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政策下,這家課外教育營辦商去年收入銳減八成,更大幅裁員6萬人,努力尋找讓公司生存下來的途徑

重點:

  • 新東方投身直播帶貨行業,創辦人俞敏洪更粉墨登場,向網民銷售農業產品
  • 俞敏洪拒絕把公司關閉,聲稱要對留下的5萬名員工負責

何仲尼

自從中國官方去年7月提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的教育政策,課外教育營辦商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作為行業龍頭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9901.HK ; EDU.US)除了需要停辦學科類培訓課程,令股價跳水九成外,公司創辦人兼主席俞敏洪透露已裁減了6萬名員工,承擔近200億元(31.4億美元)解雇、員工補償與退租費用。

在摸索新路向的同時,俞敏洪更咬實牙關,粉墨登場投身直播帶貨範疇,向消費者推銷農業產品,投身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

中國教育部在12月底表示,自從雙減政策推出後,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縮減,其中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更減少84.1%,意味八成以上的培訓機構已被淘汰。僥倖留下的公司,部分已轉型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群眾提供服務,難望獲取利潤。

以新東方為例,公司仍然存在,但全國所有學習中心在去年底前,已停止向幼稚園到9年級學生提供學科相關培訓服務,即K-9學科類培訓服務。公司的核心業務伴隨股價被砍掉一大半,新東方港股與美股本週二(1月11日)的股價,已分別比去年初的高位蒸發91%和90%。

成立89家新公司

對於公司面對的困境,俞敏洪周日在個人博客“老俞閒話”發表文章,披露新東方總部的各部門和子公司最近進行了工作述職,並部署2022大計;由於政策、疫情與國際關係等原因,去年營收同比大幅減少80%。

俞敏洪透露,曾經有朋友建議把整家公司關掉,但無論在情感或是實際操作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對於公司餘下的5萬名員工,他們的生計是管理者需要承擔的使命和責任。因此,在教育業務方面,集團將轉型為“素質、素養、研學、營地教育”等,並加大在大學生市場和海外中文市場的投入。

另一方面,新東方也踏足其他業務分散風險,去年7月以來已成立89家新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文具、日用品與農產品銷售、人工智慧軟體發展,以及電影和藝術等,而最新涉及的行業是互聯網直播。

俞敏洪12月28日在視頻分享平臺舉辦了第一次直播活動,向網民銷售麵粉、蘋果和櫻桃等農產品,受惠名人效應,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到186.96萬,商品交易總額為490萬元。

不代表公司觀點

承接良好反應,他在同一天宣佈推出自己的直播電商平臺,又表示新東方未來將會轉型為直播帶貨農產品,並透露有很多農業公司和地方政府希望和公司合作。但是,他坦承新東方之後的日均銷售額,只有“少得可憐”的幾十萬塊錢。

踏入2022年,新東方的走勢疲軟,其港股從首個交易日的16.16港元(13.2元),逐步下跌到上週五的14.26港元,跌幅約11.7%。俞敏洪的文章在上週末刊登後,新東方的股價反應不大,上週一小幅上升1%,翌日跟隨美股下挫4%,報13.84港元,或意味投資者還在懷疑公司最新的轉型故事。

值得留意的是,新東方在1月10日發表公告,表示最近多份有關該公司的媒體報導,包括引用俞敏洪自1月8日起在“老俞閒話”發表的個人文章,內容有關該公司的業務及財務表現,強調該等媒體刊物並未獲得該公司授權,而且不代表公司觀點。該公告是以俞敏洪的名義發放,未知他是否害怕“說錯話”,連忙把個人博客文章與公司劃清界線,避免影響公司被官方“盯上”呢?

在政策打擊下,新東方難望獲利,參考其收入大減八成,要計算最新估值,我們可以利用上一個財年收入的20%,來評估這個財年的收入,得出其預測市銷率(P/S ratio)為3.74倍;環顧同行,有道公司(DAO.US)最新市銷率是2倍,高途教育(GOTU.US)與一起教育(YQ.US)市銷率為0.34倍和0.47倍,瑞思教育(REDU.US)更只有0.18倍,反映大家同樣遭受政策打擊的背景下,新東方的估值仍然比同行高,也許這反映了它以前作為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一項新政策,把一家大型學科培訓機構打得落花流水。回過神來,新東方在努力求存的同時,也要避免藥石亂投,在中國多變的監管環境下砥礪前行,尋求真正符合公司發展的路途。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Secret to Tingyi's interim profit: price hikes

