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从教育股转型的直播带货平台,粉丝数量突然大增十几倍,刺激股价曾经在一周内大涨6倍以上

重点:

  • 新东方在线的直货带货节目主播是从教师转型,由于表现风趣、又能向受众提供知识,吸引大量网民关注
  • 股价飙升可能纯粹因为中国内地资金炒作,未有优质的基本面支撑

莫莉

受去年教育部对课外培训的严格监管波及,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797.HK)的K-12学科线上培训业务几乎全军覆没,股价沉寂已久。近期,这家公司靠 “双语直播带货”重回大众视野,主播用英语介绍牛排的特色带货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疯狂转发,不少股民也用真金白银支持,令其股价如同坐上火箭,曾经在一周内大涨6倍以上。

新东方在线的直播业务始于2021年底,其平台东方甄选直播间从上线开始,就定位在农产品直播带货,但关注度和销量一直不太理想。然而,在最近的短短一周内,东方甄选中英双语带货的直播方式突然受到网友关注,一夜之间成为直播界潮流,6月9日,其直播间的粉丝数量才刚刚突破100万,到6月17日已经超过1,300万,即使在深夜时段,也有数十万人守着直播间等待开播。

粉丝量暴涨的同时,销售额也快速攀升。根据第三方平台抖查查的数据,东方甄选的单日商品销售总额(GMV)在6月9日仅300万元,到了6月14日与15日,单日GMV已暴涨至约4,000万元和6,000万元,连续多日高居抖音“带货榜”榜首。

直播间的超高关注度,也为新东方在线的股价助力,该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升势从6月10日开始,当日升幅接近四成;到了之后一个交易日(6月13日),盘中涨幅更一度逼近100%。经历一轮急升后,其股价在上周四达到一年顶峰,曾见过33.15港元,在短短一周之内狂飙6倍多。虽然该股在上周五调整到25港元水平,但仍然比本轮升幅前的6月9日收盘价4.47港元暴涨459%。

趁此轮股价大涨,新东方在线的主要股东之一腾讯(0700.HK)亦“清仓式”减持,据港交所6月20日披露的文件,腾讯在6月15日、16日分别卖出3,561万股和3,899万股,累计套现7.19亿港元(6.2亿元),减持后持股比例从9.04%大降至1.58%。

收入仅杯水车薪

东方甄选的主播团队大多是从课外培训教师转型而来,与传统主播介绍商品特性、主打低价划算的带货风格完全不同,网友们在直播间了解商品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感觉耳目一新。其中最受欢迎的主播董宇辉曾经是英语名师,虽然他被网民嘲笑“长得像兵马俑”,但凭借一口流利的中英双语推销、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加上出口成章的产品介绍,最终俘虏了大量忠实粉丝。

投资界也看好新东方在线的特色直播发展潜力。天风证券的研报认为,东方甄选凭借主播独特背景,建立起独一无二的带货标签,其差异化内容及强大文化品牌,为直播节目带来不少流量:该行认为,新东方在线的商品成交总额(GMV)大幅提升,将直接增加新东方在线与母公司新东方(EDU.US; 9901.HK)的收入和利润。

中信证券的研报则称,新东方在线可以把教培行业对员工的管理经验及组织能力,在直播业务上重复利用,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打造知名主播团队,协助业务增长。

东方甄选最近连续多日高居抖音“带货榜”榜首,如能维持日均GMV达千万元,有望成为头部直播电商多频道联播网(MCN)机构。第三方监测平台新抖数据的资料显示,截至6月17日下午一时,东方甄选最近30日的直播销售额为2.8亿元,参考东方甄选的佣金比例约10%至20%,如以15%的比例计算,新东方在线最近一个月来从直播带货获得的佣金收益约4,200万元。相对于该公司2020/21财年的14.2亿元营业额、以及母公司新东方的42.8亿美元(287亿元)收入,直播带货的收益只是杯水车薪。

