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生産商江蘇瑞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179.HK),周四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時受到冷遇。根據配發結果,其發售的305.5萬股共錄得7,853人認購,超額認購9.65倍,每手500股中籤率9.28%,每股劃一發售價為24.8港元。

利好:該股籌資淨額6.7億港元,當中47.3%用於HPV疫苗管線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另約17.7%用於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如果研發成功,將有助集團擴闊收入來源。

值得關注:瑞科生物於國際配售部分的市場反應相對較平淡,只接獲167份申請,錄得0.39倍超額申購,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該股的需求不大。

深度:瑞科生物成立於2012年,擁有12款候選疫苗管綫,包括HPV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及成人結核病疫苗等,但公司未有任何疫苗實現商業化,更只有一款疫苖達到第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核心產品可能要到2025年才有機會商業化。據招股書提供的資料,該公司去年僅錄得2,781萬元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補貼及銀行利息,但研發開支高達4.73億元,比2020年大增263%,加上行政開支與財務成本,令去年虧損額大增267%至6.58億元,已差不多等於這次招股的籌資額。

市場反應:該股周四早上稍微高開0.8%,其後升幅曾擴大至2.2%,但中午收盤報24.8港元,與招股價持平。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Shein loses shine in road to London listing

Shein光芒減退 倫敦上市之路跌宕起伏

這家快時尚巨頭在棉花採購方面缺乏透明度,在漫長而動蕩的上市道路上,可能會影響其估值 重點: 據報道,Shein計劃最快於4月在倫敦上市,但在英國監管機構就棉花採購一事,對公司進行質詢後,該計劃可能會面臨新障礙 圍繞其商業行為的爭議以及與拼多多旗下Temu的競爭,可能迫使這家快時尚巨頭最終考慮在香港上市 夏飛 中國快時尚零售商Shein以精明的商業模式而聞名,它只需數天就能將低成本服裝,從廣東的工廠送到西方青少年手中。但它自己的上市之路卻並不順利。 據路透社上周報道,幾經推遲後,包括因中美關係惡化而擱置紐約上市計劃,這家快時尚巨頭現有望最早於4月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此次倫敦上市計劃重啓的大約半年前,《金融時報》曾報道稱Shein的倫敦上市計劃泡湯,因地緣政治惡化,公司已經放棄了紐約。 倫敦上市計劃失敗的消息可能為時過早。不過,目前還不清楚Shein最終是否會在倫敦找到歸宿,雖然倫敦證券交易所是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但它幾乎沒有吸引到大型中國股票。 關於Shein上市計劃的細節尚不清楚。但據路透社12月報道,公司正在與英國金融監管機構談判,尋求免除要求公司在新上市時,發售至少10%股份的規定。Shein最近的估值為660億美元,意味發行10%的流通股將籌集66億美元,遠遠超過法國媒體集團Canal+ (CAN.L)去年在倫敦規模最大的25億英鎊(30億美元)上市。 倫敦證券交易所可能會歡迎這樣一宗重量級上市,為原本沈悶的市場注入一些活力,因去年只有18家公司在該交易所上市。Shein的上市計劃可能在上週末得到了默默的支持,當時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在訪問北京和上海時表示,倫敦是中國金融的「天然家園」。自七年前前英國首相文翠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以來,里夫斯是訪問中國的最高級別英國政府官員。 儘管出現了這一積極信號,但Shein與倫敦的命運之約還遠非定數。 上周英國議會舉行的聽證會上,Shein的總法律顧問朱一男,拒絕直接明說公司的產品是否使用了新疆棉,西方聲稱,近年該地區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非常普遍。 商業與貿易委員會主席利亞姆·伯恩說:「你讓我們對你們供應鏈正直的信心幾乎為零」。他接著對朱一男的回避表示:「近乎藐視委員會」,並敦促倫敦證券交易所和金融行為監管局核查Shein的信息披露情況。 