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其中一间最大的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商,希望在收入下挫前赶上上市列车

重点:

  • 受惠疫情,艾迪康的新冠病毒检测服务在过去三年贡献44.4亿元营收,随着检测需求断崖式下降,未来收入及盈利将下滑
  • 该公司申请上市前曾连续两年派息,去年5月更动用全部留存收益,向股东分红8.65亿元

 

陈嘉仪

又一家坐上新冠“疫情火箭”的检测商,计划到港交所上市。

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的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是全国连锁经营的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ICL),曾于2021年6月及去年3月两度递表港交所,但都无功而回。作为新冠疫情受益者,该公司于中国疫情退却后,选择于3月初再度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但除了新冠检测业务外,它还有甚么卖点吸引投资者?

根据初步招股文件援引调查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至2022年总收益计,该公司为中国三大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商之一,目前在全国设立了32家医学实验室,主要为医院、体检中心及制药公司等提供检测服务,可提供4,000多种医疗诊断检测,其中包括1,700多种普检项目及2,300多种特检项目。

艾迪康早于2004年1月由创始人林继迅和林锋兄弟在杭州设立首个独立医学实验室,并于2010年成为中国首个获得ISO 15189医务化验室质量管理标准认可的同类机构。

该公司早年发展平稳,并把业务拓展至医疗产品销售及与受托研究机构(CRO)合作。直至2017年,其高层人事动荡并陷入亏损,决定于2018年9月进行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凯雷集团(CG.US)旗下基金,以2.14亿美元(14.9亿元)从林氏兄弟手中收购了近49%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两人自此退出管理或行政职位。

预告收益大降

股权易手一年多后,中国于2020年初爆发新冠疫情,为独立医学实验室带来巨大商机。艾迪康抓紧机遇,同年2月开始提供新冠病毒检测,带动业务高速增长,总收益由2020年的27.4亿元,大增至2022年的48.6亿元,同期净利润更由2.89亿元增至6.85亿元。

单计新冠病毒检测服务的收入,在过去三年已占集团总收益33.7%至47%,累计高达44.4亿元。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去年底取消强制核酸检测要求,艾迪康已预告相关收益将会大幅下降。

多家曾享受“疫情红利”的A股上市核酸检测公司,已开始对旗下核酸检测固定资产和存货计提了大量减值准备。深圳上市的华大基因(300676.SZ)预告去年计提约4亿元减值准备;迪安诊断(300244.SZ)也预告会对1.5亿元至2亿元的新冠检测固定资产及存货进行报废处理。反观艾迪康未有在去年业绩中作出相关计提,因此相关财务冲击可能会反映在2023年财报上。

事实上,就连内地交易所也对这类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存疑。上交所和深交所去年11月曾称,将会从严审核涉及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重点关注其科创属性、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以及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等。而在港交所,单计过去一个月,已分别有至少三家从事新冠检测业务的公司递表申请上市,除了本文提及的艾迪康外,还有臻和科技优迅医学

参考艾迪康的财务报表,反映新冠检测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测业务去年录得27.08亿元营收,占整体收入达55.7%。随着强制新冠检测取消,未来收入将受负面影响,恐怕难获上交所和深交所“开绿灯”,难怪该公司舍近图远,第三度向港交所争取上市。

股东尽情收割

社会逐步复常,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也将回到常规业务,目前其市场主要分为普检及特检。常规普检包括血液化验、尿液分析和过敏试验等,以测量各种重要的健康指标,但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趋于成熟,利润空间较小;特检则包括分子检测、基因检测等,具有数量少、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其市场竞争较低,利润也相对较高。

除了行业龙头金域医学(603882.SH)和迪安诊断正发展特检业务,艾迪康也相当积极,其特检目录仅于去年就增加了850多个新项目,主要集中于遗传病、实体瘤及血液病等,并组建了一支由200多人组成的特殊销售团队,试图开拓业务增长点。

不过更惹人关注的,是艾迪康两次在申请入表上市前大手分红。继2021年6月分红6,990万元,公司再于去年5月宣派8.65亿元股息,相当于截至同年3月末留存收益的100%。其招股文件更预告,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派付任何现金股息,反映大股东已在上市前尽情收割。

经历2020年12月的B轮融资后,凯雷的持股量已减少至39.87%,但仍为艾迪康的控股股东,连同仍然持股24.9%的林氏兄弟,已合共获派逾6亿元股息。

按照B轮融资作价,艾迪康估值约73.7亿元,较A轮融资时的30.4亿元大涨133%。然而,B轮融资是于新冠疫情带动业绩上扬时进行,由于市场已急速转变,参考主要竞争对手迪安诊断的追踪市盈率6.98倍,按艾迪康去年净利润6.85亿元计算,其最新估值已降到47.8亿元;考虑到艾迪康今年的业绩或“变脸”,实际估值可能会更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