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PMI数据喜忧参半

▷ 五一机票价格 “跳水”

▷ 中国太阳能企业或需在美欧建厂

▷ 华为一季度利润增长六倍以上

▷ 达美乐中国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本周中概股评分:7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PMI数据喜忧参半

上周,中国核心制造业发出喜忧参半的信号,显示出口有所反弹,但国内需求依然疲弱。4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仍处于扩张区间,但较3月的50.8有所下降。与此同时,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4,较3月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1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多数观察家认为,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官方PMI更好地反映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制造业状况,而财新PMI更能捕捉到通常更加出口导向的小型私营制造商的脉搏。由此,不少人称,出口可能正在恢复,但国内消费者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美国再次制裁中企

虽然经济方面的信号喜忧参半,但在外交方面,信号则更加明确。美国对一些中国公司实施了新的制裁。此前,华盛顿曾针对可能协助中国军方的公司进行制裁,而这一次,制裁了20家据称正协助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开战的公司。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财政部长耶伦最近访问北京时,都对中国可能面临制裁的风险予以警告。

恒指冲入牛市区域

上周,中概股正式冲入了牛市。恒生H股指数上涨4.4%,MSCI China ETF上涨5.7%,恒指上涨4.7%。恒生H股指数从1月的低点上涨约31%,恒指上涨23%,两者双双进入牛市区域。

今年迄今,外国投资者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购买中国内地上市A股的投资激增。这种热情似乎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寻找新的交易机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美联储不会很快降息。

》》行业

五一机票价格 “跳水”

我们写过很多关于中国旅游业似乎对日益上升的消费者谨慎心态免疫的文章,但看起来即使这一亮点最终也在逐渐消退。五一假期最新数据显示,人们纷纷出行,享受假期,但其他信号也显示,他们消费持谨慎态度。

除其他因素外,人们更多选择搭乘汽车和火车旅行,而不是飞往更遥远的地方。这反映在航空票价上,航空票价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3.78%。似乎即使疫情后的“复仇旅行”,也有其局限性,这个行业注定会步入增长放缓的行列。

钢铁行业利润大跌

我们写了不少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困境的文章,但是该行业的许多供应商也在近期感受到类似的痛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了近一半,平均利润率仅为0.58%。

房地产行业需求已疲弱了一段时间,随着地方政府削减基础设施支出以减少债务,钢铁生产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中国通常会在经济不振时期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开支来刺激经济,但显然减少政府债务现在是一个优先级更高的事项。

“中国太阳能企业或需在美欧建厂”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主导了全球市场,这已成为贸易摩擦一个不断增加的源头,因为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提供不公平的政府支持。现在,全球领先企业隆基绿能的最高负责人承认,避免潜在的反倾销关税唯一的方法是在美欧建立新工厂。

像隆基绿能这样的公司,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建立了工厂,主要位于东南亚。不过,许多西方人认为这些工厂主要是为中国生产的产品进行收尾工作。隆基绿能的观点反映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认识,即如果中国企业想继续向这些市场销售产品,它们可能需要在美欧生产更多产品。

》》企业

消费者与星巴克渐行渐远

中国人对昂贵拿铁咖啡的喜爱似乎遇到了天花板。这是咖啡巨头星巴克最新的评估,该公司已下调其2024年的增长预期,部分原因是中国需求疲弱。星巴克表示,与先前预测的4%-6%的收入增长相比,现在预计今年的收入增长将是低个位数,甚至可能持平。

中国市场的增长疲软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消费者越来越谨慎,这使其对花钱购买昂贵的咖啡三思而后行。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市场底端已经酝酿了一场价格战,这可能会令许多咖啡饮用者远离星巴克价格较高的饮品。

美国律所与香港合作伙伴解除合作关系

美国Mayer Brown律师事务所成为最新一家与中国合作伙伴解除合作关系的西方大型服务提供商。该律所表示将通过2008年收购的当地合作伙伴继续在香港运营,但现在将被分拆成独立运营。

Mayer Brown总部位于芝加哥,全球拥有1800名律师。 该律所在中国香港、北京和上海拥有170名律师,称分拆将使其“继续在香港保持存在,并以与我们战略重点相一致的业务方式发展”。

华为利润激增

上周,华为继续上演王者归来。一份新的监管文件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利润增长了六倍以上,达到196.5亿元。同一份提交给中国国家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在该时期增长37%,达到1785亿元。

上述数据没有对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的收入或利润进行细分,这些业务部门包括电信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汽车技术等。业绩亮丽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可能是智能手机业务,该业务在华为找到规避美国制裁,重新大规模生产热门型号手机之后强劲反弹。

达美乐中国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上周,我们为您带来了达势股份的故事,该公司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2023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达势股份在中国业务增速飞快,在较小的城市业绩尤为出色,比萨在这些地方被视为时尚,甚至是风潮的象征。

该公司的收入去年增长50%以上,其同店销售额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尽管去年这一数字略微下滑至高个位数。由于市场上有类似产品,比萨在中国拥有强大的追随者。必胜客在中国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达美乐仅有768家门店。

