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仲尼

一家公司最基本任務是追逐盈利,但前提是具備可持續性。近年越來越受投資市場重視的議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說的就是如何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平衡所有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利益,為公司可持續地爭取合理回報。

作為中國的國際交易所,港交所(0388.HK)重視公司治理議題,首先是董事〝獨立性〞,期望非執行崗位的獨立董事擔當監察角色,除了平衡執行董事權力外,同時為公司的重要利益相關者:小股東發聲。對此,港交所列出相關要求,例如要求董事會最少有三分一獨立非執行董事;如果獨董在任超過9年,在重新選舉時要由獨立股東投票批准,並就其獨立性作解釋。

當然,與英國、美國及澳洲等主要交易所比較,港交所有空間追求更多,例如增加獨立董事比例到一半以上、主席由獨立非執董擔任,甚至增設首席獨立董事,作為與股東溝通的橋樑。但在以家族業務為主、董事會普遍被〝自己人〞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要踏出這幾步的阻力不少。

那麼,我們不如舍難取易,先想想如何增加上市公司董事多樣性?事實上,董事的工作背景、專業資格、學歷、種族,甚至年齡和性別是否符合多樣性原則,近年亦頗受關注。

港交所放話 要有女董事

港交所今年4月曾刊發諮詢檔,建議董事會內全部單一性別的上市公司,于為時三年的過渡期內,需委任至少一名另一性別的成員加入董事會,更表明不預期未來的上市申請人,董事會只有單一性別。大家都知道,香港上市公司董事會由男性主導,此舉明顯向上市/准上市公司放話:你們的董事會要有女性董事。

港交所此舉,莫非是作為女性的主席史美倫〝發功〞?這是說笑吧。不能否認的是,本港超過2,500間上市公司中,有三分之一的董事會由全男班組成,只有12%董事職位由女性出任;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香港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也處於落後水準,雖然英國和澳洲監管當局未就女性人數於董事會的占比作出硬性規定,但兩者女性董事比例高達34%及32%,至於亞洲區的馬來西亞、印度及新加坡的上市公司董事會,亦分別擁有27%、18%及17%女性董事,明顯高於香港。

參考一些例子,會明白香港在這方面有多落後。一向為父權社會的印度,監管當局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需至少有一名女性(雖然很多時候,這名女性董事是大股東或現任董事的親屬),以達致董事會成員性別多樣性的要求;另外,在倫敦上市的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董事會現時12名董事中,男女比例是8:4,包括主席在內,共有8名非執行董事,另設一名高級獨立董事,可說是〝獨立性〞和〝多元性〞的良好範例。

香港資本市場複雜多元,有其既定傳統,港交所難以仿效上述國家強制上市公司聘用女性董事,但願意提出指引,亦算踏出第一步。瞭解兩性特質的你,也許會同意男女處事手法不同,例如男性較不拘小節、女性則心思細密,若增加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說不定會為公司治理帶來新氣象。

(本文為原文,中英文版本如有衝突,以本文為准)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中興通訊擬發行H股可轉債 淨籌逾35億元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擬發行35.84億元(4.99億美元)零息美元結算的H股可轉換債券,擬將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加強公司算力產品研發投入。 可轉換債券於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轉股價為每股H股30.25港元,較H股上日收市價溢價約15.9%,可悉數轉換為約1.3億股H股,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總股本約2.64%。 今年首季,中興通訊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億元,純利則跌10.5%至24.53億元。 中興通訊港股周二低開2.8%,至中午收市報25港元,跌4.2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生力啤上半年盈收雙升

香港生力啤酒廠有限公司(0236.HK)周一公布,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上升3.2%至3.9億美元,淨利潤勁增31.9%達4,960萬美元,因中國大陸及菲律賓市場的增長有效對衝了香港地區的業績下滑。 展望後市,公司表示對核心市場持續增長前景保持「審慎樂觀」態度。公司聲明稱:「儘管香港及華南地區的經濟指標顯示持續復蘇的跡象,我們仍需關注現存的挑戰,包括緊縮的金融狀況、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本地需求與出口表現的影響。」 公司股票周二開盤走高,早盤漲幅達25%,報價1.25港元。年內迄今該股累計上漲約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雍禾醫療發盈喜 扭虧為盈賺2,500萬

醫療機機雍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2279.HK)周二發盈喜,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扭虧為盈,純利不少於2,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虧損1.39億元。 集團表示,期內通過優化門店網絡,將資源聚焦核心門店,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此外,持續提升自研的連鎖醫療管理系統「禾帆」,並融入企業AI知識庫引擎。同時,集團通過管理模型重構及營鎖投放精細管理,顯著提升獲客轉化率及投入產出比。 周二雍禾医疗平开报3.54港元,后股价急跌逾5%,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三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hiyue Daotian serves up tasty dividends as profits surge

