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客戶砍單的影響,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冪源科技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倒退,公司在「帶傷」情況下,於本月8日仍向港交所提上市申請,但顯然它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有限

重點:

  • 受砍單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大跌53.9%至11.2億元,期內轉虧377.3萬元,上年同期則淨利潤3,259萬元
  • 為扭轉弱勢,幂源科技除押注印度及美國市場外,亦積極開拓其他客戶的商機,例如與江准汽車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羅小芹

曾經的「國民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帶契幂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近年營收三級跳,但自去年底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政策(簡稱國補)終止後,公司A00級電池業務慘遭五菱宏光砍單,業績有如過山車,正所謂「成也五菱,敗也五菱」。

幂源科技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為周鵬,他曾經擔任特斯拉(TSLA.US)Model S動力總成的總工程師,在動力電池行業擁有17年經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出貨量計,去年幂源科技是中國乘用純電動汽車的第三大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市場份額為9.6%。

根據公司上市申請文件顯示,2020至2022年三個財年的營收分別為10.2億元、25.7億元及55.7億元,三年增長4.5倍,期內虧損由2020年的8,894萬元、2021年的6,592萬元至去年虧轉盈近1.1億元,表現幾乎與五菱宏光Mini EV銷情同步。

五菱宏光Mini EV系列自2020年7月推出以來,很快贏得「國民神車」的美譽,迄今累計銷量突破115萬台,且連續28個月登上中國品牌純電汽車銷量冠軍寶座。這款車熱賣,帶動了中國最小型號的A00級動力電池市場,去年A00級純電車型佔純電乘用車總銷量的26%,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以55.4萬台銷量就佔去A00級純電車總銷量的一半。

五菱大減訂單

然而,自國補政策於去年底終止後,五菱宏光Mini EV的月銷量從一度最高的5萬台,下滑到今年多個月持續不足2萬輛。今年10月五菱宏光Mini EV銷量同比大跌57.51%,11月五菱宏光Mini EV銷量環比雖有增長,但未能擺脫同比下滑趨勢。根據上汽集團(600104.SH)產銷公告顯示,今年前11個月,五菱的產量和銷量同比下降14.7%和14.5%。

幂源科技在招股書解釋,上半年業績「變臉」主要是一名主要客戶減少採購A00級電池訂單,原因是該客戶調整業務策略,更多專注於新A0級動力電池的乘用車市場。今年上半年,這名大客戶帶來僅2.4億元營收,但去年全年它的貢獻達25.6億元。幂源科技雖沒披露客戶身份,但從2020至2022年三年該客戶佔公司總營收至少46%比重計,五菱宏光及其系內公司的第一大客戶身份呼之欲出。

下遊銷售遇冷,自然對電池系統供應商幂源科技砍單,令其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大跌53.9%至11.2億元,期內盈轉虧377.3萬元,去年上半年則賺3,259萬元。同樣令人擔心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錄得1.44億元的現金流出,扭轉之前三年經營活動均有現金流入的情況。

面對業績下行,幂源科技今年上半年仍然赴港以主板上市,其急需資本程度可見一斑。如何整靚盤數,公司有兩手準備,一是押注印度市場,今年上半年來自印度市場營收佔比為21.9%,去年這比重僅為1.6%,二是開拓其他客戶商機,例如今年替代五菱宏光的大客戶江准汽車(600418.SH),但似乎都非有力手段。

拓印度存風險

中國公司在印度開拓市場,涉及的非一般的商業或市場風險,中印邊境曾發生軍事衝突,印度營商環境對中企極不友善,加上印度的發電基建尚未完善,充電設施不足,對新能源車市場發展造成一定窒礙。不過,近年印度經濟體冒起迅速,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攀升,很難忽略這個全球人口大國的潛在商機。

冪源科技目前主要向印度銷售公車、卡車等非乘用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系統。去年其在印度銷售的動力電池系統均價為12.5萬元,較兩年前均價11.8萬元上升6.5%。今年一季度,公司在印度的新生產設施開始投產,其初始產能為2GWh。

根據上市文件顯示,公司現時在中國擁有5家工廠,分別是合肥工廠一、二期、安慶工廠、莆田工廠和柳州工廠,在印度浦那擁有1家工廠,首期產能1.6萬個,計劃於2025年底前擴產至3.55萬個,除了合肥工廠二期擴產1.3萬個外,在同期擴產力度均低於安慶、莆田及柳州三家工廠,顯然冪源科技並未將投資押重在印度市場。

