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中国债务/GDP比重达到288%

▷ 国有航司亏损严重

▷ 风能、太阳能超越煤电

▷ 恒大被勒令清盘

▷ 特斯拉用宁德时代设备建新工厂

本周中概股评分:40/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地方债压力加剧

最新的年度数据显示,中国的债务负担正变得越来越沉重,尤其是对地方政府的冲击尤为严重。财新的数据称,去年中国的债务占GDP的比例上升至创纪录的288%,比2022年高出13.5个百分点。另一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去年为其债券支付了创纪录的1740亿美元利息,这还不包括账外借款。

这两个数字不仅显示出中国正试图通过增加债务来摆脱经济放缓,而且还显示出随着地方政府传统的土地销售收入枯竭,这些债务正逐渐压垮地方政府。西方的观点一般认为这种增长的债务在是不可持续的,但日本的例子表明,在某些亚洲国家,这种状况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PMI指数呈现复杂局面

PMI指数在一月份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显示增长,另一方面则是收缩。在增长方面,财新PMI本月报告为50.8,与12月持平。但官方PMI报告为49.2,虽然较12月有所改善,但仍低于50的荣枯线。

数据的分化似乎显示,在当前的经济放缓中,私营部门的表现优于中国庞大的国有部门,因为财新PMI主要集中在前者的公司,而官方PMI则聚焦于后者。出口在报告中是一个亮点,因此私营部门公司很可能从该领域的强劲表现中受益。

中国股市重回跌势

在政府刺激措施的激励下,中概股一度有所回升。但是之后还是缺乏正面消息,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上周重回跌势。恒生H股指数上周下跌了2.6%,而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了5.6%,恒指跌2.6%。

上周,副总理何立峰也开始呼吁采取更大行动来支持中国低迷的股市。北京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鼓励主要机构不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的负面报告,以及禁止部分卖空操作。但似乎没有一项措施产生太大效果。

》》行业

国有、私营航司两重天

中国国有与私营航空公司近日提交了去年的初步财务报告。前者大多报告了巨额亏损,而后者则普遍显示盈利。中国东方航空,在三大国营航空公司中表现最差,预计将报告高达83亿元人民币的年度亏损。

相比之下,私营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海南航空和吉祥航空均表示今年将实现盈利。2023年,随着中国取消大部分封控措施, “报复性旅游”开始出现,私营航空公司恢复盈利并不令人惊讶。国有航空公司的亏损可能反映了国际业务的疲软和庞大的成本结构。

风能和太阳能超越煤电

中国风能和太阳能的总装机容量预计今年将正式超过燃煤发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到今年年底,风能和太阳能将为国家电网贡献约1300吉瓦,约占总量的40%。相比之下,煤电预计将降至总量的37%。

1300吉瓦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中国此前设定的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1200吉瓦的官方目标。这一快速建设是由于国有大型企业急于帮助北京实现其清洁能源目标而掀起的大规模建设热潮。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新装机容量是否能盈利,尤其是在大部分相关国家补贴已经结束的情况下。

航天初创公司发生事故三人受伤

西方,特别是美国,私人太空探索的故事已经铺天盖地。中国现在也开始了自己的私人太空竞赛,尽管这些国内初创公司到底有多“私人”总是有些模糊。这个领域上周出了一条大新闻,一家名为蓝箭航天的初创公司上周在一次试验中有三名员工受伤。

许多人在听到该公司位于上海郊区厂区的一声巨响后,猜测可能发生了重大事故。蓝箭科技淡化了严重性,表示三人仅受到轻伤。事实上,此类意外在美国相当常见,但在中国,相关的行业的事故很少有公开报道。

》》企业

恒大被勒令清盘

上周最大的企业新闻,也是世界顶级商业头条之一,香港高等法院命令恒大集团清算。此前该公司未能与其海外债券持有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这个消息完全不出乎意料,许多人认为只有在北京的协助下,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重组。

恒大是中国地产开发商的典型代表,这些开发商通过向国内外投资者和银行借款累积了巨额债务。在香港审理的案件主要涉及外国债券持有人。但由于恒大的大部分资产位于中国大陆,香港法官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权力命令出售这些资产。

美国议员瞄准药明系

上周,中国两大热门生物科技明星公司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的股价暴跌,这是因为美国参众两院均有议员提出立法,禁止美国政府采购他们的产品。这两家药明公司并未被特别点名,但都在一个企业名单中,有议员认为这些企业与中国政府的关联可能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实际上,即使提案被通过,也不会对药明系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这两家公司可能几乎不会跟美国政府有业务往来。不过两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当时药明生物被列入“未核实名单“,可能会无法与美国供应商合作,但最终被从该名单中移除。

