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PMI数据喜忧参半

▷ 五一机票价格 “跳水”

▷ 中国太阳能企业或需在美欧建厂

▷ 华为一季度利润增长六倍以上

▷ 达美乐中国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本周中概股评分:7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PMI数据喜忧参半

上周,中国核心制造业发出喜忧参半的信号,显示出口有所反弹,但国内需求依然疲弱。4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仍处于扩张区间,但较3月的50.8有所下降。与此同时,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4,较3月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1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多数观察家认为,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官方PMI更好地反映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制造业状况,而财新PMI更能捕捉到通常更加出口导向的小型私营制造商的脉搏。由此,不少人称,出口可能正在恢复,但国内消费者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美国再次制裁中企

虽然经济方面的信号喜忧参半,但在外交方面,信号则更加明确。美国对一些中国公司实施了新的制裁。此前,华盛顿曾针对可能协助中国军方的公司进行制裁,而这一次,制裁了20家据称正协助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开战的公司。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财政部长耶伦最近访问北京时,都对中国可能面临制裁的风险予以警告。

恒指冲入牛市区域

上周,中概股正式冲入了牛市。恒生H股指数上涨4.4%,MSCI China ETF上涨5.7%,恒指上涨4.7%。恒生H股指数从1月的低点上涨约31%,恒指上涨23%,两者双双进入牛市区域。

今年迄今,外国投资者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购买中国内地上市A股的投资激增。这种热情似乎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寻找新的交易机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美联储不会很快降息。

》》行业

五一机票价格 “跳水”

我们写过很多关于中国旅游业似乎对日益上升的消费者谨慎心态免疫的文章,但看起来即使这一亮点最终也在逐渐消退。五一假期最新数据显示,人们纷纷出行,享受假期,但其他信号也显示,他们消费持谨慎态度。

除其他因素外,人们更多选择搭乘汽车和火车旅行,而不是飞往更遥远的地方。这反映在航空票价上,航空票价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3.78%。似乎即使疫情后的“复仇旅行”,也有其局限性,这个行业注定会步入增长放缓的行列。

钢铁行业利润大跌

我们写了不少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困境的文章,但是该行业的许多供应商也在近期感受到类似的痛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了近一半,平均利润率仅为0.58%。

房地产行业需求已疲弱了一段时间,随着地方政府削减基础设施支出以减少债务,钢铁生产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中国通常会在经济不振时期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开支来刺激经济,但显然减少政府债务现在是一个优先级更高的事项。

“中国太阳能企业或需在美欧建厂”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主导了全球市场,这已成为贸易摩擦一个不断增加的源头,因为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提供不公平的政府支持。现在,全球领先企业隆基绿能的最高负责人承认,避免潜在的反倾销关税唯一的方法是在美欧建立新工厂。

像隆基绿能这样的公司,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建立了工厂,主要位于东南亚。不过,许多西方人认为这些工厂主要是为中国生产的产品进行收尾工作。隆基绿能的观点反映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认识,即如果中国企业想继续向这些市场销售产品,它们可能需要在美欧生产更多产品。

》》企业

消费者与星巴克渐行渐远

中国人对昂贵拿铁咖啡的喜爱似乎遇到了天花板。这是咖啡巨头星巴克最新的评估,该公司已下调其2024年的增长预期,部分原因是中国需求疲弱。星巴克表示,与先前预测的4%-6%的收入增长相比,现在预计今年的收入增长将是低个位数,甚至可能持平。

中国市场的增长疲软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消费者越来越谨慎,这使其对花钱购买昂贵的咖啡三思而后行。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市场底端已经酝酿了一场价格战,这可能会令许多咖啡饮用者远离星巴克价格较高的饮品。

美国律所与香港合作伙伴解除合作关系

美国Mayer Brown律师事务所成为最新一家与中国合作伙伴解除合作关系的西方大型服务提供商。该律所表示将通过2008年收购的当地合作伙伴继续在香港运营,但现在将被分拆成独立运营。

Mayer Brown总部位于芝加哥,全球拥有1800名律师。 该律所在中国香港、北京和上海拥有170名律师,称分拆将使其“继续在香港保持存在,并以与我们战略重点相一致的业务方式发展”。

华为利润激增

上周,华为继续上演王者归来。一份新的监管文件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利润增长了六倍以上,达到196.5亿元。同一份提交给中国国家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在该时期增长37%,达到1785亿元。

上述数据没有对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的收入或利润进行细分,这些业务部门包括电信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汽车技术等。业绩亮丽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可能是智能手机业务,该业务在华为找到规避美国制裁,重新大规模生产热门型号手机之后强劲反弹。

达美乐中国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上周,我们为您带来了达势股份的故事,该公司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2023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达势股份在中国业务增速飞快,在较小的城市业绩尤为出色,比萨在这些地方被视为时尚,甚至是风潮的象征。

该公司的收入去年增长50%以上,其同店销售额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尽管去年这一数字略微下滑至高个位数。由于市场上有类似产品,比萨在中国拥有强大的追随者。必胜客在中国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达美乐仅有768家门店。

