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股价在上个月IPO之后的数周里曾飙升21,426%,成为华尔街最新的“迷因股”

重点:

  • 7月15日以7.8美元的价格登陆美股后,数字金融服务孵化器尚乘数科的股价一度飙升至1,679美元
  • 这种戏剧性的飙升让人联想起去年的“游戏驿站事件”,在寻求惩罚做空者的散户投资者推动下,它的股票出现暴涨

梁武仁

上个月上市以来,金融服务孵化器尚乘数科(HKD.US)以燎原之势上涨,已经成为最新的“迷因股”,大举获利的早期投资者可能仍然不确定发生了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解释是什么助推了这只股票一飞冲天。

但俗话说得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该股票周二暴跌48%。谁都能看出来,它未来还会出现戏剧性的下跌,因为即使是该股最新的收盘价,也达到其IPO价格的27倍。

这种疯狂的上涨让人想起游戏驿站(GME.US)事件。这家陷入困境的游戏公司运营商的股票,去年经历了类似引人注目的涨幅。对于该公司而言,股价暴涨是一个名为“华尔街赌场”的Reddit讨论版里散户投资者的杰作,他们的宏伟计划是让游戏驿站的做空者蒙受巨大损失。

总部设在香港的尚乘数科自称是“亚洲一站式综合数字解决方案平台”,它于7月15日登陆纽约股市。该股发行价7.8美元(52.7元),在上市头两日增长了两倍多,这足以让人印象深刻。但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接下来几周。

该股继续高歌猛进,在7月28日达到180美元,交易量也创下新高,达到逾240万股。截至上周二收盘,该股已经涨到了令人咂舌的1,679美元,使尚乘数科的市值突破3,100亿美元——与三星电子(005930.KS)和雪佛龙(CVX.US)等巨头公司不相上下。

同一日,尚乘数科发文感谢投资者使其“成功完成”IPO,但没有直接提及股价非同寻常的暴涨。但显然,该公司感到有必要说点什么,它间接地解释称,公司业务没有任何异常。

尚乘数科给出了一个明显轻描淡写的说法,称其股票正在“初始稳定期”,因为它的IPO承销商,资历普通的Maxim Group和Livermore Holdings拥有所谓的绿鞋期权,可以在最终招股说明书日期的30天内,以IPO价格购买额外240万股。

鉴于该股的大幅上涨,这两家投资银行可能会乐得合不拢嘴,并尽快行使这个期权。此举对于承销商和尚乘数科是双赢的结果。银行可以给他们的客户——和他们自己再次以较大折扣购买尚乘数科股票的机会,而尚乘数科可以通过销售额外的股票筹集更多资本。

在早期的惊人上涨之后,尚乘数科似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自上周二达到峰值之后股价持续下跌,交易量显着下降。但即使在周二的抛售之后,考虑到最新的股价相当于超过2,300倍的市盈率,它距离合理的水平仍有一段距离。

最新迷因股

去年游戏驿站的过山车行情造就了迷因股(Meme stocks)这个词,指的是在社交媒体网站和其他在线社区上被人大肆炒作的股票,通常情况下,炒作对象的公司基本状况很少会纳入考虑,甚至完全不予以考虑。其他获得类似关注的公司包括影院运营商AMC娱乐控股(AMC.US),因为疫情期间业务下滑,这家公司濒临破产。此外,还有没落的智能手机巨星黑莓(BB.TO)。

不出所料,这些迷因股都已回落,尽管不一定回到了它们开始大幅上涨之前的水平。

尚乘数科的例子与去年的那些迷因股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加神秘。一些媒体报道把它的暴涨归因于去年在“华尔街赌场”上热炒游戏驿站的交易员。但这群人似乎也挺困惑。“我觉得我们所有人都是在为时已晚的时候,才知道这只股票的,”有人写道。

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的是,另一家香港公司——投行智富融资(MEGL.US)的股票,上周五在纽约上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飙升约2,300%。

