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2096.HK)周一發表盈利警告,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的半年淨利潤為3,400萬元至9,4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5.58億元比較,降幅約83%至94%。

利好:由於創新藥銷售快速增長,該公司上半年收入預計達26.7億元至27.3億元,同比上升26%至29%。

值得關注:該公司淨利潤大降的原因,主要因為持有的投資組合公允價值下跌,導致以公允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錄得約3.31億元虧損;以及去年同期通過出售Simgene Group Limited全部股權,錄得約3.99億元一次性稅前收益,而今年同期未有同類特別收益。

深度:先聲藥業成立於1995年,是集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藥企,主要覆蓋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領域,公司2007年曾到美國上市,2013年退市,並於2020年登陸港交所。該公司去年淨利潤大升126%,主要受惠於一款2020年7月上市、用作治療中風的自行研發創新藥──先必新的收入快速增長。雖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大減,但如果排除去年錄得特別收益、以及金融資產減值帶來的損失,該公司的利潤表現其實仍然強勁。

市場反應:該公司股價周二早段下挫,中午收盤下挫3.4%至7.95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區間。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Robotaxis are AI powered

簡訊:優步將於歐洲推出夢騰自駕出租車服務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夢騰智駕環球有限公司(Momenta)周五宣布,將通過優步(UBER.US)平台在美國和中國以外市場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首個試點將設在歐洲某個國家。雙方表示,該合作的首項服務預計將於明年初啓動。 夢騰智駕CEO曹旭東表示:「此次合作標誌著一個令人振奮的里程碑,我們將把高效集成於量產車平台的無人駕駛技術推向新的國際市場。」 此合作是在 優步去年9月宣布與文遠知行(WRD.US)達成類似合作之後展開的。優步當時宣布,將於去年底率先在阿聯酋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當前,夢騰智駕與文遠知行正與百度(BIDU.US;9888.HK)、小馬智行(PONY.US)等本土競爭對手以及谷歌系Waymo展開角逐,力圖將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拓展至更多全球市場。 文遠知行與小馬智行去年相繼赴美IPO,分別募資4.4億美元和2.6億美元。夢騰智駕原計劃緊隨其後在美上市,並於去年6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放行。但截至目前,該公司尚未向美國監管提交申請文件,而其獲得的中國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即將於下月到期。若未能如期上市,夢騰智駕需重新向證監會申請備案。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米修改措辭 將「智駕」更改為「輔助駕駛」

在經歷3月底發生的嚴重車禍事故後,小米集團(1810.HK)調整了SU7電動車訂購頁面中的措詞,主要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 據中國科技媒體IT之家報道,小米在訂購頁上做出更動,針對SU7 車型,文宣中「小米智駕 Pro」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 Pro」;針對SU7 Pro / Max 車型,文宣中「小米智駕Max」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小米此前公布, 4月份交付量為28,000輛,較3月份的29,000輛有所下滑。公司還提高了5月份訂車用戶的優惠,可享受「價值人民幣8,000元Nappa真皮座椅」、「小米輔助駕駛終身免費使用權」。 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在安徽省的高速路段撞上隔離帶的水泥樁,其後發生燃燒,導致車上三名大學生死亡。小米當時回應,SU7配備的預警系統與自動緊急剎車功能,無法識別如水馬、水泥樁等非車輛障礙物,並強調事發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屬於L2級輔助駕駛,駕駛人需全程負責監控道路情況。 路透社報道,事發後中國政府已要求汽車製造商在宣傳輔助駕駛功能時,不要使用「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等術語。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JK makes fasteners

