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5.HK 688185.SHG
这家国产新冠疫苗主要供货商,因疫情放缓导致“新冠红利”消失,去年业绩打回原形

重点:

  • 康希诺去年为新冠疫苗存货作出巨额减值准备,显示新冠疫苗“供过于求”已成定局
  • 步入后疫情时代,该公司的业绩将视乎两款脑膜炎疫苗的商业化表现,并藉业务国际化闯出新天地

 

陈嘉仪

随着中国新冠疫情步入尾声,疫苗需求大幅下降,曾受热捧的疫苗股瞬间打回原形。

中国新冠疫苗主要生产商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6185.HK; 688185.SH)上周一公布业绩快报,披露2022由盈转亏,从2021年得益于新冠疫苗需求殷切,上市以来首次录得19.14亿元净利润,演变为去年再度亏损9.02亿元;营业收入也从2021年的接近43亿元,大幅下滑75.9%至10.35亿元。

康希诺主力研发埃博拉病毒、脑膜炎、肺炎、肺结核病、百白破(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带状疱疹等创新疫苗,由于2021年之前未有产品获批注册,已持续多年亏损。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公司临时调拨资源开发建基于其病毒载体技术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克威莎”,并于2021年成为历来首款获批商业化的产品,引领公司迈向丰收。

没料到只消一年,经营环境已出现巨变,随着更多新冠疫苗获准注册、接种率增长放缓、需求减少及价格调整等因素浮现,康希诺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中开始大幅下降,其中二季度及三季度的收入,分别同比大挫91.8%及92.4%。

去年9月,优化版的“克威莎.雾优”吸入式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成为全球第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虽然曾推动股价上涨,但无法扭转业绩颓势。

巨额减值

康希诺解释去年录得大额亏损,是因为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却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及销售费用,以及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存货计提减值所致。

虽然业绩快报未有披露详细数据,但从之前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可以看到,康希诺于去年前9个月的收入约7.07亿元,但仅是5.56亿元的研发投入和1.49亿元的销售费用,已抵销全部营收;更值得留意的是,期内该公司为新冠疫苗存货计提资产减值高达5.26亿元,成为转盈为亏的元凶之一。

参考国家疾控局的资料,截至去年12月23日,全国共接种新冠疫苗逾34.69亿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均占全国总人数逾九成。随着官方撤销大部分防疫措施,以及经历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大规模自然感染,新冠疫苗需求已大不如前。

反观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已达13款,疫苗供过于求除了令价格下降,过期失效带来的减值压力也不容轻视。除了已知的5.26亿元减值金额,康希诺还在新冠疫苗三条研发管线累计投入12.22亿元,并有另一款mRNA疫苗正在研发,恐怕未来的减值准备或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积极研发新冠疫苗的生产商也受到波及,例如在A股上市、旗下灭活疫苖获准在中国使用的康泰生物(300601.SZ),同样因为新冠疫苗销量大幅下滑和录得大额资产减值,预计去年录得至多1.5亿元净亏损,是2012年以来首次未能盈利。

步入后疫情时代,即使康希诺在3月1日迎来“克威莎‧雾优”获印度尼西亚签发紧急使用许可的喜讯,恐怕也难以为收入带来很大刺激作用。因此,投资者眼下最关心的,是公司其他产品能否出现新的增长引擎,带来更长期的竞争力。

国际认可

目前康希诺在新冠疫苗以外的产品管线中,已获批上市的只有于2021年获批注册的两款脑膜炎疫苗“美奈喜”及“曼海欣”。虽然康希诺声称美奈喜有望进入国家免疫规划,但由于国内脑膜炎球菌疫苗产品众多,它以后来者身份加入的优势不大;反观曼海欣是国内首款可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的四价流行性脑炎结合疫苗,自然被寄予厚望。截至去年10月末,曼海欣已完成24个省市的准入,但由于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加上市场规模不大,对公司收入的影响,还看未来的商业化能力。

自从公布业绩快报后,康希诺股价在之后四个交易日累挫2%,上周五报收59.7港元,只及2021年峰值450港元的13.3%,其港股过去一年多也持续遭美国资本集团、摩根大通等机构投资者沽售。

由于康希诺转盈为亏,参考其最新市销率约7.8倍,其估值处于另外两家新冠疫苖开发商──康泰生物的11.2倍、与重庆智飞生物(300122.SZ)的3.9倍的中间水平。康泰生物去年乙型肝炎及肺炎链球菌等疫苖的收入同比增长86%,比同业较快摆脱对新冠疫苖的依赖,享有较高估值亦属合理。