公司還在美國建造一家工廠,將於明年開始運營,初始年產能為1.8萬個,目的是把握政府補貼機會,並滿足當地客戶的市場需求。

隨着五菱宏光大手砍單,另一家主要客戶江淮汽車晉身第一大客戶,它對冪源科技的營收貢獻由2020年的23.6%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35.5%,但江淮汽車今年前11月純電動乘用車的銷量同比下滑了近2%至近17萬輛,未來可能會減少向冪源科技採購。不過,江淮汽車今年宣布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合作造車,這意味著公司有可能擠進華為的供應鏈分一杯羹,能否成事,便需要拭目以待。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新聞概要:任命CEO兼派特別息 鬥魚息誘投資者

這家直播遊戲平台在其首席執行官被捕一年多後公佈新領導層,目的希望克服多方面的挑戰 余特莉 在線直播遊戲平台鬥魚控股有限公司(DOYU.US)週四任命一位新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填補長時間的領導真空。同時,公司宣佈巨額特別現金分紅,希望引投資者購買其股票。 公司表示,任思敏將擔任聯席首席執行官,即時生效,填補自2023年11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少傑被捕後的管理層空缺。當時,陳因涉嫌經營賭博和允許鬥魚平台發佈色情、低俗及其他敏感內容而被拘留。 此後,一個臨時委員會負責公司運營。在收入收縮的情況下,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對鬥魚的股價造成影響,公司的市值從2019年上市時的37億美元暴跌至約2.85億美元。 任思敏表示:“鑒於我們目前的現金狀況和戰略商業計劃,我們將繼續專注提高運營效率,努力克服宏觀經濟和運營環境中的挑戰,以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 任於2021年6月加入鬥魚,曾擔任副總裁,負責項目管理和合規。 任思敏被任命的同一天,鬥魚還宣佈派發每股9.94美元的特別現金分紅,等於公司週三收盤價的80%。在這兩項公告發佈後,鬥魚的股票在週四交易中飆升27.7%,達到15.69美元。過去12個月,其股價幾乎翻倍。 這並不是鬥魚第一次分發特別股息。去年7月,公司宣佈類似規模的每股9.76美元的特別現金分紅,幾乎相當於當時約18美元股價的一半。 騰訊支持的鬥魚由陳少傑於2014年創立,在2019年美國IPO時因直播遊戲的強大人氣而蓬勃發展。然而,公司面臨來自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和嗶哩嗶哩(BILI.US; 9626.HK)等對手的激烈競爭,政府對未成年人遊戲的限制也對其業務造成了打擊。最近,經濟放緩也導致直播粉絲減少開支。 所有這些因素對鬥魚造成了影響,過去三年其業績屢次未能讓投資者滿意。去年的第三季度,公司報告收入同比下降21%,降至10.6億元(約合1.515億美元)。其核心直播收入同比暴跌34.7%,降至7.52億元,主要由於總付費用戶和每用戶平均收入的下降。其季度調整後淨虧損為3,980萬元,而一年前的調整後利潤為7,190萬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淋巴瘤藥物銷售強勁 諾誠建華收入增長37%

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 688428.SH)周四公布,去年公司收入增長37%至10.1億元,主要受惠專治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奧布替尼(Orelabrutinib)的強勁增長。公司表示,去年約10億元的收入來自奧布替尼,該藥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9%。 諾誠健華繼續虧損,去年蝕4.43億元。但比2023年的6.44億元虧損減少約30%。公司表示,虧損收窄既得益於奧布替尼的銷售額增加,也得益於業務規模擴大下,運營效率提高。 周五上午,諾誠健華在港的中午收市上漲4%,報5.46港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魚油加工商高龍海洋港股IPO獲獲備案

魚油加工商高龍海洋集團有限公司(Coland Ocean Group Ltd.)周四獲證監會頒發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這是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必要程序。高龍海洋擬發行不超過1.15億股,在港交所上市。 成立於2008年的高龍海洋是一家飼料級及食品級魚油精煉及濃縮企業,主要生產基地在福建省。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截至2023年底,按銷售收入計,公司於中國飼料級魚油精煉及濃縮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為24.8%,排名第一;食品級魚油市場則排第八。 2024年上半年,高龍海洋的收入為2.45億港元,同比續增14.8%,錄得淨利潤版1,035.2萬港元,同比大降65.2%。毛利率由2022年的24.3%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7.4%。公司表示,產品售價的下降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作為公司產品的重要原料,秘魯毛魚油離岸價格自2022年起暴漲,主因是秘魯政府實施捕撈配額措施。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Miniso