特斯拉将部分设备从中国转移到美国

特斯拉做出了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动作——据报道,这家电动汽车巨头购买了宁德时代的闲置电池制造设备,并将其用于扩展位于内华达州斯帕克斯的电池工厂。宁德时代是特斯拉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之一。这些报道没有提供很多的细节,但强烈暗示特斯拉正在将部分电池产能从中国转移到美国。

这样的动作其实完全符合大部分人的预期,实际上,像储能电池这样的大型笨重部件工厂通常都会设在实际安装地点的附近。但是,这种行动似乎确实表明,更多此类关键组件的制造,包括储能电池、汽车电池,将从中国转移出去。

ArriVent向美国展示中国制药能力

上周,Bamboo Works报道了ArriVent的故事,这家公司目前的一项重要业务是将一种中国开发的抗癌药物带入美国及其他西方市场。公司成立于2021年,成立的同时获得了靶向抗癌药伏美替尼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授权,该药物由一家上海公司研发。ArriVent此后一直致力于伏美替尼的商业化。

中国是如何成为尖端抗癌药物研发大国的,在这个故事中可见一斑。而ArriVent又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标的实在太好了——既有中国元素,又没有中国风险。AriiVent的IPO因而成功募集了1.5亿美元,并且上市首周就取得了大涨。

卡游借助收藏玩具热潮赴港上市

我们也报道了另一个更主流的中概股上市消息,来自于一家“低”科技公司——集换卡牌公司卡游申请在香港上市。卡游的动画主题卡牌受到了中国年轻人的追捧,公司希望他们的股票也能一样受欢迎。

由于集换式卡片的生产成本很低,但是溢价却很高,所以卡游也拥有极高的利润率。比如,其奥特曼角色卡牌,每套首家可以超过150美元。不过,类似企业也需要一直保持高端的形象,如果不能持续推出广受欢迎的产品,就可能马上被市场抛弃。

新闻

简讯:上半年净利翻倍 遇见小面招股集资6.9亿元

中式连锁面馆运营商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开招股,计划发行9,734.5万股,招股价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资最多6.9亿港元(8,900万美元),预计下周五挂牌交易。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主打川渝面食产品,餐厅网络包括内地22个城市的451家餐厅及香港14家餐厅,另有115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亿元,净利润则增96%至4,183.4万元。 根据公告,遇见小面引入HHLRA、国泰君安证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ent、Zeta Fund、海底捞全资子公司海底捞新加坡为基石投资者,投资总额约为2,200万美元。 公司称,集资所得将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餐厅网络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的潜在投资,以及公司营运之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线上市场营运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挂牌开市报26港元,较招股定价高165%,之后股价回软,中午收市报20.9港元,升113%。 量化派发行1,334.8万股,招股价介乎8.8港元至9.8港元,最终以高位定价,公开发售超额9,365倍,国际配售超额14倍。 量化派的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一站式消费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经营汽车零售O2O平台的“消费地图”。去年的盈利1.47亿元,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为来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个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亿, 集资所得净额仅1,237万港元,55%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改善基础技术设施,45%用于建立及扩大本地消费应用程序。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天域半导体上市集資16.7亿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每股58港元发行3,000万股,集資约16.7亿港元,公司于12月5日正式挂牌。 公司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2.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7亿元同比下降13.5%。近五个月期间,实现盈利1,120万元,扭轉去年同期1.12亿元的亏损。 天域半导体计划将62.5%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未来五年扩大产能,15.1%用于增强研发实力,另有10.8%将投向战略投资领域。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o-Young runs cosmetic surgery clinics

