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ho Bridge has turn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to a good business

前身是中國最大農村慈善組織的中和農信,如今背上「放高利貸」的惡名。農村金融真的是一筆好生意

重點:

  • 去年公司營收31.8億元,錄得股東應佔溢利接近2.1億元
  • 報告期內,公司為農戶所提供的貸款利率平均在17%以上

李世達

為中國近4.9億農村常住人口提供小額貸款服務,會不會是一筆好生意?中國最大農村小額信貸機構——中和農信有限公司,近日第二度向港交所遞表。然而,標榜「鄉村振興」、「服務農村」的中和農信,平均放貸利率卻高達17%以上,也讓公司飽受「放高利貸」的爭議。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曾經指出,「如果將三農比喻為人的機體,農村金融則是機體中的重要器官」。少了金融的支援,農業、農村與農民的發展難以推進。

由於資金的逐利性,金融資源不斷從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農業流向非農產業。因此,農村金融一直被視為「慈善」、「扶貧」項目之一,中和農信的發展便是由此開始。

1996年,國務院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合作,為四川省秦巴山區扶貧項目創設小額信貸扶貧試點項目。2000年,中國最大農村慈善組織「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接管項目,隨後於2008年成立中和農信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轉型為在全國提供綜合助農服務的獨立法人團體。

經過多年發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和農信農村信貸務覆蓋全國23省550餘個縣域,輻射近兩億農村人口。業務內容也從農村普惠信貸,擴大到農業生產服務、農村消費品服務和農村清潔能源服務,公司從信貸業者變身為「助農綜合服務商」。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3年底,公司總貸款餘額為191億元,市場份額約8.6%,是中國面向農村市場最大的非傳統金融機構。

股東陣容豪華

農村金融顯然是一筆好生意,吸引到全球各地的投資者。根據申請文件,公司大股東是知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美國德太投資集團(TPG資本),持股28.67%;螞蟻集團持股27.36%為第二大股東。此外,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OTPP)及新加坡淡馬錫亦分別持股15.89%和9.46%。作為中和農信香港上市獨家保薦人的中金公司,亦持股2.21%。股東陣容可謂相當豪華。

慈善扶貧和盈利上市,看似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但中和農信引入國際資本之後,公司營收逐年增加,至去年實現轉虧為盈。

申請文件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中和農信營收分別為22.2億元、24.3億元、31.8億元;2021及2022年分別虧損3,663.7萬元及虧損1.9億元,至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賺近2.1億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三成,但股東應佔溢利卻較去年同期的2.8億元下滑72.4%至7,698.5萬元。公司表示,盈利減少主要來自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帳面損失。

高利貸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入的來源,是向農民收取的高額貸款利率。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和農信實際放貸利率分別為17.5%、17.9%、17.7%、17.8%。其持牌小額貸款附屬公司,同期利率更高達19.8%、19.8%、24%及24%。

24%是《民法典》規定金融借款合同利率的上限。

另一方面,中和農信又打著「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名號,取得較低成本的資金。根據申請文件,公司歷年計息借款利率,大約在3%至6.4%之間。這些相對低息的資金,最終被以高利率出借給鄉鎮的底層群眾。

申請文件顯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經調整後純利率分別為22.8%、19.5%、17.8%及17.6%。

利息這麼高,為何還有人借?這凸顯出農村貸款的困難,以及中和農信「上門服務」奏效。

公司目前擁有7,200名員工,以及12.7萬名「村級合作夥伴」,這些「村級合作夥伴」多半都是當地名人,如村小學教師、派出所所長、商店店主等,通常是熟悉當地又受尊重的人物。中和農信透過「熟人放貸」,成功率高,違約率還低。截至今年6月24日,公司30天以上及90天以上的違約率僅為2.1%及1.5%,累計實際信貸損失率為0.5%。

全面振興農村被視為推進全面現代化的關鍵之一,中國農村的金融需求有望持續增加。源於公益扶貧的中和農信,商業模式難以被複製,相對的公司盈利也仰賴政府政策支持,也對利率變動高度敏感。市場如何接納這個特殊的存在,值得後續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榮耀衝刺上市之路 新一輪融資引入知名投資者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廉價智能手機品牌)正進行新一輪融資,是為上市做最後準備。據《財新》援引榮耀內部人士的講話報道,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中國電信、中金資本和基石基金。 榮耀並未透露融資規模及其最新估值。 榮耀去年11月表示,公司為上市進行必要的準備。今年8月,公司表示正在股改,同月還透露中國移動已成為投資者之一。 華為於2013年推出榮耀品牌,將其定位為高端華為智能手機品牌的低端品牌。為應對美國的制裁,華為於2020年底將該品牌剝離,強調此舉對榮耀的長期生存是必要。當時榮耀的買家,大多是深圳市政府屬下的機構。 陽歌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簡訊:藥物收入減少 石藥發盈利警告

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93.HK)周四發出盈利警告,預計今年首9個月的淨利潤按年減少約16%。 其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抗腫瘤治療領域及心血管治療領域藥物的收入,於這段期間錄得約18%及11%的按年跌幅,但部分被神經系統治療領域藥物收入的4%收入升幅所抵銷。石藥的股價周五早上曾挫13%至5港元。 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aqo cuts ultilization rate to 50%

