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HK
002202.SHE
Goldwind's China revenue starts to contract

這家領先的風力渦輪機製造商去年下半年利潤下降83%,因為來自中國核心市場的收入開始萎縮

重點:

  • 金風科技去年下半年的收入增長從上半年的15.4%放緩至5.4%,因為其核心的中國市場銷售額開始萎縮
  • 隨著中國風電市場經歷了幾年的大幅增長後放緩,去年該公司庫存大幅上升

陽歌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8.HK; 002202.SZ)的最新年度業績中充斥著大量好壞不一的信號,該公司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與政策驅動的中國風電市場息息相關。該公司是過去幾年將中國建設為風電強國政策的主要受益者,這種清潔能源全球裝機容量的一半左右都在中國。

據伍德麥肯茲稱,去年上半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約70吉瓦,其中遠超一半以上(約44 吉瓦)來自中國。這使得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在去年底達到440吉瓦,而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為900多吉瓦。

然而,中國市場激烈的競爭影響了金風科技的利潤,去年下半年公司利潤大幅下滑。與此同時,由於現有供應量巨大,中國流露出了放慢新風電場建設的跡象。對於金風科技來說,這是一個重大變動,不僅因為中國市場佔其總銷售額的80%以上,還因為該公司是主要的風電場開發商。

最重要的是,金風科技的利潤率已經受到擠壓,並且可能在未來一年繼續承壓。這在該公司的淨利潤上有所反映,用最新年度業績中的數據計算會發現,該公司去年下半年淨利潤暴跌83%,較上半年35%的降幅加快。

金風科技全年淨利潤下降44%至13.3億元,遠超分析機構預測的14%的降幅,顯示情況惡化的速度可能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

儘管前景黯淡,但投資者可能會感到些許安慰,因為他們被告知利潤大幅下降的背後並不是某個單一因素,而是多個因素共同造成的。這表明該公司的業務相對穩健,更多的是受到了市場動蕩的影響,而不是公司特有的問題。

金風科技週四發佈最新報告後,香港市場因復活節假期休市,而在深圳掛牌交易的股票週五小幅上漲。不過,這對金風科技的長期股東而言並不算什麼安慰,他們的投資在過去52周損失了一半以上。

該公司一度是投資者的寵兒,貝萊德、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等都是其主要支持者。但截至去年9月,上述機構中的很多已經放棄了該公司,只有摩根大通和貝萊德仍持有其在香港交易的股票,持股份額在應上報的5%以上。

經過長達一年的拋售之後,金風科技目前的市銷率(P/S) 僅為0.25倍。中國風電同行明陽智能(601615)的市盈率為0.68倍,看上去稍好一些,但只要低於1倍都顯得很疲軟。丹麥的維斯塔斯(VWS.CO) 看起來要好一些,市銷率為1.7倍。

來自中國的收入開始下降

雖然金風科技去年的利潤大幅下滑,但收入仍實現了一定的增長。年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63億元增長8.4%至502億元。不過,增速從上半年的14.5%大幅放緩至下半年的5.4%,表明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放緩。

按地域劃分,該公司去年來自中國的收入增長0.9%至424億元。但上半年,該公司來自中國的收入增長了6.5%,這意味著下半年銷售開始萎縮。該公司在中國以外的銷售表現要好得多,全年增長約81%,至78億元左右,不過這部分業務僅佔其收入的16%。

該公司報告稱,截至去年年底,其庫存從上年同期的98.5億元大幅攀升至153億元,這反映了中國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

導致該公司去年利潤減少的三個重要因素是資產減值損失和所得稅大幅上升,這些因素將繼續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所得稅費用幾乎增長了兩倍,從去年的3.35億元升至9.97億元,這可能是由於更高的稅率取代了早期旨在刺激產業發展的低稅率,但低稅率已經到期。

該公司報告去年的淨減值損失為3.07億元,與2022年2.7億元收益相比出現大幅逆轉。這種變化可能與該公司記錄的與建設風電場業務相關的虧損有關,由於市場供過於求,風電場的價值正在迅速下降。因此,該公司風電場建設業務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65.4%跌至去年的47.3%,下降了18個百分點。

影響金風科技利潤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民幣走軟,這導致該公司去年出現 2.25 億元的外匯損失,逆轉了上年同期1.06億元的收益。

這些不利因素導致金風科技去年來自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從上年的58.8億元大幅下滑至18.5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去年底的現金也從上年同期的152億元降至137億元。這一變化意義重大,因為其現金在前一年大約翻了一番。

