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600万美元收购房地产数据和服务提供商添玑,符合它在动荡时期保持盈利的策略

重点:

  • 易居最新的适度收购符合其在中国房地产服务市场的长期保守做法
  • 这种方法可以保护公司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也可能导致它被更为活跃的同行超越而显得无足轻重

阳歌

在过去20年里,在经济大幅增长的背景之下,中国房产市场蓬勃发展。但你可能无法从专营房地产服务的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E-House (China) Enterprise Holdings Ltd.,港交所:2048)身上看出这一点。它是早期的市场领导者,刚刚宣布了一项不大不小的新并购,感觉就像碰上打折买到便宜货。

也许这就是这家公司的问题所在。它早期与中国互联网先驱新浪有着紧密联系,在当时这种联系使它看起来必将成为中国年轻且快速增长的房地产市场的领导者。当其他公司立鸿鹄之志时,易居似乎总是更关注小细节。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清楚地体现在该公司周二收盘后发布的最新公告中。公告宣布收购一家名为添玑网络(Tianji Networks)的小公司,它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易居说它将以相对低廉的3亿人民币(4600万美元)收购添玑,公告称后者的数据和服务“可补充本公司的线上房地产分部”。

添玑肯定不会给易居带来大额的新收入或利润,至少不会直接带来。公告说,添玑去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近一半,为3560万元,而净亏损从一年前的4600万元增加到6700万元。这些数字只是易居的一小部分,易居自己去年的收入下降了11%,达到81亿元,而其利润下降了近三分之二,达到3.15亿元。

尽管如此,投资者似乎还是乐见易居的这一则不大的好消息,该公司的股票在公告发布后第二天的早盘交易中上涨了3%。

小规模的收购似乎反映了易居没有什么凌云壮志,这或许有助于保持公司的稳定,但也使其无法实现更大的潜力。该公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在过去两年保持盈利的公司之一,即便新冠疫情和政府的限制措施在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对市场起到了打压作用。

易居甚至在最近还宣布了一个非常温和的年度股息,相当于约0.7%的派息比率。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我们嗤之以鼻的事情,尤其是考虑到大多数中国房地产公司目前都不分红,但这也不太可能吸引投资者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在某些方面,易居似乎是其早期主要投资者新浪的房地产版本。新浪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早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新浪经营着门户网站,它的名字在21世纪前半叶是独立新闻的代名词,并且是首批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之一。

但在过去十年中,由于被更具野心的同行超越,新浪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它正试图进行私有化和退市。

搬家

易居在2016年有过一次类似的行动,从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退市,当时有一批中国公司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些公司中的多数都觉得纽约的投资者不懂欣赏或者不能理解它们的叙事,希望能在靠近大本营的地方——要么是中国大陆的两个主板市场,或者临近的香港——重新上市。

易居于2018年7月成功地在香港重新上市,也就是在离开纽约大约两年后。它通过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短暂地实现了它所寻求的更高估值,当时公司的估值约为34亿美元。这几乎是其在纽约私有化退市时12亿美元估值的三倍。

但是自香港上市以来,该股已经损失了大约一半的价值,因为缺乏耐心的投资者看着该公司被更积极和灵活的同行超越。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贝壳找房(KE Holdings),这家在纽约上市的公司旗下有链家地产——中国房地产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贝壳找房的股票从不到一年前的IPO价格上涨了近两倍,因为该公司从2019年的大额亏损转为2020年实现28亿元利润,同时全年营收增长50%。这显然比易居去年收入的小幅下降让投资者更加兴奋,即使该公司在困难的情况下仍设法保持盈利。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易居的市盈率(PE)目前相当高,为28倍,尽管如果基于其较强的2019年利润计算,该数字将降至仅10倍。相比之下,基于2020年的盈利,贝壳找房的市盈率高达100倍,尽管基于分析师对今年利润的预测,该数字会下降到仍相对较高的56倍。

从全球范围来比较,易居目前的估值与美国同行纽马克集团(Newmark Group)的估值大致相当,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为27倍。

综上所述,像易居这样的公司由于相对保守,很难让投资者感到兴奋。对于那些希望在中国不断变化的房地产版图中寻找稳健的人来说,易居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赌注。但话又说回来了,正如新浪这个例子所显示的,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中,这种保守的企业也有可能变得无足轻重,被贝壳找房这样更为积极的新来者赶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儒意料中期扭亏 赚10至12亿元

影视娱乐公司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将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约10亿元(1.39亿美元)至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3亿元;收入预期介乎约21亿元至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8.4亿元增长14%至25%。 公司解释,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整体业务稳健增长及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变现效率提升,带动收入与利润增长,以及2021年收购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应付对价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消除。 中国儒意主要业务涵盖影视内容制作、线上流媒体平台与线上游戏三大板块,拥有南瓜电影线上流媒体平台及儒意景秀游戏品牌。在公司大股东腾讯(0700.HK)的支持下,中国儒意近年积极发展游戏业务,去年公司游戏业务收入大幅增长346.6%,录得19.92亿元,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中国儒意股价周三平开,至中午收市报3.25港元,升0.31%。公司股价年内累升3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TG Duty Free operates duty free shops

