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镍产品贸易商已向港交所申请上市,计划筹资拓展上下游业务,捕捉电动车电池市场的庞大机遇

重点:

  • 宁波力勤资源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并于上周二提交文件
  • 公司业务延伸上下游业务,需要大量资本开支,或对财务水平带来挑战

刘明

电动车市场高速发展,令动力电池需求大增,电池原材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全球主要镍产品贸易商的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快发展步伐,上周二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准备筹资以扩大上下游业务。

镍铁以往主要应用于不锈钢制造,随着电动车迅速发展推动电池增长,成为镍需求上升的动力。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是使用镍、钴及锰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动车锂电池,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续航里程关键,因应高镍三元电池能拥有更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加上镍价明显低于钴价,高镍电池便成为商用电动车制造商的主要锂电池选择,为力勤资源带来庞大商机。

不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镍矿消耗国,镍矿储量却有限,需要高度依赖其他国家进口。以2020年计,中国占全球镍矿贸易量高达82.3%,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灼识咨询报告预计,2020年至2026年全球对中国镍铁贸易量的复合年增长率达12.2%。据力勤资源于招股文件引用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为中国最大镍矿资源贸易商,其镍矿贸易进口量约占全国市场30%,同时为全球第四大镍矿贸易商,相信可以受惠于镍矿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全球的镍矿资源主要由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俄罗斯、土耳其和危地马拉等国家供应。为了发展国内镍产业链,镍产量占全球30%的印度尼西亚,2020年开始禁止矿商直接出口原材料镍,要求企业在当地投资及设厂生产镍产品才可以出口。因此,当地贸易商及中国企业均转向投资镍产品业务,以去年为例,已有华友钴业(603799.SH)、中伟股份(300919.SZ)、亿纬锂能(300014.SZ)、赣锋锂业(1770.HK, 002460.SH)等中资公司在当地开拓相关项目。

力勤资源却早着先机,早于2018年已开始与印度尼西亚合作伙伴投资镍钴化合物湿法冶炼(HPAL)项目,目前已有2条相关生产线投产,总设计年产能为3.7万金属吨,另有4条镍钴化合物生产线正在施工阶段,预计将于2022至2023年陆续投产,届时生产规模将比目前增长超过两倍。

此外,力勤资源与当地合作伙伴在当地开发镍铁生产矿热炉工艺(RKEF)项目,目前正在建设20条镍铁生产线,预期于2022开始投产,总设计年产能为28万金属吨镍铁。公司持有该项目一期、二期项目分别36.9%和65%股权,而这次上市筹资的用途,便主要是投资HPAL项目第三期及RKEF项目的第二期。

除了布局上游业务外,力勤资源也向行业下游扩展。集团与宁德时代(300750.SZ)成立合营企业宁波普勤时代,专注电动车电池项目的开发及建设,而这次申请上市的另一部分资金,也就是准备向这家公司注资。

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力勤资源围绕镍资源上游及下游垂直发展,可以全面受惠镍需求快速增长,推动长期收入及利润。同时,发展整个产业链,也可以减少单一贸易业务波动影响,辅以能提供稳定原材料供应的上游业务,也能为下游业务贡献较高毛利率,提高盈利能力。

但是,上游生产业务属于资本密集型,需要持续及大量资金投入,或会对现金流造成压力,以最近两年九个月为例,集团的资本开支便高达15.9亿元,但截至去年9月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却只有6.9亿元,也因此说明公司确实有筹资需要。

另外,镍价及镍产品价格的起伏,或令公司未来业绩变得波动。以最近为例,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的镍现货价格曾涨至每公吨2.41万美元(15.3万元),创11年新高,虽然这可能对力勤资源的收入带来正面影响,但集团认为若情况持续,客户或会寻求最终产品的替代路径,例如以另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或其他更经济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以代替三元电池,令镍产品需求减少。

庆幸的是,力勤的收入与盈利近年一直录得增长,去年首9个月的收入与纯利分别为82.9亿与4.15亿元,同比大增58%与82%。要评估其市值,参考在香港上市的镍钴股洛阳钼业(3993.HK)与金川集团(2362.HK),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9倍和8倍,如果力勤第四季的盈利水平相若,参考上述两家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力勤的市值可达75亿港元(61亿元)。

