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 中概股受穆迪评级拖累

▷ 出口贸易重回增长

▷ 万达失去电影业务

▷ 拼多多超越阿里

本周中概股评分:40/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上周,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当然,展望的调整只是意味着未来存在一定可能性对实际评级进行调整。而北京的反应比较平静,只是表示了失望。

其实在上个月,穆迪也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拜登政府也对此表达了不满。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先后享受一样的待遇,全球经济形势可见一斑。

欧盟来访

疫情之后,中欧峰会终于恢复正常。而双方的议题也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北京希望双方减少“对抗”,而欧盟希望降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同时,意大利政府正式宣布退出 “一带一路”。而其实欧盟也非常担心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她领导的兄弟党会不会把意大利带上脱欧的道路。

中概股受穆迪评级拖累

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之后,中概股连续第二周下滑。恒生H股指数上周下跌2.8%,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4.4%,恒生综指跌2.9%。

两周以来,中概股的跌幅在5%到7%之间。上周为数不多的利好消息之一是中国的出口在6个月以来首次恢复增长,但剩下的消息,包括评级展望下调、中欧峰会缺乏建设性成果等等,主导了上周的市场情绪。

》》行业

出口贸易重回增长

在上周的种种不安情绪中,出口数据让人看到了一些希望——11月出口同比增长0.5%——虽然增幅微弱,但这是6个月以来出口数据首次恢复到增长区间。整体而言,中国出口贸易量在2021年12月达到3400亿美元的高点后,基本处于下行区间。而进口数据在11月又回到了下行区间,为-0.6%。

分析人士之前的预计恰恰相反,认为出口将小幅下降而进口将增长3.3%,因为10月份的进口数据有同比增长。不过,官方的PMI数字显示新出口订单量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说明11月的出口增长或许只是短暂的数据波动。

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积压

市场机构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新房库存再次明显上涨,其中三四线城市上涨幅度最大,截至10月底去化周期已上涨至26.3个月,为近年来的历史新高。

一线城市在10月底的去化周期为12.7个月,只有三四线城市的一半左右。如此之长的周期会迫使地产商不得不进行降价促销,从而给房价带来巨大的压力。

热烈欢迎国际游客

中国外交部近日表示,对欧洲5国及马来西亚公民实施的15天免签政策开始显现出积极作用。此前,疫情期间中国的入境游几乎完全中断。在12月的前三天入境的这六个国家的公民约有18,000人,其中约7,000享受了免签待遇。

因为这项政策在12月1日才生效,所以这7,000人中的大部分应该在政策官宣之前就确定了旅程。当然,这肯定是一个积极信号,因为即使是疫情之后,中国签证还是很难获得。

》》企业

恒大续命两个月

当破产清算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恒大再一次给自己争取到了两个月的时间。上周,中国恒大的公告称,香港高等法院于2023年12月4日批准了公司的延期申请,将公司清算聆讯进一步延至2024年1月29日。

我们怀疑做出决定的法官可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恒大一旦开始破产清算,会产生一系列链式反应,最终结果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波澜。而恒大也还在等待北京出手来帮其渡过难关,因为有消息称北京正在着手整理“大而不能倒”的房企名单。

本田中国裁员

自从本田汽车在25年前进入中国以来,还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裁员,这一纪录在今年被打破了。广汽本田裁撤了大约7%的员工,按照其2022年底12,600人的员工规模,对应的裁员数量应为900人左右。

本田和其他主要生产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主的厂商一样,在电动车的冲击下,近年市占率大降。在北京大力扶持电动车的背景下,广本的销量从2021年开始下滑,21年下降3%,22年又下降了5%。

万达失去电影业务

王健林曾经把万达集团比作迪士尼,因为他也想通过电影产业和主题公园打造出一个跨国娱乐巨头。但是最近他肯定没有功夫想这些了,因为万达核心的房地产事业已经开始进入坠落阶段。

在巨大的流动性压力下,王健林又放弃了万达电影,他将把万达投资51%的股权转让给上海儒意。交易完成后,儒意通过万达投资间接对万达电影持股21%,成为第一大股东。王健林持有万达电影的股权则缩减至11%。儒意营业相对比较低调,但其作品包括《琅琊榜》、《芈月传》、《你好,李焕英》等。目前,腾讯为儒意的第二大股东。

拼多多超越阿里

上周,拼多多的市值超越大幅下滑的阿里,成为新的中国电商王者。截止上周收盘时,借助三季报后接近25%的大涨,拼多多市值达到了1846亿美元,超过了阿里巴巴的1835亿美元,远超京东的416亿美元。

拼多多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接近100%,而根据高盛的估计,其中有近1/3来自于其去年9月在美国推出的Temu平台。不过快速增长的Temu目前面对两大挑战,一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而是来自于Shein在快时尚领域的竞争。

加密货币公司借AI对冲风险

在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嘉楠耘智和比特小鹿同时选择通过人工智能服务来对冲风险。其中,比特小鹿选择与英伟达合作推出人工智能云服务;而嘉楠耘智正在寻求创建一个独立运营的AI部门,可能通过独立融资来加强其人工智能芯片的制造能力。

对于两家公司来说,这样的选择其实都非常合理,比特小鹿的挖矿服务器只需要调整软件,就能开始提供人工智能云计算服务;同理,嘉楠耘智用于加密货币运算的芯片,转换成AI芯片可能只需要改一下说明书。

