與預期收益,雙方交易可能在估值上僵持。 因此,榮昌生物選擇以低現金模式與Vor Bio合作,通過換取後者23%股權深度介入泰它西普海外研發,同時依託Vor Bio引入的私募資本共擔風險。若藥物成功出海,股權價值將帶動榮昌實現雙向受益,但同時也將需承擔Vor Bio的生存風險。 榮昌生物的股價在交易公布後曾連續3日下跌,但隨後3日不斷反彈,截至7月4日股價已經回到大跌前的高位67.8港元。當前榮昌生物的市銷率約為20倍,遠高於三生制藥的市銷率6倍,這意味著市場已經給榮昌生物較高的溢價。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榮昌生物賬面現金僅7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巨大,這筆低現金回報的交易或難以解決公司的資金鍊壓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漲

晶片製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漲16%,收市報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過上市集資22.6億港元,首個交易日收盤市值達152億港元。 香港的公開發售獲得137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超額認購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發行1,870萬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與其科創板現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公司專注於無刷直流(BLDC)電機控制及驅動晶片領域,此類晶片通過電磁力驅動,與傳統電機存在技術差異。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46%至6億元(折合8,400萬美元),利潤增長27%至2.22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