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9.HK NTES.US

网易的有道教育和云音乐部门营收在去年四季度录得双位数强劲增长,可能很快便会盈利

重点:

  • 去年四季度,网易整体营收增长4%至254亿元,75%来自其核心的游戏业务
  • 该公司预计有道教育和云音乐部门在去年取得强劲的收入增长后,将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西一羊

网易(NTES.US; 9999.HK)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上市互联网公司之一,以新闻门户网站起家,2000年7月在美国上市,后来转向目前的核心游戏业务。和其他中国互联网巨头一样,它在追求增长的过程中试图打入新领域,包括很多失败的领域,如微博业务和“考拉海购”电商业务,后者最终在2019年出售给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

但也并非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其两家独立上市的子公司,即教育公司网易有道(DAO.US)和数字音乐供应商云音乐(9899.HK)的相对成功,引证了这一点。上周四,后者与母公司在同一天报告了四季度业绩,表明虽然在同样充满竞争的教育和音乐领域,这两个规模较小的业务也讲出了自己的故事,但网易的游戏业务显然仍是主要支柱。

最新财报显示,网易去年四季度总营收增长4%至254亿元,其中75%来自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网易其他业务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其核心的游戏业务,后者该季度仅增长1.6%。相比之下,网易有道的收入在此期间增长38.6%,而云音乐去年全年增长26%。在经历了各自行业的困难时期后,这两项业务目前都在反弹。

削弱游戏业务可能不是网易对网易有道和云音乐等部门的主要目标,虽然扩大此类非游戏业务,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深入研究这两个较新的业务线、并分析它们未来的潜力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关乎网易生计的游戏业务。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游戏业务在去年四季度仅增长1.6%至191亿元。该公司盈利状况依然良好,不过其最新季度利润约为40亿元,明显低于上一年67亿元的利润。

增长低迷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在四季度大部分时候都维持“清零”政策,抑制了商业活动,导致经济疲软。去年11月,该公司还因终止与暴雪娱乐长达10多年的合作关系而遭遇重大挫折,暴雪曾授予网易在中国运营备受欢迎的《魔兽世界》和其他游戏的独家权利。

游戏业务可能也受到了持续9个月、直到去年4月才结束的新游戏审批冻结的影响。之后,随着网易开始发行积压的游戏,该公司已有多款游戏获批,包括标志性的《大话西游:归来》。

由于“清零”政策和最近一次游戏审批冻结已成为历史,分析机构大多预计网易的游戏业务将在今年回升。大和资本市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网易的在线游戏业务今年将增长6%。这个速度算不上快,但比去年有所提升。

尽管有望恢复更强劲的增长,但投资者对最新业绩报告反应冷淡。上周四财报发布后,网易股价下跌5%,而云音乐的股价也在报告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里出现了6%的类似跌幅,但有道同期却逆势上涨2%。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自去年11月以来,这三家公司的股价都大幅上涨,有道的股价更是上涨了一倍多。在此期间,随着中国重新开放燃起经济复苏的希望,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普遍上涨。

新增长引擎?

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这两家较小的企业。在中国政府于2021年对校外教培领域展开整顿之后,网易有道和其他课外机构遭受重大打击。在停止面向K-12学生的服务后,有道转向了成人教育领域,并加大了不受新规约束、利润率更高的硬件产品的开发。

该公司似乎已成功走出了监管风暴,据去年四季度财报数据,它同期收入增长38.6%至15亿元。学习服务收入增长39.2%至8.06亿元,占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在其他主要业务中,智能设备收入增长28.1%至4.07亿元,而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长58.6%至2.41亿元。

杰富瑞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预计网易有道今年将继续快速增长,并把对它的评级上调至“买入”,原因是该公司“执行力好于预期”。

网易云音乐也表现强劲,根据其最新财报,该业务去年全年的收入增长28.5%,达到90亿元。其中,41%的收入来自在线音乐服务,其余则来自社交娱乐和其他服务。网易云音乐的月活跃用户在这一年增长了4%,达到1.89亿名,其中20.2%是付费用户。

云音乐受益于中国市场监管机构最近的反垄断行动,它禁止音乐版权的独家授权。该行动主要针对的是行业巨头腾讯音乐(TME.US; 1698.HK),后者被处以罚款,并被勒令在2021年结束垄断行为。

这些变化使网易云音乐和其他数字音乐公司可以直接与唱片公司签订授权协议,而不必通过腾讯音乐获得版权。截至去年底,云音乐的内容库包含逾1.16亿首音乐曲目,较上年的8,000万首大幅增加。

虽然增长强劲,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易有道和网易云音乐都还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有道录得净亏损7.2亿元,而云音乐全年亏损2.2亿元。网易的管理层表示,相信这两项业务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自给自足并实现盈亏平衡”。

总而言之,有道和云音乐的强劲增长似乎有力地证明了网易不再只是一家游戏公司。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游戏仍是它2022年200亿元利润背后的摇钱树和驱动力。有道和云音乐在未来可能会成为重要的贡献者。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该公司三个主要部门的成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变化无常的中国监管机构的持续支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Shein上调美国商品售价 部分涨幅高达377%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即将对小包裹征收关税前,率先调高产品售价,调幅最高达377%,反映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冲击。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与健康类的100大热门商品平均涨幅达到51%;家居与厨房用品以及玩具类产品平均涨幅为30%。而Shein最畅销的女装类别,平均价格亦上调了8%。其中一款10件装厨房毛巾价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涨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达377% 美国政府于4月初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并将于5月2日起,终止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此外,每件邮寄商品的处理费也将提高至100美元。报道称,Shein已鼓励供应商在越南设厂,Temu则推动中国工厂采“半托管”模式,大批量将货品直运美国。 此前,Shein与Temu已向消费者预告,受“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更”影响,营运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调整价格,以维持产品品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a Saa sells cosmetics