多晶硅供應過剩 大全配合政府降產能

這家多晶硅生產商表示,目前其產能僅利用一半,這個利用率似乎是中央政府為穩定市場而設定的 重點: 為了應對多晶硅價格暴跌而下調產量,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收入暴跌逾半 公司表示今年的多晶硅產量將在20.5萬噸,遠低於2月預測的28.5萬噸    陽歌 中國經常因在新興行業增加過多產能而受到西方指責,太陽能行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中國不僅迅速新增大量太陽能組件的產能,還增加生產太陽能組件用的主要原料多晶硅。 現在,北京方面似乎終於行動起來,試圖糾正這情況。中國領先的多晶硅生產商之一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的最新說辭顯示,北京方面強烈「建議」多晶硅生產商將產能利用率控制在一半。在這裡,我們需要做一些字裡行間的解讀,因為大全能源並沒有直接說它被下令減產。 公司表示,由於「需求疲軟」,第三季度將產能利用率降至50%,輕易證實了這一點。 這裡的大背景是,過去兩年大全能源及其同行一直在大舉增加多晶硅產能,最初都是因為各國競相新建太陽能發電場以減少碳足跡,導致多晶硅價格飆升。大全能源是它們中的典型代表,它計劃在內蒙古新建一個大型生產中心,將年產能從2022年底的約10萬噸,增加兩倍達到30萬噸。 新增產能如此之多,再加上新太陽能發電場的建設速度比預期的慢,尤其是在中國以外,導致多晶硅價格暴跌,結果大多數公司現在都在虧本生產。大全能源再次成為典範,報告稱三季度平均每公斤多晶硅的生產成本為6.61美元——遠高於期間向客戶收取的每公斤4.69美元。 因此,公司稱三季度毛損率為30.5%,去年同期毛利率達14%。這裡,我們指出雖出現毛損,但仍比二季度的72.4%毛損率有所改善。 這讓我們回到北京試圖糾正這種情況的話題上,即通過我們上文提到的強烈建議削減產能。 大全能源表示,其所屬的行業協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10月14日召開會議,呼籲大家「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它還表示,協會還宣布了太陽能組件的「參考價格」。聽起來像是組件生產商面臨嚴重的供應過剩和由此引發的價格戰,由此而被限定了價格。 大全能源副首席執行官Anita Chu在公司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因此,關於將行業參與者的生產水平或利用率降到50%的討論一直在進行。」她似乎指的是多晶硅生產商收到的類似「指導」。同樣,儘管沒有直接說,但她的發言,以及大全能源的最新產能利用率,都強烈表明所有生產商都被要求只使用一半的產能,直至價格穩定下來。 被分析機構拋棄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兩名知名券商的分析師參加了大全能源的三季度業績電話會議,會上的許多問題都來自身份不明的投資者,他們似乎更關心自己持有的股票,而不是行業趨勢。就連出席會議的兩位分析師也來自較小的機構,即傑富瑞和羅仕。 現實情況是,由於中國生產商造成了嚴重的供過於求,分析機構對整個太陽能行業(包括多晶硅和組件生產商)的看法變得相當悲觀。 事實上,中國政府正試圖強制降低產能,和設定組件價格下限來介入,這可能有助在短期內穩定市場,由此可見中國政府能夠採取在西方難以想象的措施。然而,從行業信譽的角度看,這種舉措只會進一步嚇跑投資者和分析師,因它們表明這個行業不僅受實際市場條件的影響,也受北京反復無常的政策決定的影響。 在雅虎財經10月份調查的12家分析機構中,只有7家將大全能源評為「買入」或「強力買入」,而其他5家則將其評為「持有」或「表現不佳」。這些分析機構預計,大全能源今明兩年將出現虧損,由於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今年的收入將下降50%以上。 今年第三季度,大全能源每公斤多晶硅的平均價格為4.69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68美元下降了近40%。價格的大幅下跌,導致大全三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4.848億美元降至1.985億美元,降幅過半。 由於面臨減產的壓力,大全能源三季度僅生產了43,592噸多晶硅,低於上一季度的64,961噸。公司預計產量將進一步下降,稱四季度產量將僅在3.1萬噸至3.4萬噸之間,因為公司遵守了中國政府的強制去產能要求,並試圖控制虧損。因此,公司表示,今年的產量將只有20萬噸至21萬噸,遠低於2月份給出的28萬噸至29萬噸的預測。 公司本季度錄得淨虧損6,070萬美元,但它很快指出自己有大約24億美元的現金,以及容易獲取的銀行存款,並且沒有債務,這可以幫助它度過目前的困難。我們曾建議,公司可能會考慮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現金將進行私有化,因目前它的市值只有15億美元,西方投資者顯然暫時放棄了該公司。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正榮地產債務重組續延期

正進行債務重組的正榮地產集團有限公司(6158.HK)昨天公布進展,集團表示重組支持協議的截止日期,原本在十月底到期,但現時將進一步延至本月的30日。 事實上,正榮地產今年已多次將重組協議的日期延遲,反映集團與債權人仍未達共識。今年集團的中期業績持續惡化,虧損23.4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60%。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的現金只有39億元,但總債務近600億元。 集團的物業銷售情況也不樂觀,9月份的銷售金額只有5.7億元,按年跌47%,首三季度的累計銷售近49億元,按年跌6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