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美国超越中国成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 拜登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TikTok与字节跳动起诉美国政府

▷ “五一”新房成交量创五年新低

▷ 曹操出行申请香港上市

本周中概股评分:6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外贸及服务业释放积极信号

经过几个月多数不振的数据后,最新的外贸和服务部门的经济指标相对积极。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1.5%,从上个月的下降7.5%中反弹,进口同比增长8.4%。与此同时,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录得52.5,牢固地处于扩张区域。

即使中国经济放缓,服务业一直相对稳定,最新的PMI数据是连续第16个月处于扩张区域。外贸一直存在问题,近年由于海外买家的疲软,多数数据呈收缩之势。此次进口大幅增长令人鼓舞,因为这可能表明国内需求正在改善。

美国超越中国成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谈到贸易,德国在第一季度跨越了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超过中国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在这三个月,德国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0亿欧元,而中德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00亿欧元。此前,中国连续八年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一位分析师将这一变化归因于美国强劲的经济带来的稳定需求,而中国的需求由于自身经济放缓而减弱。在更高层面,这种转变也似乎反映了德国最近减少对俄罗斯和中国依赖的举措,以避免与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方关系恶化时可能引发的经济冲击。

中概股延续上行势头

上周,中概股进一步步入牛市区间,尽管当周的涨幅已在放缓。恒生H股指数上涨2.6%,MSCI China ETF上涨0.9%,恒指上涨2.6%。恒生H股指数现在较1月下旬的低点上涨34%。

这一波反弹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中国公司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在纽约和香港开展IPO。上周末,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极氪进行了一次这样的上市,筹集了4.41亿美元,成为自2021年以来中国公司在美国规模最大的IPO。

》》行业

“五一”新房成交量创五年新低

上周,我们看到一些迹象表明中国的商业房地产市场可能接近底部,但对于规模更大的住宅市场并非如此。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重点12城新房成交约2100套,比去年同期下降52%,创五年来的新低。

这一表现延续了4月的趋势,当时中国前100家开发商的新房销售价值较去年同期下降45%,延续3月下降46%的趋势。由于消费者对大宗消费十分谨慎,并担心房价将继续下跌,这种下跌看起来不太可能很快结束。

中国为锂电池热潮降温

近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在电动汽车及太阳能电池板等关键新兴行业,过剩产能的抱怨不断升温,中国一直坚称并未造成过剩产能。不过,中国正提出新规,以控制锂电池行业。

上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草案新规,将提高一系列电池规格标准,预计会淘汰低质量产品的制造商,并抑制新进入者。

拜登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一些重要的头条新闻中成为焦点,包括路透社报道称拜登政府将于本周宣布对一些战略部门征收新关税,其中包括电动汽车。另一则头条新闻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研究在欧洲生产,以避免未来可能从欧盟征收的进口关税。

美国的行动主要是预防性的,因为该国尚未进口许多中国电动汽车。相反,这一信号可能旨在阻止任何可能考虑这种进口的美国本地公司。与此同时,中国公司向欧洲的转移可能相对较小,因为大多数生产商缺乏资金进行此类重大投资。

》》企业

极氪打破中企赴美IPO僵局

吉利支持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上周末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中国公司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美国IPO,通过股票发行筹集4.41亿美元。需求出乎意料地强劲,促使其在股票定价达到其价格范围的顶端后,增加了上市规模。

我们的文章曾提及,极氪进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有点晚,但由于与吉利的密切关系,依然有很大成功的机会。吉利是中国领先的私营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球成功案例之一。这笔交易将极氪的估值定为约50亿美元,低于竞争对手理想汽车的210亿美元,为蔚来汽车的110亿美元的一半左右。

TikTok与字节跳动起诉美国政府

上周,TikTok与字节跳动在美国提起诉讼,旨在废除一项有争议的新法律。该法律将禁止TikTok进入市场,除非它出售广受欢迎的短视频服务在美国的业务。两家公司认为,这项法律有多种违宪之处,包括违反言论自由的权利。

两家公司称,拜登总统上月底签署的这项法律是第一次针对特定公司实施这种禁令。

花旗关停在华保险代销业务

上周,花旗银行退出中国个人业务再迈一步,该行正式停止向其零售银行客户销售其他公司的保险产品。花旗中国上周还停止发行本地信用卡,落实了其今年1月披露的一项举措。

花旗退出中国个人业务并不是什么大新闻。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一直缓慢,主要是由于严格的监管和来自本地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

众安在线2亿美元购上海商厦

我们上周关注了在线保险公司众安,该公司以2亿美元购买上海的两栋写字楼。众安购买这些物业是为将总部设在自己的家乡,因此这个举措具有实际目标,而不是完全出于投资目的。

尽管如此,该公司可能认为这些楼宇将保持其价值,不会再大幅下跌。这符合最近的信号,似乎表明中国过度建设的商业地产行业或接近底部,可能很快会开始回升。

曹操出行申请香港上市

上周,我们还带来了曹操出行的故事,该公司正试图成为中国三大主要网约车应用中第一家上市公司。曹操出行由汽车巨头吉利控制,上个月在香港提交了初步招股书,显示其收入在过去三年中稳步增长,尽管仍远远落后于行业领导者滴滴。

