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78.HK
Unisound works with Shenzhen subway

AI服务提供商云知星此次的上市募资额相对较少,只有4,000万美元, 占其股本的比例略超2%, 而其现金流正快速消耗

重点

  • 云知声计划通过香港上市募集约4,000万美元, 股票预计于6月30日挂牌
  • 这家AI服务提供商去年收入增长29%, 客户群相对多元化, 但现金流正快速消耗

阳歌

AI新股市场,是否正趋于饱和?

这一问题,在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78.HK)的最新招股文件中跃居首位。云知声周五低调启动香港IPO, 募资目标至多仅为3.2亿港元(约合4,100万美元)。公司计划发售156万股, 仅占股本的2.2%, 似乎表明其对股票的热度并不十分自信。

此外, 云知声称已找到基石投资者认购约三分之一股份, 意味向其他投资者仅售约100万股, 每股定价在165港元至205港元。若上限定价, 公司市值将达145亿港元, 但根据最新招股文件, 股价更可能接近下限, 其估值约为117亿港元。

云知声预计于6月30日在主板上市。

那么, 云知声为何对此次上市持如此谨慎?公司提供AI产品及服务, 旨在助力医疗领域及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如酒店及交通运输等行业,提升运营效率。其增长步伐稳健但不惊艳, 去年收入增幅为29%。

不过,云知声现金流为负, 去年消耗逾半现金储备。与此同时, 公司选择在近年最火爆的香港新股市场上市。虽然现时香港市场情绪乐观, 但投资者的选择也不少,已上市或准备上市的AI公司与日俱增。尽管多数AI公司亏损且现金流紧张, 然而很多公司却拥有更雄厚的现金储备。

依据3月首次提交的上市文件, 公司去年底现金储备锐减至1.56亿元, 较2023年底的3.79亿元下滑过半, 报告期内现金流出达3.19亿元。此次IPO将提供约2.75亿元新增资金,以缓燃眉之急, 但鉴于当前的现金消耗速度, 这笔款项依然不算充裕。

公司在招股书中称:“我们相信, 有足额营运资本,包括充裕的现金及流动性资产,足以覆盖当前所需,及从本文件签发日起未来12个月的需求。” 这反映出其的脆弱处境。当然, 若招股获积极反响, 云知声很可能上市后再在资本市场增发新股集资,但这非板上钉钉的事。

尽管警示信号频出, 云知声的估值仍相较同行偏高。其市销率将在11至14倍间浮动, 具体数值取决于股价表现。然而, 即便以区间低端定价, 也将与商汤(0200.HK)11.5倍市销率相当, 且显著领先于规模更大的第四范式(6682.HK)的3.82倍市销率。

财务稳健

虽处境不稳, 云知声的财务基本面相对可观, 且成本控制相当自律。公司属中国AI领域的元老级企业, 历史可追溯至2012年,由具科研背景的梁家恩和康恒组建。2016年, 公司开始开发核心Atlas AI基础设施(该系统支撑现有产品)。知名的启明创投亦是云知声投资者, 持股比例逾6%。

云知声业务划分为两大板块,占营收逾80%的“日常生活”板块,客户涵盖住宅及商业地产领域, 以及酒店与运输行业。其中包括深圳地铁系统, 后者曾利用云知声服务,为旗下线路开发语音售票系统。

另一大板块为医疗健康,助力企业高效操作病历语音输入、医疗保险支付管理及病历质控等。该板块去年约占营收15%, 增速却快于“生活”板块。

从客户角度看, 云知声依赖较广泛的客户群而根基稳固, 产品覆盖面较广。这在新兴AI服务行业少见,很多企业多依赖于极少数核心客户。相比之下, 云知声前五大客户去年仅占营收26.7%, 较2022年30.8%有所下降。

去年,云知声总收入由2023年的7.27亿元增长29%至9.39亿元;毛利率38.8%,看似相对健康, 但必须指出,明显低于商汤和第四范式约48%的毛利率。

云知声的最大开支为研发, 这在高速发展的AI行业颇为普遍。但其去年29%的研发支出增幅与收入增速同步, 凸显公司奉行克制投入策略。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增速放缓至20%, 行政开支去年甚至小幅下滑。因此, 整体营运费用仅增长21%,低于总营收增速。

尽管严守财务纪律, 公司去年调整后净亏损由2023年的1.37亿元扩大至1.68亿元, 增幅达22%。

总体而言, 云知声似是一家相当稳健的公司,具有良好增长前景、多元客户群体及自律的支出管控。不过, 这家公司需找到持续融资之道,并维持运营至业绩转盈,这或许尚需三到四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