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 approved for U.S. listing

它是中國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中,最新一家尋求在境外上市融資的公司

重點:

  •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已批准夢騰智駕赴美上市,預計最高可籌集3億美元
  • 儘管與主要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公司面對在尋找合作夥伴及來自競品的挑戰

陳竹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夢騰智駕環球有限公司喜歡宣傳一種雙重戰略,即同時專注大眾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完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它聲稱這種方式,即所謂的“飛輪”戰略,使其能夠從當前的ADAS解決方案中獲得收入,同時收集關鍵數據,用於發展未來更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

隨著境外上市計劃的推進,公司很快可發現,投資者是否也對這一戰略充滿熱情。上周,上市計劃向前邁出重要一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夢騰智駕在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擬發行不超過6,300萬股普通股。

夢騰智駕加入了越來越多尋求境外上市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行列,包括小馬智行和縱目科技在內的其他公司,也提交了類似的申請。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成功上市,表現參差不齊,反映投資者對這類公司興趣各異。它們中的禾賽科技(HSAI.US)的股價,自2023年初在美國上市以來已縮水四分之三。

儘管反響平平,但IPO大軍仍步履不歇,因為夢騰智駕及其同行正尋求資金來維持虧損的業務,這些業務短期內不太可能盈利。

雖然夢騰智駕尚未披露籌資目標,但彭博新聞社上月報道稱,該公司可能計劃籌集2億至3億美元。公司尚未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任何公開文件,不過它可能已經提交了一些早期機密信息。

與很多從一開始就專注於全自動駕駛的競爭對手不同,夢騰智駕自2016年成立以來,就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它最初主攻ADAS,致力於提供一款具有即時創收潛力的產品。直到2019年,夢騰智駕才擴展到包括全自動駕駛技術。

與許多同行一樣,夢騰智駕由一支擁有強大技術背景的團隊在2016年創立。創始團隊成員包括曾在人臉識別技術公司商湯擔任高管的曹旭東,以及其他人工智能和汽車行業資深人士。

多年來,公司的融資一直很成功,在多輪融資中吸納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它的投資者包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阿里巴巴旗下的雲鋒基金、遊戲巨頭騰訊和德國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規模最大的融資之一髮生在2021年,當時公司籌集了5億美元,參與投資的包括豐田、博世和戴姆勒。

夢騰智駕早期專注於將自己的產品集成到量產車輛中,這可能讓它在商業化方面比同行更具優勢。它的很多競爭對手直到2022年才開始轉向ADAS。近期申請上市的小馬智行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直到2023年才正式進入ADAS市場。

“飛輪”戰略

夢騰智駕優先考慮利用兩種戰略與汽車製造商建立牢固的關係。其一,讓上汽、豐田和戴姆勒等汽車製造商成為它的投資者。其二,通過戰略合資企業建立關係,比如2020年與上汽集團旗下高端電動汽車部門智己汽車建立合作夥伴關係,2021年底與比亞迪建立類似合作。

這種合作關係具有雙重目的,合作夥伴可以成為未來的客戶。而一旦成為客戶,它們還可以提供大量車輛運行數據。這個方法是夢騰智駕“飛輪”戰略的核心,合作既能在當前帶來收入,又能為未來產品的開發提供數據,從而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

儘管夢騰智駕擁有眾多合作夥伴,但真正將其技術用於量產汽車的合作夥伴並不多。兩個值得注意的採用者是智己汽車和梅賽德斯—奔馳,前者已將夢騰智駕的D.L.P.人工智能模型集成到車輛中,後者將在2025年4月投產的純電動CLA車型上,使用夢騰智駕的高階智駕方案。

夢騰智駕及其同行,都瞄准了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ADAS市場。縱目科技援引第三方研究稱,中國的ADAS市場從2018年的93億元擴大到2022年的413億元,凸顯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

然而,這個新興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吸引了許多初創公司和老牌汽車製造商投身進來,開發自己的ADAS解決方案。例如,比亞迪目前在包括漢系列在內的許多車型上,使用其專有的ADAS系統DiPilot。

在將ADAS作為近期收入重點的同時,夢騰智駕也在大力發展全自動駕駛。據麥肯錫稱,到203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600億美元。該公司的戰略包括推出Momenta Go,這是一項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於2021年在中國東部城市蘇州的指定地區開始商業運營。

夢騰智駕沒有透露Momenta Go的許多細節,這表明其服務仍處於試驗階段。因此,該業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產生可觀的收入。我們還需要等到它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公開文件,來衡量在ADAS解決方案的商業化做得如何。

