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BT.US
Zhengye completes IPO, but more likely to come

這家獸醫疫苗生產商正在進入家養寵物市場以實現多元化,其在紐約上市時僅出售了3%的股份,籌集資金690萬美元

重點:

  • 正業生物在紐約上市所籌集的690萬美元,計劃用於研發和擴大生產能力,助其向寵物疫苗領域擴張
  • 中國最近一輪非洲豬瘟消退後,豬肉價格暴跌,衝擊這家動物疫苗生產商的營收和利潤,此事突顯了多元化的必要性

譚英

本月初,正業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YBT.US)以每股4美元的價格出售150萬股,完成規模略有擴大的納斯達克IPO,發行規模略高於去年6月原計劃的125萬股。是次以每股4美元的定價,處於之前公布的價格區間底部,當時所見,市場需求並不殷切,這似是其上市故事的結束。

但在1月7日上市一周後,投資者似很喜歡這家公司,股價在一周後較IPO價格上漲了8.5%。正業生物宣佈其承銷商已完全行使購買額外22.5萬股的權利,使發行總收益增加90萬美元,表明需求可能略強於預期。

不過,對於一家市值高於2億美元的公司來說,這個總收益看上去相當少,或許可能很快會進行二次股票發行。

正業生物在中國本土市場的運營實體叫吉林正業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按營收計算,是中國第十大獸醫疫苗生產商,不過其招股說明書中的獨立研究顯示,公司僅以0.3%的市場份額就獲得了這一名次。

但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最好的,是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動物保健公司。在2022年,是11家中國疫苗公司中增長最快的,收入增長21.4%。

成立於1970年、前身是農業部哈爾濱獸醫生物藥品廠的正業生物,在當地也算是風雲企業。據媒體報道,它是吉林省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

正業生物及其同行正追逐一個規模其實並不大,但也有足夠的收入可供分配的獸醫疫苗市場。招股說明書顯示,受牲畜和家禽飼養企業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這個市場的規模,從2018年的19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25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32億美元。由於擔心疾病從動物傳染給人,中國對畜牧業的監管也嚴格得多,這進一步刺激了需求。

正業生物現有的疫苗系列包括44款產品,其中43款在國內銷售。公司還向國際市場銷售七款家禽疫苗,主要銷往巴基斯坦、埃及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

儘管整體市場在增長,但近兩年來,正業生物卻朝著相反方向發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降近20%至9,490萬元(1,300萬美元),而2023年同期為1.17億元。在此期間,淨利潤下降一半以上,從2,400萬元降至1,070萬元。

業績下滑實際始於2023年,當時公司的淨收入也是從上年的2.6億元下降了20%至2.12億元。期內淨利潤更是從4,670萬元下跌至3,140萬元,降幅達33%。

非洲豬瘟的影響

公司的業績下滑源於2018年至2021年間,中國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當時大量生豬被撲殺,估計損失達2,790萬噸豬肉。由於供應短缺,豬肉價格翻倍,在2022年第三季度達到峰值,後隨著疫情的緩解迅速下跌。  

隨著豬肉價格暴跌,正業生物最大的客戶、全球第二大養豬企業牧原股份(002714.SZ)的收入也在2023年下降了11.2%,至1,110億元,公司虧損41.7億元。在牧原股份遭受重創之際,正業生物開始採取措施,擺脫對這個最大客戶的依賴。

2022年,牧源股份佔正業生物總收入的74.5%。該公司一直在努力降低這種依賴,到2023年,這一比例降至52.1%,2024年前六個月降至43.2%。但斷絕關係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豬用疫苗是正業生物最大的業務部門,2023年佔收入的89%。因此,儘管中國已經擺脫了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但該公司擺脫對牧原股份的依賴,是去年營收持續下滑的一個主要因素。

正業生物試圖實現業務多元化的一種方式,是進入家養寵物疫苗市場。公司表示,它已完成了兩種貓用疫苗和一種犬用疫苗的臨床試驗,另一種犬用疫苗正在研發中。它的首款犬用產品——狂犬病疫苗已在中國獲准商用,原定於去年底上市。

公司表示計劃投資1.52億元建設新廠,生產犬用和豬用狂犬病疫苗以及貓用疫苗。它還將投入1,310萬元研發新的貓用疫苗和一種人5型腺病毒疫苗,該疫苗可誘導狗和其他動物產生狂犬病免疫。它還在研究利用尖端mRNA技術,為貓和豬提供保護的新一代疫苗。  

這些努力都需要大規模的新投資,所以我們在此前猜測,即該公司在IPO獲得690萬美元後,融資活動可能還不會結束。  

雖然寵物疫苗市場看起來是一個明智的多元化舉措,但它比商業畜牧業市場要小得多。2022年,寵物疫苗市場的規模只有5,000萬美元,但預計到2026 年將翻一番,達到1億美元。正業生物表示,它是僅有的兩家滿足這一市場需求的生產商之一,另一家是生物股份(600201.SH)。兩家公司目前可商用的產品都只有一種,但還有更多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根據去年的預估利潤,正業生物的市盈率(P/E)為72.5倍,不過,如果多元化努力取得成功,並恢復利潤增長,這個數字可能會降至更現實的水平。相比下,生物股份的市盈率為44倍,而全球同行Zoetis(ZTS.US)為31倍。在正業生物尋求在中國龐大的動物疫苗市場重新點燃增長之際,二次發行肯定會有助於該公司籌資,為多元化行動提供資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藥師幫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兩倍