總而言之,金風科技正受到中國風電市場的影響。經歷了數年的迅猛增長後,中國風電市場正迅速收縮。雖然該公司可通過海外銷售部分抵消中國市場的不景氣,但這很可能不足以彌補重要的國內市場的銷售萎縮。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五個八十後的夢想 卡諾普藉焊接機器人闖港交所

乘著資本市場對機器人青睞有加之際,相關公司蜂湧到港上市,主打工業機器人的卡諾普,成為最新一家搶上港交所的機器人公司 重點: 公司去年在製造焊接機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國第一 盈利仍不穩定,去年虧損1,294萬元   劉智恒 內地紅得發紫的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近日表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機器人的「萌芽與探索」期,那下一個十年將是「生長與綻放」,機械人將從「能運動」走向「能做事」,從「行業工具」升級至「生活夥伴」。 機器人仿彿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炙手可熱,一家接一家搶著到香港上市,令機器人逐漸成為港股一個重要板塊。眼見機不可失,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後人,近日已遞交上市申請。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更賺844萬元。相比眾多香港上市的機器人公司,表現可算不俗;畢竟在港上市的同類公司,能有盈利的簡直屈指可數。 卡諾普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當中又以工業類的焊接機器人為主,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在焊接機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在中國亦屬領先企業。 夢想成真 卡諾普的成立,是五個八十後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當時工業機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鄧世海與四名朋友深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製作的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於是拼湊起50萬元資本,頭也不回就向夢想直奔。 由於資金緊絀,他們選擇在成都龍潭大學生創業園的一個小間開展起業務,並以零部件為起步點,專注於業機器人控制器。經多次嘗試、失敗、摸索,卡諾普的控制器漸漸得到市場認可。但長久做零部件始終不是辦法,要突破,就要轉型做整機(即製作整台機器人)。 當時幾位創始人也曾為此爭論不休,畢竟要轉型,除了放棄現時的舒適區外,更要斥重資冒險,一旦失敗,似乎就無路可退。可幸這一役押對了注,公司在焊接機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後獲四輪融資,讓卡諾普茁壯成長。 業績起伏不定 卡諾普在一眾規模龐大的對手中取得盈利,在資本市場亦屬一賣點。然而,細心分析,其業績極為波動。2022年取得盈利2,826.5萬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萬元,去年更加錄得虧損1,294.4萬元,今年上半年則能扭虧為盈。可見公司在業務上仍未能企穩陣腳,能否持續穩定有盈利,尚屬言之過早。 至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亦不穩定。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達2,670萬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別流出3,088萬元及1,775.6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現金流入888萬元。 另外,佔公司超過五成收入來源的焊接機器人業務,市場增長並不十分吸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焊接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8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只為4.4%。預計市場從2025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9年的15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亦只為13.4%,別忘記這個還屬估計數字。 未具絕對優勢 事實上,卡諾普即使位列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商第一位,但其營業額亦只是1.37億元,緊隨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收入1.28億元及1.2億元,與卡諾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諾普在行業中,並非佔據一個絕對優勢,隨時可被對手超越。 相反,卡諾普另一強項的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雖然在中國市場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對手,收入分別是9.39億元及7.33億元,業務規模遠遠拋離卡諾普,相信要趕上首兩大競爭者並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純機器人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優必選(9880.HK),去年收入13.05億元,市銷率達44倍;極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億元,市銷率12.3倍。與兩家公司比較,卡諾普的收入相對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熾熱市況而給予其25倍市銷率,市值亦不到50億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博泰車聯悉售阿維塔股權 套現6,244萬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資子公司湖州創晟馳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已與蕪湖恒和三號創投基金簽署協議,出售所持電動車製造商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0.24%股權,作價約6,244萬元(877.84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博泰將不再持有阿維塔任何股權。 此次交易是公司過去半年連續數次減持阿維塔股份的延續。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後,分別出售合計0.67%及0.04%股權,加上是次出售,累計已處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鎖定投資收益並改善現金流,同時降低因公允價值波動對短期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預計出售稅前虧損約834萬。 阿維塔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製造企業,核心股東為長安汽車及寧德時代,華為則作為合作夥伴,為期提供智能輔助駕駛算法、智能座艙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體報道,阿維塔曾計劃今年10月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但並未實現。 博泰車聯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79.4港元,轉升5.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