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营收表现强劲 呷哺呷哺乘胜追击
受惠中国经济活动复常,这家“台式小火锅”连锁店今年春节营收持续复苏
重点︰
- 呷哺呷哺预计去年收入减少,同时净亏损增加,但下半年的表现已明显改善
- 该公司计划增加分店、扩充海外市场,并与抖音等平台推出多元化销售,希望抓紧后疫情时期的商机
叶天娜
作为风摩一时的“台式小火锅”集团,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在最近三年的日子不易过,首先是在2021年经历管理层“内斗”后大换血,同时面对反复不定的新冠病毒疫情,在过去两年亏损超过6亿元,市值从高峰近300亿港元,跌至最近的70多亿港元。
该公司在上周二发表盈利警告,预计去年收入减少约23.1%至约47.2亿元,净亏损约3.2亿至3.4亿元,比2021年增加13%至20%,是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第二次亏损。
与不少餐饮集团一样,呷哺呷哺在疫情期间,被要求停业或限制营业时间,但却要应付租金及员工等固定开支,成为亏损的主要原因。但公司表示,去年下半年及时调整架构及策略,与业主谈判免租或减租,加上中国放宽防疫政策,期内净亏损约4,200万至6,200万元,比上半年的2.78亿元大幅减少。
话虽如此,投资市场却不买账,呷哺呷哺的股价在盈警公布后的三个交易日累挫约两成,曾跌破6.8港元,创三个月新低。由于同行海底捞(6862.HK)最近公布去年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不少于13亿元,呷哺呷哺却仍然处于亏损,因此投资者感到失望也是情有可原。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新冠疫情去年对餐饮业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呷哺呷哺的业绩表现是在预期之中:“其股价跌幅较大,除了因为盈警,还因为整体港股气氛不好,加上呷哺呷哺从去年低位2.84港元,曾回升至本年初的10港元以上,部分投资者见市况不妥,决定卖出先锁定利润,成为股价受压的原因之一。”
内外扩版图
随着中国全面解除严密防疫举措,并决心重振经济,呷哺呷哺的主席贺光启自然希望及时抓紧商机,并定下翻身“三步曲”。
第一步是全力扩张,公司计划今年新增超过230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主品牌新增120家、“凑凑火锅”新增超过70家、“欢乐烧肉”新开20家,目的是把握疫后消费复苏的商机。毕竟截至去年6月末,公司只剩下810家分店,比一年前大幅减少267家。
事实上,该公司今年春节假期的总营收比去年同期飙升126%,翻枱率更比去年12月增长近3倍,当中以二线及旅游城市的营业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利用良好复苏势头趁机扩充,实属有迹可寻。
第二步是向海外扩展,有分析估计是呷哺呷哺看到海底捞的海外生意表现理想,希望趁机分一杯羹。该公司已成立海外事业部,进军亚太区主要城市。例如旗下凑凑火锅自去年在新加坡开业后,至今已拥有三家分店;而呷哺呷哺主品牌的海外第一店,也在今年1月25日落户新加坡,并于3月18日在台北试运,更准备继续扩展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
第三招便是连手抖音、小鹏汽车(9868.HK)及百度(BIDU.US;9888.HK)进行多元化营销。呷哺呷哺上周宣布,与进军外卖市场的抖音合作,今年将于抖音平台进行官方直播、达人直播及短片带货等,初步通过旗下小程序,以及抖音原生外卖等方式进行,推出定制化专属外卖产品,双方会员平台将在今年5月前打通,外卖服务计划第三季上线。
管理层内讧
去年呷哺呷哺旗下品牌通过抖音官方号,已获得数亿次曝光量,成交额突破一亿元,预计配合抖音新推出的外卖业务,今年将增长至两亿元。
来自台湾的贺光启1998年在北京开设了首家呷哺呷哺台式小火锅店,然而中国北方人习惯亲朋好友围在一起吃火锅,用的是炭火或煤气,贺光启却从台湾引入电磁炉的吧枱式个人小火锅,在形式上及饮食文化上相差太远,未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直到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为贺光启带来契机,呷哺呷哺打着“一人一锅,非典染不上”的口号,吸引大量想吃火锅、又不敢一群人一起吃的顾客,令公司声名大噪,更吸引资本垂青。
2014年,呷哺呷哺登陆港交所,成为“火锅连锁第一股”,2016年更抛出四年内实现一千家分店、百亿营收及净利润10亿元的计划。直到2019年末,其门店数量虽然高达1,124家,但盈利表现未能赶上,埋下管理层“内斗”的伏线。
2021年8月,呷哺呷哺发声明,罢免带领公司上市的功臣──时任行政总裁的赵怡,并由贺光启领导管理团队。声明的言辞非常不客气,批评赵怡在担任行政总裁期间,公司若干品牌表现未达预期,其管理方式及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存在重大差异。该公司目前的市销率仅1.63倍,远远落后于海底捞与九毛九(9922.HK)的2.83倍和6.38倍,或许正好解释了投资者的忧虑。
“呷哺呷哺的股价长期落后,主要和管理层近年的变动有关,但经历换人后,公司未来能否修补估值,还看贺光启对于最新战略的执行能力。”温杰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