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直播平台的花房集团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希望通过筹资强化财务,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直播市场突围而出

重点:

  • 花房2021年营收46亿元,比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大增63%,但其收入仍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公司希望藉上市筹资扩充规模
  • 公司的主要股东是有中国“互联网坏孩子”之称的周鸿祎,虽然他是科技界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但其身份或有助公司提升知名度

罗小芹

新冠疫情期间,如果因为防疫而足不出户,相信观看线上直播节目会是最佳娱乐。一家名为花房集团公司的中国“二线”视频直播平台成为受惠者,去年收入创新高同时转亏为盈,公司决意乘胜追击,申请到港股市场筹资,期望进一步扩大规模。

今次并非花房首次申请港股IPO,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但因财务数据需更新,今年4月底已处于“失效”状态,并于4月29日再接再厉,第二次入表申请。

花房作为中国视频直播市场的老兵,从营收规模、用户数目及赚钱能力,都已跻身第二梯队。公司上市自然期望通过融资,为业务创造更多想象空间,但其往绩表现、以至监管日趋严厉的直播市场,反映其面对的挑战也不少。

不要说挚文集团(MOMO.US)、欢聚集团(YY.US)及快手科技(1024.HK)等大型直播平台的收入早已抛离花房,就算是与花房同样高度依赖直播收益的映客互娱(3700.HK),业务也后来居上,映客去年度从单一产品成功转型至矩阵式产品,营收大升85.4%至91.76亿元历史新高,净利润也达到4.15亿元。

盈利表现波动

根据花房最新的招股书显示,花房于2019至2021年度三个财年的营收分别为28.31亿元、36.83亿元及46亿元,在新冠疫情期间稳步上升;但盈利表现则跌宕起伏,2019及2021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及3.3亿元,但2020年度却录得15.2亿元巨亏。

从营收上看,花房集团的业务分两部分,一是主力的视频直播业务花椒(移动应用)及六间房(PC平台):二是2020年12月收购、协助公司避免过份依赖单一市场的海外社交业务HOLLA。

在2021年以前,花房营收绝大部分来自视频直播,自收购HOLLA后,去年视频直播占营收比例轻微降至97.3%。其中,花椒去年度营收为34.7亿元,占总营收75.4%,增长22.8%;六间房营收为10.1亿元,占总营收21.9%,增长19.5%。

如果与竞争对手比较,去年度快手的直播分部营收约310亿,挚文及欢聚的直播营收分别为82.8亿元及24.8亿美元(164亿元),可见花房的收入仍远远落后。

要说好花房的上市故事可能要多花心思,但其主要股东周鸿祎肯定能为公司添加不少色彩。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坏孩子”,周鸿祎拥有奇虎360(601360.SH)、360数科(QFIN.US)与鲁大师(3601.HK)等知名上市公司,但其敢言作风是更为投资界所认识,更曾向小米(1810.HK)董事长雷军及腾讯(0700.HK)创始人马化腾“开火”,因此其争议举动亦经常让他处于风口浪尖。

招股文件显示,周鸿袆透过其集团Pepper Blossom Limited持有花房38.21%权益,第二大股东宋城演艺则透过Global Bacchus持有37.06%权益,两者持股只有轻微差距。

花房股权架构演变成今日双头马车格局,主要源于2019年由周氏控制的花椒与由宋城演艺控制的六间房之间的合并,无论当初合并是为了强强联手,但从事后发展看,移动应用的花椒与电脑平台的六间房最终未能互补增益,令业务带来阵痛,是造成2020年度录得超过15亿元巨亏的主因。

市场潜力庞大

据招股书披露,六间房于2020年为留住主播,提供更优厚的收益分成政策,并因加强向移动端应用的用户进行流量推介,于2020年产生大量营销开支,导致其毛利率由2019年的42.2%减少至2020年的38.3%,结果公司要就花椒与六间房的合并所产生的24.6亿元商誉中确认减值亏损17.78亿元。稍为舒口气的是,去年度商誉未见类似大幅减值亏损,反映六间房业务最坏的时间或已过去。

如果说花房上市的最大卖点,最没争议的应该是中国直播市场的潜力。根据艾瑞咨询报告,中国视频社交娱乐直播市场规模,预期由去年的2,462亿元增至2027年的6,4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4%。其中通过虚拟礼物打赏及其他货币化方式(如广告及电商)产生收益成为直播营收的重要来源,单单去年虚拟礼物打赏产生的收益便达1,729亿元,占整体直播市场营收比例约七成。

不过,花房直播观众的流失也令人忧虑。花房旗下花椒移动应用程序的月活跃用户数据已经从2018年的4,100万拾级而下,去年仅剩下2,990万,占总注册用户2.15亿的14%。至于其付费用户数目93.5万,不但与挚文旗下陌陌的付费订户1,140万相距甚远,与出售YY直播后的欢聚拥有的付费订户151万比较,也属大幅落后。

花房未有招股详情,要估计其上市市值,可参考中国直播平台挚文、欢聚及映客互娱的历史市盈率,其中挚文与映客互娱的市盈率较低,只有3.8倍与5.2倍,欢聚的市盈率则有26.8倍。如果若取其平均约11.9倍计,占计花房的市值可达39亿元(约47亿港元)。但以花房的收入规模与上述公司比较,如要吸引投资者关注,折让定价看来在所难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泰车联首挂午收升4成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挂牌,开市即升32%报135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142.8港元,升40%。 公司发售1,043.69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02.23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29倍,国际配售超额2.7倍,集资净额9.19亿港元。 集资所得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于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10%用于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otti runs coffee stores

