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3.HK LU.US
Lufax's metrics all contract

由于贷款拖欠率同比大幅攀升,这家线上贷款服务商第三季度收入下跌39%

重点

  • 中国经济放缓,物色信誉良好的客户难度增加,陆金所第三季度新增贷款下降59%
  • 这家线上贷款机构宣布,以9.33亿港元,从姐妹公司金融壹账通收购香港的虚拟银行,以实现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多元化发展

     

阳歌

在动荡的中国网络借贷领域,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的业务快速萎缩,周一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各项主要指标均持续大幅收缩。该公司宣布进军香港市场的多元化计划,拟从姐妹公司手里购入一家中型虚拟银行。

投资者最关注的是陆金所在国内的情况恶化,包括越来越多的客户出现拖欠贷款,其拖欠率大幅攀升。与此同时,作为在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贷款中介人,该公司因要提供担保而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周一晚发布最新季报后,陆金所的股价在纽约盘后交易中下跌近5%。 如果跌幅在周二的常规交易时段继续,该股的价格将低于1美元,可能会触发退市通知。公司在香港挂牌的股票,周二的收市价下跌了5.2%。

約在十年前,政府首次面向民营企业开放贷款行业,陆金所、信也科技(FINV.US)及奇富科技(QIFU.US; 3660.HK)等,同属中国最早一批金融科技公司。当时常被叫作P2P贷款机构,大多数在一场监管整顿后倒闭。

像陆金所和信也科技这样的幸存者,不得不应对日趋严格的监管,促使它们大部分进入了贷款中介领域,这类业务受到的监管,较实际放贷要宽松一些。但中国经济的大幅放缓,影响它们物色信誉良好客户(主要是消费者和小企业),导致贷款活动大幅收缩。困难的环境也意味着,即使找到了合格的借款人,拖欠贷款的可能性也增加。

“尽管近期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之路,惟第三季度SBO(small business owners,小型企业)的优质贷款需求仍然疲弱,”陆金所控股董事长赵容奭表示。“在此环境下,我们于本季度进一步降低风险及多元化发展业务,强调审慎决策及长期可持续增长。”

他接着表示,公司继续秉持质量优于数量的理念,这是一种表面的说法,实际是指公司的贷款中介活动大幅下降,因要找到信用良好客户的难度与日俱增。

反映出这一点的是,公司本季度撮合的新贷款同比下降59%至505亿元(69.4亿美元),与今年上半年的降幅类似。新增贷款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第三季度贷款组合同比萎缩43%至3,660亿元,较第二季度36%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贷款情况恶化

接下来,我们看看陆金所的其他主要指标,它就像一份重要指标缩减的详细清单。公司的营收大跌39%至81亿元,与上半年41%的降幅接近,乐观一点看,或许你会说,下降幅度维持稳定。

违约风险方面,陆金所表示,截至9月底,6.0%的贷款拖欠时间超过30天,较三个月前略有上升,但比去年9底的3.6%高出不少。拖欠超过90天的贷款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占陆金所贷款总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1%上升到9月底的3.7%。

随着贷款合作伙伴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冒险,陆金所不得不承担新贷款的部分风险。指标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为54.3%的新增贷款承担了风险,其中不包括其消费金融子公司。这一数字超过一年前一倍多,当时它为21.7%的新贷款承担了部分风险。

好消息是陆金所控股正在控制成本,报告透露第三季度开支同比下降30%。它的信贷和资产减值损失也出现了类似幅度的下降,可见目前它没有受到贷款违约的重大打击。

但核心贷款业务的整体收缩影响到了它的利润,这个指标从上年同期的13.6亿元下滑90%,至1.31亿元。该公司的市盈率为7.9倍,高于信也科技的4.3倍和奇富科技的4.7倍,但低于美国同行LendingClub (LC.US)的10.8倍。

最后,我们来看看陆金所控股进军香港的情况,它最近宣布拟以9.33亿港元(1.19 亿美元)的价格,从金融壹账通(OCFT.US; 6638.HK)手上收购平安壹账通,该公司是香港八家持牌虚拟银行之一。由于陆金所和金融壹账通均由金融服务巨头平安集团控制,此次收购被视为内部事务。

由于香港2019年才开始发放虚拟银行牌照,这家银行还很年轻,规模也不大。但它的业务增长迅速,去年收入从2021年的4,200万港元增至1.24亿港元,增长了两倍。虽然与陆金所控股的整体业务相比仍然很小,但这是公司摆脱依赖动荡的内地市场,并进行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信也科技也在进行类似的努力,以实现地域上的多元化,只是这一举措还处于早期阶段。

