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Z.US
Dogness revenue droops

這家寵物產品生產商的股價自2月以來上漲了10 倍以上,儘管公司報告稱,截至6月的最新財年收入下降了15.6%

重點:

  • 多尼斯的收入在截至6月的財年下降至1,480萬美元,連續第二年虧損
  • 這家寵物產品生產商的股價自2月以來一路飆升,在5月通過私募籌集資金500萬美元後,股價上漲逾七倍

  

陽歌

寵物照護在中國可能是一門大生意,但對銷售從項圈到梳毛刷和水碗等寵物產品的公司來說,並非如此。雪上加霜的是,在當前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可能會減少在此類非必需品的支出。

寵物擁有率已相當高的西方市場,可能會為這些專門從事寵物行業的中國公司帶來更光明的前景,但這些市場不僅已十分成熟,競爭也非常激烈。

這些現實都在多尼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DOGZ.US)的最新財務業績中得到充分體現,在2022年達到頂峰後,公司的收入在最新財年繼續呈下降趨勢。我們稍後再來細看這份財報。

首先,我們應指出多尼斯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今年其股價大幅上漲。自2月份以來,該股已上漲逾10倍,其中大部分是在公司5月進行了500萬美元的私募融資後上漲的。股價大幅上漲使這家在過去兩個財年連續虧損的公司市值高達7億美元。

換句話說,按去年不斷萎縮的銷售額計算,公司目前的市銷率高達近40倍。相比之下,全球同行Chewy (CHWY.US)和Wag! Group (PET.US)的市銷率要低得多,分別為1.04倍和0.33倍。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多尼斯的股票到底怎麼了,目前的巔峰價格是否可持續——我們將在本文後面的部分探討這些話題。

但首先,我們來關注一下多尼斯的最新業績,這些數據幾乎沒有什麼值得拿出來宣傳的。多尼斯2017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情況看上去要樂觀得多,當時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人們非常樂意為自己的寵物提供最好的項圈、狗狗服裝和其他配件及服務。

根據同樣提供寵物護理產品的波奇寵物(BQ.US)2021年的招股說明書中的第三方市場數據,2019年至2024年,中國在寵物護理方面的支出預計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最終達到4,495億元。招股書指出,首次養寵物的人佔中國市場的80%,2019年有22.8%的中國家庭擁有寵物,這預示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時間快進到現在,波奇寵物的市值從鼎盛時期的數億美元,縮水到僅剩200萬美元,公司去年被迫離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主板,轉向規模較小、交易清淡的美國證券交易所。

多尼斯似乎沒有面臨這種命運的危險,至少從其目前的市值來看是這樣,當前市值足以維持它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地位。然而,如果其過度膨脹的股票價格出現回落,這情況在某個時刻似乎很有可能出現。

國內外營收下滑

多尼斯報告稱,在截至6月份的財年,公司營收從上年的1,760萬美元下降15.6%至1,480萬美元。它的營收在2022財年達到2,700萬美元的峰值後,連續兩年下滑。

雖然我們提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但也該指出,多尼斯實際上大約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海外銷售寵物產品。這部分業務在最近一個財年下降了10.6%,而國內銷售額則暴跌24.4%。

首席執行官陳四龍表示:「由於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我們繼續面臨挑戰,這些因素正影響並可能繼續影響我們近期的國內和出口銷售。」

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傳統寵物產品,佔其收入的六成,其餘大部分來自更為高科技的產品,即集團所謂的「智能」產品。這類智能產品已成為公司最大的短板,最新財年該類別的收入下降了41%,降至440萬美元。該類別的下降在國內和國外市場均出現,表明人們在寵物消費上的支出意願不如以往。 

多尼斯在控製成本方面做得很好,最新財年的淨虧損從前一年的750萬美元縮小至610萬美元。公司的現金在6月底上升至700萬美元,較一年前的450萬美元有所增加,這得益於5月份的500萬美元私募,由此可見,多尼斯近期不會面臨現金短缺。 

這讓我們回到公司股票走勢的問題上。在2017年首次公開募股後,多尼斯的股價大多處於下跌狀態,後在2021年,在市場看好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時,多尼斯股價曾短暫飆升。但之後公司股價暴跌至1美元以下,迫使多尼斯在一年前將20股合為1股。

該股在2月左右開始回升,然後在宣布定向增發後,股價真正起飛,定價為每股2.5美元,比當時的股價低50%以上。自宣佈配售以來,該股已從約6美元躍升至最新收盤價45.50美元。

所有這些都表明,私募投資者(在公告中未透露姓名,現在持有該公司18%的股份)可能在股票大幅上漲中發揮了作用。我們還看到其他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成為了類似於GameStop(GME.US)的「模因股票」,因此多尼斯的股票可能只是成為了投機買家的玩具。

總言之,對於一家收入縮水且虧損的公司來說,沒有什麼能證明這種估值和股價上漲是合理的。因此,如果明年股價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將這只被高估的股票帶回現實,我們也不感到驚訝。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小牛電動次季銷量按年增長36.6%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銷售電動出行產品350,090台,較去年同期的25.62萬台增長36.6%。 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719台,佔總量約91%,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長53%;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第二季銷售31,371台,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5%。銷售數據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和電動自行車。 公司表示,於「618年中購物節」期間,小牛多款高端車型在天貓、京東與抖音平台均登上銷售排行榜,有效鞏固其於中國高端智能兩輪市場的領導地位。 小牛電動股價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報3.42美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綠城半年銷售跌11% 前董事長港機場被帶走

內房開發商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銷售數據,今年首六個月,集團合同銷售金額803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米,歸屬於綠城的權益金額為53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8億元下跌11.3%。 6月份綠城自投項目的銷售金額為142億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價則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內地媒體早前報道,綠城中國前執行董士及董事長張亞東,5月底時在香港機場準備飛往加拿大時,於登機口被帶走,但具體因何事則未有披露。張亞東曾任大連副市長,2016年調往央企中交集團,至2018年被派往報掌綠城。至今年三月,綠城突公佈張亞東呈辭。 綠城周二平開市報9.77港元,公司在過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泰國對中國遊客吸引力下降

財新報道,據航班管家的數據估計,今年七八月旅遊旺季,中國航司計劃執行中泰航線班次達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赴泰旅遊人次降至195萬,同比減少33%。 財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國遊客望而卻步,包括演員王星赴泰時被綁往緬甸詐騙園區。其他擔憂還包括地震,以及泰銖對人民幣升值,導致赴泰旅遊成本上漲。 當中國遊客對泰國興趣減退之際,他們正湧向日韓等亞洲地區。中國航司計劃,於七八月執行中日航線的航班達25,300架次,同比增長35.3%;中韓航線計劃執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長13.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首掛午收僅升1%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掛牌平開報38港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38.4港元,升1%。 公司發售9,134.2萬股,每股售價38元,錄得超額認購36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29.53億港元。 富衛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險收入分別為24.08億美元、27.56億美元,虧損3.2億美元及7.33億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億美元,但扭虧為盈賺2,400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