圍繞該公司原材料採購,以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實踐和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爭議,都可能削弱Shein在公開市場上獲得理想估值的能力。與此同時,從美國到南非,各國政府都在考慮或取消或豁免政策,此類舉措可能會重創Shein的商業模式,該模式用超低價格的時尚產品贏得了消費者,比如售價低至10美元的酒會禮服。 失去光芒 Shein創辦於南京,現在總部位於新加坡,它的迅速崛起是一個教科書式的案例,表明中國有能力利用好供應鏈,及其以激光般的精度產生的大量數據。依託這些數據,Shein通過與中國廠商網絡密切合作,以閃電般的速度大量生產新服裝,為快速時尚的「快」帶來了新的含義。 然而,除了擁有一大批喜愛其廉價服裝的年輕消費者之外,Shein還擁有規模同樣龐大且更具影響力的批評者,他們對該公司的指責不僅限於棉花來源可疑。 去年9月,意大利當局對該公司展開調查,指控它涉嫌「洗綠」,因為它在網站上對環保措施進行了「籠統、含糊和誤導性」的宣傳。在越南,Shein和競爭對手Temu都被迫停止運營,它們正在努力向政府註冊業務。這家由現年40歲的許仰天(英文名Chris)於2008年創立的公司,還因涉嫌侵犯版權而陷入多起訴訟。 美國最近決定終止小額豁免政策(該政策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免稅進口到美國),目前尚不清楚這會對Shein的商業模式帶來多大的損害。一些分析機構認為,Shein能安然度過這場風暴,部分原因是將其產品批量運往美國並存儲在當地倉庫,這樣銷售的就是已經在美國的商品了。 與此同時,Shein的利潤也面臨壓力,因為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旗下的Temu正在搶走Shein的供應商和客戶。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Temu的應用程序,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下載量超過800萬次,而Shein則不到600萬次。據The Information報道,Shein在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長也放緩至23%,而利潤則暴跌超過70%,不到4億美元。 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對該公司失去信心,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私人市場上,Shein在2023年底的估值為450億至550億美元。隨著投資者對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擔憂,其估值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回家上市? 早在2022年,就有關於Shein IPO計劃的報道出現,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市場劇烈波動後,該公司可能改變了主意。隨著倫敦計劃的進展不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Shein最終可能被迫實施C計劃,在香港上市。 雖然公司試圖通過將總部搬到新加坡來擺脫中國身份,但它的大部分供應網絡還是在中國內地,並且它要在海外上市的話,可能仍需要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然而,該公司的名字尚未出現在中國證監會申請境外上市的企業名單上。 公司上市的最大障礙似乎仍來自海外立法機構。中國公司字節跳動旗下的熱門視頻應用TikTok,即將被美國政客禁用,令人不寒而慄地提醒著人們,與中國關係密切很容易引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控制著大量美國青少年個人數據的Shein,已經成為美國國會關注的焦點,它擔心存在類似的數據風險。 這些因素可能會讓Shein別無選擇,只能去香港上市,這意味要接受低於亞馬遜(AMZN.US)和H&M(HNNMY.US)等在紐約上市的全球同行估值。香港股市目前的平均市盈率為14.4倍,而倫敦股市為16.1倍。雖然如此低的市盈率可能難以讓人接受,但Shein可能會發現,它別無選擇,只能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出售股票,那裡的監管機構無疑會張開雙臂歡迎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eBeBus successfully navigate the two major “challenges”

高顏值的BeBeBus能否跨越兩座大山?

