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6.HK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s profits have been buffeted by erratic returns on an equity stake in a fellow developer of innovative drugs.

這家藥企持有的同業股份去年價格劇烈波動,導致投資收益如同坐上過上車

重點:

  • 先聲藥業持有3D Medicines約9%股份,是僅次於創始團隊的第二大股東,但在股價大幅上漲期間,並未減持鎖定收益
  • 公司去年初獲批的新冠口服藥先諾欣,在去年底的醫保談判中,價格下調27%,將打擊未來利潤

 

莫莉

曾經因新冠口服藥在資本市場收穫關注的老牌藥企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2096.HK),近年力圖向創新藥業務轉型,過去一年亦兩次出售產業,獲得大筆非經營性收益。不過,該公司上周日公佈的2023年盈利預告,卻顯示公司去年的主營業務,落得「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根據先聲藥業的盈利預告,公司去年度預計錄得約65.78億元至66.38億元收入,按年增長4%至5%。值得注意的是,其去年上半年處置一家子公司,已經錄得約7.89億元的一次性稅前收入;然而,公司同期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介乎6.85億元至7.45億元,按年倒退20%至26.4%。

公司解釋,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持有的創新藥企業3D Medicines(1244.HK)股份,按公允價值計算預期錄得約7.42億元稅前虧損,而相關投資在2022年錄得收益稅前淨額約3.94億元。

盈利預警發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先聲藥業下跌2.4%,但隨後幾日小幅回升。投行交銀國際發佈的研報稱,該公司去年業績受外部擾動拖累,收入及利潤均低於該行此前的預期,但預計今年將有多款新藥遞交上市申請,到 2026 年有望實現 11 款創新藥商業化。

拖累先聲藥業利潤的3D Medicines,是一間專注腫瘤治療的創新藥公司,旗下擁有一款已實現商業化的產品恩沃利單抗注射液,這是全球首款可皮下注射的PD-L1抑制劑,去年上半年銷售額高達3.53億元。但是,恩沃利單抗是由康寧傑瑞(9966.HK)研發,3D Medicines作為臨床開發合作方,只能從該藥物銷售的稅前利潤中獲得約49%的權益。

3D Medicines去年的中期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先聲藥業持有其9%股份,是僅次於創始團隊的第二大股東,該持股比例與3D Medicines上市時相差無幾,顯示先聲藥業並未在股價較高時減持變現。只是,3D Medicines去年的股價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從2022年底IPO時的24.98港元,一路暴漲至7月的峰值131.5港元,但隨後迎來暴跌,最近已徘徊在6港元左右。這也意味著,先聲藥業在該項投資中的收益,已經較股價高峰縮水超過95%。

3D Medicines如今正在努力降低虧損,去年上半年獲得營收3.5億元,期內虧損1.9億元,按年減少41.2%。1月24日,3D Medicines及康寧傑瑞與印度醫藥企業Glenmark合作,向後者授予恩沃利單抗在印度、亞太區、中東及非洲、俄羅斯、獨立國家聯合體及拉丁美洲的商業開發權益,3D Medicines及康寧傑瑞將獲得首付款以及基於若干開發、監管及商業化進展的里程碑付款共計約7億美元。

創新藥亮點有限

只是,3D Medicines除了一款恩沃利單抗之外,其餘的11項管線大多處於臨床早期,貢獻商業化回報仍為時尚早。因此,即使完成這項大額授權合作,3D Medicines的股價也未有明顯起色。

作為一間成立於1995年的老牌醫藥企業,先聲藥業曾經在2007年作為中國第一家生物和化學製藥公司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後因流動性較低,公司於2013年12月完成私有化,並從紐交所退市,直到2020年才重新登陸港股。

先聲藥業的營收及利潤較為穩定,現有產品組合中,有超過40種產品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過去,先聲藥業的主營業務為仿製藥研發、生產以及商業化,但近年創新藥收入佔比快速提升,現有6款創新藥實現商業化。