开店愈多投资愈重 新氧科技暂难靠“轻医美”翻身

医美平台新氧科技在积极拓展“轻医美”实体诊所后,营收虽持续成长,但其传统平台业务快速萎缩,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重点: 在开出首家“轻医美中心”仅两年后,新氧科技第三季近一半收入已来自快速扩张的连锁诊所业务 即使诊所收入于本季度录得三倍增长,公司另一半核心业务却大幅下滑,最终导致季度录得净亏损   谭英 在中国快速变动的美妆市场,短短数年往往就像过了一个世代。近期的新氧科技(SY.US)正是如此,公司从原本专注美妆社交与电商的平台业务,转型为经营全国最大规模的“轻医美”诊所连锁。然而,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这一转型让公司持续出现亏损,外界也开始质疑其“双轨业务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新氧科技于2023年8月在北京总部开设首家自营诊所,并此后迅速扩大布局。根据创办人兼董事长金星的说法,截至本月,公司已拥有42家轻医美中心,其中一家为加盟门店。 金星称,这也让新氧科技成为全中国规模最大的轻医美连锁品牌,公司有望在年底前达成50家门店的目标。他今年稍早也提出长期规划,未来8至10年内要在全国开出1,000家门店。 他表示:“未来我们会在严谨的策略下继续扩张医美中心网络,并透过更高标准的运营系统及更深的品牌价值,推动健康、可持续的增长。”他补充,新氧科技的新诊所截至9底已累计服务约60万人次。 这场转型显然正以极快的速度推进,但并非没有代价。随着新氧科技的线下诊所开始贡献营收,公司昔日的核心业务──为医美消费者提供的线上社群与内容平台──却持续流失动能。 投资者似乎认同这场转型的大方向,但仍未完全买单。尽管新氧科技的股价自今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逾两倍,但公司公布最新业绩后的四天内,股价又下跌了23%,距离7月中创下的多年新高,更是蒸发了约一半市值。 公司未来走向,将决定投资者对其估值的态度。在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中,来自其线下诊所的医美服务收入达1.84亿元,同比大增305%。但旧有线上社群的资讯与预订服务收入却下降34.5%至1.17亿元;此外,医疗产品与维护服务收入亦下滑25%至6,700万元。 加总各项业务后,新氧科技本季度录得总收入3.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72亿元增长4%。 随着新诊所开业步伐全面加速,公司本季度由去年同期的2,030万元净利转为亏损6,430万元。现金储备也下降约四分之一,从2024年底的12.5亿元降至第三季度末的9.43亿元。不过,以目前连锁扩张的速度而言,这样的现金消耗也在预期之内。 线上起家 要理解新氧科技当前的转型轨迹,有必要回顾其发展历史。2019年上市时,新氧科技仍是一家电商平台,用户可在平台上搜寻并预订医美服务,连接全国 300个城市、约6,000家医美服务机构,活跃用户超过100万人。 新氧科技于2013年成立时,本质上是一个整形美容相关的线上社群。2014 年,公司开始与医美医院与诊所合作,正式切入电商领域。医美机构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透过平台投放广告、获得预订流量,新氧也从中抽取佣金。 公司在早期便开始销售肉毒杆菌、玻尿酸等“注射类”医美产品。董事长金星的母亲是整形外科医师,而金星本人也曾在新氧App上分享自己施打瘦脸针、植发以及注射玻尿酸的经验。 金星创立新氧科技的初衷,是让人们能更轻松找到医美手术与相关产品的资讯,尤其当时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消费者对医美服务的接受度快速提升。2021 年,新氧收购了医院用医疗产品制造商武汉奇致。自2023年起,第三方注射产品与武汉奇致的医疗产品,已成为公司一项独立且规模可观的收入来源。 然而,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存在一定矛盾──原本依赖新氧平台导流、并为此付费的独立医师与诊所,如今却与新氧自营诊所形成直接竞争。从长期来看,这无疑是一项负面因素,因为这些独立从业者可能会对于与一个「同时身兼竞争者」的平台合作感到犹豫。 但自营诊所相较于与第三方合作,亦具备明显优势──新氧科技能以更高标准掌控服务品质。过去数年,中国医美行业出现大量小型诊所,其中不少服务品质参差不齐,也因此成为监管部门整治的主要对象。 金星近日接受彭博访问时表示:“随着我们提高门店密度,并将价格向韩国市场靠拢,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在国内接受这些医美疗程。”他指出,新氧科技能保持低价,主要靠大规模采购策略,以及因品牌知名度高而能有效压低行销成本。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速迅猛,其渗透率仍低于韩国、美国、巴西与日本。毕马威(KPMG)最新报告预测,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115亿元,成长至2030年的1.3万亿元,几乎扩大三倍。其中约38%属于非手术类医美,即新氧科技的核心细分市场。去年新进入医美市场的消费者中,56.9%为21至30岁,另有22%介于25至31岁之间。 随着业务重心从线上服务转向线下诊所,新氧科技不再需要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竞争订单导流与预订类服务。但公司同时也面临新对手,例如朗姿股份(002612.SZ),近期收购北京知名丽都医院,并与医美公司普门等合作开发新产品。即便今年股价大幅上升,新氧科技的市销率(P/S)约为1.45,仍略低于朗姿的1.59。 新氧科技向过去的核心业务告别,未必是坏事;今年股价的大幅上涨显示投资者多半对此方向表达认可。然而,从线上平台转向更重资本、管理更复杂的线下诊所领域,过渡过程势必仍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