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快讯:碧服收购告吹 合富股价劲挫

最新:碧桂园服务(6098.HK)及合富辉煌(0733.HK)周三晚上联合公布,在考虑目前市场情况下,将取消两家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而碧服亦不会认购合富的股份。 利好:对碧服来说,取消合作能更集中资源应对当前市况变化,并可保留现金,以便更灵活去运用手上资源。 值得关注:碧服在内地管理庞大数量的楼盘,能为合富提供相当大的客源,合作终止,对合富未来业务发展会有一定打击。 深度:碧服及合富在去年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最重要一项是碧服会以每股1.61港元,收购近7,200万股合富股份,涉资约1.15亿港元。碧服持有的合富股份,将由原有的25%增至35.63%,而合富的大股东扶伟聪持股将减至不足三成,碧服将取得合富的控制权。消息公布当天,合富股价大升逾六成,现时收购告吹,合富除失去新资金,股价将受到相当压力。 市场反应:合富开市大跌近三成,见0.75港元,中午收市报0.61港元,跌42%。相反,碧服开市保持平稳,上午高位升2.1%见5.73港元。 记者: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K Old Buildings

香港旧楼林立 重建问题迫在眉睫

刘智恒      ▷ 香港      千幢大楼已届70高龄 香港旧楼林立,截至2020年,楼龄达70年的旧楼约1,000幢,达50年的更达12,500座,重建问题迫在眉睫。香港政府除透过市区重建局去进行都市更新外,亦倚赖私人发展商的收购重建。然而,由于许多旧楼业权分散,要成功统一十分困难,政府最近向立法会提交修例草案,建议降低旧楼“强拍”申请的门槛,由现时收购八至九成,按不同物业及楼龄而放宽到六成半,即只要收购旧楼业权至65%,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在公开市场强制拍卖。 对发展商来说,放宽收购成数要求可以大大增加成功机会。我们认为,市区旧楼问题严峻,若有方法加快重建步伐,对社会及民生也有好处。不过,现时楼市疲弱,发展商对收购旧楼重建的意欲大减,即使新例通过,发展商也不愿贸然冒进,因看不透未来楼市前景,发展商担心楼价持续下跌,重建项目随时要损手,即使楼价持平,他们花几年时间去重建发展,在高息环境下亦不化算。 信置投长沙地博捞底 本财政年度政府招标的土地经过六次流拍后,大屿山长沙东涌道的低密度住宅地,终成功由信和置业(0083.HK)投得,作价近2.04亿港元,每方呎楼面地价2,492港元,属市场估值2,370至5,000港元的下限,而且信置是唯一入标者,反映发展商仍对未来楼市相当审慎。 根据资料,是次的成交呎价,是七年半以来最低的住宅土地成交价。不过,这幅土地位置较偏远,发展规模有限,可建总楼面面积约8.2万方呎,预计建110个单位,实际的代表性未必全面。姑勿论如何,以信置的规模,只花两亿元买入作土储及试市场水温,亦属便宜,即使楼价再下跌,对集团影响有限。 新世界大执位有玄机 新世界集团近期就继任人问题引起市场话题,主席郑家纯表示仍在物色接班人,近日旗下公司又有变动,郑家纯长子郑志刚原任新创建(0659.HK)执董,现调任为非执董,新创建的行政总裁马绍祥亦辞任,转而担任新世界发展(0017.HK)首席营运总裁。