育兒品牌BeBeBus專攻高端產品市場,成立僅6年已急不及待申港上市 重點: BeBeBus去年首三季收入近9億元 公司藉社交平台在短時間成功吸引90後的消費者 徐緯珺 隨著內地人民收入提升,對生活質素日益重視,年輕一輩父母趨向精細養娃,高端育兒產品這條賽道逐漸成形,憑外型時尚成功俘虜90後母親的品牌BeBeBus,其母公司不同集團剛在港交所申請上市。 根據上市申請文件,BeBeBus為中國高端育兒產品市場的領導品牌,由2022年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收入持續增長,分別為5.07億元、8.52億元及8.84億元。除了2022年虧損2,122萬元外,2023年已扭虧為盈賺2,722萬元,去年前三個季度更賺4,642萬元,同比增長114%。 公司的核心業務包括四大塊,「親子出行」是主打嬰兒推車、兒童安全座椅及嬰兒腰木凳;「親子睡眠」則包括嬰兒床、嬰兒睡袋及枕頭;至於「親子餵養」則是餐椅及餐具,第四項是衞生護理,如紙尿褲、濕巾及柔巾。當中以「親子出行」佔比最高,截至2024年9月止佔總收入47%;其次為衞生護理佔30.6%,親子睡眠及餵養則分別佔16.6%及5.8%。 不同集團的創始人汪蔚今年只有39歲,2018年時他看到中國富裕家庭數量持續增加,高端市場的增速跑贏大眾市場。那時市場估計,富裕家庭的數量將從2019年的490萬增至2028年的540萬。汪蔚心想,家庭結構的構變化,對高端育兒產品肯定有大需求,於是成立企業進軍嬰兒市場。 靠社交媒體走紅 BeBeBus品牌能成功爆紅,除了是懂得年輕媽媽對產品顏值要求外,最主要是汪蔚深懂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去讓品牌迅速打響名堂。 汪蔚認為在競爭劇烈的市場中,要令消費者主動掏錢,就要善用社交媒體平台來種草。BeBeBus於小紅書和抖音上甚為活躍,截至2024年9 月30日,已與超過1.6萬位來自不同平台的達人合作,其中超過20位KOL擁有逾百萬粉絲;自2023年3月起至2024年9月這十九個月內,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放超過83萬篇與品牌內容相關的帖子和原創視頻,平均每日約1,500篇帖子和視頻。 查看其推廣開支,由2022年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分別是1.35億元、2.1億元及2.05億元,佔其總收入為26.6%、24.6%及23.2%,可見投放在銷售方面的開支不低。 BeBeBus短時間靠顏值及推廣,成功打入年輕父母的階層,但作為高端嬰兒產品的BeBeBus能否吸引投資者,則要看能否應對出生率及消費的雙降趨勢。 消費下沉出生率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對中國育兒產品市場進行分析顯示,中國高端育兒產品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254億元增至2023年的310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5.1%。高端市場規模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人民幣458億元,2023年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1%。從大環境的增長看,區區單位數增長率似乎還是欠一點吸引力。 事實上,中國面對人口老化,新生兒人口不斷減少,為了改善人口結構、保持人力資源稟賦優勢,中國一再修改生育政策,由七十年代末的一孩政策,到2017年修改為二孩政策,2021年更進一步加碼至三孩政策。 然而新生嬰兒的人口增長仍然未見太大起色,彭博經濟研究所預計,中國內地不容易扭轉出生率下降趨勢,未來10年中國人口將減少5,100萬人。 此外,消費下沉亦是一大問題。BeBeBus雖然外觀時尚漂亮,但售價並不便宜,平均交易金額也在2,000元以上,個別嬰兒床定價4,180元,嬰兒車定價4,980元,高出別的國產品牌一至兩倍。近年內地經濟放緩,人們消費沒有以往那般豪爽,特別嬰兒用品,父母會想到隨著孩童年紀長大,很快沒效用,未必願意花費大筆開支在這些高價用品上。 現時在港上市的相類企業好孩子國際(1086.HK),去年中期收入達42億元,盈利1.85億元,規模及盈利遠較不同集團大,但其延伸市盈率也只不過4倍,相信不同集團難以一個較高估值上市。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lue Moon to report first annual loss

