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stages improbable comeback

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电信巨头称2024年收入增长了22%,多年的美国制裁未能遏制其增长

重点:

  • 得益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业务销售强劲,华为2024年录得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年收入
  • 公司的鸿蒙操作系统将成其海外智能手机业务扩张的关键,填补了华为在美国的制裁下,被迫放弃谷歌的安卓系统后留下的空白

夏飞

电信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曾被视为美国制裁的牺牲品,但现在证明,宣布其死亡可能为时过早。从重新夺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到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公司正利用自己的创新和本土研发的技术克服险阻。

华为董事长梁华上周在广东省政府的一次会议上披露了2024年的一些数据,展现了公司的成果。梁华在会上表示,华为去年实现营收8,600亿元(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2%,仅次于2020年8,910亿元,是历来第二高水平。

梁华表示,增长主要是智能手机业务的复苏,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不过他仍然说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除了这个出现在新闻头条中的数字之外,他没有提供任何细节,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为一直是有选择性地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但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上个月在致员工的年度信中表示:“在经历连续五年的制裁后,2024年华为终端业务重回增长快车道”,而终端业务即包括智能手机。

从智能手机到电信设备,再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业务范围广泛。此次复苏,可见公司已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技术崛起的典型代表。

对华为的攻击始于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禁止美国政府使用包括华为在内所生产的产品。随后,美国商务部禁止华为在未经政府许可的情况下获取美国技术。限制迅速扩大到遏制华为获取半导体芯片,以及谷歌旗下的安卓操作系统。

美国的制裁不断升级,导致华为于2020年11月﹐将旗下荣耀品牌智能手机业务出售,以确保该平价品牌能够不被华为所拖累,从而生存下来。因此,公司的年收入从2020年的8,910亿元暴跌至2021年的6,360亿元,到了2022年和2023年,这个数字也仅仅是小幅改善,分别达到6,420亿元和7,040亿元。

重夺桂冠

制裁前,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是其皇冠上的明珠,产品瞄准高端市场与苹果一较高下,在国内外赢得了赞誉。美国制裁切断华为获取手机所需的高性能芯片以及安卓操作系统后,这块业务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但在过去一年里,华为在找到各种替代品后,迅速实现了复苏。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华为的智能手机去年以18.1%的份额,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这是自美国制裁开始以来,华为首次重返市场第一。华为推出的两款新机型,包括搭载AI功能和自主研发的鸿蒙星河版的Mate 70系列,对华为的业务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华为还超越韩国的三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品牌,其全球市场份额为35%,而三星为2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去年前三季度,华为还在全球腕戴设备市场超越苹果,占据了近17%的市场份额。

在前合作伙伴台积电受到美国的压力,切断了与这家中国公司的关系后,华为转向本土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让其为它生产自主高端麒麟芯片组,从而使这些成就成为了可能。

更年轻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是该公司去年的另一个亮点。余承东在给员工的信中表示,去年,鸿蒙智行与几家汽车制造商合作,销量超过43万辆。去年上半年,智能汽车部门实现104亿元营收和22亿元利润,扭转了2022年75.8亿元和2023年55.9亿元的巨额亏损。

虽然电信设备在美国和许多西方市场遇冷,但华为已转向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在拉丁美洲,这是公司另一项主要业务。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数据,华为仍是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领导者,2024年二季度的份额为36.8%,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华为和中兴(另一家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在本季度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首次共同控制了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相比之下,欧洲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份额分别降至23%和17.7%。

鸿蒙操作系统的崛起

华为去年的另一个里程碑,是安装了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销量超过10亿部,同比增长25%,该操作系统对谷歌安卓和苹果iOS的双头垄断构成了挑战。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鸿蒙超越iOS成为中国第二大移动操作系统。

然而,关于鸿蒙星河版能否保持发展势头的疑虑正在浮现。在早期的测试中,用户对专为鸿蒙开发的热门应用微信简化版反响一般。随着政府支持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对需求的提振作用逐渐消退,中国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的复苏可能也只是昙花一现。

与此同时,去年惊人的收入增长并不意味华为已经走出困境。尽管营收增长强劲,华为在2024年前九个月的利润仍下降了14%,降至629亿元,这可能反映了它在研发上投资巨大。

华为的下一个目标是收复其智能手机在海外的失地。此前,华为被禁止与谷歌合作开发安卓系统。然而,要说服中国以外的用户放弃基于iOS或安卓的手机,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尤其是在全球市场低迷、用户更换设备的频率降低的情况下。

西方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安全担忧,也可能制约华为重建全球影响力的能力。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可能会在特朗普任期内加大力度,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更多服务和技术。尽管华为已证明它可以绕过华盛顿的技术限制,但让海外消费者认可他们不熟悉的鸿蒙系统,恐怕耗时不短。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万国数据营收增长 国际业务拆分上市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周三公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至26.9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从30.7亿元收窄至1.73亿元。 公司同时宣布,完成对国际业务的新一轮融资,该部门已从原"GDS International"更名为DayOne Data Centers Ltd.。融资完成后,万国数据在DayOne Data Centers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2.7%降至35.6%。万国数据表示,随着持股比例下降,不再将DayOne Data Centers的财务业绩纳入自身财报。 财报发布后,万国数据美股周三跌14%至30.61美元。受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增长推动,投资者对数据中心运营商热情高涨,该股在过去52周内已累计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研发收入减少 和黄医药去年少赚63%