至于郑家二公子郑志明,亦是现任新创建执董,将出任新创建的联席行政总裁。 由于郑志刚续任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市场估计,郑氏家族将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各分予一位儿子管理,将两人的权责划清,大儿子续掌舵新世界发展,二儿子就专职掌管新创建,各主理一家公司,可以减少争拗,又可看看不同公司在两人管治下,那间做得更出色,到时或许会决定继任人谁属。 ▷ 內房      碧服盈警股价急插水 内房债务挥之不去,房企的负债更连累旗下公司,碧桂园服务(6098.HK)发盈警,指因要为关联方(外界估计是碧桂园)的应收款减值拨备,以及为商誉与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料今年净利润将减少约32亿至41亿元。受到消息影响,碧服股价翌日一度跌近13%至6.05港元。 我们估计,碧服受关联方所拖累的事件只属冰山一角,市场有多家房企旗下的物管公司也在港上市,当母公司债务纒身自顾不暇时,随时会拖累物管公司的收益,甚至要为之前双方的生意往还作出减值或拨备。极端例子是之前中国恒大(3333.HK),动用旗下的恒大物业(6666.HK)逾百亿资金,以解燃眉之急,结果被揭发而受港交所谴责。 海口放宽规管救楼市 内地房产市场经过一轮政策刺激后,销售又再归于平淡,多个省市政府因应当地情况,都酌量调整规限,希望可以盘活市场。据悉海南省海口市住建部,近日向当地房企口头转达政策变化,调整核心区限购、取消离异限购及企业购买住宅限制等。 海南省于2018年时实施全城限购,当时被视为最严厉的限购政策,现时将规限放宽,反映楼市情况确实十分不济。不过,我们认为现时楼市疲不能兴,即使放宽部分措施,实际效力有限。毕竟市场供应实在太多,楼价正陷入下行螺旋,加上市民担心房企能否交楼,影响购买意欲。人们买楼的心态就如是,“愈升愈要去抢,愈跌愈没有人买”,除非跌至一个极度便宜水平。情况一如香港97年后,至2003年楼价累跌七成,才陆续吸引买家入市。 ▷ 咏竹坊文章      港产独角兽成功故事 《咏竹坊》报道港产独角兽Klook的成功故事,公司由三位年轻人于2014年成立,主要经营网上旅游及体验平台,期间获多轮融资,投资者星光熠熠,包括有红杉、高盛,软银愿景等大型基金。Klook今年的销售额高达30亿美元,并首次获得盈利,预计会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市场估计集资3至5亿美元。 Klook受港人注目,皆因香港近年甚少有创意而做得成功的企业,而且是港人一手一脚成立,具有一定代表性。不过,我们看见旅游平台强手环伺,内地有攜程(9961.HK, TCOM.US)、途牛、飞猪,外地亦有Expedia及Tripadvisor,还有台湾的KKDay,Klook要突围而出并不容易。公司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亦提到会加强产品、拓展KOL社群,以及会开拓人工智能服务。Klook能否应对竞争日烈的挑战,尚待时间证明。…
Country Garden fails to pay $22.5 million in interest

