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of an American business man fleeing China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官方制造业PMI2月份继续呈萎缩趋势

▷ 拜登称美国已开启对进口中国新能源车的调查

▷ Bamboo Works发布2023年度特别报道

▷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

▷ 高合汽车岌岌可危

本周中概股评分:50/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外企暂停新投资

在美国商会华南分会发布的一份最新调查中,显示出了 “去中国风险”趋势的发展。有40%的受访外国企业表示,在未来三年内他们没有计划在中国进行额外投资——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比例。这一数据点出现在2023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30年来的低点之后。

造成这个趋势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经历了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控制措施,让大部分公司产生了恐惧。现在,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迅速降温,许多公司也要对在中国投资三思而后行。

制造业活动再次萎缩

不仅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新投资持谨慎态度。最新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月份继续呈现萎缩趋势,这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从1月份的49.2略降至2月份的49.1。这一数字在50以下意味着行业收缩。

至少部分疲软可能归因于季节性因素,因为许多工厂在2月份因春节关闭了数周,去年春节是在1月份。经济及其振兴措施几乎肯定将成为本周晚些时候两会的主题。

中概股休整

在经历了龙年初的三周猛涨后,中概股似乎开始了短暂的休整。我们关注的主要指数在此期间大约上涨了10%。然而,上周恒生H股指数下跌了0.6%,iShares MSCI中国ETF下跌了0.7%,而恒指下跌了1%。

这场年初的涨势似乎主要基于希望而非实质原因。在本周的两会上,北京可能会宣布一些重大的新刺激措施。一个重要的信号将来自2024年GDP增长的目标,这将表明其支持经济的积极程度。

》》行业

美国阻击中国新能源汽车

尽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未真正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但美国已经如临大敌。上周,拜登表示,美国已开启对进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调查,以确定这些汽车是否会收集大量敏感用户数据而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许多人会说,这只是美国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借口,其实只是为了保护其国内产业,避免发生目前欧洲正在经历的情况。这一行动与十年前美国禁止华为和中兴通讯设备的做法颇为相似,当时的理由也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电动自行车酿南京火灾?

说到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在南京一起起火事故中成为焦点。这起火灾起源于一个电动自行车停车场,蔓延到附近建筑,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虽然起火原因尚未公布,但中国的电动自行车的起火事件其实已经在全国各地发生非常多次了,不像电动汽车电池那样安全。

我们在上周关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的财报故事中特别提到了这一事件,因为这是近期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负面报道的最新一起,可能会让本地消费者望而却步。春节假期期间的其他报道称,一些新能源汽车车主在海南岛滞留,因为由于火灾隐患,上渡轮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受到严格限制。

阿里加码云服务

首先是放弃了从阿里巴巴集团独立出来的计划,现在阿里云宣布将对部分新产品的价格削减最高达55%,以吸引更多客户。这次的降价措施距离公司去年类似的降价不到一年时间,几乎肯定会迫使中国众多云服务提供商跟进。

去年,当阿里巴巴云计算部门取消了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拆分计划的一部分独立出来的计划时,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由于美国制裁,该部门无法从美国进口尖端人工智能芯片,这被认为是取消独立的可能原因。但这最新一轮的降价措施似乎也表明,阿里巴巴云计算可能还未准备好独立运营。

投资者畅饮中国咖啡

上周Bamboo Works发布了2023年度特别报道,根据数据选出了年度新闻、最热行业以及年度热词。新能源几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23年度的最热行业,因为中国在新能源电力和汽车市场上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去年最受关注的关键词是“咖啡”,这反映了在这个传统的茶饮市场中激烈的竞争,近年来更多地拥抱了西方最受欢迎的早餐饮料。报告中还有其他更多数据和分析,我们强烈建议您查看完整报告。

》》企业

饮料大亨去世

我们的企业新闻以对饮料大亨宗庆后的致敬开始,他于上周去世,时年79岁。宗庆后是中国改开时期最早的超级富豪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其创立的娃哈哈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该公司还因与法国达能集团合作成立合资企业而引起全球关注。

但就像达能的酸奶一样,这个合资企业很快也发酵变酸了,因为达能发现宗庆后利用其技术知识建立了一个平行的竞争公司。这种自由奔放的做法在今天的中国商界仍然存在。但现在外国公司有更多选择,包括更容易地开设完全控股的企业,而不是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

高合降速

制造豪华新能源汽车(NEV)的高合汽车在过去两周持续成为新闻焦点,2月18日传出其暂停生产六个月的消息后,又有后续报道称,公司创始人丁磊在外四处奔走,寻找一位“白衣骑士”来拯救他的岌岌可危的公司。

如果真的倒闭,高合汽车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血腥整合中的最新受害者,而这场整合几乎也撕碎了曾经高调发展的威马汽车。多数人预测,当尘埃落定时,中国众多新能源汽车初创公司中只会有四到五家幸存,而高合应该不在其中。

碧桂园濒临清算?

