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8.HK BABA.US
Alibaba International launches AI tool Aidge

凭借商务经验和丰富的行业知识,阿里巴巴国际业务部门宣布开放首批人工智能API测试

重点:

  • 阿里国际首批面向全球商户的AI工具开放测试,包括语言内容本地化和搜索优化等功能
  • 新工具最终或可帮助公司实现业务模式多元化,并创造更多收入增长潜力

    

余特莉

阿里巴巴(BABA.US;9988.HK)的“双11购物节马上就要启动的时候,运营着公司国际电子商务服务的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借势推出名为“Aidge”的人工智能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为强调其国际化的定位,公司周一在新加坡宣布了这一消息,因为新加坡拥有众多大型东南亚电子商务公司,包括阿里国际的Lazada。

阿里国际称Aidge是首个聚焦商业场景,并支持人工智能的工具包,面向那些希望提高效率和简化全球业务运营的线上商家。

阿里国际表示,Aidge的全称是AI for Digital and Global Entrepreneurship(用AI驱动全球数字商业),首批开放15个以上的API,支持18种语言。 对于使用多种语言的商家而言,这些工具将发挥很大的作用,无论在以东南亚语言为主的Lazada,还是在总部位于土耳其的欧洲旗舰电商平台Trendyol。

公司称,这款产品的基础,是结合阿里国际对电商的深度洞察训练而成的自研大语言模型以及计算机视觉模型。

凭借其强大的多语言、内容本土化、营销和客户服务能力,阿里国际相信Aidge将帮助中小企业,在不同市场的不同电商平台上开张和扩张时,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

阿里国际副总裁张凯夫表示:“从事全球商务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语言和文化障碍、高昂的营销和用户获取成本以及人才短缺。”

咨询公司贝恩最近对全球500多家零售商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的早期采用者,相比于竞争对手拥有巨大优势。但自行开发此类技术的成本高昂,对于大多数主要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商户而言尤其如此。这就把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的任务,交给了像阿里国际这样经验丰富的运营商。

阿里国际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业务部门,由一个单独的领导团队管理其各种全球资产。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大型重组计划时,阿里国际是这家电商巨头分拆出来独立运营的六大业务集团之一。除了Lazada和Trendyol之外,阿里国际还运营着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专注于东南亚市场的Daraz,以及B2B平台 Alibaba.com。该公司的掌舵人是阿里巴巴合伙人蒋凡。

阿里国际的母公司阿里巴巴此前表示,其国际业务子公司可能会利用各种新资金,进行地域扩张并投资新技术,以增强产品和服务,新推出的Aidge似乎就是一个例子。

根据8月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三个月,阿里国际的经调整EBITA亏损5,8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9亿美元亏损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因为Trendyol和Lazada的利润率有所提高。该季度零售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60%至23.6亿美元。

领先对手

乍看之下,Aidge与Shopify(SHOP.US)和BigCommerce(BIGC.US)等市场上已有的产品非常相似。阿里国际表示,Aidge的优势在于它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而且它在与多个地区的不同平台上的商家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异的记录,使得它对零售商的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从一众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

在新加坡的活动上,阿里国际展示了多个Aidge AI应用程序,这些都可以定制,用于支持企业的销售转化、处理通过实时聊天机器人引流的多语言客户查询,以及搜索引擎优化等。

阿里国际表示,计划向旗下各类电子商务服务的商家推出该产品。它还表示,将与电子商务软件即服务(SaaS)供应商和独立软件供应商(ISVs)密切合作开展测试活动,并计划到今年底分阶段推出一系列服务。

该公司旗下的Lazada、Daraz、Trendyol和全球速卖通,在亚洲和欧洲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所以亚洲和欧洲或许会成为此次推广的重点。帮助平台商家拓展业务,为不同行业的多元化客户提供服务,最终可能会转化为阿里国际自己的营收。

Daraz首席产品官塔蒂亚娜·帕利亚雷斯(Tatiana Palhares)表示:“我们很高兴将Aidge技术整合到我们的渠道中来增强我们平台的整体体验。卖方通过AI优化其运营的能力,然后可以把其他时间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拓展业务。”