亚洲水泥陷入亏损

上周,我们也为您带来了亚洲水泥的故事,该公司在第一季度陷入亏损,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我们讨论过,钢铁行业的利润受到疲软房地产市场的拖累,水泥行业也遭受了类似的影响。

亚洲水泥近日发盈警,首季度将录得亏损近1.3亿元,远低于2019年这样的巅峰期,当时公司实现了32亿元的利润。整个建筑材料供应链中的公司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预计市场好转之前,许多公司都会跟随亚洲水泥步入亏损。

新闻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云山斥7.5亿 购南京医药1成股权

药企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 600332.SH)周日公布,透过旗下的广药二期基金,购入南京医药(600713.SH)11.04%股权,作价7.49亿元。 南京医药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及医药第三方物流为主营业务,网络覆盖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及昆明市,公司早于1996 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白云山指出,通过双方在资本层面、分销管道建设、及中医药领域等合作,优化公司在华东区域布局,增强公司医药业务竞争优势,并带动医药制造业务增长,持续推动发展。 周一白云山开盘微升0.4%报18.0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在15至19港元间波动。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road-Ocean Motor: veteran motor maker champions new energy in Hong Kong listing push

电机老兵逐梦新能源 大洋电机叩关港股

从生产车库门遥控器到新能源车电机,净利三年翻倍的大洋电机也来到港股市场赶集 重点: 在全球HVAC电机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二,在中国与北美市场稳居第一 公司A股股价过去一年飙升143%,市值逼近285亿元   李世达 有没有想过,你家车库门的遥控器,和你电动车动力总成,再到你家空调的压缩机,可能都是由同一家公司生产?这家公司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国际品牌,而是一家来自中国广东中山的电机制造商——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002249.SZ)。 在深交所上市已逾15年的大洋电机,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准备登陆香港资本舞台。 成立于2000年的大洋电机,从传统电机业务起家,如今却横跨暖通空调(HVAC)、汽车电驱动系统乃至燃料电池等,产品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收入计,公司在2024年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中国和北美市场位居第一。 两条腿走路 公司主要可分两大业务,一是建筑与家居电器电机制造,2024年收入70.8亿元,占比58.4%。其中暖通空调(HVAC)电机贡献超过55%,产品涵盖大型中央空调压缩机、车库门开启器、通风系统风机等。 另外则是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50.2亿元,占比41.5%,当中传统起动机与发电机占25.8%,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占15.7%。 大洋电机的发展呈现“两条腿走路”,HVAC电机需求稳定,属于刚需消费与基建类市场,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另一方面,汽车电驱业务与新能源汽车深度挂钩,为公司带来成长故事。 从财务数据看,大洋电机的收入表现较为平稳,利润则在近年开始飙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109.3亿元增至12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约5%。然而,同期净利润却由4.27亿元飙升至8.8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4%。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再增34.6%,达6.02亿元。 这背后反映其盈利能力的改善,毛利率自2022年的19.3%升至2024年的22.2%,净利润率也由3.9%跃升至7.5%,展现出成本控制与产品组合优化的成果。另外,占比持续维持在45%左右的海外收入,毛利率普遍高于中国市场。 全球化布局超前 相比许多仍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中国制造商,大洋电机的全球化布局较为“超前”。截至2025年,公司在全球已拥有15个生产基地,分布于美国、墨西哥、英国、泰国、越南、摩洛哥等地,并在美国底特律、芝加哥、英国伦敦等地设立研发中心。 公司在2015年收购美国百年商用车零部件企业佩特来,并与印度塔塔汽车(TATAMOTORS.BO; TTM.US)成立合资公司“塔塔佩特来”,提升了在国际商用车零部件领域的话语权。不仅能就近服务国际车企与HVAC客户,也能在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不断升高的当下,提供供应链韧性。 不过,公司业务也并非没有短板,其一是收入增速较慢,近三年平均增幅仅约5%,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动辄两位数的增长相比显得保守,这意味其规模扩张速度不足。 第二个问题是公司产品结构中,传统起动机与发电机仍占25.8%,相关业务属于逐渐被淘汰的夕阳业务,而新能源车动力总成占比仅15.7%,仍在追赶阶段。公司的研发投入也相对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4.3%,低于日本电产(6594.T)的6%,可能限制长期竞争力。 事实上,大洋电机在A股市场表现不俗,过去一年股价飙升约143%,递表港交所后首个交易日,股价更来到11.69元,创52周新高。目前A股市值约285亿元,市盈率约为27.2倍,虽远低于卧龙电驱(600580.SH)的85倍,但高于日本电产的18.7倍。 对公司来说,赴港上市仍能让公司更直接接触海外资本,提升其国际品牌与治理形象。更重要的是,今年港股市场火热,新能源与科技板块成为集资主力,近期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制造产业链板块交易活跃,相关新股往往受到资金热炒,对大洋电机而言自然是个好机会。在近期火热的市场气氛下,大洋电机或许有机会获得较高的市场关注,但长期而言仍要视乎能否讲好“新能源+全球供应链”的故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