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川味麻辣烫专营店利用特许经营模式迅速壮大,主打二三线城市,总共开设了5,783家门店

重点:

  • 领先的川味麻辣烫专营品牌杨国福申请在香港IPO,加入了最近掀起的一波餐饮企业上市潮
  • 该公司利用特许经营模式迅速扩张,但其家族企业的性质,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钱锋

香港的几宗新的餐饮企业IPO正在让市场升温,而它们经营的刚好是引领中国最新餐饮热潮的麻辣火锅。

先是专营麻辣海鲜火锅的七欣天在1月申请上市,如今,专卖麻辣烫的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交了申请。两家公司都希望用近期的快速扩张来吸引投资者,希望该策略不仅能提高门店数量,也能提高自身估值。

中国第三大火锅连锁品牌七欣天年初提交的上市申请显示,其门店数量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翻了一倍。Canyan Data的数据显示,杨国福也在快速扩张,过去三年以平均每天三家新门店的速度增长。截至去年9月,杨国福拥有5,783家门店,其中18家开在了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

杨国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市场估值,因为公司从未向大型私人投资者寻求融资。但早些时候未注明来源的报道称,公司不久前因为希望获得200亿元(31亿美元)的估值而吓跑了私人投资者。

杨国福上个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中国的麻辣烫市场规模为1,33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增长到1,973亿元,相当于同期年均增长率11.5%。该公司认为有望将自身的标准化模式推广至整个行业,并援引第三方数据称,此类麻辣烫连锁店占据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1年的22.5%增长到2025年的26%。

虽然深圳的福客麻辣烫和上海的小蛮椒麻辣烫等小型连锁品牌也获得了投资者的融资,杨国福在麻辣烫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个名为张亮的连锁企业。截至2021年年中,张亮在全世界299个城市拥有5,800家门店,是唯一一家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竞争对手。

两个品牌都专注于二三线城市,利用特许经营模式快速扩张。杨国福严重依赖外部供应链管理,而张亮主要靠自己生产。这意味着杨国福利润更大,但是要牺牲一些产品和质量控制。

招股说明书显示,杨国福的收入从2019年的11.8亿元人民币缩水至11.1亿元人民币,这很可能是中国的防疫政策要求许多餐饮企业关停数月的结果。但是去年前九个月,公司收入反弹至11.6亿元人民币,生意恢复到较为正常的水平。其利润也遵循了相似的模式,从2019年的1.81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1.69亿元,去年前九个月反弹至2.02亿元人民币。

招股说明书显示,去年前九个月,杨国福的平均客单价是29.3元。相比之下,外卖餐饮平台美团的数据显示,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数字是40元左右。

时运不济

对广泛的火锅行业来说,过去两年不是好年景,主要是因为与疫情有关的限制,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过度扩张,导致一些连锁店在急于成长的过程中新开店面的盈利能力较差。在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0520.HK)亏损逾4,000万元,而行业的领导者海底捞(6862.HK)预计2021年的净亏损高达38亿元至45亿元。

公司创始人杨国福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麻辣烫连锁店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疫情期间趁机开店。他说,在此期间,公司积极寻找过去搞不到手的高品质门店,使其得以在黄金地段迅速开新店。

麻辣烫源自四川,而杨国福是东北人。他放过羊,收过破烂,2003年与妻子在哈尔滨的宾县开始投入餐饮业,卖街头小吃。为了迎合当地人口味,他对麻辣烫进行了改良,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他的第一批加盟者都是老家的亲友。

2015年,该公司将总部迁至上海,两年后在温哥华开设了第一家海外特许经营店,随后于2018年又在墨尔本和东京开店。尽管扩张迅速,但杨国富从未求助于高知名度的私人融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轻资产特许经营模式所需资金较少。

除了店内消费,杨国福和中国许多领先的餐饮运营商一样,在疫情期间发现了外卖的巨大商机。中国的麻辣烫外卖市场已经从2016年的约55亿元迅速增长到2020年的约34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700亿元。麻辣烫很适合外卖,因为它的准备时间短,而且汤底和调味料等原料的包装一般都很简单和规范。

虽然特许经营模式帮助杨国富控制了成本并快速扩张,但它也带来了固有的风险。去年7月,在围绕火锅行业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中,市场监管部门走访了该公司在全国的3,000多家门店。结果,800多家门店被责令“整改”,5家受到警告,24家被立案查处。

专家表示,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杨国富麻辣烫是一个风险相对较高的企业,他们指出,内部控制等问题有可能引起投资者的担忧。在上市前,杨国富和妻子各持有公司38.79%的股份,他们的儿子持有其余大部分股份,持股比例为19.39%。公司的关键管理职位,也都由家人把持。杨国福告诉《财经》杂志,公司将在IPO中向投资者出售约15%的股份。