升势或昙花一现

由此反映,新东方在线要在直播带货领域深耕并获得更高收益,仅依靠佣金分成实在远远不够,需要逐步深入供应链上游,掌握商品价格话语权。中信证券便在研报指出,新东方在线经营的生鲜类食品在品质控制及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大、客户单价偏低,如果不是深度把控源头产地供应链,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或不明显,难以形成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商业模式。

新东方在线旗下业务原本涵盖K-12教育、大学教育、学前教育及其他业务,在2020/21财年,K-12教育占营收55%;如今,该公司只剩下考研、成人语文培训、留学等业务不受监管风波影响。因此本轮股价飙升,可说是欠缺优质的基本面支撑,因为直播转型的成果还未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事实上,新东方在线股价暴涨,可能纯粹因为内地游资炒作。根据港交所数据,6月13日至17日期间,新东方在线成交金额大幅攀升,连续稳居十大成交活跃股榜首,其中6月16日来自“北水”的资金成交额更高达49.9亿港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45%。

从教育股估值来看,新东方在线最新市销率约12倍,与同行好未来(TAL.US)的0.72倍、以及高途(GOTU.US)的0.61倍比较,看来高得有点脱节;即使与直播平台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快手科技(1024.HK)与欢聚集团(YY.US)的市销率0.9倍至3.6倍相比,它也存在很高溢价。

到底新东方在线的高估值能否持长期维持,还是很快会打回原型?且看创始人兼主席俞敏洪如何领导公司在新赛道打拼下去。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Guirenniao will focus its resources on grain business