最近的企业新闻还是离不开房地产商,这周还是碧桂园:一位债权人向香港法院提出清算该公司的申请。此次申请是由建滔集团的一个子公司提出的,原因是碧桂园未能偿还2.05亿美元的贷款。

恒大也曾遭遇其债权人提出的同类型破产申请,并最终在今年1月被下令清算。碧桂园很可能会走上相同的道路,尽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同时,在此期间,北京也有一定可能介入,帮助碧桂园度过困境。

中国打造大麻电子烟之王

上周,Bamboo Works还带来了一个在洛杉矶立足的中国制造故事,关于一家名为Ispire的电子烟公司。该公司起源于深圳,最初是全球电子烟硬件供应商。但其全球销售分部后来迁至洛杉矶,并于去年在纳斯达克进行了IPO。

首席执行官Michael Wang在发布最新财报后对公司进行了大力宣传,称其收入在未来三年内可能因美国大麻电子烟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而激增。尽管这还有待观察,但自上市以来,该公司股价表现不俗,上涨了约40%,与此同时,其他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在此期间普遍下跌。

新闻

简讯:AI推动业务增长 赤子城料中期纯利翻倍

社交媒体运营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将介乎31.35亿(4.36亿美元)至32.15亿元,按年升约38%至41.5%;净利润料达4.7亿至5.1亿元,按年增长108.9%至126.7%。 公司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运用AI技术,推动旗下多元化社交产品稳步发展,带动整体收入及利润提升。同时,赤子城于2024年12月完成收购社交娱乐服务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权益,使该公司财务表现全面纳入合并报表,也为利润增幅提供支撑。 业绩公布后,赤子城股价周四高开9.3%,至中午休市报11.1港元,升8.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银诺医药招股集资6.8亿元

医药企业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3,655.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8.68港元,集资近6.83亿港元,于本月12日截止认购,15日挂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没有收入,更分别录得亏损7.3亿元及1.7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万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至9,788万元,去年同期蚀6,189万元。 集资所得的5.49亿港元将用于临床试验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上市,余下的6,100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b&B fortifies for battle over China’s vaccine market

流感疫苗企业中慧元通招股 持续亏损陷商业化困局

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点: 引入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 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IPO完成后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莫莉 后新冠时代,中国疫苗企业普遍面临价格战与市场萎缩的困局,曾经备受追捧的流感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自费“明星”苗种普遍遇冷。在此背景下,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与商业化、却遭遇规模化和盈利挑战的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27.HK),于7月31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寻求通过资本市场“输血”以抵御行业“寒冬”。 招股书显示,中慧元通此次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招股价介于每股12.9港元至15.5港元之间。以发行价上限计算, 中慧元通此次IPO最多募资5.18亿港元(4.75亿元)。公司于7月31日至8月6日公开招股,预计8月11日开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手(200股)入场费3,131.26港元。 中慧元通此次上市,还引入了两家私募基金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约占IPO基础发行规模的18%。中信证券、招银国际担任中慧元通此次香港IPO的联席保荐人。 ​​中慧元通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外,公司还拥有包括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内的11款在研产品管线。 手握一款商业化产品后, 中慧元通依赖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上市销售,在2023年实现了5217万元收入,2024年该产品的完整销售年度带来营收跃升至2.60亿元,展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中慧元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仅有41.3万元,公司对此解释是:流感疫苗的销售受季节性波动影响,相关销售往往更集中在7月至9月。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渗透率极低。据招股书引述的报告,2022年至2023年流感季中国的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8%,美国同期的接种率接近50%。中国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7亿元增长至2033年的29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但是,在中国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属于自费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场正在经历激烈的价格战,国药集团旗下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价格约为88元/支,而中慧元通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定价高达319元/支。尽管亚单位疫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等优点,但是巨大价差让中慧元通在销售端明显承压。从退货比例就可见一斑,2024年录得的有关2023年销售流感疫苗的实际产品退回为2,130万元,高于此前预估的1,330万元,以2023年的收入5,217万元计算,退货比例达到四成。 因此,在商业化产品收入有限、研发持续投入之际,中慧元通连年录得净亏损。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录得净亏损高达4.25亿元、2.59亿元、873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研发开支高企,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3亿元、2.05亿元和 4651万元。 流动性濒临极限 ​​截至2025年3月末,中慧元通现金储备仅剩1.15亿元,而流动负债净额高达4.7亿元,资产净值下跌至1.47亿元。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招股书表示,如果按发行价下限计算,本次IPO预计净募资约3.9亿元人民币,理论上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当前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招股书坦承中国市场存在26款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竞品,包括12种四价疫苗,当中不乏智飞生物(300122.SZ)、科兴生物(SVA.US)等疫苗巨头的产品,它们有着更为成熟的产能和渠道优势。 中慧元通押注的另一个核心产品是冻干人狂犬病疫苗,该产品采用的是二倍体细胞技术路线,因安全性更优、抗体反应更好被视为该类疫苗的升级方向,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康华生物、民海生物的同类疫苗已经上市,还有另外6家企业正在研发同一路线的狂犬病疫苗。 中慧元通于2021年6月完成6.9亿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41.89亿元。以招股价上限计算,IPO的市值约为60.98亿港元,B轮投资者可以获得大约34%的溢价。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华兰生物(002007.SZ)的市销率约为7倍,而中慧元通以招股价上限计算的市销率约为21.5倍,远高于行业龙头的估值。在疫苗企业的业绩普遍滑坡期间,中慧元通作为新玩家攻占市场的艰难程度不言而喻,其长远发展仍有待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uthentic称“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售锐步”

周三媒体报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认向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锐步。 Footwear News报道称,Authentic Brands执行副总裁Steve Robaire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Authentic并未向安踏出售锐步,市场传闻完全错误”。Robaire补充称:“Authentic过去、现在及未来均无剥离锐步的计划”,并表明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锐步品牌的发展。 先前有消息称,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锐步,并已接近达成协议。创立于1958年的锐步,阿迪达斯于2021年以25亿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为中国最大运动服饰品牌,于2019年收购Amer Sports(AS.US)后,已持有包括威尔胜和始祖鸟等多个国际品牌。 在报道传出后,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