Daraz一直在测试新服务,并将很快推出即时消息功能的增强版,卖方和买方之间可以根据Aidge生成AI提示进行及时、高效的沟通。

虽然Aidge尚未直接产生收入,不过阿里国际将其对电子商务的洞察和技术进行变现,这个逻辑似乎行得通。最终这一整套工具可能成为在各个市场脱颖而出的额外收入来源。

11月16日,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将公布三季度财报,届时我们应能了解阿里国际的更多财务数据。虽然对Aidge来说,现在拿出具体的业绩还为时过早,但阿里国际可能仍会在发布最新业绩的同时大力宣传这款产品。与此同时,投资者将密切关注阿里国际的最新财报,以看看其领导团队和阿里巴巴当初的分拆计划是否成功。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银行盈利背后的隐忧:竞争炽烈息差收窄

这家区域性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8%,远低于资产扩张速度,凸显强烈的息差压力 重点: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约17%,但营业收入仅微增2.2%,净利润上涨3.8% 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持续降息,银行业面临严峻息差压力 梁武仁 在超长经济放缓周期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多重承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如今也难以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华东地区重要城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为例,该行上周五试图通过盈利预告“解释”最新利润增长,但困扰全行业的沉疴痼疾依然待解。 这份公告让投资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银行的财务表现,用“积极”字眼制造利好氛围,似以巨额利润增长相诱。 细读公告,恐难掩失望。虽然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劲增约12%,较上年同期增约17%,主体贷款业务扩张迅猛,但上半年以贷款利息为主的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2%至210亿元,净利润微升至93亿元,涨幅仅3.8%。 徽商银行以华丽辞藻“解释”中报业绩,将“向好业绩”归因于“始终坚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还罗列诸多成绩。 资产扩张与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昭然若揭:在央行连续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该行信贷业务息差承压明显。 净息差压力并非徽商银行独有。中国银行业衡量利差的净息差(NIM)指标已整体承压多时。理论上来说,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维稳息差,但同业白热化竞争等因素正影响这种动态平衡。 经济不振时,贷款需求趋弱,银行间竞相杀价争夺优质客源。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会下调贷款利率,但这会侵蚀其利润空间。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以来,竞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年,监管机构引入了一套机制,使贷款利率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挂钩。 去年,徽商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缩窄17个基点至1.71%,而2019年该指标高达2.51%,显示已苦战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并非当下唯一痛点。经济困境使贷款违约风险攀升,银行风控承压。这一方面,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中小同业。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98%,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较之下,总资产规模为其一半的宜宾市商业银行(2596.HK)不良率尽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达1.68%。泸州银行(1983.HK)的不良率则为1.19%。 徽商银行由十几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其规模优势或有助于在吸引大型、财务稳健企业的过程中,维持较低的不良率。该行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而非个人借款人,后者本身风险更高。中国的国有银行主要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来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后者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通常可获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驰援。 借款方承压 然而,财报暗藏隐忧。去年,对困境企业的贷款重组量同比增9%;且潜在劣变贷款,即关注类贷款大增62%,占比升至1.13%,显示客户群经营压力正持续累积。 2020年,该行曾因接管包商银行四家分行引发关注。这家内蒙古银行前年破产,成为二十年来首例被接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徽商银行在疫情动荡期既要化解自身风险,又需处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遗留问题。迟至去年,该行仍向第三方转让约7.01亿元包商系不良资产。 尽管盈利预告成色不足,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徽商银行股价仍涨超5%。眼下投资者对任何利润增长都持“饥渴”心态,此轮上涨存在内在逻辑。 不过,徽商银行的估值仍处洼地:市盈率(P/E)仅3倍,市销率(P/S)1.3倍,市净率(P/B)更低至0.3倍。该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后者市盈率达21倍,市销率5.2倍。 市场对徽商银行前景的冷淡态度不难理解:只要经济下行周期延续,任何利润增长,尤其是疲软增长引发的乐观情绪,终将快速消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