首份財報聚焦基本業務 中金科不炒作輝達概念

這家工業緊固件製造商去年營收增長30%,國際市場在其業務中的佔比從2023年的14%增長至約三分之一 重點: 中金科去年營收增長30%至3,780萬美元,較上一年17%的增速有所加快,這得益於該公司大力拓展全球業務 公司向包括輝達和富士康在內的眾多一線客戶供應高精度緊固件,有望從人工智能熱潮中獲益    陽歌 在短暫地蜚聲全球並捲入隨之而來的輿論漩渦之後,工業緊固件製造商中金科工業有限公司(ZJK.US)似乎已經吸取了教訓,根據我們對該公司上周發布的首份年度業績報告的分析,目前該公司仍在堅持核心業務。 雖然財報詳細介紹了中金科的主營業務——各類螺釘和其他緊固件的生產,但有一點卻引人注目:它完全沒有提及人工智能晶片巨頭輝達。去年12月,中金科更願意提及輝達,當時它透露已受邀為輝達設計可能用於新型高科技冷卻系統的緊固件。 當時這一消息推動中金科股價單日暴漲近兩倍。但此後回吐所有漲幅甚至更多,最新收盤價4.54美元,較去年9月的納斯達克IPO發行價5美元下跌約10%。 實際上,早在公布上述消息前,輝達就已經是中金科的客戶之一了,而該公司的明星客戶名單上還包括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全球無人機領導者大疆創新和iPhone製造商富士康,這也是其IPO期間最大的賣點之一。但在最新財報中,中金科並未大肆宣傳與輝達的潛在新合作,避開股價進一步波動的風險,而是選擇聚焦公司的基本業務。 財報看上去相當穩健,顯示公司去年營收增長大幅加快,即便在毛利率下降和營銷與管理成本飆升的重壓下,利潤大幅下滑。但仔細分析這些數字會發現,支出大幅增長的背後是公司持續推進地域多元化戰略,試圖擺脫在銷售和生產方面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 公司也在低調地利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因為很多知名客戶喜歡在高科技晶片組和其他支持此類應用的硬件中,使用它的高質量螺絲和其他產品。儘管由於競爭激烈,其他應用領域的緊固件價格下跌,但中金科報告稱,人工智能相關產品的價格實際上有所上升,因為此類產品對精度要求更高,只有少數供應商能生產。 儘管最新財報普遍利好,但投資者反應平淡,至少在初期是如此。財報發布後的三個交易日內,該股下跌了10%,不過在接下來的兩天收復了大部分跌幅。這可能反映了由於流通股規模較小,該股交易量相對清淡。 該公司在IPO中籌集了近700萬美元的資金,規模相對較小。上個月,公司宣布計劃再發行61.4萬股股票,這將使其融資總額達到約1,000萬美元。儘管如此,該公司迄今為止僅向其公開交易的流通股中出售了約200萬股,僅佔其總股本的3%多一點。 我們先前曾指出,中金科可能會增發股票以籌集更多現金,尤其是在其增加全球擴張支出的情況下。增發股票還能帶來額外的好處,即通過增加流通股規模來穩定股價。 全球化布局 接下來,我們會更深入研究該公司的最新財報,這份報告展示了該公司是如何迅速實現全球業務布局多元化的,這一舉措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海外市場對華出口壁壘加劇的背景下,顯得尤為明智。 中金科的收入去年增長了30%,從2023年的2,910萬美元增長到3,780萬美元,較前一年17%的增長速度有所加快。根據該公司在公布最新財報的同時提交的年報,去年其在中國的收入基本保持不變,從2023年的2,510萬美元略增至2024年的2,520萬美元。 相反,公司營收增長全部源自海外市場,其中尤以台灣和新加坡表現最為突出:它們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和合同製造商的所在地。台灣增長最快,去年幾乎翻了兩番,達到763萬美元,佔中金科收入的比例也從一年前的8.3%提高到20%。來自新加坡的營收從2023年的零增長到320萬美元,佔總營收的13%。 來自美洲市場的營收實際上從2023年的79萬美元降至去年的54.6萬美元,不過鑒於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這或許反而是件好事。最後,中金科「其他」全球市場的營收同比增長15%,達到127萬美元。由於這些增長,海外市場營收在該公司去年總營收中的佔比上升至約三分之一,是2023年佔比14%的兩倍多。 這些增長伴隨銷售與行銷管理支出的顯著上升,雙雙飆升約165%,主要用於擴充海外團隊及增設分支機構。中金科去年4月還在越南開設了一家新工廠,這也增加了成本。總體而言,我們認為這些增加的開支是積極的,因為這種全球業務多元化最終將使該公司免受中國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並有望提供更長遠的增長潛力。 公司的毛利率從2023年的37.9%下降到去年的35.9%,下滑2個百分點,該公司將其歸咎於價格壓力。但正如我們之前所指出的,公司許多人工智能相關產品的平均售價有所上漲,反映出這部分市場競爭較少,且相關產品溢價較高,因此價格敏感度較低。 在利潤方面,中金科的利潤從2023年的769萬美元下降了約一半,至366萬美元。但受首次公開募股和強勁正現金流的推動,其整體現金從上年同期的280萬美元增至去年底的1,230萬美元。歸根結底,這家公司看起來已經做好了從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熱潮中獲益的準備,並且正在採取必要措施來利用這一機遇。同時,它也明白必須專注當下,不應過度炒作未來潛力——即使與輝達的合作最終仍可能成為一項重要的新收入來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元保納斯達克上市集資3,000萬美元

互聯網保險分銷商元保有限公司(YB.US),周三在納斯達克首日掛牌上漲6.4%,但次日即回吐全部漲幅,周四收盤報15美元,即公司的上市定價。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為6.78億美元。 元保以每股15美元價格發行200萬份美國存托憑證(ADS),集資3,000萬美元,達到13至15美元招股區間上限。公司還同步向早期投資方啓明,協議增發100萬美元普通股。此次上市的發行雖規模不大,但承銷商陣容顯赫,包含美資大行花旗、高盛以及中資大投行中金公司。 元保去年營收從2023年的20.5億元,增長60%至32.8億元,並成功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4.36億元,對上一年則錄得虧損3.33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