杨国福麻辣烫上市之际,中国餐饮行业的整体竞争正在升温。海底捞的例子表明,快速扩张有可能存在风险。海底捞曾经深受投资者青睐,2018年在香港IPO时筹集了9.63亿美元。该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年,收入激增59.5%,达到近170亿元。这激发了该公司的扩张欲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该公司开设了500多家门店。 

但事后证明,它对新店面的选择是存在问题的,去年11月,它关闭了300家餐厅,转为重质而非重量。其竞争对手呷哺呷哺去年也关闭了200家餐厅,承认之前的扩张过于冒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美国最新“恶名市场”名单:抖音进、微信退

去年度被美国认定为涉及假冒商品的企业,中国公司仍高居前列 余特莉 抖音的电商平台抖音商城,被列入美国一年一度的全球盗版商品交易高发市场名单中。与此同时,腾讯(0700.HK)旗下的热门社交应用微信,自2022年被列入名单以来,在周三发布的年度“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 尽管腾讯被移出名单,但最新名单上还包括阿里巴巴(BABA.US;9988.HK)、百度(BIDU.US;9888.HK)和拼多多(PDD.US)等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运营的交易平台。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的《2024年假冒和盗版恶名市场名单》,列出38个线上和33个实体市场,从事或助长侵犯知识产权和版权的活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 2006 年首次开始发布该名单。 上榜对公司而言,大多只是颜面扫地,实际并无影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因这些商品通常在美国境外制造,公布这份名单,旨在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免受廉价冒牌商品的影响。 “假冒和盗版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危害美国人民,也危害其他国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大使戴嘉玲说。“我敦促我们的贸易伙伴,与我们一起打击假冒和盗版商品。” 除了中国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商城外,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也出现在最新名单上,淘宝自成立以来已多次入选。另一个受欢迎的中国社交商务平台拼多多也继续入选,该平台也是自 2019 年以来每年都入选。百度的网盘云存储服务也留在名单上。另外,名单还包括中国七个假冒商品交易量庞大的实体市场。 报告称,尽管中国平台经常声称已采取措施打击假冒商品,但权利人往往认为这些努力不够。例如,淘宝与知识产权所有者合作,加强了其反假冒工作。但人们仍担心阿里巴巴最近的重组,减少打击假冒商品的资源,导致大量盗版产品仍在其网站上。 中美之间持续的贸易争端,加剧知识产权、关税和技术方面的紧张局势。许多人认为,恶名市场名单是美国表达对中国贸易行为不满的工具,迫使中国改进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执法措施。 因列入名单可能会损害声誉并影响业务运营,中国公司历来都认真对待。然而,最近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人们对这份名单的动机产生怀疑,许多人认为,在更广泛的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名单背后是带有政治动机。中国企业越来越相信,这些行动可能反映美国试图削弱中方的竞争力,而不是真正担心侵犯知识产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纽曼斯首挂低开 早盘一度跌逾27%

营养品销售及分销商纽曼思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2530.HK)周五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市报0.79港元,较上市价格跌1.3%。早盘一度跌逾27%,其后跌势有所收敛,至中午收报0.65港元,跌18.75%。 纽曼斯公布招股结果,公司全球发售2.5亿股H股股份,最终发售价为每股0.8港元,为下限定价,全球发售净筹1.21亿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65.17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3倍认购。 纽曼斯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藻油DHA产品销售与分销,占总收入比重超过九成,目标消费者为孕妇、产后妇女、婴儿及儿童。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46亿元,同比下滑23.9%,净利下滑42%至4,528.1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布鲁可首日开市大升近82%

拼搭角色类玩具商布鲁可集团有限公司(0325.HK)周五开市报109.6港元,较定价升82%,一手未计使费获利近15,000港元。 公司发行2,773.83万股,每股招股价在55.65至60.35港元,最终以高位定价,集资净额15.57亿港元。公开发售超额5,999倍,国际配售超额37.6倍,一手中率只有10%。 布鲁可的三个IP产品分别是奥特曼、变形金刚及英雄无限。截至2024年6月底止,中期收入10.5亿元,同比升238%,但仍亏损约2.6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特步四季度销售增长强劲

运动鞋制造商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368.HK)周四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核心中国市场实现强劲增长,其中折扣商品和索康尼品牌的增长尤为强劲。 公司表示,截至12月的三个月,核心品牌特步在中国线上和线下的零售额同比增长高单位数。特步折扣商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至30%,而索康尼品牌的销售额则增长50%。 全年来看,特步品牌在中国的零售额也实现高单位数同比增长,索康尼品牌全年销售额增长超过60%。公司补充,全年特步品牌产品的渠道存货周转为4个月左右,较上年的 4到4.5个月略有下降。 特步股价周四下午盘中上涨约1.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