醫藥電商平台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000萬元(975.2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80萬元增長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長主要因收入持續保持穩健增長;自有品牌產品的下游需求持續保持旺盛,該高毛利率的業 務規模持續增長,不斷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過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帶動核心的平台和自營業務的運營效率提升。 藥師幫股價周五高開低走,至中午休市報10.02港元,跌2.3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升6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規模效應扭虧為盈 正力新能最多賺2.4億

鋰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預計上半年成功扭虧,淨利潤1.98億至2.43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3億元。 公司將盈利能力歸因於銷量攀升,其電池產品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持續擴大。公司特別指出,生產效率提升帶動毛利率向上。隨著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盤交易中,正力新能高開,早盤報價10.66港元,漲幅0.76%。該股目前較4月上市定價8.27港元累計上漲2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擴張門店 綠茶中期料賺2.3億

經營餐飲的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發盈喜,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錄得盈利介乎2.3億元至2.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於門店網絡持續擴張,同時提升經營效率。不過,部份利潤被上半年的上市開支所抵銷,該部份的開支約1,500元至2,000萬元。若扣除此,以及減去權益結算的股份開支,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介乎2.47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升38%至42%。 綠茶周五開市升8.8%報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價格戰迭加廣告大減 汽車之家季度收入四連跌

這家汽車交易服務商二季度毛利率驟降逾10個百分點,營收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重點: 在慘烈的價格戰下,中國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大幅削減廣告預算,汽車之家二季度營收下滑約6% 公司6月上線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國全球汽車出口榜首的發展勢頭   陽歌 面對去年下半年開始失速的業績,中國最大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正將目光轉向海外尋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營收連續四季萎縮的同時,公司宣布已於6月上線網站海外版。 汽車之家核心客戶群——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在持續逾年的慘烈價格戰中大幅削減營銷預算,致其廣告服務收入遭受重創,當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緩和價格戰,樂觀預測下半年形勢可能好轉。 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成為三大主營業務板塊中,當季唯一實現增長的亮點。結合線索服務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後者,躍升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實事求是地說,汽車之家當下仍是中國低迷車市中少數具備潛力公司。主要源於其堅守輕資產商業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擔庫存風險,有效規避中國車市劇烈波動的影響。 公司收益主要源於交易及廣告衍生的服務費用。從交易維度看,汽車之家應具有相對優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約1,560萬輛,同比增幅超10%。 儘管中汽協未公布汽車均價數據,但價格戰導致上半年車價下行已是不爭事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五月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下滑12%。價格下行或通過拉低單輛車交易傭金衝擊汽車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潤大跌也導致眾多車企大幅削減廣告開支。 投資者對財報反應相對積極,周四汽車之家的美股收漲0.26%。公司股價年內3.5%的漲幅看似平淡,卻顯著優於通用、大眾的合資夥伴上汽集團(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豐田、本田的合資夥伴廣汽集團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雖處境不穩,汽車之家15倍的遠期市盈率仍顯堅挺,與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當。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分析師群體,對汽車之家持相對謹慎態度。在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13位分析師中,有9位給予該公司「持有」評級。 出海新舉措 下文將聚焦汽車之家業務底層邏輯,首先看似乎未獲投資者熱捧的出海新舉措。公司CEO楊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網站已覆蓋52個中國出海汽車品牌的1,900餘款車型數據,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 汽車之家正試圖搭乘中國車企海外銷售提速的東風,這股推動中國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浪潮,部分源於二十年產能擴張積累的嚴重過剩。 「當前業務覆蓋六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泰國、沙特阿拉伯、英國、澳大利亞和巴西,」 楊嵩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認為此類海外佈局將成為我們業務新的增長曲線。」 在本土市場,汽車之家持續承壓,二季度營收同比下跌5.9%至17.6億元(約合2.4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8.7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驟降逾三分之一至2.79億元,僅佔總營收的16%;線索服務收入下滑11%至7.33億元;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增長21%至7.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個百分點至71.4%,去年同期為81.5%。公司管理層將之歸因於「在下沈市場推廣創新業務引發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詳述細節。未來幾個季度該指標能否企穩,勢必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 14%的運營開支降幅,部分對衝了毛利率下滑。僱員規模縮減或是重要因素,汽車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員工總數4,360人,較上年同期的5,078人減少14%。但最終淨利潤仍同比萎縮22%至3.99億元,上年同期則為5.10億元。 展望後市,汽車之家預期下半年價格戰趨緩,有助提振廣告及線索服務業務。然而,當前價格戰本質是中國經濟疲軟抑制消費信心。儘管低價能刺激部分消費,唯有經濟企穩與消費主導型增長動能回歸,方能推動國內車市重歸健康發展軌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