海南免税销售降温 中国中免收入盈利双降

海南岛这个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免税销售额下滑之际,这家免税店运营商在今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重点: 中国中免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10%,净利润降幅达20% 在中国出境游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旅游购物天堂海南的免税消费持续萎缩,导致中国中免业绩疲软    梁武仁 中国的免税购物狂潮早已消退,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仍在承受市场风向逆转的冲击。不过,着眼长远的投资者或许尚未打算放弃这家曾风光无限的免税店运营商,因为中国政府正大力扶持与免税购物密切关联的旅游产业。 曾几何时,中国中免是海南崛起的重要受益者。随着国家将这座南海岛屿打造成旅游天堂,国内游客在此享受免税购物红利。疫情期间严格的出行限制使中国游客滞留境内,海南迎来巨大商机,凭借温暖的沙滩与璀璨的免税店,当地成功替代了泰国、马来西亚等热门国际旅游目的地。 如今,疫情结束逾两年,海南风光不再。出境游全面恢复后,人们无需退而求其次选择国内替代方案。加之中国经济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趋缓,众多国内游客转向更具性价比的消费选择。当前环境下,为进口化妆品、烈酒等免税商品一掷千金,似乎成为多数人眼里可舍弃的奢侈。 这些转变,在中国中免的财报中显露无遗。根据上周五披露的初步预测,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约10%至28亿元(约3.91亿美元)。更严峻的是,尽管宣称运营效率提升,其净利润仍大降逾20%至2.59亿元。公告披露细节有限,侵蚀企业利润的具体因素尚不明朗。但期间营业利润下滑18%,远快于营收跌幅,与所标榜的运营效率改善似乎存在矛盾。 无论如何,考虑到上述拖累海南免税市场的宏观趋势,中国中免业绩欠佳实非意外。海南免税消费正持续萎靡,去年跌幅更是逼近30%。 中国中免对海南依赖度极高。作为岛上免税店龙头运营商,该公司在省会海口设有全球最大免税店,在海滨度假胜地三亚则拥有全球第二大免税卖场。去年,该公司海南区域收入同比大跌27%,远超整体16%的营收降幅。受此影响,海南对其总收入的贡献率从2023年的70%骤降至51.4%。 近十年来,作为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战略部署,中国政府持续推动当地免税消费增长。2011年启动试点计划,允许离岛旅客在额度内购买指定免税商品。此后,政策制定者多次大幅提高免税额度以提振销售,吸引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入驻。 购物天堂 随着中国出境游恢复至疫前水平,海南购物天堂光环日渐暗淡。国内最大在线旅行社携程集团(TCOM.US; 9961.HK)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出境酒店及机票预订量已达2019年同期的120%,印证上述趋势。 即便整体经济仍低迷,中国游客出境游强势反弹,尽管政府大力刺激消费,国内消费仅温和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历数年疫情封锁后,民众更倾向储蓄,并选择海外消费。 与此同时,为提振销售、消化需求疲软下积压的库存,中国其他地区商家对葡萄酒等热门免税商品开展深度打折,进一步削弱海南的吸引力。 面对海南颓势,中国中免正布局出境游复苏机遇。去年,该公司成功中标国内10个口岸免税店经营权,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境大厅。该公司也在新加坡、日本等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开设海外门店。 在海南本地,中国中免推行“免税+”战略,在零售基础上叠加旅游、康养等体验业态。但鉴于登岛客流持续萎缩,该战略成效依然存疑。 尽管数据下行,中国政府仍持续加码引客入岛。上周公布的最新举措中,政府宣布12月起在海南设立独立海关监管区,通过具国际竞争力的税制及宽松签证政策,吸引游客及企业。该计划之下,享受“零关税”入岛商品税目将从此前的1,900个大幅扩至6,660个。 自上周发布半年报预告后,中国中免股价持续上扬,当前滚动市盈率达28倍,高于携程的18倍及国内头部酒店运营商华住集团(HTHT.US; 1179.HK)的22倍。 这显示出投资者对中免集团的长期表现仍抱持相当乐观的态度。这样的看法或许是有道理的,毕竟中国政府仍持续推动海南的发展。即使中国旅客随着出境潮而对海南兴趣减退,中免仍可受惠于国际机场免税店销售成长,该部分占其收入比重正逐步上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印度取代中国 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国

因苹果公司(AAPL.US)持续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以规避中国制造产品的美国关税,印度在第二季度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出口国。 CNBC援引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三个月内,输美智能手机中,印度制造产品占比达44%,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跃升。相较之下,同期中国制造的占比仅25%,较去年同期的61%显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智能手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占比从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为规避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关税,苹果正引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的进程,将销美iPhone的制造基地外迁。该报告指出,印度成为此轮转移的最大受益方,据悉苹果正加速推进今年在印度生产所有在美销售iPhone的计划。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兴通讯拟发行H股可转债 净筹逾35亿元

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拟发行35.84亿元(4.99亿美元)零息美元结算的H股可转换债券,拟将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加强公司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可转换债券于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转股价为每股H股30.25港元,较H股上日收市价溢价约15.9%,可悉数转换为约1.3亿股H股,相当于扩大后已发行总股本约2.64%。 今年首季,中兴通讯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亿元,纯利则跌10.5%至24.53亿元。 中兴通讯港股周二低开2.8%,至中午收市报25港元,跌4.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