网购日盛消费北上  莎莎救急力拓电商

这家化妆品零售商表示,在截至3月底的财年,其核心的港澳市场收入下滑11%至12%,导致利润降幅高达68% 重点: 随着大量香港民众北上深圳消费,去年莎莎国际核心的香港市场出现萎缩 因关闭门店并将重心转向电商,在截至3月底的第四财季,这家化妆品零售商在中国内地的收入下降了40.5%    谭英 化妆品零售商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78.HK)是香港的创业传奇,它原是郭少明及罗桂珍夫妇于1978年在一家小商场的地下创立的摊位。但在2015年达到89亿港元(11.5亿美元)的营收巅峰后,其业务规模已缩水过半,截至2024年3月的财年营收仅为43.6亿港元。 在这一财年,坏消息不断,上周五的公告更凸显这一点。盈利预警显示,截至3月底的12个月内,公司营收同比下滑约10%,利润暴跌63%至68%。在香港,随处可见它的粉色店面,里面售卖各种平价化妆品,但人口结构和消费趋势的一些重大转变给它造成了冲击,而且转变似还在加速。 最主要的转变是香港民众日益热衷赴深圳消费,这给莎莎国际营收四分之三的港澳核心业务带来了压力。同时,赴港内地游客曾是该公司的重要客群,如今这个群体也减少在港停留期间的消费。 盈利预警将公司利润暴跌归咎于这两个因素。在截至3月底的财年里,其利润从上一年的2.19亿港元骤降至7,000万至8,000万港元。 2023财年业务激增,也是近期多项数据下滑的部分原因,受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旅游和消费推动,莎莎国际2023年营收增长24.8%,利润近乎翻几番。但情况的转变来得猝不及防: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回归谨慎,繁荣一瞬即逝。 市场似已做好迎接坏消息的准备,尤其是考虑到莎莎国际已在此前的多份季报中,披露了大量的营收疲软信息。该股周一开盘股价持平,不过年内仍下跌约17%,错失近半年其他中概股的上涨行情。 该股目前市盈率为11.8倍,与上美股份(2145.HK)的30倍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毛戈平(1318.HK)的46倍相比,似乎遭严重低估。 盈利预警和同在上周五发布的最新季报也并非全是坏消息。虽然核心的港澳市场萎缩,但占营收10%的东南亚业务(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内增长17.3%,而该地区的线上销售更是激增36.5%。不过同样占营收10%的中国内地市场同期大幅下滑40.5%,形势严峻。 持续亏损 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多数年份都处于亏损状态,而好消息是,它终于开始有所动作,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加大对线上资源的投入,并关闭那些业绩不佳的门店。它在内地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时间较晚,直到2015年才开始在大型电商平台上开设旗舰店,而且它坚持传统零售模式的时间比大多数竞争对手都要长。 它在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屈臣氏的动作要快得多,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自己的购物应用程序,并在阿里巴巴旗下流行的淘宝平台开设了旗舰店。在那之后,它又在京东和亚马逊等其他热门网站上都开设了店铺。 值得称赞的是,莎莎国际终于改变了在中国内地的路线,淘汰了实体网络,采用了更加轻资产的运营模式。线上业务目前占该公司中国内地销售额的80%,公司关闭了18家实体店,计划继续聚焦电子商务,并与更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销售商品。 莎莎国际表示:“集团相信,此轻资产模式的转变,有助降低营运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公司还表示,在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产生了2,000万至3,000万港元的一次性闭店拨备。 尽管莎莎国际将电商视为在内地的发展方向,但在香港大本营,线上业务规模仍然不太活跃。截至去年9月底的六个月内,港澳核心市场的线上销售额仅为9,480万港元,占两地14亿港元总营收的7%。彼时港澳市场整体营收已现颓势,六个月内同比下滑18.4%,不过同期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市场分别增长27%和15%,但由于香港业务在营收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最终导致公司期内总收下跌10.4%。 随着香港消费者持续远赴深圳娱乐购物,莎莎国际核心的香港市场恐将持续承压。今年4月18日至21日复活节假期期间,约160万香港人次入境内地,同比增长6.8%。其中多数前往深圳,港元汇率优势增加了在深圳的购买力。同时,这个因素也削弱昔日为便宜而去香港购物的内地游客需求。 莎莎国际对零售市场变局的应对虽显滞后且伴随着阵痛,却是必要的调整。随着创始人夫妇步入古稀之年,接班人问题亦浮出水面。最可能的接班人是女儿郭诗慧,她2005年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公司,2018年被任命为企业策划及发展副总裁。 郭诗慧行事低调,但她相对年轻,而且更有可能拥抱电商,如果她能努力让公司顺应最新零售趋势,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获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日公布,集团签订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采购合同,分别为Walker S1及 Walker C,主要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 集团表示,采购合同意味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制造的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让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工业制造得到进一步验证。未来集团续将产品商业化落地,为大批量产和交付做好准备。 周一优必选开市升近3%报83.9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从高位下跌近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