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生鲜电商刚刚宣布了董事会的重大人事变动,由于亏损日益扩大且眼下无望缓解,该公司正面临生存危机

重点:

  • 每日优鲜宣布了高层人事的重大变动,包括两位联席首席财务官辞职,其中一人也是三名辞职的董事会成员之一
  • 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面临亏损扩大、巨额债务和大量拖欠前员工工资导致的现金短缺

梁武仁

一年之间,天壤之别。

就在一年前,每日优鲜(MF.US)还是一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新兴创业公司。如今,这家中国生鲜配送服务的先驱正面临一场生存危机,据说它已经裁掉了大部分员工,股价下跌至以美分计,很快就要一文不值了。现在,这家公司刚刚采取了最新举措,试图通过宣布重大的董事会和高管调整,来挽救这条快速下沉的船。

成立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很可能面临一条漫长而艰难的复苏之路——如果它能生存下来的话。这家公司首先需要展示其有朝一日实现盈利的能力,才会有人敢给它投钱。它可以通过出售资产在短期内渡过难关,这样不仅能产生新的现金,还能精简业务和降低成本。

如果它真的设法得到了急需的资金,该公司可能还需要按下商业模式的重置按钮,向投资者证明为何它认为自己未来可以实现持续盈利。因为缺乏耐性的投资者,多数都会选择暂时割肉离场。

每日优鲜暴雷过程中倒下的最新一张多米诺骨牌出现在上周末,该公司宣布三名董事会成员辞职。其中包括联席CFO王珺,以及去年年底才加入公司的另一位联席CFO陈希。任命两位新的独立董事后,每日优鲜的网站现在只列出了三名董事会成员,包括创始人兼CEO徐正,比去年6月公司IPO的时候少了两位。这意味着每日优鲜实际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董事会,虽然保留CEO作为唯一的执行董事可能不会让剩下的投资者十分满意,因为后者可能还是希望公司人事焕然一新。

为了能够在一小时内送达生鲜杂货而自豪的每日优鲜,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提供快速服务所需的沉重成本结构,这大大拖累了它的收入。该公司的利润率也受到来自叮咚买菜(DDL.US),以及拼多多(PDD.US)和美团(3690.HK)等互联网巨头的激烈竞争的侵蚀。

更糟糕的是,该公司在7月初承认夸大了去年前九个月的收入。此前,一个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从4月开始对其“次日达业务(今日下单,明天送达)”的交易进行审查。刚刚辞职的三名董事会成员之一朱寒松,曾作为独立董事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自去年7到9月的季度之后,每日优鲜没有发布任何财务业绩。

该公司称,它解雇了所有参与欺诈交易的员工,同时指出,公司CEO和两位CFO都与之无关。欺诈行为曝光后,每日优鲜现在面临着大量指控其在IPO前财务数据造假的诉讼。被解雇的不光是欺诈案背后的员工。该公司据称已经解雇了大多数员工,欠下了大量员工工资和如山的债务。

失败的救助

随着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该公司似乎在7月晚些时候迎来了一次小小的转机,当时山西东辉集团同意向其注资约2亿元。但两周后,每日优鲜表示,该协议仍悬而未决,到目前为止,资金似乎还没有到位。据报道,这迫使每日优鲜暂停了其主要的生鲜商品配送业务,该业务在去年前9个月约占其收入的85%。

每日优鲜表示,这项业务能否恢复,取决于融资情况。该业务因送货员骑着配备了粉色快递箱的电动车而闻名。但是,就算它真的获得了资金,该公司在目前的商业模式下还能挺多长时间,也远未可知。

在截至2020年底的两年里,每日优鲜的现金持有量下降了一半以上,按美元计算约为1.41亿美元(9.8亿元),尽管它在2018年和2020年筹集了新的资金,以满足烧钱之需。在去年一季度,每日优鲜又筹集了3.62亿美元。而且该公司还从其IPO中筹得约2.73亿美元,当时该公司的估值为25亿美元。

每日优鲜的主要股东包括腾讯(0700.HK),它迄今已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总计18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老虎全球管理公司和高盛管理的科技基金。刚刚辞职的独立董事朱寒松和联席CFO陈希,都曾在高盛工作了十余年。

该公司的困境让人想起咖啡连锁店运营商瑞幸咖啡(LKNCY.US),后者也曾经是一个充满野心的烧钱公司,后来承认捏造了数亿美元的销售额。但在经历了包括破产申请在内的几近死亡之后,它居然成功地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每日优鲜由于目前还看不到盈利的商业模式,它能否做到同样的事情还远未可知。

资金短缺情况此后只会变得更糟,因为随着主业务的停止,它的收入将受到巨大打击,从而大大削弱了其产生现金的能力。即使山西东辉集团承诺的投资到位,可能也难以长期维持每日优鲜的业务。据彭博新闻社7月份的报道,该公司还希望通过出售其智能生鲜市场业务来筹集约1亿美元资金,该业务为生鲜农产品卖家提供各种服务,比如网店的建设。