尚乘数科作为新的迷因股登上头条,但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该公司的确切业务。

它成立于2019年,由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0001.HK)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AX)于2003年创立的尚乘集团控股。据媒体报道,在股价飙升后,恭列亚洲最富有人士的李嘉诚采取行动,与该公司撇清关系。

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其“蜘蛛网”生态体系,通过这个系统,它为数字金融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并帮助它们联系其他有助于业务发展的企业。尚乘数科向该体系的成员收取费用,并对它认为有前途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除了培育年轻企业,尚乘数科在香港还经营着保险经纪业务,并于2020年在新加坡收购了一家名为PolicyPal的类似企业作为补充。该公司还开始投资数字媒体和营销企业。

尚乘数科的收入增长乏力,尤其是与它的股价表现相比。在截至2020年4月的12个月里,也就是公司运营的第二年,收入同比增长了十倍以上,达到1.68亿港元(1.44亿元)。但在下一财年,增速急剧放缓至 17%,在截至今年2月的10个月时间,增速从2021年同期大幅放缓至不到4%。

或许,该公司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高利润率。在不包括估值收益和其他额外收入的情况下,该公司最近一个财年的利润率超过了60%。

但对于推高尚乘数科股价的神秘交易员大军来说,这可能并不重要。毕竟,迷因股到头来只是一个幌子,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没有人真正关心表象背后的内容。但这只迷因股出现股价的断崖式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待尘埃落定时,它的价格会落到什么位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启明医疗出售杭州项目 变现3.75亿元

医疗器械生产商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与杭州滨江城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总代价约3.75亿元(5,300万美元)出售位于杭州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在建项目,连同相关土地使用权,交易将待股东批准后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为配合战略调整,聚焦核心心脏瓣膜技术,减少对非核心及重资产项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44亿元,其中约2.65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余额约7,860万元补充日常营运资金。 公司预计此次交易将录得约500万元税前亏损,惟可减轻未来约7亿元的建设支出压力,改善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董事会认为,交易价格虽较估值折让约12%,但属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财务灵活度,集中资源于主营业务发展。 同时,集团宣布变更首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将7,303万元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以更有效调配财务资源。 公司股价周三高开,全日收报2.52港元,升2.4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上月产品销售同比升两成

手机镜头制造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二公布十月销售数据,上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4,741.6万件,按年上升20.4%,较九月则微升1.6%。当中3,200万像素以下摄像头模组表现最理想,按年大升45.4%至2,593.4万件。 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1,841.3万件,按年升19.2%,但按月则微跌3.3%。当中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升幅惊人,同比增长409.5%至493.7万件。 集团表示,销售量同比增长,主要是集团在手机摄像头模组,以及指纹识别模组业务的市场份额上升。至于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销售量较九月减少,主要是受客户项目周期影响。 周三丘钛科技开市升1.3%至11.94港元,公司今年股价升逾八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uoxia Tech banks on AI for energy storage boost