转赛道做农贸卖粮 贵人鸟要变火凤凰

这间内地家传户晓的运动公司,经过连年亏损,终结束曾风光不已的运动鞋服业务 重点: 贵人鸟将集中资源,以粮食业务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今年中期业绩,粮食业务占公司总收入已超过一半   刘智恒 9月23日,上交所挂牌的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603555.SH,ST贵人)发表一则公告,内容提到:“公司将抓住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粮食业务作为未来主要经营发展方向,” 公告接着说:“将对运动鞋服业务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实际经营情况,通过包括 但不限于授权许可、出售、租赁等方式进行『贵人鸟』、『Prince』等品牌资产和其他各项运动鞋服相关资产的处置,并逐步退出运动鞋服业务” 看到这里,大家心里明白,这个曾经的“国产运动品牌第一股”,将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教人唏嘘不已。 对内地运动鞋有点认识的人,都听过福建晋江市陈埭镇,几乎所有顶流的内地运动业大亨,除了李宁外,都是在陈埭镇起家;贵人鸟的创办人林天福也不例外,这位曾经的泉州首富,八十年代做波鞋代工起家,眼见光做代工发展有限,于是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押注三四线城市,这一步棋下得准而对,贵人鸟业务蒸蒸日上。 聪明的林天福,更找来香港天王刘德华、当时得令的少女偶像张柏芝,以及台湾大美人林志玲为代言人,贵人鸟即时展翅腾飞,内地无人不识,分店高峰时达到5,000家。 2014年贵人鸟在A股上市,股价节节上升,高峰时市值接近400亿元,当年在港上市的安踏(2020.HK)及李宁(2331.HK)都要靠边站。但为何十年不到,贵人鸟从神坛掉下来,一度接近破产边缘,到今天黯然退下运动产业大舞台,下面将细析当中因由。 贪多务得 部署失误   A股上市后,凭藉资本市场的助力,贵人鸟财力雄厚,那时的林天福雄心万丈,早已不甘心只做波鞋大亨,适借2014年内地政府要大力发展运动产业,看准这一点,林天福开始打造一条运动产业链,网罗各项运动相关业务,开启一系列的产业布局,目标是要建构一个全产业的运动王国。 有钱就让人任性,林天福想到就做,包括入股虎扑体育成第二大股东、投资西班牙足球经纪公司BOY,收购名鞋库100%股权,加上其余零零散散的投资,一下子投入数十亿元,几乎有体育两个字的,不论互联网、游戏、健身等他都不想放过。到后来竟进军保险业,成立安康人寿,更加教人摸不着头脑。 整体发展方向未必是错,但切实执行下来,怎样去部署、发展的速率,以及资金调配等,都必需精准。但林天福过于进取,甚至近乎盲目,一宗收购还未做好,紧接就来另一项,资金不断流出,短期新业务又未能上轨道,终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导致债台高筑。 不务正业 竞争失利 另一方面,随着内地经济持续上升,人们财富增长,对运动鞋服愈来愈讲究,除了要时尚有型外,亦强调专业与功能化,要走高技术路线,细分种类,迎合不同运动实际需要。 偏偏这时候,林天福一心要实现全运动产业,忘掉了初心,忘记产品才是一家公司的生存命脉,一副心思再不是放在改进提升运动鞋服上;加上精神、时间及资金均调配往其它业务,将花在产品的资源大大摊薄,分销推广也不如往昔般全情投入。 在李宁、安踏及特步(1368.HK)都走上国潮之路,相比之下,贵人鸟就落在下风。消费者普遍认为贵人鸟质量还行,可就是款式跟不上,太土了。又例如市场流行的碳板跑鞋,贵人鸟直至近年才推出,但已狠狠落后同行三年。 当想着改变中国运动产业时,林天福似忘记了顾客的需要,顾客不关心你的的视野有多广多濶,怎样有理想去改变中国运动企业,他们只关注产品是否适用,穿起来是否好看舒适,没有好产品,一切都是徒然。 押注农业 打翻身战 公司不断开疆拓土,资金却不断流出,与此同时,本业又被竞争对手远远抛离,四面楚歌下,公司自2018年至2020年,分别亏损6.86亿元、10.96亿元及3.82亿元。到2021年,债务重重及经营困难下,贵人鸟要进行司法重整,引入经营粮食贸易的黑龙江泰富金谷网路科技,持股20.36%,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泰富金谷老板是有东北“粮食大亨”之称的李志华,贵人鸟破产重组后,他逐渐成为公司的实际主理人,并开始在贵人鸟加入与粮食有关的业务,设立上海米程莱贸易,从事粮食贸易,经营大豆及玉米等。今年3月,贵人鸟开始进军预制菜,投资1亿元成立金鹤(齐齐哈尔)预制菜产业园。 贵人鸟今年公布的中期业绩,亏损收窄至1,814万元,运动鞋服业务收入2.32亿元,按年减少19.5%;反之粮食业务大增43.5%至3.42亿元。 毫无疑问,贵人鸟将已经失色的运动品牌砍掉,未尝不是好事,运动行业的竞争如杀戳战场,品牌衰落后,要在今天众多强手环伺下,重拾昔日光辉是十分渺茫,倒不如转战一条新股东熟知而又能有盈利的赛道,特别是李志华本身在粮食行业建立了坚实基础,对业务的认知及了解又十分丰富,若全力去做专长之事,贵人鸟说不定能浴火重生。…
603555.SHG

今年以来的翻倍股有何特征?

