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商瑞爾集團,獲港交所批准到港股上市

重點:

  • 瑞爾集團上財年在經營層面轉虧爲盈,並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 公司需要在2023年內上市,以抵銷價值32億元的優先股流動負債

莫莉

在醫藥健康投資界別,有一句俗語叫“金眼、銀牙、銅骨頭”,是比喻眼科、牙科以及骨科的利潤豐厚,增長前景廣闊。但是,當眼科醫療市場已經孕育多家上市公司之時,中國的口腔醫療賽道在資本市場仍然表現平平。作爲中國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三甲之一,瑞爾集團有限公司在巨大對賭壓力下,正急於實現上市目標。

該股去年衝刺港交所(0388.HK)失敗後, 2022年初再次遞表申請上市,並於本周一通過港交所聆訊

瑞爾集團是一家提供中高端口腔醫療服務的公司,在中國15個主要的一二綫城市運營111家醫院及診所,提供普通牙科、正畸科和種植科服務。瑞爾旗下擁有高端品牌“瑞爾齒科”,針對一綫城市中具有高購買力和較大終身價值的富裕患者;以及中端品牌“瑞泰口腔”,面向一綫城市和主要二綫城市的中産階級消費者。截至2021年9月底爲止的6個月,瑞爾齒科和瑞泰口腔分別爲集團貢獻4.3億和4.1億元收入。

口腔疾病常見而且高發病率,但2020年中國牙科服務的滲透率僅有24%,遠低於美國的70%。因此,口腔醫療服務不僅有龐大的潛在治療需求,而且牙齒美白等項目也能滿足消費者的愛美需求。隨著中國民衆消費能力提升,口腔醫療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據集團引述的市場研究報告預計,中國口腔醫療服務的市場規模,將由2020的1,199億元增至2025年的2,998億元。

因此,瑞爾集團作爲少有的在全國布局的連鎖口腔醫療機構,頗受私募基金青睞。2010年起,瑞爾集團相繼引入高盛、啓明創投及高瓴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最近的E輪融資發生於2021年4月,由淡馬錫領投,總交易額接近2億美元,投後估值爲9.8億美元(62億元)。

毛利率遠低於同行

儘管牙科被外界視作暴利行業,但主攻中高端市場的瑞爾,毛利率水平卻落後同行。國海證券2021年發布的研報指出,口腔醫療行業的毛利率水平在40%至50%左右,但在2019財年至2021財年,該公司毛利率僅爲15.2%、10.1%和24.1%。

瑞爾毛利率落後,與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有關,2019至2021財年,瑞爾僱員福利開支分別爲4.6億元、5億元和5.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2.3%,在收入成本中佔比保持在50%以上。

對於民營品牌而言,控制人力成本並不容易,主要由於中國牙醫供應緊張。2020年,中國平均每百萬人僅有175名牙醫,遠低於歐洲、美國的810人和608人。瑞爾在招股書中坦言,合格及經驗豐富的牙醫人數有限,公司需要與公立及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競爭,爲牙醫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報酬。

從財務層面來看,瑞爾的表現也不够亮眼。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至2021財年,瑞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0.8億元、11億元和15.2億元,但前兩個財年分別錄得8,404萬元和1.33億元的經營虧損,直到2021財年才在經營層面轉虧爲盈,錄得1.24億元經營利潤。

瑞爾解釋,經營虧損是由於業務規模擴張和新冠疫情導致醫院暫停營業。公司在2019和2020財年分別新增了16家、10家牙科診所或醫院,由於經營虧損不斷擴大,而2021財年僅新增兩家醫院,但同期却開始實現盈利。

當然,牙科醫療機構較長的投入回報周期,可以對這一現象作出解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口腔醫療市場分散,2020年五大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所佔的市場份額僅8.5%。與眼科高度依賴昂貴的專業設備不同,牙科醫生耗材成本低,只需獲取經營許可便可自立門戶。國海證券指出,大多數口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而且不需要其他臨床科室的配合,連鎖經營潜在的資金優勢、成本優勢和標準化管理優勢不明顯。

對賭壓力下急於上市?

