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R.US
Tiger Brokers revenue rises 19% in first quarter

隨著在香港的發展,這家互聯網券商一季度錄得穩健的營收增長

重點:

  • 老虎證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9%,入金客戶增長15%
  • 在與中國監管機構發生重大衝突後,這家互聯網券商加快國際擴張步伐,現已進入香港,將其作為最新市場

梁武仁

精明的公司能夠及早察覺問題,並在問題爆發之前將其解決。互聯網券商老虎證券(TIGR.US)值得稱贊,因為它察覺到了滾滾烏雲,並為中國商業環境中常見的監管風暴做好了準備。

就在一年半前,老虎證券突然陷入水深火熱之,因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幾乎將它和競爭對手富途控股(FUTU.US)一起關閉,原因是它們違反了與跨境業務相關的國內法律。時間快進到現在,公司的最新財務業績顯示,這頭老虎不僅從死亡邊緣走了出來,還通過加強國際擴張實現了蓬勃發展。

如此迅速的復蘇絕非易事,公司被迫重新設計商業模式,往往是從頭開始,實在是在資金耗盡之前與時間賽跑。像老虎證券那樣走出中國向來是選擇之一,從理論上聽起來還不錯。但現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因國外市場有自己的複雜性,更不用說要與的當地的同行競爭了。

在2022年底國內問題爆發前,老虎證券和富途控股都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信號在之前幾年就出現,不同監管官員紛紛發聲,促使兩家公司在國內保持低調,同時悄悄地在海外開拓一個新市場,這些努力現在都得到很好的回報。

上周三發布的最新業績顯示,老虎證券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達到約7,900萬美元,因入金客戶(有實際交易資金的賬戶)的資產增長15%。至於淨利潤上漲逾50%至1,230萬美元,主要歸功於不被列入營收的“其他”收入。

公告發布後,截至上週末,老虎證券股價上漲16%。

雖然利潤增長看似歸因於非運營因素,但老虎證券的營收增長看上去依然相當穩健,證明公司早期已將業務拓展到中國以外。公司傳統上通過幫助中國投資者,購買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來賺錢。但近年來,公司已將其他股票市場添加到其服務中,並且由於被禁止簽約新的中國客戶,現已將目標客戶定位在中國以外的客戶。

老虎證券最初位於北京,但現在的登記註冊地在新加坡,超過90%的收入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新加坡是公司最大的市場,佔第一季度新增入金客戶的一半以上。但它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新西蘭地區也有業務。去年,它還在香港推出了服務,香港現在也是富途控股的主要市場。

香港擴張

2021年底通過收購海悅證券,老虎證券進入香港。之後,花了一段時間才讓香港業務運轉起來。但自從去年推出服務,公司迅速獲得關注。今年一季度,老虎證券有約10%的新增入金客戶來自香港,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市場約15%的佔比相差不遠。

隨著老虎證券在香港擴大服務,香港對該公司的營收貢獻可能還會持續增加。香港是中國領土,但與中國內地的兩大主要證券市場上海和深圳相比,它自己的金融體系要開放得多。公司已開始在香港,為專業投資者提供現貨加密貨幣交易服務。今年3月,公司從香港證券監管機構獲得了第9類牌照,為向散戶和專業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服務鋪平了道路。

老虎證券並沒有完全放棄中國市場,不過在中國證監會指斥它及富途沒有相關牌照下,為中國客戶進行跨境交易後,老虎證券在中國的活動就受到限制。從那時起,兩家公司就都處於一種暫停狀態,被勒令停止在中國接新客戶,可幸沒有被迫關閉已有的中國客人賬戶。

老虎證券有充足的時間來為這個重大變故做好準備。早在2016年,中國證監會就要求,該公司在中國的一個實體停止與未經授權的證券公司合作。作為應對,老虎證券採取行動,將該業務部門定位為中國投資者的在線訊息提供商,而不是證券交易等實際金融服務的提供商。

老虎證券由此開始專注於海外擴張,並經常將收購作為進入新市場的捷徑。目前還不清楚,中國證監會最終會否向老虎證券或富途發放證券交易牌照。一些人認為,兩家公司沒有被勒令關閉所有內地賬戶,是一個積極信號,而且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樣的結果會在短期內發生。

老虎證券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而富途則更專注於香港,不過它也涉足新加坡和美國市場。富途控股上周宣佈出資4.4億港元,收購網上銀行天星銀行44%的股份。

老虎證券在一季度的收入增速遠快於富途,後者的增幅僅為3.7%。不過,老虎證券的收入基數比富途小得多,這意味著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老虎證券市銷率(P/S)相對較低,為2.7倍,遠遠落後於富途控股的8倍。如果老虎證券在海外的耕耘繼續取得成果,這一差距可能會縮小。公司股價在一季度財報公佈後上漲,看起來像是投資者對它投下的信任票,儘管它可能需要更快地取得進展,以進一步縮小估值差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聞

簡訊:中國儒意料中期扭虧 賺10至12億元

影視娛樂公司中國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預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將實現扭虧為盈,錄得淨利潤約10億元(1.39億美元)至12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23億元;收入預期介乎約21億元至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8.4億元增長14%至25%。 公司解釋,業績改善主要受益於整體業務穩健增長及協同效應持續釋放,變現效率提升,帶動收入與利潤增長,以及2021年收購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應付對價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消除。 中國儒意主要業務涵蓋影視內容製作、線上流媒體平台與線上遊戲三大板塊,擁有南瓜電影線上流媒體平台及儒意景秀遊戲品牌。在公司大股東騰訊(0700.HK)的支持下,中國儒意近年積極發展遊戲業務,去年公司遊戲業務收入大幅增長346.6%,錄得19.92億元,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中國儒意股價周三平開,至中午收市報3.25港元,升0.31%。公司股價年內累升3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印度超越中國 成為美國最大智能手機供應國