但值得留意的是,其他镍钴股除了在冶炼生产外,也同时拥有矿资源,但力勤作为贸易商却没有涉及矿资产,好处是可以减少矿资源价格波动造成估值上的非经常性利润或亏损,业绩比传统资源股稳定。

总括而言,镍产品需求殷切,力勤早年于行业上游布局,加上扩展至下游业务,表面看是踏出了正确一步,但要发展成为上下游全产业链公司,还要视乎公司的执行力及交出业绩确认。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收入大幅增长 赛目科技中期扭亏为盈

智能网联车仿真测试及研发企业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介乎20万至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60万元实现扭亏。 公司称,亏转盈主要由于研发及销售效率提高推动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万元至9,200万元,按年增长约58.4%至65.6%。 赛目科技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为智能网联汽车(ICV)提供仿真测试场景、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公司于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约3.83%。 赛目科技周二低开,至中午收市报12.78港元,跌0.0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期业绩转盈为亏 飞天云动料最多蚀1.3亿

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服务提供商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料将亏损1亿至1.3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盈利6,350万元。 公司解释亏损原因,主要是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的营销服务收入下降,较去年中期减少1.08亿元。另外,经内部评估后的可回收贸易应收款,料会出现减值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9,000万元。同时,期内因加大力度推广集团业务及平台,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5,920万元。 飞天云动周二开盘跌9%报0.25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开支激增拖累 传奇生物二季度亏损扩大

制药企业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核心抗癌药物拓展势头良好,推动营收强劲增长。但受开支激增影响,公司净亏损亦大幅扩大。 期内公司营收同比攀升36%至2.55亿美元,当中药企合作收入2.19亿美元,同比增长逾倍,占总营收86%,亦抵消授权协议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万美元的影响。不过,净亏损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万美元扩大至1.25亿美元。 公司核心产品卡卫荻(Carvykti),是一款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周一收跌2.1%,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ounting challenges take the fun out of Playmates Toys

盈收跌势未止 彩星玩具四面楚歌

曾在玩具行业雄霸一方的彩星玩具,近年业务不济,今年上半年业绩续向下滑 重点: 集团中期收入按年劲跌近六成 美国关税令集团业务雪上加霜   刘智恒 忍者龟玩具红足三十多年,生产商彩星玩具有限公司(0869.HK)多年来依靠单一产品赚到盆满钵满,唯近年业务流年不利,业绩连续倒退,公司刚发出中期盈警。 根据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彩星玩具收入1.86亿港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4.45亿港元,大幅下挫58%。收入劲跌之余,更录得亏损2,600万港元,去年同期则有纯利9,100万元。 业绩季季下挫 公司的业绩走势每况愈下,去年下半年开始疲态毕现,拖累全年收入下跌16%至9.3亿港元,盈利跌幅更是吓人,按年下挫41%至1.32亿港元。今年首季度情况继续走弱,收入只有8,500万港元,按年跌61.5%,更由去年的6,500万元盈利,变成亏损1,200万港元。 对于上半年强差人意的业绩,彩星玩具解释2024年3月上映的“哥斯拉 X 金刚:新帝国”电影,带动相关产品销售,今年则未有电影推动销售。同时忍者龟品牌又没有大型娱乐活动推广,以致产品系列需求放缓。 另外是配合推出新品,要投入颇大费用去进行产品开发,以及模具与媒体的制作。加上集团投资的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或已变现的收益下跌57%至90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则录得2,100万港元。 由于彩星玩具的销售,很依赖其产品是否有相关的电影推出,就如2023年《忍者龟:变异危机》推出,票房达1.8亿美元,带动周边商品在短时间内全球累计销售超过10亿美元。然而,今年市场没有相关电影推出,自然难于推动彩星玩具旗下产品销售,相信今年业绩也难寄厚望。 寄望忍者龟搭救 公司在今年3月公布2024年业绩时也明言:“2025年将是我们进行过渡性发展的一年,期间并无任何大型娱乐活动支持“忍者龟”或“Godzilla x Kong”产品系列。” 面对业绩倒退,彩星玩具早已尝试向市场抛出定心丸。公布去年业绩时,已强调Paramount Pictures 及 Nickelodeon Movies 正制作《忍者龟:变异危机》电影续集,料于明年10月上映。之前也制作一套两季的忍者龟外传《Tales of The Teenage Mutant Nin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