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将斥资13亿美元在内蒙古建立一个大型生产基地的第一期,最终将使其多晶硅产能提高两倍

重点:

  • 大全宣布一项重大投资,据报道价值52亿美元,这将使其多晶硅产能增加两倍
  • 此举将使该公司实现地域多元化,在政治高度敏感的新疆之外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并在其组合中增加几种相关的硅产品

阳歌

多晶硅制造商大全新能源公司(DQ.US)本周宣布了一项大规模的新投资,我们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它。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项投资最终将使该公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原料的现有产能增加两倍,理论上来说它的收入也将增加同样的倍数。另一个积极的方面是,这项投资还将使该公司在地域和产品结构方面多样化,因为它在产品组合中新增了几个相关的硅产品。

而它主要的一个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之前写过的,是由于该行业的泡沫隐约可见,那么当新产能开始投产时,多晶硅价格可能会大幅下降。

投资者对该计划——第一阶段的投资为85.5亿元(13亿美元)——的反应明显不一。该公司的股票在周一公告的当天下跌了6.5%,但第二天又全部涨回,甚至还比之前高一些。在周三小幅下跌后,截至当天收盘,该股略低于公告前的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一计划本身,首先是那项重要的数字,即它将为大全的核心多晶硅产品新增20万吨的年产能。该项目第一阶段将增加10万吨的新产能,施工将于明年年初开始,在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

比较而言,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大全的多晶硅产能为7.5万吨,明年初一个新项目开始生产时,产能将上升到略高于10万吨。

因此,到2023年年中,这个最新项目将使大全的产能差不多翻倍,如果未来几期能完成,产能届时将增至三倍。这可说是野心不小,尽管可能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随着太阳能技术相较传统化石燃料在商业上有了竞争力,太阳能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未来的主要动力来源。在减缓全球变暖进程的赛跑中,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碳减排目标,这也大大推动了太阳能的发展。

当然,不利的一面是,大全并不是唯一一家以惊人速度增加新产能的公司。在过去一年多晶硅价格大涨之后,它的许多竞争对手也在推出类似的计划。这种产能大增具有开始出现泡沫的迹象,许多人预计这种泡沫将在明年开始破灭。这种繁荣到萧条的周期往往会在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破坏,尽管历史表明,过剩的产能最终会被消化并在长期内得到充分利用。

多样化经营

此外,还有多样化经营的因素。大全新能源透露,除了核心的多晶硅产品,新计划还将开始生产半导体多晶硅,以及用于密封剂、润滑剂和绝缘材料等一系列产品的有机硅。

在新项目的第一阶段,大全新能源将增加1000吨半导体多晶硅的产能,这个数字不算太高,但在随后的阶段,最终将扩大到2.1万吨。这个投资项目看起来相当富有远见,因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电脑芯片市场似乎也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在物联网时代,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互相对话并收集信息。

在项目第一阶段,没有提到有机硅的生产投资情况,但大全新能源表示,它的最终计划是建立20万吨有机硅的年生产能力。它详细的规划里还包括未具体说明的年产30万吨高纯工业硅计划。

除了第一期项目85.5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额外,大全新能源没有提供其他的投资金额。但据《光伏杂志》(PV Magazine)的一篇报道,整个扩产项目预计将耗资333亿元(约合50多亿美元)。

这就带出了多样化举措的第二个因素,它涉及地域多元化。本案地点位于内蒙古的包头。大全新能源的总部和目前的大部分业务都在新疆,距离内蒙相对较近,而且两地有着近似的干燥气候。

项目落户包头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几乎可以肯定,对于这样的大型项目,包头会提供大力支持,比如廉价甚至免费的土地、优惠的税收和当地国有银行的低息贷款等优惠措施。同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地方政府实体会成为该项目的投资方,大全新能源在公告中表示,已经与包头市的一区一县(新项目的落户地点)的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书。

这个地理多元化的举措还有一层政治意义。由于总部位于新疆,大全新能源受到了抨击。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甚至对它进行了制裁,但大全新能源表示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强调它没有参与任何西方所不满的行为。

所以,从政治角度来看,在新疆之外的地方布局可能有助于公司在未来免受批评和政治风险的影响。

所有这些都可能帮助提振大全新能源遭受重创的股价,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接近52周的最低点,与国内和全球同行相比,它的估值看起来相当低。与德国竞争对手瓦克化学(Wacker Chemie,WCH.DE)的13.4倍相比,该公司3.1倍的远期市盈率看起来相当疲弱。这个数字也远低于国内竞争对手通威股份(600438.SH)的24.5倍,也不到同样位于新疆的新特能源(1799.HK)8.1倍历史市盈率的一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职教需求日增 中国东方教育盈收双升