新闻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沙中国第三季净收益按年升1.5%

博企金沙中国有限公司(1928.HK)周四公布第三季财务情况,净收入按年上升1.5%至2.72亿美元,经调整物业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6.01亿美元,按年上升2.7%。 公司母企LVS主席兼行政总裁罗伯特·戈德斯坦表示:"我们财政实力及领先同业的现金流量,继续支持公司在澳门及新加坡两地的投资及资本开支项目。" 澳门威尼斯人期内娱乐场的净收益,按年下跌2%至5.43亿美元;澳门巴黎人跌13.8%至1.63亿美元,澳门金沙跌9.6%至6,600万美元;澳门百利宫更跌27%至1.32亿美元。旗下各娱乐场中,只有澳门伦敦人上升55%至5.25亿美元。金沙在澳门的酒店入住率跟去年同期相若,平均超过95%。 金沙中国周四开盘升1.1%报18.6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跌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TD Coffee

从提神到品味:中国即饮咖啡进入高质量竞争时代

中国即饮咖啡市场高速成长,从提神饮品演变为生活方式象征    头豹研究院 近年来,中国即饮咖啡市场呈现显著扩张趋势。在便利店、商超和电商渠道推动下,即饮咖啡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随手饮”,从提神需求延伸至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表达。品牌纷纷在配方中融入低糖、低脂、功能化元素,迎合健康导向。 同时,精品化趋势加速渗透,产品从单一口味拓展至冷萃、拿铁、燕麦奶等细分品类,包装设计更具质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个性化的需求。中国即饮咖啡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即饮咖啡是可直接购买并饮用的预制咖啡饮料,与速溶与现磨并列为三大类别。其市场的迅速成长反映出消费者行为的深刻转变——从社交饮品到日常必需品,再到生活方式符号,折射出中国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即饮咖啡零售收入从2020年的120亿元增至2024年的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线上销售成为主动能,占比由9%升至35%。 新世代消费力量正在重塑咖啡市场 抖音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咖啡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0%,带货品牌和带货商品数量分别增长142.9%和380.3%。直播电商降低尝鲜门槛,即时零售提升便利度,内容电商场景化营销激发需求,形成强劲的线上爆发力。 在竞争格局上,中国即饮咖啡正处于高速增长与激烈变革期,从国际品牌主导转向本土与国际多元混战。第一梯队为雀巢(NESN.ZU)与星巴克(SBUX.US),合计占市场六成;第二梯队包括农夫山泉(9633.HK)、统一(0220.HK)、可口可乐(KO.US)等品牌旗下的咖啡产品,以健康与性价比策略突围;新锐品牌则凭创新产品和数字营销快速崛起。 渠道策略呈现明显分化。国际品牌依赖商超与酒店渠道,本土品牌积极布局电商与会员制零售,如隅田川1L装在线上销量占比超六成,农夫山泉则深耕山姆会员店,反映消费场景的重构。 健康功能性延伸成为产品升级的主要方向。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即饮咖啡品牌纷纷加码功能性成分添加,推出满足细分需求的专业化产品。该类精准营养策略不仅提高产品溢价能力,还创造了与传统现磨咖啡的差异化卖点。 地域风味定制化体现了即饮咖啡本土化的深度发展。品牌结合区域饮食偏好开发特色口味,如云南小粒咖啡与本地水果融合款、花椒咖啡和冻梨咖啡等小众风味,使产品成为情感联结的载体。预计未来,具有地域特色的即饮咖啡产品占比将从目前的15%提升至30%,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包装形态与技术革新不断突破即饮咖啡体验边界。传统瓶装、罐装之外,咖啡粉、咖啡胶囊、咖啡浓缩液等多种形态竞相涌现。 无糖/低糖产品也已从市场差异化选项变为基础标配。叮咚买菜平台数据显示,87%的大瓶装咖啡销售来自无糖版本,三年前仅为50%左右。健康标配化趋势正在重塑整个即饮咖啡市场的基本格局,迫使传统甜味奶咖产品转型退出主流市场。 成分与配方创新反映即饮咖啡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的趋势。品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咖啡+糖+奶基础配方,而是引入精品咖啡思维,强调豆种来源、烘焙度和萃取工艺。同时,成分配比也更加科学化,使用天然甜味剂替代人工甜味剂、添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在健康化与精品化双轮驱动下,即饮咖啡市场正迈向高品质竞争阶段,品牌唯有兼顾健康属性与品质体验方能脱颖而出。 头豹研究院中国是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创新的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拥有近百名资深分析师,联系方式:CS@leadleo.com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老铺黄金折让4.5%配股筹27亿港元 用于增加黄金储备

珠宝零售商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周三公布,以每股732.49港元配售约371.18万股新H股,较前一日收市价767港元折让约4.5%,预期净筹27.07亿港元。此次配股占扩大后H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2.59%及约2.1%。 公司表示,筹资所得七成将用于增加黄金存货储备,以应对圣诞、元旦及春节等销售旺季;一成用于门店拓展及现有门店优化与扩建;余下两成则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包括人才引进与营运支出。 老铺黄金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251%至123.5亿元,期内利润同比增285.8%至22.67亿元。公司曾于5月配股筹资约26.98亿港元,截至9月底结余约1,000万港元。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707.5港元,跌7.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