康師傅中期盈利贏在兩個字:加價

主打方便麵及飲品的康師傅,受惠於價格調升,中期收入微降但盈利卻有理想增長 重點: 公司中期盈利同比上升逾兩成 期內毛利率提升近兩個百分點   劉智恒 康師傅一年多前兵行險著,先在23年11月將飲品零售價格上調17至25%,又在去年5月調升方便麵價8%。基於當時中國內地經濟疲態畢現,人們消費意欲低迷,對價格出奇地敏感,市場認為康師傅的決定十分冒進,隨時因加得減。 消費者更頻頻吐糟,批評之聲此起彼落:「漲唄,以後不喝了」、「沒想到有一天,統一竟然成了康師傅的平替」,消費者被刺痛之餘,有人就用腳投票,不再買康師傅的麵,不飲康師傅的茶。 在一片痛罵聲下,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0322.HK)今年中期卻派出一份頗為亮眼的成績表,並向市場證明,加價的決定是正確,公司下了一著好棋。 截至6月底,康師傅的收入接近401億元,同比下跌2.7%。收入雖微跌,盈利卻出奇地升近21%至22.71億元。撇除一次性出售附屬公司收益,核心盈利升12%至21.1億元,要知道康師傅這類傳統行業及已成熟的企業,有雙位數的增長,實在也殊不簡單。 對於盈利上升,康師傅歸因於成本結構的優化及運營效率提升,令整體毛利率增加1.9個百分點至34.5%。而毛利率得以拉升,與近年加價不無關係。雖然調升價格後令產品銷售輕微下跌,但毛利率的增加,能提升整體利潤。 收入跌盈利升 公司兩大核心業務上,就方便麵而言,上半年收入134.65億元,同比下跌2.5%,但因產品升級調價,毛利率同比升0.7個百分點至27.8%,最終讓方便麵上半年的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1.9%至9.51億元。 飲品方面,上半年收入按年亦下跌2.6%,但因2023年底的加價,以及管理效能提升,毛利率上升2.5個百分點至37.7%,推動飲品的股東應佔溢利大升19.7%至13.35億元。 公司財務穩健,截至6月底的銀行存款及現金(包含長期定存)達194.91億元,較去年底增加近35億。扣除有息借貸150.2億元,淨現金達44.74億元。 雖然康師傅在上半年表現理想,但別對公司前景有較大寄望,畢竟這類成熟的企業,在中國內地發展多年,市場佔有率幾已大定,蹭中國經濟增長紅利時代亦已過去,盈利每年能有輕微增長,已屬有所交待。 康師傅亦深明此道,今天要吸引投資者,主要是派高息,此之所以公司近年將全部盈利派予股東,除了是回饋股東支持外,實也反映公司發展成熟,未能找到新的發展,不用保留大量資金,倒不如將現金悉數派發。 短期難再加價 在市佔率已不易進一步拓展下,最能推升公司業績的方法就是提升產品價格。然而康師傅主打的是基層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十分高,除非迫不得意,公司等閒不容易調升價格。而之前調升飲品及方便麵售價時,消費市場的罵聲不絕於耳,產品銷量因而下調,只不過跌幅並非太大,加價後亦能抵銷到銷量下跌的影響。 事實上集團在近一年多時間,先後將飲品及麵食價格調升,未來兩年甚至三年時間內,並不容易再提價,否則隨時得不償失,被消費者離棄,進而影響銷量,到時加了的價格,也未能彌補銷售下跌帶來的損失。 另外,康師傅是次盈利能增長除提價外,原料價格的下跌也應記一功。然而原料價格的波動,並非公司可掌控。財報顯示,白砂糖、麵粉及聚酯粒的價格均有所下跌,但最主要的原料棕櫚油價則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同比升幅達24%。若然棕櫚油價續向上,勢將加重康師傅成本。 投資者不買賬 確實,市場也未看好康師傅的長線投資價值,公布中期業績後,股價翌日一度下跌6.2%,收市收窄至跌1.75%,報11.2港元。 康師傅的預期市盈率近15倍,死敵統一(0220.HK)的預期市盈率為17倍,旺旺(0151.HK)則是14.5倍。康師傅在行業估值只屬市場水平,吸引力有限。業績後里昂證劵表示扣除公司一次性收益後的盈利,較他們預測低2%,並認為市場競爭格局和飲料復蘇存在不確定性。花旗亦指康師傅持續疲弱的收入,迭加市場份額不斷流失,讓投資者感到憂慮。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現代牙科發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3600.HK)周四發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將介乎17.7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上升4.3%至8.7%;純利介乎2.79億元至2.95億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因增加使用數碼解決方案,令集團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以及受惠於歐元及澳元兌人民幣與港元的升值。同時,因今年初完成收購泰國最大牙科實驗室Hexa Ceram,因而帶動收入與盈利增長。 現代牙科開市升近10%報5.08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升逾兩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