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靠“太二”品牌打出名堂的餐饮连锁集团九毛九,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将大减七成

重点:

  • 九毛九发布盈利警告,虽然上半年收入仅微跌6.1%,但净利润却大削70.4%,主要受疫情影响,以及扩充门店的开支增加
  • 该公司估值远高于同业,反映投资者对其前景仍然乐观

叶天娜

2022年已过去了7个月,这7个月对所有中国餐厅老板来说,绝对是一种煎熬。

由于新冠疫情反复不定,中国各大城市连接“封城”严防病毒扩散,居民们连门都出不了,更遑论外出吃饭。因此,餐厅老板们除了等待病毒“动态清零”外,也只能看着自己的银行户口同时“清零”。

但在疫市中,仍有连锁餐厅集团选择扩充,等待疫情平稳后大展拳脚,这就是以酸菜鱼闻名的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

8月1日晚上,九毛九发出了盈利警告,预计截至6月底的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下跌约6.1%至18.99亿元,虽然收入跌幅温和,但却预计净利润将大跌最多70.4%至5,500万元。按常理来说,这种盈利预警一般会令公司股价受压,但九毛九不跌反升,在公布盈警后三天涨了约4%,更录得南向港股通的资金持续流入。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中国多个城市在第二季封城,九毛九有很多分店都未能开业,所以业绩不佳早已是市场预期,从公司股价从6月底最高22.5港元落至8月初的17港元,已足以反映投资者期望。

逆市扩张

“随着中国疫情缓和,像九毛九这类中国股民喜爱的知名品牌,憧憬官方推出刺激内需等振兴经济措施,目前的股价水平是值得投资者关注。”温杰说。

九毛九主席管毅宏也看中了疫后内需复苏的商机,在其他餐厅缩减规模保存实力的同时,九毛九在上半年反而新增了37家餐厅,当中包括35家主打酸菜鱼的“太二”品牌餐厅和两家“怂重庆火锅厂”分店,因此令开支大幅上升,拖累公司半年盈利表现。

事实上,九毛九近年的核心收入来源,便是以年轻客群为主的“太二”品牌餐厅,其主打的酸菜鱼菜式风靡全中国,截至去年底在全国有350家分店,去年收入同比急升67.3%至32.9亿元,占总收入78.6%,无论人均消费与翻座率,均比主品牌“九毛九”高。

至于怂重庆火锅厂同样主打年轻人,专卖一种口味锅底,被视为九毛九的第三增长曲线,餐厅数量由2020年的只有两家激增至去年底的9家,其人均消费达129元,比太二的80元高。该品牌今年上半年新增两家分店,估计是想继续试探麻辣火锅市场,以挑战同行海底捞(6862.HK)为最终目标,而海底捞去年的平均翻座率为3,高于怂重庆火锅厂的2.5,但人均消费104.7元,比后者低近两成。

整合品牌

除了积极扩充外,管毅宏也有重整业务。今年6月,九毛九公布仅以50.94万元出售管理“2颗鸡蛋煎饼”品牌的广州两颗鸡蛋餐饮80.85%股权,交易完成后,广州两颗鸡蛋餐饮将不再为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2颗鸡蛋煎饼的表现一直未如理想,截至去年底,该品牌旗下自营店与加盟店分别只有6家与17家,同比减少6家与15家,营业额只占公司总收入不足0.7%,人均消费也只有20多元,对于九毛九来说有如“鸡肋”。既然如此,倒不如壮士断臂,集中资源发展更具盈利能力的品牌。

九毛九与海底捞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餐饮奇迹,见证了中国人过去十多年来对火锅的热爱。1994年之前只是一名工人的张勇,创办了以麻辣火锅以及各种创新服务的海底捞,在餐饮业市场杀出一片天,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集团,翻座率更高达每天5次。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海底捞一共新增了超过一千家门店,但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公司去年亏损高达41.6亿元,最终需关停300多家餐厅,股价也从最高的85.8港元,大幅蒸发八成至上周的16港元水平,连张勇也亲自承认错判情势及 “盲目自信”。

对比张勇,以一家海南小面馆起家的管毅宏在2005年创办九毛九,2010年从一家传统的餐饮企业转型为连锁餐厅,以“九毛九”同名品牌经营门店,并在2015年成立了针对年轻食客群的“太二”品牌,主打时尚酸菜鱼产品,并从副品牌晋身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目前总餐厅数量只有500多家,远比海底捞截至去年底的1,443家少,但管毅宏未来会否跟随张勇的快速扩张路线,市场还需时观察。毕竟当业务蒸蒸日上时,加速发展的诱惑总是很大的。

不过从投资者角度,则较为看好九毛九的增长前景,因为该股的市盈率高达64倍,是港股上市的内地餐饮股中最高者;至于其市销率5.48倍,也远高于两大同业海底捞与呷哺呷哺(0520.HK)的1.83倍和0.51倍,反映市场愿意给予九毛九较高溢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证监未放行 Shein上市弃英转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线快时尚零售商Shein因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已放弃伦敦上市计划。报道另外称,公司现拟转战港股市场,计划在后数周内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Shein最初计划在纽约上市,但遭美国政界阻挠而放弃。随后转战伦敦市场,在突破类似阻力后获得进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于上月批准。 中国证监会审批被认为是公司最后一道重要监管,据路透社报道,证监会最终未予放行,报道未说明具体原因。Shein创立于中国,后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但其主要运营仍在中国境内,且大部分服装产品采购自中国制造商,这可能是其需要证监会审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轮融资后估值达660亿美元,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西方市场业务壁垒高筑,其估值此后可能有所缩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计划仍有望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华教育售泰业务 壮士断臂利润翻倍