销售劲挫债务临门 碧桂园危机重重

内房龙头碧桂园未能支付两笔债券约2,250万美元的利息,市场担忧公司有机会出现债务违约 重点: 碧桂园最近发盈警,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最多550亿元 今年前7个月,其物业销售额只有1,408亿元,同比下跌三成半     刘智恒 中国政府2020年推出“三条红线”政策后,内房企业高杠杆操作时代画上句号,随之而来是要处理高负债问题,开发商纷纷叫苦连天。去年政府要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为少部分民营房企提供债券融资增信工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07.HK)是被点名的几家企业,市场对这家地产龙头信心大振,加上公司的业绩虽然下跌,但财务显示仍然健康,期间碧桂园接连配股也获得承接,市场相信,在众多内房民企中,碧桂园是最稳健的几家企业之一。 直至最近传出,该公司未能缴付两笔债券近2,250万美元(1.62亿元)利息,市场才如梦初醒,原来所谓龙头企业,也是债务累累,不堪一击。 事情要回溯至今年7月31日,碧桂园突然发盈警,表示上半年将出现亏损;同日又传出公司以每股1.3港元配股集资,较当天收盘价1.58港元折让近18%,集资总金额仅23.4亿港元(21亿元),然而最终仍被叫停。8月4日,同系的碧桂园服务(6098.HK)公布,原定8月30日派付的2022年股息及特别息,将提前于8月11日派送,市场对公司匆忙派息大感不解。当8月8日有媒体报道,碧桂园未能支付两笔债券利息,大家开始联想到,是否大股东杨惠妍急需现金去支持碧桂园,才急不及待派发碧桂园服务的股息。 到8月10日晚上,公司发表的公告,让市场更进一步认清情况。碧桂园披露,今年上半年净亏损介乎450至550亿元,去年同期则有19.1亿元利润,公司更承认出现阶段性流动压力,以及遇到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事实上,从市场消息及公司的公布,市场已认定碧桂园正身陷债务危机。公告发出翌日,其股份被大手沽售,股价单日下挫近6%,跌破1港元成为“毫子股”,市值仅270亿港元。 是否存在“表外负债” 说到债务,碧桂园今年中期业绩虽未揭晓,但从2022的年报显示,集团手头现金1,282亿元,总负债2,713亿元,净负债比率只是40%,财务状况看似安全,大家又怎想到,只是半年多一点,其资金已变得如此紧张,连两千多万美元利息也未能如期支付。 市场更担心碧桂园的负债真实情况,熟识内房企业操作的人士都清楚,许多开发商实际持有的债款,远高于财务报表显示的数字,原因是企业有不少表外债务。 当中常见的模式,是内房企业利用项目或合营公司做借贷,再通过集团或大股东担保,顺利融资后,那些债项是不会在资产负债表显示,不过需要在附注上解述。脑袋灵活的内房企业,会与银行协商,在每年的6月30日及12月31日这两天解除担保,翌日才恢复原状。其巧妙之处在于这两天是上市公司中期及年结日,一解除担保,就不需要在财务报表注明,那么债务就在财报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碧桂园有没有这类债务,我们尚不清楚,若然是有,那又有多少?情况有多严重?而且,一旦手上债务违约,表外债务就不能再以上面的模式操作,要在财务报表中现形。 物业销售每况愈下 即使碧桂园没有这类债项,但要偿还手上庞大负债,很大程度要看物业销售,只要卖楼理想,许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问题是今年内地楼市销售每况愈下,1月时碧桂园销售220亿元,2月回升至248亿元,但别忘记1月是农历年,销售通常较低,所以2月的回升代表性不大。反之,自3月销售250亿元后,其情况就一直差下去,至7月更跌至121亿元,是连续第四个月下跌。今年首7个月,物业销售1,408亿元,同比跌三成半,更较2021年同期减少逾六成。 再看看,今年余下时间,情况会否逆转?大家也明白,自三条红线推出后,发展商首要是减债,问题是要大减债项,作为房企可以做的就只能卖楼;要短时间套现,就要扩大销售,最佳方法就是减价。可是,市场上其他开发商也要卖楼,也要平售,结果在争相推盘下供应大增,楼价就愈走愈低。 事实上,房子并非单纯一项商品,也可以是一项投资工具,当楼价上升时,人们没需要也抢着买,当楼价下跌时,再便宜也无人问津。更有趣的是,楼价下调初期,许多等了多年的人认为机不可失,心急抢购;可后来发现,今天的低价,原来是明天的高价,就后悔不已,其他人看在眼里,入市变得审慎,结果是更少人买楼。更坏的情况是个别开发商未能交楼,事件会吓怕许多准买家,人们更不敢入市。 四大策略应对危机 面对困境,作为龙头房企的碧桂园并没有坐以待毙,除了发公开信道歉外,集团也公布四大策略,希望扭转局势。一是全力保交付;二是积极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公司会与债务持份者沟通,考虑采取各种债务管理措施;三是保障经营有序开展,集团强调目前净资产充足,截至去年底,净资产约3,096亿元,总权益可售资源约12,083亿元,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9,555亿元,同时精简组织及减省开支;第四则是加强特殊时期的组织领导。 究竟碧桂园能否逆转?保交付暂时未见有“烂尾楼”出现,但要化解流动性压力,很大程度视乎集团能否提供方案,让债权人接受。至于集团强调资产充足,但房企资产不外乎楼及地,真的要看未来楼市走向,若然楼价持续下调,碧桂园的物业及土储肯定也会跌价,实际价值就不一定如去年底财务报表所显示的金额。只要资产价格下跌,负债比率随之也受影响。至于减省开支,对于负债以千亿计的企业来说,或许只属杯水车薪。 坦白说,楼市若回升,碧桂园就有救;楼市倘持续回落,碧桂园就高危。按现时市况,物业销售要有理想回升,并非一年半载的事情,碧桂园要如自己所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真的说易行难。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