不过康希诺也有值得投资者留意的优点,就是其产品较获得国际认可,例如克威莎是三款获世卫纳入紧急使用清单的国产新冠疫苗之一,而公司对外销售新冠疫苗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海外准入经验。

为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康希诺今年1月建议到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以协助提升海外声誉、拓展海外业务及商务合作机会。如能尽快建立体系完备的海外销售团队,重点开拓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市场,也未尝不是新出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TG Duty Free is a leader in China’s duty-free market with roughly 200 shops.

快讯:中国中免获摩根大通增持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显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获摩根大通在4月10日增持约12.6万股,持股比例由7.89%增至8%。 利好: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获得主要股东增持股份是利好信号,意味其可能对公司前景存在正面看法。 值得关注:由于摩根大通增持的每股平均价约为72.94港元,若以今日的股价水平计算,这宗交易已暂时录得账面亏损。 深度:2009年已在上海挂牌的中国中免,是中国唯一覆盖全免税销售管道的零售运营商,公司经营近200家零售店铺,是中国免税市场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去年8月在港股上市,成功筹集184亿港元,成为全年“集资王”。虽然其盈利去年重拾升轨,但其管理层近年频繁变动,加上董事长李刚上任不到9个月后,去年10月突然离世,难免会引起市场忧虑,对其股价可能添上一层阴霾。 市场反应:中国中免的港股周二下挫,中午收盘软1.6%至66.95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imao Group was put into liquidation by CCB

建行入禀清盘世茂 中资行开展房企追债潮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世茂遭国有银行入禀清盘。国有银行对本国房企采取法律行动,或许意味着这波房地产调整期已进入新阶段 重点: 截至去年底,世茂净负债率高达473.2% 建行亚洲今年已对三家香港上市的中国地产商采取法律行动       李世达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自今年1月中国恒大(3333.HK)遭香港法院颁布强制清盘令后,陆续有中国房企债权人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其中,中国国有银行也加入这个行列。国有银行一方面透过白名单给予项目融资支持,一方面似乎也正以法律手段收回资金。 曾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名列前茅的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813.HK)近日公布,债权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行亚洲,中国建设银行全资附属公司)已向法院提交清盘呈请,涉及债务金额达15.8亿港元(14.6亿元)。公告一出,世茂股价当天实时狂泻18.7%,写下历史最低的0.37港元。 世茂表示,公司将在稍后阶段结合其境外重组的进度,考虑是否需要向高等法院申请“认可令”。 对于遭国有银行兴讼,世茂表示将”极力反对这项呈请,并持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为其利益相关方创造最大价值。”世茂认为,这项清盘呈请”并不代表公司境外债权人及其他相关方的共同利益”。 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拥有写字楼、住宅楼、酒店、商场的世茂,是自2021年中国监管机构收紧房企监管后,众多出现境外债务违约的公司之一。2022年7月,世茂未能支付10亿美元的境外债券利息和本金,至今累计已有高达117亿美元债务违约。 建行续起诉房企 经历18个月的谈判,世茂于2023年12月向债权人提交了离岸债务重组条款。世茂今年3月在其拟议的境外债务重组条款中,为债权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将债务转换为六年或九年期的票据或贷款,或零息强制可转换债券等。 其中可转债方案年期为一年,按每股8.5港元的转股价将其持有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不过,该转股价是目前世茂股价的20多倍,债权人认为条件较差。持有该公司25%以上未偿海外债券的主要债权人团体表示,这些条款”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漫长的协商过程,难以令人满意的条件,都让债权人渐渐失去耐心。债权人之一的德意志银行,就曾表示方案不可接受,预告准备在香港采取法律行动,没想到被建行亚洲抢先。 事实上,这不是近期建行亚洲第一次对中国房企采取法律行动。今年2月26日,建行亚洲对大发地产(6111.HK)就3.6亿美元未偿还债务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不到一个月的3月20日,建行亚洲又对德信中国(2019.HK)提出清盘呈请,涉及2022年12月到期的9.95%优先票据及应计利息共3.5亿美元。加上4月的世茂,建行亚洲三个月内已将三间本国房企告上法院。 世茂16项目入白名单 中国监管机构今年1月推出项目融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俗称“白名单”)措施,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1398.HK;601398.SH)、中国农业银行(1288.HK;601288.SH)、中国银行(3988.HK;601988.SH)、中国建设银行(0939.HK;601939.SH)与交通银行(3328.HK;601328.SH)。预计将承接逾8,200个住宅项目,贷款总额将高达3.2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白名单”措施关注的是“保交楼”,而非“救房企”。即使国有银行对房企旗下项目发放贷款,也不代表放弃对其债务采取法律行动。例如世茂在“白名单”试点城市就申报了40个房地产项目,有16个获得入围,其中对接的银行团中就包括了建设银行。 一手借钱给你保交楼,另一手入禀法院,即使是国有银行也没得商量。 随着近年房地产下行严重不景气,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快速增加。根据日经新闻统计27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大型银行财报发现,去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总额按年上升了27%。而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房地产不良贷款增幅最大的,就是建设银行。 根据建设银行3月底公布的年报,2023房地产相关不良贷款为482亿元,较2022年的336亿元大增43%,增幅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居冠。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从4.4%增加到5.6%。 核数师无法表示意见 所谓天助自助者,陷入债务危机的房企,唯有积极自救才能抓住一线生机。世茂除进行债务重组外,也在甩卖优质资产、提升销售以尽快回笼资金,但这条路并不顺遂。 据世茂去年财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4.6亿元,同比下降5.7%;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10.3亿元,与2022年相若。截至2023年末,世茂总资产5,432.5亿元,总负债4,919.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88.7%,净负债率则从2022年的302.2%升至473.2%。 值得一提的是,核数师审核业绩公告披露,对于财报“无法表示意见”,原因是公司“可能无法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和偿债”。 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各个房企的命运似乎也一一揭晓,各家银行也开始维护自身权益,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房企遭入禀清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itFuFu completes SPAC merger, starts trading