这家总部位于郑州的民办教育机构,自上月以来股价飙升,投资者看好其转向职业教育和清偿债务的举措 重点: 宇华教育通过出售泰国的学校充实了资产负债表,以偿还2019年发行的可转债 这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最新财务业绩表现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个月里收入增长7%,调整后利润更是翻了一番多   谭英 自2021年中国政府禁止面向小学生的课后补习,并整顿K-12民办学校,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数中国教育企业一样陷入了低迷。 自彼时以来,行业尚未全面复苏,宇华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发布的2025财年中期报告显示,这家从K12学校转向职业教育的企业,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2017年宇华教育赴港上市时,正是线上线下教育公司IPO热潮。得益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资,公司增长强劲。这类教育股大多走势相似:在2020年见顶后,随着2021年行业整顿而暴跌。宇华教育从发行价每股2.05港元,最高涨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却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将IPO及增发收益投入泰国和山东项目,并发行20亿港元可转债后,公司一度看似将因债务沉重和利润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业绩惨淡,调整后净利润暴跌52.5%至2.295亿元(约合3,180万美元),收入仅微增5.4%至12.5亿元。 如今情况大有改观,截至2月底的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7.2%至1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至4.345亿元。 经过大幅紧缩开支,上半财年调整后净利润率达31.7%,几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以来,宇华教育的股价已飙升63%,投资者纷纷看好其持续好转的势头。 那么,发生了什么?2021年后,宇华教育将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学校转型为不受政策影响的职业学校。它彻底放弃了K-9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转而聚焦10-12年级乃至更高年龄段,提供允许开展的业务,包括高考辅导服务,以及运营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技能学习需求。 向职业教育转型,使宇华教育从“问题学生”蜕变为“优等生”,因为其转型顺应了中国政府政策,这是在华经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以引导学生从传统大学转向职业路径,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教育巨头 2017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宇华教育是中国最大的K-12民办教育提供商,在位于华中地区的河南省拥有16个校区,共计48,220名学生,并运营着一所大学。据官网显示,如今学生总数已翻倍有余,达到14万人,分布在4所职业学院、1所专科学校和20所中小学。不过,公司最新年报中显示的学生人数略低,2024/2025学年招生人数为108,964人。 这家公司历经风雨。其2024财年营收为25亿元,较2020年增长24%,但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007亿元,仅为2020年10亿元的一半。 2019年,宇华教育凭借IPO和后续2017年11月的9.37亿港元(约合1.2亿美元)股票增发获得充裕资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发行9.4亿港元可转换债券,随后回购并新发行了20亿港元可转债(2024年12月到期)。资金部分用于收购泰国和山东的资产,金额分别为6,370万元和14.9亿元。 包括获得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许可权与运营权的收购案,加上可转债发行的战略布局,很快开始反噬公司发展。泰国民办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国不相上下。泰国业务更像是"门面资产"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来它对宇华教育调整后毛利的年贡献始终停留在430万元。而据宇华教育2024年年报披露,山东资产在2022至2024年间产生了巨额升级改造费用,进而导致2023至2024年计提约1.68亿元商誉减值。 星展集团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转债和泰国业务的风险,不过当时认为公司基本面增长依然强劲。2024年12月,宇华教育通过回购债券和以2.4亿港元出售泰国资产安抚投资者。 这些举措似乎让公司财务状况重回稳定轨道,凭借较高的利润率和相对稳定的营收,加之聚焦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宇华教育看似熬过来了。公司市值20亿港元,远高于光正教育(6068.HK)的2.53亿港元,但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处于2.7倍与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显落后于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和小型城市课堂提供服务,而非自建校区)的行业龙头。新东方(EDU.US;9901.HK)在经历2021年股价暴跌后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达20倍;而好未来(TAL.US)的预期市盈率更是高达26倍。 雅虎财经调查显示,仅一家分析机构跟踪宇华教育,不过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对于这批自2021年教育行业整顿后,已淡出投资者视线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关注也显得弥足珍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世纪互联首季亏损扩大

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长18.3%至22.5亿元(3.095亿美元),录得净亏损2.3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27%。公司称,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批发IDC业务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亿元;零售IDC业务收入增长4.8%至9.683亿元,得益于批发收入的增长,公司IDC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7.8%至16.4亿元。非IDC业务小幅下降1.4%至6.048亿元。 首季度,经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4%至6.82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世纪互联周三下跌10.76%报5.39美元。过去六个月仍上涨39.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目联手高德 发展智能平台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与高德软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智能装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合作期限为三年。 高德是中国专业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导航、打车、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赛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联手共同发展实现互补互利而达致共赢。 公司周四开市升3%报14.06港元,股价较今年初上市高约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