在A股市场中,今年以来的翻倍股,主要是中小型公司,而且受机构投资者冷落   买方研选 投资者买入股票,无非也是为了赚钱,能买入翻倍股,绝对是广大股民的终极梦想。先卖个关子,猜猜今年以来的翻倍股有多少? 参考东吴证券的策略报告,截至今年8月11日,以最大涨幅大于100%为基准,中国A股由年初起,一共出现了80只翻倍股。 这些新鲜出炉的翻倍股,到底有哪些特征?首先被发现的共同点,可能是行业属性。年初以来出现翻倍股个数最多的五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传媒/通信/机械设备/电子,分别对应15/13/9/8/7只翻倍股。 另一个容易被发现的共性可能是主题特点,如果对今年这80只翻倍股所涉及的标签进行整理,会发现“AI 应用”、“5G 应用”、“AI 算力”、“数字资产”、“数据安全”、“中字头央企”、以及“国企改革”等概念出现次数较多。 安信证券此前基于A股“一年三倍股”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到对于这类股票的捕获,60%来自于当年市场主线。 当然,翻倍股、三倍股有相对集中的行业和主题共性,但每年的行业主线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2022年翻倍股最多的五个行业,依次是机械设备(41只)、电力设备(32只)、医药生物(25只)、汽车(24只)和电子(19只),可见“大制造板块”是当年翻倍股的大本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的翻倍行情多发生于小盘股,行情启动前股票市值越小、涨幅弹性越大,而且翻倍行情,主要由估值提升驱动,而非盈利增长贡献。 不过,估值提升驱动股价大幅上涨这一点,可能并非今年的特殊情况。因为安信证券的报告中也提到,对于一年三倍股的股价驱动,业绩能够成功消化高估值的公司是比较少的,只有15%的一年三倍股的利润实现翻三倍,而70%的三倍股,主要驱动力仍然来自估值。 此外,今年的80只翻倍股,全部都是被机构所冷落的标的,例如不是基金重仓指数成分股,与此同时,基金重仓组合的平均最高涨幅,却几乎没能超越大盘。这种对比,也表明了重仓组合与今年的翻倍股存在一定背离。 也许比较理性的读者,并没有将捕获“翻倍股”视为自己的目标,但总结翻倍股的特征,却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市场,对不可为的事保持应有的敬畏。 比如,投资者一旦意识到高涨幅个股的升势集中而且短暂,整体存在“20%的时间决定持有的80%收益”,就可能会理解高追的风险;又例如,一旦意识到高涨幅个股存在“机构投资者持有仓位低”,就不应预期跟随机构投资者操作,那就能有较大机会买上倍升股。 本文辑录自机构投资者研究共享平台“买方研选”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unny Optical increases Ant Consumer Finance investment

快讯:舜宇光学向蚂蚁消金增资2.7亿元

最新: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382.HK)周四公布,该公司将向重庆蚂蚁消费金融(蚂蚁消金)增资2.7亿元,完成后对蚂蚁消金的持股将维持6%,为第三大股权拥有人。 利好:该公司表示,蚂蚁消金能为利用智慧商业决策和智能风险控制系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该能力与其业务营运结合,有助进一步提升生产与工作效率,并更好地服务客户。 值得关注:舜宇光学对蚂蚁消金的总投资已达13.8亿元,但由于其母公司蚂蚁集团经历整改后,仍然未有任何关于上市计划的消息,该公司能何时取回投资成本,仍然为未知之数。 深度:舜宇光学是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其收入及市值在2007年上市后稳步上升。不过其业务在2021年开始转差,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更分别同比下挫51.7%及67.8%,反映在业务饱和后,可能需要另觅机遇。该公司表示,由于截至今年6月底拥有超过200亿港元闲置现金,相信对蚂蚁消金的增资,能为集团提供裨益,甚至带来大量潜在合作机会。 市场反应:舜宇光学的股价周五上升,中午收盘涨2.6%,报55.05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位。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382.HK
Scienjoy metaverse transformation continues

快讯:思享无限转投元宇宙 成立公司并宣布新收购

最新:直播平台营运商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SJ.US)周四公布成立新公司Scienjoy Verse Tech Ltd.,以从中国直播服务提供商转型为中东元宇宙公司。 利好:作为其元宇宙方向的重要拓展之一,思享无限还宣布了一项收购Nujoom Almashreq Media LLC 90%股权的协议。 值得关注:该公司对Nujoom的收购,加上之前斥资300万美元(2,190万元)收购迪拜元宇宙公司DVCC Technology的30%股份,可能会令其财务资源开始紧张。 深度:思享无限成立于2011年,并于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最初是一家直播公司,成功借当时中国最流行的在线娱乐形态而崛起。但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开始收缩,促使它寻找其他业务。9月初,公司官宣了一项最新动作,投资迪拜元宇宙公司DVCC Technology,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迪拜Verse Cup”,通过与迪拜赛马俱乐部的独家合作,将元宇宙技术引入赛马领域。而对Nujoom的新投资,以及任命来自迪拜的首席战略官Khalifa Al Shimmari,也标志着该公司在多样化元宇宙产品和服务的最新进展。 市场反应:思享无限的股份在消息公布后,周四于早盘交易上升3.9%至4美元,自从9月6日首次公布其元宇宙计划以来,该股已上涨了33%。 记者:阳歌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J.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