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ns momentum

在全球巨頭因害怕陷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避開人工智能領域之際,前谷歌高管李開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投資人之一

重點:

  •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現在主要由國內較小的投資者提供資金,國際和國內主要參與者都在與這個敏感的行業保持距離
  • 三名前微軟高管李開復、陸奇和沈向洋已成為一些最有前途的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主要投資者

 

陽歌、余特莉

當談到人工智能的投資時,或者更準確來說,像OpenAI的ChatGPT的內容生成和大型語言模型(LLM)相關領域的人工智能2.0版本的發展裏,中國正在迅速形成「都是自家人」的局面。

這當然不是因為北京方面缺乏熱情,它歡迎外來者投資充滿活力的中國人工智能行業,該行業似乎每天都會催生有趣的新初創企業。相反,地緣政治讓很多跨國風投和私募股權公司望而卻步,擔心自己的投資可能成為華盛頓主導的制裁的犧牲品,制裁已經給該行業蒙上了陰影。

因此,支持中國很多年輕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資者名單,開始看起來像是一張是中國人的「全家福」,其中一些最熱情的投資者來自國有行列。相當一大部分資金正在通過三位接受過西方培訓的行業老兵進入這個行業,他們起步於微軟和谷歌等外國巨鰐,後轉向百度等中國本土巨頭,最終自立門戶。

我們稍後再回來看李開復、陸奇和沈向洋的故事,在中國他們的名字已經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詞,其中李開復的最新動作是,他上周在北京正式透露了他最新創業項目的名字叫「零一萬物」。

我們提到的這「三劍客」都知道遵循政府信號的重要性,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發展人工智能行業,特別是內容生成和大型語言模型,這些將是未來很多行業的動力。在中國,順應這種風向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機會,為慷慨的政府資助打開大門,從補助到稅收減免,以及來自尋求討好政府的國有和民營機構的資金。

上個月,中國重申必須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這對中國工業體系現代化至關重要。儘管起步較晚,但中國仍制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超級大國。

中國肯定需要迎頭趕上。市場研究公司Preqin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累計投資總額僅為40億美元,與美國266億美元的投資總額相比,只是一個零頭。面對美國對它認為可用於軍事目的行業主導的扼制措施,這場追趕遊戲可能會變得愈發困難。

此類圍堵已經讓中國成為先進微芯片全球領導者的前景變得黯淡。雖然不太明顯,但類似舉措導致中國資歷最老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商湯(0020.HK) 2021年在香港IPO的計劃推遲,且幾乎泡湯。其他因禁止美國供應商和投資者參與中國AI行業的制裁而陷入困境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包括語音識別公司科大訊飛(002230.SZ)、人臉識別公司依圖科技和視頻監控公司海康威視(002415.SZ)。

像商湯這樣的老牌公司早在這一波制裁浪潮開始之前就已經成立,高通、軟銀和淡馬錫等西方大公司都是它IPO前的投資者。但上周申請在香港IPO的自動駕駛AI初創公司黑芝麻智能等新公司的投資者,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國內名不見經傳投資者的名錄,包括東風資產管理、漢能投資集團、興業銀行和揚子江基金等。

自家人的自家事

雖然以中國經濟的體量,發展本土的人工智能產業不缺錢,但如果沒有必要的專業技能,一切都是不可能的。這正是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三劍客」的用武之地。

李開復可以說是「三劍客」當中最知名的一位,他自己有一家名叫創新工場的風投公司。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前不久,作為其中國業務負責人的李開復離開谷歌,而就在那前後,他創辦了創新工場。在加入谷歌之前,李開復曾在微軟擔任高層管理職位,「三劍客」都有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經歷。而且他們也都是在美國接受過教育。

創新工場的官網顯示,它目前管理着約30億美元的資產,投資了中國科技領域的400家公司。其最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投資包括位於青島的創新奇智,以及瀾舟科技。

最新一家受到李開復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叫零一萬物,這是他的第七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它希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開拓出一片天地,該領域今年隨著OpenAI的ChatGPT迅速崛起而成為新聞熱點。OpenAI也是一家與微軟有關係的企業。零一萬物的目標是建立專注於大型語言模型、人工智能工程和多模式自然語言處理的團隊。該公司表示,它已經實現百億參數規模的模型內測,正往300到700億參數規模擴大。

接下來就要說到中國出生的陸奇了,他曾在微軟和雅虎工作,2017年因加入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百度而登上了新聞頭條。他在百度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負責該公司的發展,包括自動駕駛項目。但僅僅一年之後,他就突然離開了百度。隨後,他短暫地為Y Combinator工作,但在這家美國科技孵化器放棄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後,陸奇又離開了這家公司,並於2019年11月創辦了自己的孵化器和投資公司奇績創壇。

上個月,陸奇透露奇績創壇已經投資了258家公司,其中包括136家人工智能驅動的初創企業。據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奇績創壇的最新一筆投資是在5月為跨越星空科技進行的種子輪融資,該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的人工智能助手。

「三劍客」中的第三位就是沈向洋,與李開復和陸奇相比,他略微不同,沒有風投領域的經歷。同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沈向洋在微軟工作了23年,先是在微軟的研究部門和必應項目(Bing)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領導其整體全球戰略和更廣泛的研究工作(包括人工智能)。

沈向洋最顯著的成就發生在他漫長的微軟任職時期。其中之一是由微軟的亞洲人工智能團隊開發的「小冰」,該團隊是微軟在全球最大的獨立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小冰」是一個性格外向、說普通話的人工智能框架,具有少女的時髦個性。小冰使用通過微軟必應搜索引擎收集的數據進行訓練,目前在全球擁有6.6億用戶,觸達全世界4.5億台智能設備。

2020年,微軟將小冰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並任命沈向洋為董事長。在去年11月的一輪融資中,這家新獨立的公司籌集了約1.4億美元的資金。

除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外,另一個讓全球各大投資者敬而遠之的因素可能是缺乏簡單的退出策略,由於西方的禁令,很多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可能在華爾街或其他國際市場不受歡迎。這意味着李開復、陸奇和沈向陽可能都需要尋找其他上市地點,以收回投資並拿到想追求的巨額回報。最近大量湧現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最終可能會成為失敗者也可能引發人們的擔憂。

面對這些限制,他們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在香港或中國國內A股市場上市。 但即使是這些,挑戰也不會少,因為很多西方投資者可能會避開它們在香港的股票,而且他們可能被迫等待很長時間,因為有很多的本土初創企業都渴望在中國的A股市場上市。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