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盲盒收藏玩具的泡泡玛特在伦敦开店,正式涉足欧洲

重点:

  • 泡泡玛特通过在伦敦开店进入欧洲市场,自从一年前开拓第一家海外店之后,它的足迹已遍及23个国家
  • 公司希望复制在国内的成功模式——通过网络和自动贩卖机等低成本渠道销售潮流玩具,再辅以社交媒体攻势推动销量

阳歌

全世界擦亮眼睛!一开始,来自中国的字节跳动给我们带来了TikTok——一款风靡全球青少年群体的短视频应用。如今,规模小得多但同样时髦的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9992.HK)试图将它在国内已圈粉无数的玩具推向全球受众,希望能将Dimoo、Pucky等玩偶系列带给我们。

根据公司网站上的一则公,上周四它在英国伦敦开店,正式涉足利润丰厚的欧洲市场。自2020年底在韩国开设第一家海外门店以来,泡泡玛特的全球足迹已经到达了23个国家。

泡泡玛特相当引人注目的是,它有能力将普通玩具点石成金,同时利用一个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分销网络,将高利润的在线和自动贩卖机销售网与成本较高的传统实体店结合。它还大量利用社交媒体工具,使其噱头十足的最新玩具成为网络社区热议的话题,以促进此类商品的交易,也为即将推出的新产品带来关注。

与同行相比,它成本低,同时却可以为它的可收藏玩具标出高价,这样的组合使其获得了极其令人羡慕的利润率。去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63.4%,比国内时尚零售业竞争对手名创优品(MNSO.US)最新的27.4%高出一倍以上。同样风靡的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TGT.US)公布的毛利率与名创优品相似,为28%,而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也远远高于全球玩具巨头美泰(MAT.US)的47.8%。

投资者对泡泡玛特的回报是高达74倍的历史市盈率,这同样也远高于名创优品的58倍,塔吉特的18倍和美泰的9倍。

到目前为止,泡泡玛特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本土市场,它采用“盲盒”的销售模式,让粉丝购买不透明盒子包装的玩具。粉丝们只有在买到手并打开盒子后,才能看到他们到手的究竟是什么玩具,从而给产品增添了惊喜元素。

但现在,它希望能将这一成功模式引入它的全球扩张之旅。它在2018年底推出了一个国际部门,由韩国人文德一(Moon Duk Il,英文名Justin Moon)领导。它国际扩张之旅的第一站是韩国,这毫不意外。韩国与中国有许多文化上的相似之处,通常是许多面向消费者的中国公司国际扩张的先行站。

该公司最新的年报显示,它目前在韩国以及日本、新加坡都有海外分公司。除了在英国开的新店外,该公司称其他的市场还包括了加拿大和美国。

它在2019年底正式宣布进军欧洲市场,采用与当地商业合作的形式。它当时表示,它将首先着眼法国市场,现在看来这一计划有所耽搁,导致它改从英国进入欧洲市场。

早期阶段

除了告诉我们它进入了多少个国家,并一再提到韩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现在的英国是它的全球市场之外,泡泡玛特对扩张的其他细节相对吝啬。这让我们猜测,到目前为止,它大部分的扩张仅限于在线销售,也许还有一些自动贩卖机销售,用公司行话说就是“无人贩卖机”,而实体店的实际数量可能相当有限。

去年10月,它启动了“全球品牌大使”计划,表明该公司正在复制网红加社交媒体的成功模式,推进它的海外雄心。在去年前六个月的最新财务报告中,该公司承认国际销售额占其同期总销售额的比例不足10%,因此它不会提供这部分业务的更多具体数据。

它还在各种采访和公告中透露了迄今为止的各种实践。其中提到,该公司的全球扩张将包括与迪士尼(DIS.US)和拥有“Hello Kitty”特许经营权的三丽鸥(Sanrio)等公司合作开发的玩具,这表明该公司在这部分业务上不会过于依赖自家广受欢迎的中国玩具。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文德一还指出,该公司将顺应当地口味,让北美和欧洲的消费者在付款前看到他们购买的东西,和它在亚洲非常受欢迎的“盲盒”策略有所不同。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似乎还是直接拥有更多的海外业务,而不是像名创优品那样,采用严重依赖当地合作伙伴的特许经营模式。该公司拥有其韩国业务的80%,在其他海外公司可能也拥有类似比例的控股权。当扩张处于早期阶段时,这其实算是很正常的,一旦泡泡玛特为其海外业务找到合适的模式,它很可能就会开始更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要想了解泡泡玛特的全球足迹最终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拿名创优品做对比。泡泡玛特于2010年创办,直到10年后才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而名创优品在2013年成立,两年后就在海外开设了首家门店,速度要快得多。

截至9月底,名创优品在近90个国家拥有近1,800家门。相比之下,它同期在中国有大约2,800家门店,占其总销售额的60%左右。但是在截至去年9月的三个月里,它的国际收入增长了78%,比它在国内的销售额增幅快出四倍多。由于这种快速增长,国际销售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从一年前的17%增至23%。

毫无疑问,泡泡玛特很羡慕这些数字,希望自己在海外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它的玩法与名创优品稍有不同,因为它依靠创造一种收藏者的文化来销售玩具并获得丰厚的利润。虽然它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但要说它在海外市场是否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还为时过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