长和实业(0001.HK)控股的生物制药公司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HCM.US;0013.HK; HCM.L)周三公布去年度业绩,公司录得收入6.3亿美元,按年减少24.8%,股东应占溢利达3,772.9万美元,按年减少62.6%,但实现连续两年录得盈利。 公司称,连同日本武田在海外销售,该集团在肿瘤产品的总销售额增长134%至5.01亿美元,另达成协议以6.08亿美元出售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的部分股权。收入下降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研发收入有所减少。其中来自武田药品的首付款、监管里程碑及研发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459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的6,700万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与信达生物(01801.HK) 联合宣布,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已达主要终点。周四,和黄医药港股高开3.7%,至中午休市涨幅扩大至9.41%,报26.15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YK Medicines

头对头试验胜过“肺癌药王” ?同源康医药临床结果引争议

同源康医药公布重大利好消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是该股被纳入港股通名单生效的第一天 重点: 同源康医药并没有公布临床试验的详细数据,阿斯利康回应称无法就现有信息给予反馈 在TY-9591主攻的肺癌脑转移领域有其他产品抢得先机,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莫莉 在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每一次新药披露临床试验数据都可能意味着现有药物市场格局的改变,如果一款新药能够通过“头对头”试验胜过现有的重磅药物,其商业前景将不可估量。当中国创新药企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410.HK)宣称,旗下核心管线TY-9591在二期临床的“头对头”试验数据优于已经上市的“肺癌药王”奥希替尼时,投资者不禁要问:价值千亿的肺癌靶向药市场是否将迎来新的搅局者? 3月9日,同源康医药发布公告称, TY-9591在关键二期临床中,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脑转移肺癌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和重大临床获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披露的二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在这一指标上,TY-9591对比奥希替尼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明显改善。 “头对头”试验是指采用临床上已使用的治疗药物或方法作为直接对照,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开展的临床试验,是两种药物效果的直接对比。 TY-9591是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通过用氘取代奥西替尼中的某些氢原子进行改良,来减少或减缓奥西替尼的分解,目的是提高其安全性,允许更大的给药剂量,从而有可能提高疗效。同源康医药表示,计划于近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之一,约占整体患者的三分之一,因此EGFR成为靶向治疗的常见靶点。阿斯利康(AZN.US)旗下的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代表性药物,相比于前两代EGFR-TKI具有更强的耐药性及单药疗效更优,是当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线用药。2024年奥希替尼的全球销售额达65.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奥希替尼也因此被称作“肺癌药王”。 公布重大利好消息的第一个交易日,同源康医药的股价早盘一度上涨50%,最终全日收涨16.18%。有趣的是,这一天也是同源康医药被纳入港股通名单生效的第一天,当天该股票的成交量高达339万股,而该股此前的单日成交量长期在20万股左右徘徊。不过,资本市场很快冷静下来,在随后的三个交易日里,同源康医药股价接连回调,累计跌幅达到21.23%,股价甚至低于二期临床数据公布前的位置。为何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同源康的股价会发生如此巨震呢? 临床结果含金量存疑 在这份公布在港交所的公告中,同源康医药并没有公布临床试验的详细数据,仅表示将于近期在国际或国内临床学术会议上公布。阿斯利康在回应媒体时亦表示,由于该研究目前披露的信息比较有限,无法就现有信息给予反馈。 更重要的是,在癌症药物临床研究中,试验终点至关重要,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无疾病生存期 (DFS)是常用的主要终点,而同源康医药选择的客观缓解率(iORR)并非行业金标准。这项临床试验仅纳入244例受试者,未来还需进行更大规模的三期临床试验,届时TY-9591的疗效能否胜过奥希替尼暂不可知。 此外,在TY-9591主攻的肺癌脑转移领域,已经有其他产品抢得先机。2024年11月,晨泰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研发的佐利替尼片在中国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个针对肺癌脑转移的EGFR-TKI产品。 同源康医药是一间成立于2017年的创新药研发公司,2024年8月在港股上市。当时的招股书显示,除了进展最快的TY-9591之外,其余10款候选管线大多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由于缺少自主造血能力,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净亏损3.12亿元、3.83亿元和1.08亿元。在IPO之前,公司财务状况亦相当堪忧,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净负债9.34亿元,持有现金7,720.8万元。 在第三代EGFR-TKI领域,中国已有至少六款产品上市,还有多款同类在研产品进入三期临床,贝达药业(300558.SZ)、正大天晴、君实生物(1877.HK)、齐鲁制药等药企也已启动第四代EGFR-TKI的临床试验,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在一片红海的的市场环境中,同源康医药如何能突出TY-9591的自身优势获得商业化突破,仍有待时间来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手游发盈警料蚀22亿元

游戏运营商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302.HK)周三发盈警,去年净亏损按年扩大57倍至22亿元,2023年的亏损为3,800万元。去年的收入亦按年下跌25%至30%。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因新游戏延迟推出,而期内推出的部分游戏表现未达预期,至于已推出一段时间的游戏,部分也开始到达周期的末端。 非经营开支上,亦由2023年的1亿元,大幅增至去年的17亿元。主要因若干投资出现减值亏损,以及知识产权、内容供应商牌照及研发开支等无形资产出现减值。 中手游周四开市跌14%报0.43港元,股价在过去半年下跌逾7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