與其他機器人出租車服務提供商一樣,夢騰智駕還面臨除技術挑戰之外的重大障礙。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中國複雜的監管環境,法律和監管框架,往往難以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這給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不確定性和潛在障礙。

不過,中國監管環境的最新發展,也帶來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跡象。去年11月,中國出台了一項全國性的指導方針,接受部署全自動駕駛汽車以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公司的申報。

根據新計劃,測試車輛的駕駛員可以放開方向盤,汽車製造商和車隊運營商將承擔安全責任。這種責任轉移是一個關鍵的發展,可能會加速更廣泛地部署自動駕駛汽車的進程。然而,這也讓夢騰智駕等公司承擔了更大的責任,以確保它們的系統穩健可靠。

雖然取得了這些積極的進展,但夢騰智駕仍需繼續投入巨資改進技術,通過IPO籌集的資金,很大一部分可能會用於研發。公司似乎已經為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我們需要更多地瞭解它與汽車製造商的關係,以及它目前和未來的收入潛力,才能更好地瞭解它的長期前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賽力斯申港上市獲中證監備案

根據中國證監會官網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獲中證監批准赴港上市。該上市計劃完成備案登記,為後續推進掃除了關鍵障礙。 賽力斯擬通過本次IPO發行約3.31億股,此舉將與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補,公司已於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 上市文件顯示,賽力斯旗下「問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車2024年實現營收1,4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58億元增長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實現59億元盈利,成為全球第四家達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 周五賽力斯股價在上交所上漲5.8%,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吉宏股份預告首三季盈利翻倍

跨境社交電商企業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03.HK; 002603.SZ)周四公布,預計2025年首三季錄得淨利潤2.57億元(3,600萬美元)至2.7億元,按年大增約95.1%至105.3%。 公司表示,受惠於跨境社交電商業務持續高速增長,及紙製快消品包裝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整體營收與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根據公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亦達2億元至2.1億元,同比升幅在55%至65%之間。 吉宏股份成立於2003 年,總部位於廈門,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本業原是紙制包裝,初期以產品設計和營銷為基礎,在識別消費者需求方面累積相當經驗,隨後開始拓展跨境社交電商業務,採取「信息找人」的推廣方式,實現「貨找人」的跨境社交電商模式。 今年5月,吉宏股份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至今股價累升63.2%。盈喜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8.34 港元,升2.1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長風藥業招股集資6億港元

藥物生產商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五發售4,119.8萬股,一成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港元,集資總額約6.01億港元。招股於10月2日截止,並於10月8日掛牌。 集資所得的40%用於吸入製劑候選產品的持續研發,及為臨床開發提供資金;約20%用於為多個管線計劃及技術的臨床前研發提供資金;30%用於設備採購及生產管理系統的擴張與升級。 長風藥業去年收入升9%至近6.1億元人民幣,錄得2,109萬元盈利,按年下跌33.5%。今年首季度的收入1.36億元,按年跌2.7%;期內錄得1,281.5萬元盈利,按年升逾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娃哈哈擬換標「娃小宗」 續整頓家族企業

中國最大飲料企業之一的娃哈哈,正面臨商標使用權與整頓家族成員公司交織的風波。據財新報道,宗馥莉接掌後的娃哈哈已啟動換標計劃,將自2026銷售年度起,逐步以新品牌「娃小宗」取代「娃哈哈」。 一份流出的內部通知顯示,公司因「複雜歷史問題無法短期解決」,始終暴露於法律風險之下。依現行股權結構,「娃哈哈」商標須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方可使用,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單獨操作。目前,娃哈哈集團股東包括持股46%的杭州市上城區國資、持股29.4%宗馥莉及持股24.6%的職工持股會。部分員工已就持股權屬問題對宗馥莉提起訴訟。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實控的宏勝飲料集團於2025年5月申請註冊。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宗馥莉為其定下的年銷售目標達300億元,接近娃哈哈品牌全年實際銷售規模的八成。 同時,公司亦在「清理」家族子公司。上海娃哈哈飲用水公司因商標授權到期於7月被迫停產。該公司成立超過20年,由宗慶後堂弟宗偉持股30%,其餘股份由浙江娃哈哈實業及社會股東持有。宗偉表示,公司多年盈利,但未獲新授權合同,最終被市場監管部門查封。 娃哈哈集團方面則強調,授權合同已到期,且未簽訂續約。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