这家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10%,净利润飙升近50%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较过去两年的增长率翻倍有余 • 公司受益于中国年轻人对职业培训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后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阳歌 职业教育不仅助力中国青年应对严峻就业市场,更为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强劲动力。本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几乎所有核心指标均稳步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近50%。 对投资者更具意义的是,这家公司崛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军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价强势反弹,52周内累计涨幅逾200%,触及近四年高位。不过,投资者跟风追涨前需注意,职教板块已显现分化格局,龙头股表现强劲,中小同业则持续承压,详细分析见下文。 过往数年间,职教机构在中国庞大教育体系中一度遇冷,因资本竞相追逐K-12学段服务,以及顶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长私营企业。2021年监管风波叫停多数K-12学科培训服务,使前者几乎清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后者近期也明显承压。 此消彼长之下,专注烹饪、汽修、计算机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的职教机构,反成民办教育领域表现最佳的板块。与触碰监管红线的K-12教培机构不同,职业教育正持续获得政策强力支持。 政策红利直接体现于财报: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补助金倍增至2,150万元(折合3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170万元。金额绝对值有限,但显著印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类无须偿还的资金既可冲减运营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润空间。 近期关键政策突破在于,职教机构首获颁发学士学位授权,这是原属传统高校的特权。除象征高等教育类型平等化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职校毕业生由此获得报考公务员及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东方教育在财报中指出,为应对市场变局,其三年制长期课程的报名占比持续攀升。为使日益趋近传统高校模式的长期培养获得更佳环境,公司正打造多个“职业教育产业园”。此概念实则暗合高校校园的职教版本。 新园区将与遍布全国的234个教学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学点)形成互补。目前,四川、山东、贵州、河南四省职教产业园一期已投入运营,江苏、江西两省同类项目也在规划中。 公司强调:“本集团相信职教产业园,将成为增加学生对本集团教育服务需求的主动力,并可在未来达致成本协同效益。” 美容领域的大生意 财报深层数据进一步揭示,中国东方教育整体招生规模加速扩张,但当前疲弱就业环境下,各专业冷热不均。时尚美业板块表现亮眼之际,信息技术(IT)领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1.9亿元(上年同期为19.8亿元),相较过去两年3%至4%的年增速显著提升。期内新生注册量同比增长7.1%至83,521人,学员月均总数增长5.5%至152,817人。 时尚美业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中的业绩明星,营收几近翻番,学员月均人数增长76%。但该板块营收占比仍较小,最新财报期仅贡献总营收的4%。 烹饪技术作为核心创收板块,贡献近半数营收,该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1%,学员月均人数增长8.3%。规模较小的西点西餐部门表现更优,营收增长14%,学员月均人数增长18.5%。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板块成为业绩洼地,期内营收同比下降3%,占公司总营收17%。该板块学员月均人数同比下滑6.8%。 招生规模扩容的同时,营业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实现了师资零扩张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动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终驱动净利润同比增长48.4%至4.0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2.72亿元。 伴随盈利提升,公司将去年的末期股息从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该举措也是投资者青睐度攀升的潜在动因。 需要重申的是,并非所有职教股均享行业需求红利。中教控股(0839.HK)作为另一业内主要参与者,当前市盈率27倍,与中国东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后者市值约为前者一倍。规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团(2001.HK)估值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则几近亏损边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亏损仍扩大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亿元(美元)。不过,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期内录得亏损1.27亿元,按年扩大11%,经调整净亏损为8,802万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来自购买系统的医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数亦由约180万次增至259万次,院外使用人数增至12,915人。同时,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贡献逾2.4亿元收入,成为新业务增长点。然而,销售成本、行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拖累整体亏损扩大。 脑动极光是一家专注于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创新企业。今年6月,公司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抑郁症辞职。 脑动极光股价周五平开,至中午休市报5.36,跌1.8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务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贡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禾赛计划赴港进行二次上市

根据周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的通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 (HSAI.US),计划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资料,主营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技术的禾赛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发行5,120万股普通股, 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1.9亿美元。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近五倍,目前交易价较IPO价格高出约40%。本月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4%至7.06亿元。本季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400万元,一年前则亏损7,20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