掀起中国咖啡战三年 库迪疲态毕现

这家国内第二大咖啡连锁企业去年高调宣称,将在今年底前开设5万家门店,如今声势已大幅减弱 重点: 截至今年8月,库迪咖啡仅拥有1.5万家门店,距其今年底5万家的目标相去甚远 今年早些时候,公司纽约首店开业之际,竞争对手瑞幸咖啡也同步入局 谭英 当中国流行文化试图为现代企业的“你死我活”竞争策略寻找历史注脚时,两千年前的三国时代常被援引为参照。那段群雄逐鹿的岁月最终在西晋实现大一统,但前提是经历多轮惨烈的混战。 随着中国咖啡战火蔓延海外,国内两大领军者瑞幸咖啡(LKNCY.US)与库迪咖啡正将战局推向全球。即便如此,主战场仍在中国本土,这里不仅要迎战星巴克(SBUX.US)等国际巨头,更需直面数十家海内外对手。 尽管今年初进军纽约的营销声势浩大,但在这场对阵瑞幸与星巴克的现代“三国之战”中,库迪咖啡显露后劲不足之势。 库迪与瑞幸在纽约的首店几乎同期开业,前者5月登陆布鲁克林及唐人街,本月再布点中城区;后者6月在中城开出两家美国首店。双方均迅速摒弃国内9.9元(约合1.4美元)的低价策略,转为采用3.5至7美元的星巴克式定价。 今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最大咖啡出口国巴西加征50%关税,导致美国咖啡价格飙升,两家企业似乎不以为意。但深层次看,两大咖啡新锐的真正战场在中国及更靠近本土的亚洲,星巴克等西方连锁品牌在此并无主场优势。 据研究公司Grand View Horizon数据,2024年东南亚、东亚及南亚咖啡市场规模高达642亿美元(含中国市场30亿美元),预计2025至2030年年均增长率达6.2%。这使得亚太市场几乎与美国676亿美元体量持平,后者同期年均增速预计仅为5.2%。 诚然,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剧情正被复刻,亚洲其他地区正快速成为这场现代咖啡“三国之战”的新主战场。 两大品牌均以亚洲市场开启出海征程。瑞幸2023年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目前在当地门店超60家;成立一年后,库迪2023年11月即在中国香港布局,次月迅速进军泰国及马来西亚,门店遍及韩国、印尼、日本、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 5万门店势难达标 作为市场后来者,库迪在国内尤其处于相对劣势。但在全球舞台,双方竞争态势更趋均衡,库迪的海外拓展速度已先行于对手。 凭借强劲增长,瑞幸已成资本宠儿,这主要受益于其疾速扩张。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同比飙升47.1%至124亿元(合1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劲增43.6%至12.5亿元。其门店总数超2.6万家,绝大多数位于中国。 横向对比,星巴克全球门店3.2万家,6月底中国门店数达7,828家。但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巨头正进行美国业务重组,且与中国当前精打细算的消费群体脱节,使其在最新版咖啡“三国之战”中基本处于观望状态。 与此同时,库迪先前的扩张计划也遭遇困境。2024年,公司宣布计划在今年底,大约在其开业的同一时点,运营5万家门店。成立仅两年,库迪2024年10月便开出第10,000家门店,展现迅猛势头。 不过,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库迪全球28国门店仅达1.5万家。更有媒体披露,其中3,000家门店至年中仍未开业。即便这些门店全部运营,总量仍不及其承诺的2025年底目标的三分之一。除纽约开店等零星宣传,公司近期的推广活动已较首年明显减弱。 陆正耀、钱治亚两位瑞幸前联合创始人,因涉嫌主导数千万美元销售造假丑闻离职后,2022年10月创办库迪。据悉,这段“黑历史”令该公司当前激进的扩张计划融资受阻。 重资产布局或是库迪早期信心来源。去年11月,首席战略官李颖波在行业会议上透露,公司在安徽建成中国最大咖啡烘焙基地,年加工产能4.5万吨。瑞幸2024年也在临近上海的的昆山市,投产年烘焙量3万吨的工厂。 作为非上市公司,库迪仅零星透露财务状况。公司宣称今年4月联合外卖新军京东推出配送补贴,活动期间订单量破亿杯。据内部会议消息,陆正耀表示超過90%标准店型中,净利润逾1万元。 李颖波在近期加盟商会议上披露,5月单店月均经营现金流达2.7万至2.8万元,同比增40%。自2月起,库迪力推便利店式新加盟模式,同时售卖冰淇淋、方便面、瓶装饮料、热食及盒装简餐,以此区别于星巴克、瑞幸的传统咖啡专营形态,并宣布将在第三方超市设咖啡吧台。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价格战压力,瑞幸过去一年悄然提价以遏制毛利率下滑。但库迪释放持久战信号,其与非洲生产商签订长期供应合约。星巴克持续进行的中国业务转型更赋予这幕现代“三国之战”变局新注脚,预示咖啡战终局来临前,必将经历更多峰回路转的剧情演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