据报道,滴滴也在考虑在香港重新上市,与其类似的嘀嗒出行也申请在香港上市。

新闻

简讯:六福集团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转跌势至双位数增长,分别按年升13%及14%。整体同店销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销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销售升1%,澳门跌1%,海外市场升20%。至于内地市场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销售,分别升14%、31%、19%。 公司称,虽然季内国际平均金价升约四成,按重量计价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价首饰产品的同店销售本季进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团全球有3162间店铺,上季净减少125间,主要是内地品牌店减少。公司对内地中长线业务前景审慎乐观,计划今年度在海外净增加约20间店铺。 六福集团周五股价高开0.7%,至中午休市报22港元,升3.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新游戏上线 创梦天地扭亏为盈

网游企业创梦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于新产品上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预计今年前六个月将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至5,000万元,较2024年同期1.09亿元的亏损显著改善。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达3,000万元至6,000万元,上年同期则为3,400万元。 公告明确指出:“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集团自研产品和新产品的上线,带来集团利润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1%至15.1亿元,净亏损则从2023年的4.53亿元同比扩大至5.29亿元。 创梦天地股价周五开盘上涨9.6%至0.91港元,随后持续上涨,早盘上涨20%。周四收盘时,该股年內已下跌6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look prepares to list in US

Klook上市弃港选美 拟筹5亿美元势成集资王

据媒体报道,这家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香港在线旅行社,正计划短期提交纽约上市申请,拟筹资最多5亿美元 重点: Klook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有望成为自霸王茶姬融资4.75亿美元以来,今年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 此次上市可能使这家立足中国香港、专注年轻客群的在线旅行社估值突破30亿美元   阳歌 谁说中资企业不再谋求赴美上市? 彭博社周四报道,香港在线旅行社Klook Travel(客路旅行)正筹备申请赴美上市,募资规模或达5亿美元。若顺利成行,该交易将打破高端茶饮连锁霸王茶姬4月募资约4.75亿美元的纪录,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华尔街最大规模IPO。 公司名称源于“keep looking”的客路,虽未就融资计划置评,但其健谈的联合创始人曾透露,考虑在香港或纽约上市,且随时可推进。包括彭博最新报道在内的多方信源显示,公司拟募资3亿至5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公司正与财务顾问推进合作,可能很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保密方式提交上市申请。在中资企业日益弃美赴港的背景下,Klook此番赴美IPO堪称逆势之举。 Klook完全具备操盘大规模募资的资质,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中两位拥有投行履历,其投资方涵盖多家全球顶级机构。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身为千禧一代,深谙Z世代等核心客群的消费心理。 这使得Klook有望成为年轻旅行者的时尚新选择,其服务体验超越Booking(BKNG.US)、Expedia(EXPE.US)等传统巨擘及携程(TCOM.US; 9961.HK)、同程旅行(0780.HK)等国内头部平台的固有模式。 Klook此前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仅确认2023年营收突破30亿美元,且在疫情三年困局后,借“报复性旅游”浪潮实现盈利。公司业务覆盖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欧洲、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印度等全球22个不同市场。 尽管尚未公布区域营收细分数据,但过往报道显示其主营亚洲旅游业务。 虽拟首次公开募股,Klook实为2014年创立的行业老兵。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后与熊小康及曾在花旗银行任职的林照围共同创立Klook。 高盛、软银、红杉中国等顶级机构共同参与投资。公司迄今完成八轮融资,募资逾10亿美元,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获得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1亿美元注资。据此前报道,公司2018年疫情前估值已突破10亿美元。 30亿美元估值成色几何? 最新融资后虽未披露估值,但参照其IPO募资目标,及主要国际对手市销率普遍高于1的现实,30亿美元估值具合理性。对标业务形态相近、市销率1.8的Expedia,Klook以2023年30亿美元营收计,估值可达50亿美元以上。 我们认为,Klook深耕年轻旅行群体的差异化定位,构成独特投资价值,该群体更注重旅途体验而非具体目的地。 尽管年轻客群收入较低,但願意为情感满足型体验付费,这特质在中国市场尤为突出。作为Klook核心市场之一,本土消费者在角色扮演、限量潮玩等“谷子经济”领域投入不菲。 Klook深度布局社媒获客,针对欧美用户主攻TikTok、Instagram,中国市场发力抖音和小红书。核心策略是启用关键意见领袖(KOL),公司此前称合作逾20,000名达人,后者通过佣金及赞助旅行获益,其与TikTok的合作更支持用户直接在平台完成预订。 2023年,Klook各平台的全球月均访问量约7,000万人次中,约70%为千禧一代及Z世代。 规模方面,Klook在提及的全球在线旅行社中已居前列。按2023年营收计,约为深耕国内客群且高度依赖腾讯的同程旅行的一倍,相当于龙头携程的半壁江山。但与热衷谈论国际化却鲜少披露海外业绩的携程不同,Klook展现更强的全球多元化特征。 相较全球布局的主要竞品Expedia及Booking(两者2023年营收分别为Klook的逾3倍和6倍),公司规模仍存差距。 本质而言,Klook实为在线旅游领域充满新意的潜力股。总部位于香港赋予其开拓中国市场的独特通道,同时规避了境外消费者对中资背景的顾虑。其年轻化定位与社媒打法构成差异化优势,伴随核心客群年龄增长及消费力提升,未来增长可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创机器人中期收入按年大增80%

机器人企业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发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较去年同期的9,924万元,上升70至80%。 收入大升原因是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于期内销售强劲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18台。另外“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核心区域的快速覆盖与渗透,销售稳步增长。“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后,需求亦渐上升。 由于收入快速增长,加上集团全方位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率,期内经调整净亏损按年收窄40%至1.25亿元。 公司周五开盘升1.3%报18.6港元,年初至今股价已升8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