由於蘋果公司(AAPL.US)將越來越多的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以避開針對中國製造商品的美國關稅,印度在第二季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出口國。 CNBC引用Canalys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止的三個月,輸美智能手機中,印度製造的佔美國達44%,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躍升。相比之下,中國製造的佔比僅25%,較去年同期的61%顯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智能手機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佔比從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為規避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美國關稅,蘋果正引領產業鏈從中國轉移的進程,將銷美iPhone的製造基地外遷。該報告指出,印度是此輪移的最大受益方,據悉蘋果正加速推進今年在印度生產所有在美銷售iPhone的計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al-time retail battle raging Hong Kong: JD claims to buy in Kai Bo as overseas bridgehead

即時零售戰火延燒香港 京東併佳寶打造境外橋頭堡

京東再度出手布局香港,試圖建立直通香港街市的零售通路 重點: 傳京東擬收購香港佳寶超市70%股權,包括零售網絡和房地產資產 結合供應鏈優勢與佳寶門店網絡,京東將開啟境外零售新路徑   李世達 在中國內地打得火熱的即時零售大戰,正延伸到香港。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傳出以40億港元(5.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香港本地超市佳寶70%股權。這宗潛在收購案若落實,將成為京東拓展香港即時零售市場的一步大棋。 據香港傳媒報道,該交易包括超市的零售網絡和房地產資產,交易已逾四個月前完成。其中包含一項「過渡期」條款,規定佳寶創始人林曉毅及公司現任管理層,將在未來三年內繼續掌控運營。在此期間,京東不會尋求完全的運營控制權,以確保平穩過渡。 據報佳寶母公司多泰投資有限公司及海鋒食品有限公司已向其合作商戶發出通告,表示正進行「業務轉讓事宜」,未來將重組業務,並將超級市場及批發業務轉移至一家在港新成立的「佳寶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自8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京東方面並未證實報道,稱實際情況與報道內容有偏差,強調一切以官方公布消息為準。有消息稱,實際交易金額將低得多。 從無牌小販到連鎖超市 創立於1991年的佳寶,一向以平價、貼地著稱。創辦人林曉毅出身頗為傳奇,他於1980年代由潮州偷渡來到香港,從柴灣的無牌小販做起,其後與友人合資經營凍肉店,自立門戶創辦佳寶,由最初筲箕灣一間小舖,擴展至今逾90間分店、擁有逾千員工的規模。 對京東來說,收購佳寶得以將其在內地積累已久的高效供應鏈能力向外輸出。多年來,京東與數以萬計的中國製造商建立直接採購通道,透過自建倉儲、物流、冷鏈體系,在內地實現商品成本與配送效率的極致壓縮。 佳寶作為香港少數擁有密集門店與自營配送網的超市品牌,正好成為這套供應鏈邏輯的延伸實驗場。未來京東若成功控股佳寶,將可跳過進口分銷商與中間商,直接將來自內地的民生商品、大眾品牌與自有品牌導入香港社區,建立一種結合內地工廠直供與本地社區網絡的零售模式。 這不單對香港消費者有價格上的吸引力,也為內地供應商打開了一條直通境外零售終端的通路。在香港實現後,也可能向整個大灣區甚至東南亞市場延伸。 事實上,利潤更高的香港市場,一直被視為其即時零售與供應鏈出海重點。目前,京東物流已於觀塘、葵青、沙田、元朗等地設有運營中心,並於2022年起啟動在香港的前置倉試點,用以強化即日/次日配送服務。2024年在元朗落地跨境冷鏈中心,顯示其對香港的長期倉配規劃。 對比其他即時零售平台,京東此舉更顯差異化。美團(3690.HK)主打平台型本地配送,即時連接便利店、商超與消費者,未延伸至供應鏈;餓了麼則借助盒馬進行自營零售實驗,也有菜鳥物流、淘寶天貓等上游能力,但尚未以整合形式進入香港零售終端市場。 比錢大媽更進一步 因此京東將成為唯一具備從源頭工廠直採、冷鏈倉儲、線上平台、物流配送到境外線下門市的全鏈條能力者。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實際上已有類似經驗。其戰略投資、作為第二大股東的肉品生鮮連鎖品牌「錢大媽」,已於2018年正式進軍香港,目前在當地已有50家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佳寶除了營運網絡外,還持有部分物業資產。香港商舖租金雖已自高位回落,擁有門店不動產仍有助降低固定營運成本,更可為京東提供穩定資產支持。此舉不僅對短期財務結構有正面意義,也有助強化其在港布局的抗波動能力,同時也有更多資產進行靈活布局。 消息曝光後,京東股價連跌兩個交易日,跌幅約1.3%,顯示市場對傳聞交易價格偏高有疑慮。目前京東集團市盈率約8.3倍,低於美團的21.5倍,顯示估值仍被壓抑。不過,若佳寶與京東結合,是一次讓「內地供應鏈」與「香港街市」加速融合的實驗,那麼下一步,也許就是向東南亞的延伸。若集團海外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並改善利潤結構與資產利用效率,對投資人而言,這場併購或許將是京東估值轉折的關鍵。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興通訊擬發行H股可轉債 淨籌逾35億元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擬發行35.84億元(4.99億美元)零息美元結算的H股可轉換債券,擬將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加強公司算力產品研發投入。 可轉換債券於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轉股價為每股H股30.25港元,較H股上日收市價溢價約15.9%,可悉數轉換為約1.3億股H股,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總股本約2.64%。 今年首季,中興通訊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億元,純利則跌10.5%至24.53億元。 中興通訊港股周二低開2.8%,至中午收市報25港元,跌4.2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