亚洲水泥陷入亏损

上周,我们也为您带来了亚洲水泥的故事,该公司在第一季度陷入亏损,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我们讨论过,钢铁行业的利润受到疲软房地产市场的拖累,水泥行业也遭受了类似的影响。

亚洲水泥近日发盈警,首季度将录得亏损近1.3亿元,远低于2019年这样的巅峰期,当时公司实现了32亿元的利润。整个建筑材料供应链中的公司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预计市场好转之前,许多公司都会跟随亚洲水泥步入亏损。

新闻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Unitree makes humanoid robots

机器人春晚舞出未来 宇树科技拟年底上市

这家科技企业,在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跳舞表演惊艳观众,计划在年底前进军资本市场 重点: 宣布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之际,宇树科技计划今年底前上市 尽管人形机器人引发市场热议,但性能不稳或使规模化商用仍需数年   陈竹 中国初创企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人形机器人,在近两年异军突起,成为行业新星。今年1月,公司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劲舞视频,引发全网刷屏。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公司斩获百米障碍跑、4×100米接力及1500米长跑等几乎所有竞速项目冠军。宇树科技更成为拳击赛事独家设备供应商,在竞争对手侧目之下,包办全部参赛机型。 乘此东风,这家风头正劲的企业计划转战资本市场,上周宣布拟于年底前向未披露的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此番声明坐实了持续数月的上市传言,路透社报道称,宇树科技目标估值达70亿美元。 上市将成为宇树科技重要里程碑,为加速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程,这家公司亟需资本加持。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给予强力支持,以期占据产业制高点。此次上市,也将检验市场对中国发展的机器人产业的信心。 总部位于杭州的宇树科技,由机械发烧友王兴兴创立,他对机械创新的热忱由来已久。王兴兴曾因仅耗资200元,打造双足机器人而名声大噪。大学时期,他便以科技狂人闻名,宿舍堆满工具零件,双手密布的伤痕,见证用废料加工精密部件时难以避免的意外事故。作为继马云等初代创业者后的新生代创始人代表,2016年大学毕业的王兴兴,在无人机巨头大疆任职两月后,于同年创建宇树科技。 王兴兴的热忱同样赢得资本界青睐,宇树科技成立至今已完成10轮融资,吸引顺为资本、初心资本、中信证券、深创投及红杉中国等知名本土机构。据媒体报道,公司当前估值约100亿至150亿元(约合14至21亿美元),距其寻求的60亿美元目标估值仅达三成左右。 人形机器人价格下行 虽以人形机器人著称,宇树科技当前主要收入,仍来自其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前的初始产品四足机器人。公司尚未全面披露财务详情,但表示将于年内公布更多数据。据上周上市公告中透露的少数关键指标,公司2024年营收的65%来自四足机器人,30%来自人形机器人,5%为组件产品。 在今年6月的公开活动中,王兴兴曾向媒体称公司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但未指明具体年份。 2023年推出的首款人形机器人H1,是中国首个具备奔跑能力的全尺寸通用型号。公司在新一代产品中显著压缩成本,2024年发售的H1,售价降至99,000元。7月新推的R1机型性价比进一步跃升,入门价仅39,000元。 定价与欧美同业形成鲜明反差,摩根士丹利研报显示,2024年顶级人形机器人成本约20万美元。 宇树科技实现超低定价的核心优势,在于借力中国完备的制造业生态。从电池、传感器到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本土已有成熟供应商网络,助力企业以可控成本快速扩大产能。 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给予强劲助力,通过补贴、税收减免与低成本融资等多重组合拳助推行业进阶。 部分受益于政策驱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突破千家量级,代表性公司包括智元机器人、松延动力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车企比亚迪(1211.HK; 002594.SZ)等各领域头部企业,或亲自下场,或投资布局。 尽管宇树科技在控本增效方面成效卓著,同业价格战亦日益白热化。如加速进化的K1人型机器人定价88,000元,与H1系列近乎持平。如同国内众多过热赛道的发展轨迹,人形机器人领域或将陷入价格持续下探的内卷式厮杀。 多家机构研报力证人形机器人产业潜力,麦格理证券今年2月预测,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6年的36亿美元,飙升至2031年的516亿美元。 不过,短期市场表现或难支撑此等乐观预期。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参赛机型频现摔倒碰撞的报道,印证性能尚欠稳定。尽管机器人在春晚等特定场景的奔跑搏击表现亮眼,但在实际应用中,执行取物等基础任务的能力仍存瓶颈。 近期,港股机器人板块涨势如虹,意味宇树科技上市若估值合理,必将引爆市场热情。优必选(9880.HK)当前市销率高达30倍,越疆科技(2432.HK)更达47倍,显示投资者对此类公司前景极为看好。 这对宇树科技及其同业堪称利好,即使距打造在工厂及家庭等场景执行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可能尚有漫长征途。部分产品已显积极信号,宇树科技2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检测消防等工业场景。如今,需证明人形机器人不囿于歌舞竞速,更能超脱实验环境,投入大规模应用场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