盈喜刺激股價曇花一現 十月稻田關鍵維持高派息

十月稻田主打大米產品,主要經網上渠道如京東及天貓銷售,近日為中期業績發盈喜 重點: 公司料中期經調整淨利潤不少於90% 京東劉強東4月曾多次減持,估值較其他食品股稍高    白芯蕊 食品股一向以來較少投資者注意,因整體都是低成長及低利潤行業,但主打預包裝大米的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76.HK)最近發盈喜,料中期經調整淨利潤不少於90%,受消息沖喜,股價在宣布盈喜後翌日(7月18日)一度大升17.6%,當日收仍急升8.5%。 據盈喜公告,集團上半年利潤大增主要是受惠優化產品結構,加上與優質銷售渠道加深合作,令盈利持續提升,配合品牌影響力日增,帶動多渠道銷量增加。 十月稻田是由董事長王兵及配偶執行董事趙文君創辦,最初在2005年進軍廚房食品行業,並在2011年創立「十月稻田」及「柴火大院」品牌,主力在電商平台銷售產品。 大米產品佔收入近七成 據十月稻田2024年業績,集團收入達57.45億元,按年升18%,當中大米產品佔總收入69.9%至40.1億元,其次是雜糧、豆類及其他產品,收入則有4.7億元,但佔比只是8.2%。至於銷售渠道仍是以電商平台為主,佔比達41.6%。 在主食品市場中,大米是最大板塊,單在2022年便佔總廚房主食品市場規模的38.8%,金額為7,234億元,但農產食品明顯是一個低增長行業,市場估計2027年規模只會增至7,918億元,即2022年至2027年年複合增長率只得1.8%。 幸好十月稻田主攻預包裝大米。所謂預包裝大米,意思是指在銷售之前已經包裝好的產品,預包裝大米產品重量一般不超過25千克,由於預包裝大米易於運送,亦能保持產品包括新鮮度和口感等品質,因此獲市場歡迎,帶動預包裝大米市場增長速度快,預期2027年將達到1,641億元,相當於2022年至2027年年複合增長率達4.9%,遠比同期大米產品複合增長快。 優質大米售價高12% 預包裝大米市場也分級數,整體可分為預包裝優質大米及預包裝普通大米,預包裝優質大米通常碎米率不高於15%。碎米率是指稻米在加工過程中,米粒破碎比例,碎米率越低,表示米粒完整度越高品質越好,平均零售價便越高。 據十月稻田2023年9月招股書表示,預包裝優質大米2022年平均零售價超過每千克7.4元,普通大米的平均零售價約為6.6元,意味包裝優質大米零售價較普通大米最少多12.2%,也是一盤不俗的大生意。 其實,十月稻田為預包裝優質大米龍頭,在2022年市場佔有率已達4%,但行業首五大龍頭市佔率只是11.1%,意味行業收購合併空間大,配合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對優質食品的需求亦殷切,十月稻田大米業務便佔總收入近七成,絶對有望食正此大浪。 去年派息率高 十月稻田對股東不薄,在招股書時已表明向股東支付不低於20%的淨利潤作為股息,但去年業績便宣布派息合共1.75億元,相當於調整淨利潤的50.1%。 不過,十月稻田股價表現卻不濟,該股上市價為15.36港元,雖然一度炒高,但之後大幅回落,就算是近期盈喜一度刺激股價回升,以7月18日收市價7.91港元計算,股價較上市價大幅潛水48.5%。 值得留意是據香港聯交所股權披露,京東創辦人兼主席劉強東,曾在今年4月9日、4月10日及4月14日,分別減持十月稻田1,326萬股、1,228萬股及110萬股,合共減持6.48%十月稻田股權,套現2.17億港元,持股由19.27%降至12.79%,未來會否進一步減持,將對十月稻田股價有重大影響。 另一方面,十月稻田估值偏高,即使2025年較2024年淨利潤多賺100%,預期市盈率高達18倍,對比其他食品股如萬洲國際(00288)的8.2倍、康師傅(0322.HK)的13.3倍、以及旺旺(0151.HK)的13.3倍,十月稻田明顯偏高,股價要維持在現水平,視乎今年派息率能否維持去年一樣慷慨。 整體來講,十月稻田雖然主打預包裝優質大米,未來有望得益內地居民對食品質素需求上升,但畢竟過去一年股價大上大落,加上主要股東之一的劉強東在4月曾多次減持,同時估值比同業稍高,一旦高派息未能維持,股價受壓機會較大,因此只宜小注怡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