發行5.5億美元股票掛鈎證券 名創優品海外重金開路

轉型成功的名創優品,近期宣布發行5.5億元股票掛鈎證券,加快海外擴張腳步 重點: 公司發行股票掛鈎證券5.5億美元,並訂立看漲期權價差交易 第三季度,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增長39.8%至18.1億元    李世達 「穀子經濟」(Goods Economy)在中國大行其道,積極開發IP產品的快時尚設計師品牌名創優品(9896.HK; MNSO.US),正在加快海外拓店的腳步。近日,公司宣布發行本金總額為5.5億美元(約42.9億港元)、2032年到期的股票掛鈎證券,期限7年,票面年利率為0.5%。 根據公告,證券兌換的初始行使價定為64.395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1月6日)收市價格溢價26.14%。由於發行股票掛鈎證券通常意味著攤薄股權,對股價帶來壓力。因此消息公布後,名創優品股價下跌5.2%,過去一周則下跌了12.44%。 不過,名創優品實際上已為攤薄效應預作準備。根據公告,公司將訂立看漲期權價差交易,包括下限看漲期權及上限看漲權證。下限看漲期權由對手方授予名創優品看漲期權交易,由名創優品酌情行使,行使價相等每股64.395元,與上述股票掛鈎證券行使價相同。 至於上限認股權證,則由名創優品授予看漲期權價差對手方,由對手酌情行使;行使價相等每股約102.1元,較名創優品前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51.05元,有高達100%溢價。 公司表示,是次交易集資淨額約4.57億美元,相等於約35.54億港元,其中50%將用於海外門店網絡擴展、供應鏈優化與發展、品牌建設及推廣、額外海外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另外50%用於股份回購。 野村認為,本次集資有助公司增長及股東回報,因此上調美股目標價7%,由26.3美元升至28.1美元,維持「買入」評級。花旗則持不同看法,認為相關證券結構複雜,或會令投資人困惑,在股價高位下發行,將令市場產生短期負面情緒。 海外收入增長近四成 與半年前相比,名創優品市盈率(P/E)從19倍成長到24倍,已高於無印良品品牌運營商良品計劃(7453.T)的22.5倍,以及BJ批發俱樂部(BJ.US)的23倍,顯示市場持續正面看待公司的發展策略。 根據第三季度業績,名創優品收入按年升19.3%至45.2億元,經調整淨利年增6.9%至6.8億元。期內,毛利率按年提升3.1個百分點至44.9%。最大亮點仍在於海外增長,按市場劃分,內地業務收入按年增長8.7%至27.1億元;海外業務收入則增長39.8%至18.1億元。 2024年前三季,名創優品門店增至7,186間,按年淨增773間,當中海外新增門店佔449家,佔比接近六成。目前,內地門店共有4,250,當中僅29間為直營店,其餘4,221均為加盟店;海外門店則共有2,936間,直營及加盟店分別為422間及2,514間。 公司業績的成長與驚人的拓店速度,與當前低迷的消費環境顯得格格不入。對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來說,這種發展似乎早有預料。 名創優品的逆勢增長,顯然受到去年爆火的「穀子經濟」所帶動。「穀子」由英文「Goods(商品)」音譯而來,指的是帶有二次元IP的徽章、玩偶、公仔、立牌等衍生周邊產品。儘管這些產品製造成本不高,卻因搭載動漫IP而具備收藏價值甚至情緒價值,廣受二次元愛好者的歡迎,一些限定產品在二手市場甚至可炒到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價格。 興趣消費賽道 葉國富很早就看到這股潮流。他曾在一次講話中說,「消費目的是什麼?是開心,是美好,更是愉悅的體驗」按照他的定義,消費者已從低價消費、性價比消費進化到「興趣消費」,現在的消費者不只看商品功能,更看重商品帶來情感和情緒上的價值。 因此他將原本定位為低價雜貨店、被批評為山寨大創百貨(DAISO)的名創優品,轉型為IP聯名集合店,大手筆搜集迪士尼、史努比、芭比、哈利波特、寶可夢等上百個IP角色授權,複製在馬克杯、絨毛玩偶、枕頭、髮夾、文具等各種用品上,讓消費者樂此不疲地掏腰包買單。 他們還發現,全球消費者在IP商品上的價格敏感度更低。在中國,門店客單價約為38元,但在美國卻可高達150元。因此增加海外門店數量、簽約更多IP,就是再明確不過的目標。 名創優品看好「興趣消費」與「穀子經濟」的成長潛力,正在加速海外擴張的腳步,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令他們開心的產品。只要顧客開心,股東就會更開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