巨額促銷碰上經濟下沉 藍月亮被雙殺

在直播渠道上投入巨資,導致這家領先的洗滌用品製造商自從2020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重點: 去年下半年,藍月亮收入增長放緩至僅5.3%,錄得虧損 儘管在直播電商上投入巨資,但這家中國領先的洗滌用品製造商仍受到經濟放緩和人民幣貶值的打擊    陽歌 最近,直播電商推動領先的洗滌用品製造商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6993.HK)的銷售額創下新高,因為該公司投入巨資,推廣針對年輕一代全新環保品牌至尊。但如此大手筆的支出效果有限,回報很快開始急劇下降——該公司周五發布的盈利預警充分說明這點。 與此同時,新預警表明該公司也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衝擊,藍月亮稱其錄得自2020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該公司可能還在質疑其用港元報告業績的決定,儘管幾乎所有業務都用人民幣計價。這個決定現在正在傷害該公司,因為人民幣兌港元持續貶值,後者與美元掛鈎。 但藍月亮的盈利預警充滿了危險信號,包括披露收入急劇放緩,這可以歸因於上述所有因素。首次年度虧損,更是無法讓那些已看跌公司的分析機構安心。 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六家分析機構中,有四家對藍月亮持負面評價,給出的評級不是「跑輸大市」就是「賣出」,這種情況相對少見。更為罕見的是,這些分析機構對藍月亮的平均目標價為2.15港元,實際上遠低於該股上周五2.96港元的最新收盤價。 該股的市銷率(P/S)相對較低,僅為2倍,遠遠落後於領先的瓶裝水製造商農夫山泉(9633.HK)的7.8倍,也不及全球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L.US)的2.24倍。但它領先於化妝品銷售商逸仙電商(YSG.US)的0.74倍。似乎表明,投資者認為,在當前中國經濟放緩下,水和洗滌劑等基本產品的銷售商,可能會比化妝品等非必需品製造商表現得更好。 投資者對該公司最新的盈利預警當然不太意,在周一的早盤交易中,藍月亮股價下跌逾3%。 公司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營收為85億港元(10.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6%。但用公司去年上半年的年報進行一些計算會發現,公司下半年營收僅增長5.3%,至53.7億港元,較上半年41%的增幅大幅放緩。 藍月亮一般是上半年利潤微弱——常常是虧損——然後下半年業績強勁,完全抵消上半年的疲軟,實現全年盈利。但令人擔憂的是,公司預計2024年全年虧損7億至7.5億港元,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這將是該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按這一區間的中間值計算,公司去年下半年虧損6,100萬港元,扭轉上年同期盈利4.92億港元的局面。 斥巨資推新品牌 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藍月亮都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以其標誌性的藍月亮洗衣液而聞名,它裝在藍色的大塑料瓶里,在傳統的超商,往往放在醒目的位置。但該公司意識到品牌的許多買家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它試圖通過新品牌——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來吸引年輕一代,這是一種濃縮洗衣液,旨在吸引更年輕、更有環保意識的購物者。 由於藍月亮大力推廣新品牌,去年上半年其新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5倍。該公司甚至號稱在去年的「618」網購節期間,在一次直播中就賣出了1,000萬瓶。 但在最新的盈利預警中,公司表示,其新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在2024年全年同比僅增長2.1倍,較上半年的增速大幅放緩。藍月亮在盈利預警中提到了「雙十一」,這是下半年的網購重頭戲。 但與之前對「618」網購節的論述不同,其對「雙十一」的論述更加模糊,沒有提供任何數據,只是說「本集團於多個主流電商平台累計銷售排名第一,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沒有具體數據這一點表明,公司在雙十一期間的直播銷售,沒有像去年的「618」那樣出現爆炸式增長。 儘管如此,藍月亮仍然相信電商和直播是其業務的未來,並將繼續斥巨資推廣這些渠道。公司沒有給出全年的促銷支出數據。但在年中報告中,該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和分銷費用同比翻了一番,達到22億港元,相當於當期收入的70%。相比之下,2023年此類支相當於收入的48%,這個佔比雖然也很可觀,但還要較去年中低一些。 這些都表明,藍月亮繼續在推廣新品牌和直播電商方面投入巨資,儘管這部分業務的增長似乎已經見頂,並正在迅速放緩。這筆巨額支出不僅影響了公司的利潤,也影響了它的現金狀況。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持有的現金從一年前的73億港元降至53億港元。藍月亮在電商推廣方面的回報放緩,出現了虧損,現金不斷減少,這可能會讓一些人質疑,它是否應該轉向更為保守的戰略,尤其是在周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頭部茶飲公司陸續進軍港交所,哪家最甜?

陽歌 & 李大章 上週五,茶飲品牌古茗和滬上阿姨的上市之路又前進了一大步,港交所已經批准了前者的IPO,後者也得到了證監會的批文。而蜜雪冰城也在上週二獲批上市,這三家公司都希望藉助尚未消退的中國茶飲熱潮來獲得巨額融資。加上去年4月上市的茶百道(2555.HK),中國頭部茶飲公司大部分都會齊聚港交所。 上面提到的這四家公司各自有哪些優勢?我們繪製了一張資訊圖表來直觀展現他們之間的對比,包括營收、門市數量、淨利潤等關鍵財務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