总之,陆金所及其同行目前正航行在中国波涛汹涌的水域,它们既要维持核心贷款业务,又要保持信贷质量,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在困难的情况下,最新数据似乎表明,其整体状况可能正开始趋稳,不过投资者会密切关注近期其贷款拖欠率的上升势头。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自驾龙头首挂 禾赛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7.7%报229.2港元,之后股价續向上升,中午收市报237.2港元,升11.5%。 公司发售1,955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定价212.8港元,录得超额认购167.7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40亿港元。 过去三年,禾赛科技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亿元,增至去年的20.77亿元。今年首三个月,收入3.59亿元,同比增加46.3%,亏损则收窄84%至1,75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券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rs of losses and thin profit margins leave 160 Health with few investment highlights

连年亏损毛利率低 健康160乏投资亮点

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申港上市接连受挫后,近日终获港交所开绿灯,随即在港公开招股 重点: 公司连续亏损多年,今年首季亏损1,500万元 药物销售毛利率偏低,只有1%   刘智恒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开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香港新股市场,现在绝对是最好时代,公司能赶在这个风口上市,纵使未有亮丽的业绩,也可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2656.HK)两次申港上市均折戟沉沙,但今天看来并不是坏事,公司今年6月递交新的申请,本月初终获港交所批准,正好赶上这班冲刺中的香港新股市场列车。 根据招股书,公司发售3,364.55万股,每股售价最高14.86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超额500倍,集资约5亿港元 健康160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一是以批发模式向企业客户(包括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提供医药健康用品,及以零售模式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 另外是提供数字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公司透过健康160平台,整合线上及线下渠道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地连接医疗健康机构,医护人员及个人用户。 截至今年3月底止,健康160的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机构。同时,亦与超过90万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注册用户达5,520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30万名。 健康160平台已具相当规模,但深入分析,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仍然疲弱,存在一定问题。 三年累亏3.4亿 公司业绩表现乏善可陈,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及6.2亿元,收入似乎有点停滞不前,今年首三个月,收入更只有1亿元。 期间公司连年亏损,过去三年分别蚀1.1亿元、1.09亿元及1.07亿元,今年首季亏损同比收窄59%至1,550万元。即是说过去三年多,累计亏损达3.4亿元。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理想,虽然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22.5%,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的27%,但仔细分析,发觉数字医疗的毛利率在今年首季虽高达80.9%,却只占整体收入的33%。相反占公司总收入64.3%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1%跌至去年的1.4%,到今年首季仍停留在此水平。 至于公司的负债情况,似乎迟迟未能解决,2022年净负债一度高达3.8亿元,2023年虽跌至3,775万元,去年又反弹至8,514万元,今年首季进一步升至9,782万元。健康160解释,主要因为增加借款扩展解决方案业务,以及员工增加导致工资及福利开支上升。公司长期处于净负债的状况,投资者必然对此有所戒心。 经营现金续流出 健康160的经营现金流也是一大问题,过去几年一直在流血,由2022年至今年首季,分别录得现金流出4,239万元、6,453万元、5,605万元及1,328万元。公司解释是业务正处扩张阶段,要在营运能力、技术提升及市场拓展上进行大量投资,以致营运成本高企,导致经营现金流走。 面对各项不利的财务数据,公司强调长期发展策略明确,并已巩固了商业基础。目前,公司已建立多项收入来源,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260个城市。 公司相信,未来的关键是提升收入并要改善成本,现已采取一系列措来获取及挽留客户、深化用户参与度、提高技术及优化变现策略等。另外,公司通过标准化及自动化流程,利用数据分析提高营销的成本效益,专注影响力大的项目研发及精简行政职能,借以提升营运效率。 宜短炒暂忌长持 虽然公司明确指出目标,问题是最终能否达到?何时可以收支平衡?甚至是扭亏为盈,至今没有给出一幅蓝图。 事实上要买相似的公司,现阶段还是买龙头股较稳健,纵然京东健康(6618.HK)的延伸市盈率达38倍、药师帮(9885.HK)约67倍或平安好医生(1833.HK)250倍,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但起码三家公司已有盈利,业务规模庞大,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在新股热下,投资者暂可考虑作短线买卖,长线似乎要持续观望公司上市后业务及股价表现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