周一,在宣布董事会变动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每日优鲜的股价上涨了约2%。但该公司目前的股价极低,周一的收盘价只有0.12美元,而当初IPO的价格为13美元,这些股票很可能已经成为盯着破产公司股票的即日交易者的玩物。随着公司为生存而战,其中一些交易者可能会在大百分比的波动中赚到一些钱。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每日优鲜不太可能吸引任何认真的投资者购买它的股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职教需求日增 中国东方教育盈收双升

这家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10%,净利润飙升近50%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较过去两年的增长率翻倍有余 • 公司受益于中国年轻人对职业培训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后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阳歌 职业教育不仅助力中国青年应对严峻就业市场,更为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强劲动力。本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几乎所有核心指标均稳步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近50%。 对投资者更具意义的是,这家公司崛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军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价强势反弹,52周内累计涨幅逾200%,触及近四年高位。不过,投资者跟风追涨前需注意,职教板块已显现分化格局,龙头股表现强劲,中小同业则持续承压,详细分析见下文。 过往数年间,职教机构在中国庞大教育体系中一度遇冷,因资本竞相追逐K-12学段服务,以及顶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长私营企业。2021年监管风波叫停多数K-12学科培训服务,使前者几乎清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后者近期也明显承压。 此消彼长之下,专注烹饪、汽修、计算机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的职教机构,反成民办教育领域表现最佳的板块。与触碰监管红线的K-12教培机构不同,职业教育正持续获得政策强力支持。 政策红利直接体现于财报: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补助金倍增至2,150万元(折合3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170万元。金额绝对值有限,但显著印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类无须偿还的资金既可冲减运营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润空间。 近期关键政策突破在于,职教机构首获颁发学士学位授权,这是原属传统高校的特权。除象征高等教育类型平等化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职校毕业生由此获得报考公务员及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东方教育在财报中指出,为应对市场变局,其三年制长期课程的报名占比持续攀升。为使日益趋近传统高校模式的长期培养获得更佳环境,公司正打造多个“职业教育产业园”。此概念实则暗合高校校园的职教版本。 新园区将与遍布全国的234个教学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学点)形成互补。目前,四川、山东、贵州、河南四省职教产业园一期已投入运营,江苏、江西两省同类项目也在规划中。 公司强调:“本集团相信职教产业园,将成为增加学生对本集团教育服务需求的主动力,并可在未来达致成本协同效益。” 美容领域的大生意 财报深层数据进一步揭示,中国东方教育整体招生规模加速扩张,但当前疲弱就业环境下,各专业冷热不均。时尚美业板块表现亮眼之际,信息技术(IT)领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1.9亿元(上年同期为19.8亿元),相较过去两年3%至4%的年增速显著提升。期内新生注册量同比增长7.1%至83,521人,学员月均总数增长5.5%至152,817人。 时尚美业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中的业绩明星,营收几近翻番,学员月均人数增长76%。但该板块营收占比仍较小,最新财报期仅贡献总营收的4%。 烹饪技术作为核心创收板块,贡献近半数营收,该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1%,学员月均人数增长8.3%。规模较小的西点西餐部门表现更优,营收增长14%,学员月均人数增长18.5%。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板块成为业绩洼地,期内营收同比下降3%,占公司总营收17%。该板块学员月均人数同比下滑6.8%。 招生规模扩容的同时,营业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实现了师资零扩张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动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终驱动净利润同比增长48.4%至4.0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2.72亿元。 伴随盈利提升,公司将去年的末期股息从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该举措也是投资者青睐度攀升的潜在动因。 需要重申的是,并非所有职教股均享行业需求红利。中教控股(0839.HK)作为另一业内主要参与者,当前市盈率27倍,与中国东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后者市值约为前者一倍。规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团(2001.HK)估值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则几近亏损边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亏损仍扩大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亿元(美元)。不过,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期内录得亏损1.27亿元,按年扩大11%,经调整净亏损为8,802万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来自购买系统的医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数亦由约180万次增至259万次,院外使用人数增至12,915人。同时,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贡献逾2.4亿元收入,成为新业务增长点。然而,销售成本、行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拖累整体亏损扩大。 脑动极光是一家专注于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创新企业。今年6月,公司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抑郁症辞职。 脑动极光股价周五平开,至中午休市报5.36,跌1.8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务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贡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禾赛计划赴港进行二次上市

根据周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的通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 (HSAI.US),计划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资料,主营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技术的禾赛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发行5,120万股普通股, 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1.9亿美元。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近五倍,目前交易价较IPO价格高出约40%。本月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4%至7.06亿元。本季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400万元,一年前则亏损7,20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