高增长低利润 果下科技的储能困局

果下科技希望凭藉AI能源管理平台在行业内建立差异化,但应收帐暴增与毛利率下滑,让公司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重点: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42亿元增至 2024年的10.26亿元 贸易应收帐款由2022年的4,159万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9.52亿元   李世达 将电池舱装上大脑,能否改变一家公司的命运?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试图找到答案。公司主打“AI驱动储能整合系统”,近日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希望把握中国电网与工商业储能领域的上升行情。 过去五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焦点,从光伏发电逐渐转向储能。随着太阳能与风能渗透率提升,电网波动、供需错配问题日益突出,推动“光伏+储能”成为新一代能源解决方案。根据灼识谘询数据,2024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容量达 31 GWh,预计到 2030年将增至424 GWh,年均增长率高达54.6%。 面对这波浪潮,许多原本以光伏或逆变器为主的企业开始转型:阳光电源(300274.SZ)、固德威(688390.SH)等推出自家储能系统,派能科技(688063.SH)则主攻电芯与模组,而新兴公司如果下科技,则试图以「AI平台」切入市场。 成立于2019年的果下科技,定位介于设备商与能源服务商之间。它提供大型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等电池模组,核心则是自研的两套能源管理平台——Safe ESS(Safe Energy Storage System)与Hanchu iESS(Hanchu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System)。 两个平台就像是电池的“云端大脑”,云端负责运算与决策,边缘设备负责即时反应,终端电池则负责执行。当电网负荷变化或电价波动时,系统能自动调整充放电策略,成为大型电站的“云端指挥中心”,或是家庭能源的“智能管家”。 钱难赚 这种“软硬结合”的策略,似乎很对市场的胃口。申请文件显示,果下科技的收入在三年间快速跃升,从2022年的1.42亿元增至 2024年的10.26亿元(1.4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8.91%。至2025年上半年已达6.91亿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28万元、2,813.30万元、4,912万元,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果下科技实现净利润557.5万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了2,559万元,虽成功扭亏,但纯利率仅0.8%。毛利率则在持续下跌,由2022年的25.1%腰斩至2025年上半年的12.5%。 毛利率下滑主要来自行业周期与产品结构调整,以及锂电池原材料与电芯价格下跌,令公司盈利能力恶化。 同时,公司现金流近三年波动显著,2022及2023年经营现金流分别净流出3,032.1万及7,290.8万元;2024年短暂转正为373万元,2025年上半年再转为净流出2.05亿元。期末现金仅4,668.7万元,短期借款3.31亿元,现金短债比0.14倍,偿债压力大。 应收账风险高 更糟的是,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正在快速增加,由2022年的4,159万元,暴增至今年上半年的9.52亿元,占收入比重从29.32%飙升到137.8%,表明大量的收入只是纸面富贵。周转天数也从2022年的56.7天,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198天,经营压力相当沉重。 事实上,这次是果下科技自今年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递表,但这次递表前,已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备案通知。…
Hesai news wrap

新闻概要:禾赛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年盈利目标

这家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创纪录的2.6亿元盈利,当期营收与出货量均大幅增长    余特莉 禾赛科技(HSAI.US;2525.HK)周二公布其第三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并在业界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支持下,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全年盈利目标。公司当季净利润达2.6亿元(合3,600万美元),令今年前九个月盈利总额攀升至2.8亿元。 基于超预期的盈利表现,禾赛将全年净利润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区间。 禾赛表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7%至8.0亿元,主要受“出货强劲及激光雷达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提升”驱动,尤其是ADAS正快速成为众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据行业监测机构盖世汽车统计,禾赛在远距激光雷达领域已连续七个月保持领先,8月市场份额达46%,分别是第二、第三名厂商的1.5倍和2.4倍。 禾赛创始人及CEO李一帆博士透露,本季度禾赛获得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我们近期与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出租车及卡车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哈啰出行、京东物流、Motional等横跨北美、亚洲和欧洲的合作伙伴。”李一帆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基本安全冗余需求和新法规的驱动下,行业开始倾向于支持L3自动驾驶的多激光雷达配置,为相关制造商创造强劲的推动力。在第三季度,禾赛旗下拥有全球最长探测范围的高端ETX激光雷达,与中国前三名新能源车制造商再次达成合作,并搭配多个FTX补盲激光雷达,量产计划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开始。每辆L3车辆现在预计采用三至六个激光雷达(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约为 500 至 1,000 美元),扩大了禾赛的潜在市场。 公司当季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441,398台,同比增长228.9%;其中ADAS 交付量为 380,759台,增长至 3 倍;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 60,639台,激增至 14 倍。 当季公司毛利率达42%,而运营开支同比下降23%。 禾赛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今年9月通过港交所二次上市,绿鞋后融资总额达6.14亿美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