去年中期業績顯示,先聲藥業實現總營業收入33.79億元,按年增長25.2%,其中創新藥業務收入24.13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71.4%。財報中的淨利潤增幅驚人,按年大升34.7倍至22.75億元。但是,仔細分析其淨利潤來源,卻發現投資組合公允價值增加的11.49 億元,正是來自3D Medicines上半年的股價上漲。

換言之,先聲藥業去年上半年的利潤暴增,只是帳面財富,隨著3D Medicines股價插水,這些「利潤」已經成為「虧損」。若是單看產品商業化帶來的利潤,上半年的經營相關淨利潤只有3.93億元,僅按年微增0.4%。去年,先聲藥業的業績亮點之一,是年初獲批的新冠口服藥先諾欣,可用於治療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約2.5億元。不過,在去年底的醫保談判中,先諾欣的價格下調27%,將打擊未來的利潤。

為了支撐創新藥研發,先聲藥業近期還為全資子公司先聲再明完成完成9.7億元融資。先聲再明專注於腫瘤藥物研發,此次融資的投後估值約84.7億元,引進了國投招商、中深新創、杏澤資本等多間機構投資者。

先聲藥業在港股的市盈率僅約4倍,而同樣向創新藥業務轉型的藥企石藥集團(1093.HK)市盈率為11倍,顯示先聲藥業估值較低,由於今年有望迎來更多創新藥上市,值得投資者關注。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上半年淨利翻倍 遇見小麵招股集資6.9億元

中式連鎖麵館運營商廣州遇見小麵餐飲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開招股,計劃發行9,734.5萬股,招股價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資最多6.9億港元(8,900萬美元),預計下周五掛牌交易。 遇見小麵成立於2014年,主打川渝麵食產品,餐廳網絡包括內地22個城市的451家餐廳及香港14家餐廳,另有115家新餐廳處於開業前籌備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億元,淨利潤則增96%至4,183.4萬元。 根據公告,遇見小麵引入HHLRA、國泰君安證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Zeta Fund、海底撈全資子公司海底撈新加坡為基石投資者,投資總額約為2,200萬美元。 公司稱,集資所得將用於拓展餐廳網絡、升級餐廳網絡技術及數字系統,品牌建設、對上游食品加工行業的潛在投資,以及公司營運之用。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線上市場營運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掛牌開市報26元,較招股定價高165%,之後股價回軟,中午收市報20.9元,升113%。 量化派發行1,334.8萬股,招股價介乎8.8元至9.8元,最終以高位定價,公開發售超額9,365倍,國際配售超額14倍。 量化派的兩大核心業務分別是一站式消費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經營汽車零售O2O平台的「消費地圖」。去年的盈利1.47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為來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個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億元人民幣。 集資所得淨額僅1,237萬元,55%將用於提高公司的研發能力及改善基礎技術 設施,45%用於建立及擴大本地消費應用程序。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天域半導體上市集資16.7億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製造商廣東天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啓動香港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以每股58港元發行3,000萬股,集資約16.7億港元,公司於12月5日正式掛牌。 公司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2.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97億元同比下降13.5%。近五個月期間,實現盈利1,120萬元,扭轉去年同期1.12億元的虧損。 天域半導體計劃將62.5%的IPO募集資金,用於未來五年擴大產能,15.1%用於增強研發實力,另有10.8%將投向戰略投資領域。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寶尊電商第三季度同比續虧損

電商軟件提供商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隨著核心電商服務重返盈利軌道,新興品牌管理業務虧損又收窄,第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營收同比增長4.8%至21.6億元,經營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1.15億元收窄至2,56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虧損,亦從去年同期的6,680萬元收窄至4,020萬元。 寶尊電商業務本季度實現經調整經營利潤2,810萬元,較去年同期2,980萬元的虧損成功轉盈。品牌管理業務(含在華運營Gap服裝門店)的經調整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5,530萬元收窄至3,870萬元。 財報發布後,寶尊紐約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