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盲盒收藏玩具的泡泡玛特在伦敦开店,正式涉足欧洲

重点:

  • 泡泡玛特通过在伦敦开店进入欧洲市场,自从一年前开拓第一家海外店之后,它的足迹已遍及23个国家
  • 公司希望复制在国内的成功模式——通过网络和自动贩卖机等低成本渠道销售潮流玩具,再辅以社交媒体攻势推动销量

阳歌

全世界擦亮眼睛!一开始,来自中国的字节跳动给我们带来了TikTok——一款风靡全球青少年群体的短视频应用。如今,规模小得多但同样时髦的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9992.HK)试图将它在国内已圈粉无数的玩具推向全球受众,希望能将Dimoo、Pucky等玩偶系列带给我们。

根据公司网站上的一则公,上周四它在英国伦敦开店,正式涉足利润丰厚的欧洲市场。自2020年底在韩国开设第一家海外门店以来,泡泡玛特的全球足迹已经到达了23个国家。

泡泡玛特相当引人注目的是,它有能力将普通玩具点石成金,同时利用一个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分销网络,将高利润的在线和自动贩卖机销售网与成本较高的传统实体店结合。它还大量利用社交媒体工具,使其噱头十足的最新玩具成为网络社区热议的话题,以促进此类商品的交易,也为即将推出的新产品带来关注。

与同行相比,它成本低,同时却可以为它的可收藏玩具标出高价,这样的组合使其获得了极其令人羡慕的利润率。去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63.4%,比国内时尚零售业竞争对手名创优品(MNSO.US)最新的27.4%高出一倍以上。同样风靡的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TGT.US)公布的毛利率与名创优品相似,为28%,而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也远远高于全球玩具巨头美泰(MAT.US)的47.8%。

投资者对泡泡玛特的回报是高达74倍的历史市盈率,这同样也远高于名创优品的58倍,塔吉特的18倍和美泰的9倍。

到目前为止,泡泡玛特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本土市场,它采用“盲盒”的销售模式,让粉丝购买不透明盒子包装的玩具。粉丝们只有在买到手并打开盒子后,才能看到他们到手的究竟是什么玩具,从而给产品增添了惊喜元素。

但现在,它希望能将这一成功模式引入它的全球扩张之旅。它在2018年底推出了一个国际部门,由韩国人文德一(Moon Duk Il,英文名Justin Moon)领导。它国际扩张之旅的第一站是韩国,这毫不意外。韩国与中国有许多文化上的相似之处,通常是许多面向消费者的中国公司国际扩张的先行站。

该公司最新的年报显示,它目前在韩国以及日本、新加坡都有海外分公司。除了在英国开的新店外,该公司称其他的市场还包括了加拿大和美国。

它在2019年底正式宣布进军欧洲市场,采用与当地商业合作的形式。它当时表示,它将首先着眼法国市场,现在看来这一计划有所耽搁,导致它改从英国进入欧洲市场。

早期阶段

除了告诉我们它进入了多少个国家,并一再提到韩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现在的英国是它的全球市场之外,泡泡玛特对扩张的其他细节相对吝啬。这让我们猜测,到目前为止,它大部分的扩张仅限于在线销售,也许还有一些自动贩卖机销售,用公司行话说就是“无人贩卖机”,而实体店的实际数量可能相当有限。

去年10月,它启动了“全球品牌大使”计划,表明该公司正在复制网红加社交媒体的成功模式,推进它的海外雄心。在去年前六个月的最新财务报告中,该公司承认国际销售额占其同期总销售额的比例不足10%,因此它不会提供这部分业务的更多具体数据。

它还在各种采访和公告中透露了迄今为止的各种实践。其中提到,该公司的全球扩张将包括与迪士尼(DIS.US)和拥有“Hello Kitty”特许经营权的三丽鸥(Sanrio)等公司合作开发的玩具,这表明该公司在这部分业务上不会过于依赖自家广受欢迎的中国玩具。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文德一还指出,该公司将顺应当地口味,让北美和欧洲的消费者在付款前看到他们购买的东西,和它在亚洲非常受欢迎的“盲盒”策略有所不同。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似乎还是直接拥有更多的海外业务,而不是像名创优品那样,采用严重依赖当地合作伙伴的特许经营模式。该公司拥有其韩国业务的80%,在其他海外公司可能也拥有类似比例的控股权。当扩张处于早期阶段时,这其实算是很正常的,一旦泡泡玛特为其海外业务找到合适的模式,它很可能就会开始更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要想了解泡泡玛特的全球足迹最终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拿名创优品做对比。泡泡玛特于2010年创办,直到10年后才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而名创优品在2013年成立,两年后就在海外开设了首家门店,速度要快得多。

截至9月底,名创优品在近90个国家拥有近1,800家门。相比之下,它同期在中国有大约2,800家门店,占其总销售额的60%左右。但是在截至去年9月的三个月里,它的国际收入增长了78%,比它在国内的销售额增幅快出四倍多。由于这种快速增长,国际销售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从一年前的17%增至23%。

毫无疑问,泡泡玛特很羡慕这些数字,希望自己在海外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它的玩法与名创优品稍有不同,因为它依靠创造一种收藏者的文化来销售玩具并获得丰厚的利润。虽然它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但要说它在海外市场是否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还为时过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ngshan makes PCBs