另外要留意的是,背負著投資者巨大套現壓力的瑞爾,也許有迫切上市需要。招股書顯示,瑞爾在報告期內 “資不抵債”,2021財年總流動負債高達42.57億元。瑞爾解釋這是因爲公司在融資時發行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簽有對賭協議。截至2020年3月31日,若公司在2020年12月31日前沒有成功上市,投資人則有權要求贖回,因此有32億元優先股被計入2021財年的流動負債;不過,這批股份的贖回日期已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當瑞爾成功上市,該部分優先股便會轉換爲普通股。

受此影響,瑞爾2021財年的股東應佔虧損達6億元,以市銷率計算其估值,與瑞爾業務接近的口腔醫療上市公司,分別有時代天使(6699.HK)與A股上市的通策醫療(600763.SH),碰巧兩者的市銷率均爲24倍,以瑞爾2021財年的15.2億元營收按照這個市銷率計算,其估值可達448億港元(365億元)。

但是,通策醫療是A股市場的熱門股,市值曾突破千億,其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高達46.75%,是瑞爾的兩倍。如果瑞爾想複製通策醫療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未來需要交出表現更佳的財報。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業之路仍漫長 重塑能源業績暫難突破

這家氫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續萎縮,但降幅小於去年 重點: 重塑能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約10%,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財務審慎,資產負債率僅為0.52,現金儲備達10億元   陽歌 若政策紅利能確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將成為中國較成功的企業之一。 上周五發布的財報最大亮點是冗長的政策清單,羅列了中國政府扶持氫能的最新舉措。作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2,700萬元(約3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1,450萬元增長近一倍。 然而,投資者正對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這些企業當前幾乎僅依賴中國對氫能的宏大願景維繫經營。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陸港交所後備受追捧,其股價曾於今年3月飆升至283港元,較147港元發行價近乎翻倍。此後,股價大跌,但仍高於發行價約10%。氫能裝備商國富氫能(2582.HK)同樣經歷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後股價暴漲逾倍,隨後價值回歸,現略高於發行價。 投資者對重塑能源的最新財報及其中詳盡的氫能扶持政策,幾乎無動於衷,周一僅推高股價1.2%,這折射出市場對該企業及同業的信任危機加劇。投資者渴望更具實質性的業績回報,期待強勁營收增長及未來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財報未見上述積極信號,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去年同期的1.19億元降至1.07億元。收縮態勢與行業高速發展預期雖背道而馳,但需指出,營收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顯改善。 分業務看,核心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逾倍,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增至7,680萬元,佔總營收72%。但需重申,增長基於2024年該品類銷售額近腰斬的基礎實現,反映諸多產品尚處實驗階段,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公司當前主攻氫能重卡領域,此舉頗具前瞻性,因為氫能乘用車量產仍需數年。近期公司聯合製造商及旅遊企業,完成氫能旅遊巴士測試,並宣布兩台內地至香港跨境往返運輸巴士,已獲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原則性審批。 這意味著若推進順利(不確定性很高),未來一兩年或開展更大規模試運行。不過,距離商業運營仍有數年之遙,這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對這項存在數十年的技術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戶結構多元化 業務規模不足的現狀,導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銷售成本達1.2億元,形成成本倒掛。儘管前述政府補助可緩衝部分壓力,但一家企業終難永續依賴政策「輸血」。 略呈積極信號的是,重塑能源營收佔比超10%的核心客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戶渠道,未來或將增強收入穩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現高度財務審慎性,0.52的超低資產負債率即是明證。截至今年6月底,現金儲備約1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斬,研發費用因股權激勵減少亦下降50%,令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66億元收窄至3.53億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長前景,預示未來一兩年難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復增長也非重大利好,因為目前營收規模仍然有限。 財報用大量篇幅贅述上半年國家政策動向,包括國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 重塑能源還提及國家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新增6個城市,並披露國家層面設立瞄准氫儲能等前沿科技的創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佈將遴選部分項目和區域,開展氫能試點工作的計劃。 公司在財報中稱:「隨著中國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將進入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階段。」 儘管許多投資者對此類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場對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觀望態度。公司市銷率達18.6倍,相對較高(部分原因是營收基數小),高於國富氫能15.9倍,但二者均低於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氫能卡車企業司凱奇(SCAG.US)的27.9倍。 未來,上述公司的股價走向,或取決於商業化進程而非新政發布。若未來數季度無法實現兩位數實質增長,可能顯著減弱投資者熱情,進一步影響重塑能源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