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ll, a Wumei Group’s subsidiary, is seeking public listing,

多點數智主打向零售商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客戶主要是物美系相關公司

重點:

  • 多點數智頭五大客戶佔收入近九成
  • 業績續錄虧損,上市前投資者包括騰訊、興業銀行等

 

白芯蕊

中港股市氣氛轉好,連帶香港新股市場亦有生氣,有「超市教父」之稱的張文中,近期動作多多,屬物美系的麥德龍供應鏈於7月12日遞表港交所申請上市後,同屬物美系、為零售商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下稱Dmall),亦在10月底上載上市申請文件,上周已獲港交所通過。

聆訊後資料顯示,Dmall於2015年成立,2018年開發Dmall OS系統的核心模塊,隨後向物美集團、麥德龍實體及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600785.SH),提供線上到線下及AIoT(即人工智能物聯網)等SaaS解決方案。

踏入2020年,Dmall再進一步,與經營惠康、萬寧、巨人超市的DFI Retail(前稱牛奶國際),成立各佔一半股權的合營企業Retail Technology Asia,為中國以外的零售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及服務,隨後也與麥德龍集團合作,將Dmall業務擴展至歐洲市場。截至2024上半年止,Dmall核心客戶總數達444名,按年增加31名,業務覆蓋便利店、百貨商店,超市及專賣零售商。

在上市前,除了大股東為張文中持有超過五成股權外,Dmall股東還包括IDG資本(持股6.4%);興業銀行(601166.SH)旗下的上海興霧(持股3.32%)。至於騰訊 (0700.HK)通過意像架構投資,亦持有持股Dmall約3.26%股權;還有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持股2.9%);以及深圳投控灣區股權投資基金(持股2.64%)等。

回顧過去業務表現,Dmall在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收益分別為13.3億元、15.9億元和9.4億元,按年分別升56.6%、19.4%和22.9%,但整體業務仍處虧損階段,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分別蝕8.1億、5.9億和2.3億元。集團解釋業務目前快速增長,同時業務虧損亦正在收窄,相信前期投資有助為未來發展及盈利,奠定一個良好基礎。

Dmall收入主要來自「零售核心服務雲」,業務又再細分為「操作系統」及「AIoT解決方案」,兩者佔Dmall在2024上半年收入分別44.7%和54.7%(即合共99.4%),達4.2億和5.1億。

核心業務毛利率差距大

儘管AIoT解決方案收入較操作系統高,但兩者毛利率差距甚遠。集團2024上半年AIoT解決方案毛利率只得9%,後者即操作系統毛利率卻高達76.8%,故Dmall操作系統毛利有3.2億元,AIoT解決方案毛利只得4,633萬元。

所謂操作系統即是透過Dmall OS系統,按照該系統處理客戶商品交易總額,從而收取一定百分比費用,亦會按照客戶個人需求或財務狀況,提供固定訂閱費,因此業務屬輕資產模式,故毛利率較高。

至於AIoT解決方案,即是指利用攝影機及軟件自動補貨、智能包裹分揀、智能收銀、智能清潔、智能配送等,從而協助零售商建立數字化銷售場景,該業務收入方式是Dmall向零售商獲取一次性或固定月訂閱模式,但由於AIoT解決方案外包及勞工需求產生較高成本,導致毛利率相對較低。

Dmall業績雖然仍要見紅,但未來行業增長前景仍大,尤其是中國與亞洲在零售數字化率仍處偏低水平。根據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3年中國及亞洲的本地零售數字化率分別為3.1%及4.5%,遠低於美國的13.3%,意味區內市場仍有巨大潛力。

內地業務佔收入近九成

特別是去年亞洲區內零售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1.4萬億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4至2028年行業複合增長達22.4%,到2028年攀升至3.9萬億元,Dmall不單是中國最大零售雲解決方案服務商,去年市佔率達13.3%,更成功打入港澳、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汶萊等地區,因此將會食正數字化零售熱潮。

不過,目前Dmall客戶群相當集中,主要來自物美系企業,頭五大客戶包括物美集團系內公司,便佔Dmall上半年收入89.6%,一旦主要客戶業務量減少,將對Dmall業務有重大打擊。

此外,Dmall業務經營地區集中,中港佔集團總收入98.4%,當中92%來自內地,香港則佔6%,現時香港零售業進入寒冬,今年首9個月零售總額比十多年細,變相或會對集團香港業務造成打擊。

總括來講,中央雖然拋出救市撐經濟的政策,近期內地消費信心亦有所好轉,惟內地樓市仍低迷,加上中美爭拗大前題下,港股估值難被推高,按目前Dmall業績虧轉盈機會不大下,一旦以較高估值掛牌,恐怕「潛水」機會較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AI機器人開發商雲迹科技公開招股 集資6.6億

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開招股,全球發售690萬股,發售價為每股95.6港元,預計集資約6.6億港元,下周四掛牌上市。 雲迹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其產品可應用於多類場景,目前收入主要來自酒店,去年收入為2億元,按年升47%,佔比達83%。去年公司收入2.4億元,按年升68.6%,淨虧損1.8億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過去已完成八輪融資,引入聯想基金、阿里巴巴、騰訊、攜程等投資者。申請文件顯示,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聯想基金、阿里、騰訊及攜程預料會於雲迹上市後分別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稱,集資所得淨額約5.9億港元,其中約60%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約30%用於提高中國境內外商業化能力,拓展與醫療機構、工廠及商業樓宇場景的潛在客戶,餘下10%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6,700倍 長風藥業午收升181%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掛牌,開市即升219%報47元,之後股略回軟,中午收報41.5元,升181%。 公司發售近4,12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6,697倍,認購一手的中籤率只有1%;國際配售超額11.7倍,集資淨額5.25億元。 長風藥業主要專注於吸入技術及吸入藥物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專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億元;期內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