从钣金厂到PCB巨头 东山精密扩张之路与债同行

金属钣金加工业务起家的东山精密,透过多宗收购跨足PCB领域,如今已向香港递交上市申请 重点: 从金属钣金加工转型为全球第三大PCB供应商的东山精密,已申请在港上市 公司在AI与汽车市场的积极扩张,伴随负债不断增加,恐导致财务过度延伸的风险   陈竹 如果没有,就买下来。 这似乎成了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002384.SZ)的行事准则,公司上周正式递表港交所,希望投资者也能买单其并购扩张的成长故事。东山精密最初是一家传统的钣金加工企业,但在过去十年透过一连串并购,成功转型为印刷电路板(PCB)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今年东山精密再度加速其并购打法,宣布两宗重大交易,以扩大其在光通讯及汽车零组件领域的版图。伴随收购动作不断,公司也寄望于香港上市集资,以支撑其持续不断的收购支出。 公司已为此次潜在的公开发售聘请五家顾问,由瑞银及中国领先券商中信证券领衔。虽然东山精密尚未披露具体集资规模,但从其强大的顾问阵容推测,此次IPO规模料将相当可观,集资额可能超过1亿美元。 迄今为止,公司透过并购推动的成长策略相当奏效。其在PCB领域的资产收购,使其成为全球第三大PCB供应商,而PCB亦是各类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公司显然将此视为胜利方程式,并将“战略性并购”列为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强调这是一套经过验证、能有效推动业务向新领域拓展的增长模式。 然而,积极扩张的背后,也让东山精密背负了沉重负债,这是公司面临的一项重大风险,我们将在后文更详细分析。此外,跨入光通讯等全新领域也未必保证成功,因为相关行业运作机制各异,并伴随全新的管理挑战,可能对公司的能力边界构成考验。 并购驱动增长 东山精密的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成立的东山钢板。虽然公司多年来一直希望切入消费电子业务,但直到2016年以6亿美元收购美国Mflex(专精于软性印刷电路FPC)后,才真正成功进入该市场。FPC是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便携式设备的软性印刷电路板。 两年后,公司再以2.93亿美元收购代工巨头伟创力旗下、专注于硬性印刷电路板(RPCB)的Multek,使其具备生产所有主要类型PCB的能力。 自此之后,PCB成为东山精密的核心业务,事实上已取代其传统的精密金属零组件与铸件业务。今年上半年,PCB业务录得110亿元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 65%。相比之下,其传统精密零组件业务目前仅占13.9%的收入。 公司的整体收入虽然仍在成长,但增速并不算快,今年上半年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66亿元增至170亿元,升幅2.4%。同期利润则增长更快,由5.6亿元升至7.58亿元,增幅达39%。不过,公司相对较低的利润率仍反映出该行业竞争激烈的特性。 在PCB业务中,东山精密主要聚焦于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型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软性印刷电路(FPC),该类产品期内占其PCB销售的84%。根据其申请文件引用的第三方研究,去年东山精密为全球第二大FPC供应商、以及全球第三大 PCB整体出货商。 公司在FPC市场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二名,对应23.8%市占率,但需留意的是,其在整体PCB市场排名全球第三,却仅占4.8%的市占率,凸显PCB行业高度碎片化的特性,也反映该成熟市场竞争格外激烈。 尽管中国企业目前生产了全球大部分的PCB,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根据深圳创业投资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截至今年4月,中国A股市场共有43家PCB 企业上市,其中不少位于科技产业更集中的深圳,包括胜宏科技(300476.SZ)、深南电路(002916.SZ)及沪电股份(002463.SZ)等。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东山精密寻求进一步多元化业务也就不足为奇。公司再次启动其一贯的策略性并购模式,延续其行之有效的成长公式。 公司于6月宣布,将以59亿元收购台湾的索尔思光电。索尔思光电专注于生产光收发模组,为数据中心及电信网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是光通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件。此次收购标志着东山精密正式进入光通讯领域。 收购索尔思光电之前,公司于5月亦宣布将以1亿欧元(1.15亿美元)收购法国汽车零组件制造商Groupe Mécanique Découpage,为其并购布局再添一笔重大交易。 透过收购索尔思光电,东山精密正试图抓住人工智能热潮所带动的强劲需求,包括AI伺服器以及应对海量数据处理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AI伺服器不仅需要索尔思光电所提供的光收发模组,也需要高度复杂的PCB,这让公司在两者之间产生潜在协同效应,有助东山精密切入并拓展其高端电路板在这一火热市场中的客户关系。 借此机会,公司于7月宣布将投资最高10亿美元,在珠海及泰国建设高端PCB生产设施。…

简讯:国泰十月客货运量齐升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运营数据,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于上月共接载逾320万人次旅客,按月增21%;货运量则超过15万吨,按月增长12%。 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表示,受惠于国庆黄金周及中秋节等多个假期,十月初由内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闲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加上香港举行多个大型展览,吸引来自多个长途市场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载客率高86%﹐创近年同月新高。 国泰航空于本月开通每日往返长沙的直航服务,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大利亞阿德莱德的季节航班;而香港快运将于本月下旬,开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国泰开市升0.8%报11.69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低位升4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