快讯:随着总算力翻倍 BitFuFu用户成长强劲

最新:数字资产算力服务供应商BitFuFu Inc. (FUFU.US) 周四表示,去年收入增长43.3%至2.84亿美元(17.44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240万美元增长三倍多至1,050万美元。 利好:公司作出战略转变,向云算力解决方案业务发展,让来自该业务的收入增长79%至1.78亿美元,占去年的总营收的63%。另外,去年其云算力用户也成长了61.5%,达到30万以上。 值得关注:BitFuFu去年没有从挖矿设备采购、租赁和销售相关的服务中产生任何收入,而2022年在此三项业务的收入为3,050万美元。此转变是公司为更好应对当前加密货币市场情况,而作出调整及优化其业务组合。 深度:BitFuFu于2020年在新加坡成立,提供数字资产算力服务,并于3月透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而在纳斯达克上市。自去年10月以来,比特币价格上涨近两倍,BitFuFu的总算力从2022年的11.1 EH/s,倍翻至去年底的22.9 EH/s,同时,为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托管能力扩展至三大洲24个站点。去年,客户使用其云算力解决方案生产的比特币达到6,756个,几乎翻了一番。BitFuFu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eo Lu表示:”根据对市场动态的评估和策略预测,我们在自挖矿和云算力服务之间,以及在租赁矿机和自有矿机之间灵活分配算力,推动云算力业务在2023 年快速成长。” 市场反应:周四业绩公布后,BitFuFu 股价在纽约下跌 1.4%。 记者: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亚洲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stablished in 2013, Boan was acquired by Luye Pharma in 2019, and then spun off not long after that. It was listed in Hong Kong in late December 2022 after filing twice.

快讯:博安生物押股换3亿元贷款

最新: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955.HK)上周五公布,与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订立贷款融资,获对方提供3亿元定期贷款。 利好:该公司认为,这项融资有助于推进发展战略,促使其迅速开发和营销各种产品,潜在地加快商业化成功的步伐。 值得关注:该公司将向贷款人质押7,439万股,作为偿还融资贷款的担保。 深度:博安生物成立于2013年,2019年被绿叶制药(2186.HK)收购,然后又被分拆,经历两次递表后,2022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未有收入和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提交上市申请,但获批上市后,其名称结尾需有“B”字供投资者识别风险。不过,依靠两款生物类似药的销售增长,上市仅四个月,该公司就成为第8家在港股“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 市场反应:博安生物股价周一下跌,中午收盘软1.3%至10.4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