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独立云服务商股价下跌12%,此前一位小说作者的作品被该平台封锁,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

重点:

  • 金山云阻止一名疑似违规的作者访问保存在其平台上的小说,导致公司股价下跌
  • 由于中美两国的监管矛盾和公司增长放缓引发的担忧,这家云服务提供商的股价今年已经缩水四分之三

阳歌

这可能是软件制造商金山云(KC.US)不想谈的故事。

该公司自称中国最大独立云服务提供商,在成为一场社交媒体风暴的中心之后,其股价在过去几天遭受重创。这起事件涉及中国一些严格的法律规定,它要求所有互联网公司必须监控网站上的敏感内容,并在发现后将其删除。

这一事件突显了所有在中国运营的互联网相关公司,都要面对一个相对独特的风险,无论是国内的金山云和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还是苹果公司(AAPL.US)和亚马逊(AMZN.US)等外国巨头。老实说,这些公司删除此类内容的做法并不是因为不道德,它们也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在遵守中国法律。

但即便事实如此,这种事件引发的负面舆论也会构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这样异常拥挤的互联网市场,成千上万的公司都在争夺庞大但仍然有限的互联网用户群。

故事要从6月25日说起,当时一位网名为米兔的作者发现,自己在一款知名文字处理软件上写的小说已无法访问。软件的开发商金山软件(3888.HK)是金山云的母公司。米兔在网上诉说了自己的遭遇,7月11日,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络用户开始谈论此事,引得网络舆论发酵。

媒体报道称,金山公司发布声明表示,文件被锁定是因为它可能违反了法律。金山云对此事没有发表评论。但这名女子已无法找回的这份文件,十有八九存在于金山云提供的云服务上。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为金山辩护,称该公司只是在做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依法必须做的事。但是,损害已经造成了。

7月11日,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络用户转发此事之后,金山云的股票下跌了12%,它在本月已经下跌近20%,市值蒸发近2亿美元(13.5亿元)。这延续了金山云股票之前的下跌态势,自今年年初以来,该股已经下跌了四分之三。

在最新的抛售之后,该公司的市值跌破10亿美元大关,至9.25亿美元,使这宗最新的丑闻成为“独角兽杀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事态发展。

即使是在最新的尴尬事件发生之前,投资者已经在抛弃这家亏钱的公司。金山云目前的市销率和市账率仅为微不足道的0.6倍左右,远低于另一家云服务提供商明源云(0909.HK),后者的市销率为5.8倍,市账率为2.2倍。即使是身陷丑闻的容联云通讯(RAAS.US),市销率也比金山云高,达到1.1倍,但它的市账率较低,为0.37倍。该公司5月份曾,正在调查公司内部存在的客户交易违规行为。

收入增长放缓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投资者对一家似乎充满潜力的公司如此惊慌失措呢?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但该公司股价的暴跌似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拿不到审计文件,美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开始进一步放狠话,对中国公司发出退市威胁之际,金山云的股价曾在3月的一个交易日暴跌 48%。中国禁止审计机构把这样的文件交给外国政府,称其为“国家机密”。

目前,中美双方的证券监管机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在就信息共享协议进行谈判。不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出警告,距离美国法律规定的最后期限,时间已经不多了。

虽然金山云在3月份时并没有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挑出来,列为存在退市风险的企业,但投资者对其股票的惩罚比对其他大多数中概股都要重。该公司后来表示,它正在探索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的可能性,这是许多中国公司最近都在采取的行动,这么做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在美国退市后变得无法交易的风险。

然后是金山云的实际表现,由于收入增长放缓,这方面看起来有点问题——对于这种以快速增长作为其主要吸引力的公司,投资者可不想看到这一点。

该公司最新的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20%至22亿元,较2021年全年38%的增速大幅放缓。

或许最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在该季度来自公共云服务的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共云服务占其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可能包括文件被锁定的那位小说作者正在使用的一些服务。2021年全年,公共云服务收入增长了19.2%。考虑到目前的趋势和近期丑闻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公司的核心公共云服务收入很可能在二季度出现同比下降。

金山云的企业云服务构成了其剩余收入的大部分,本季度增长89%至7.93亿元。但即便如此,也远远低于2021年该类别111%的增幅。

总的来说,大趋势对金山云来说肯定不太乐观。但与此同时,该公司股价自今年年初以来的大幅下跌似乎有点过分了,对于风险偏好很强的投资者来说,该股可能还是有一些价值的——尤其是如果中美达成信息共享协议,以及最近丑闻的负面影响开始消退的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