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監管機構據稱,已請求司法部調查這家卡車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聯合創辦人的經濟間諜活動

重點:

  • 有媒體報道稱,圖森未來的兩名聯合創辦人和另一名高管,可能會因為與中國國內一家關聯公司的非法業務往來而受到調查
  • 該公司必須切斷與這家名為圖靈智卡的中國公司的聯繫,並出售其中國業務,才能挽救其與美國家安全監管機構的緊張關係

陽歌

卡車自動駕駛公司圖森未來(TSP.US)曾經是投資者的寵兒,現在隨著最新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監管機構正在對該公司的三名高管提出刑事指控,它已進入了一條新的發展車道。

圖森未來的所有麻煩都來自去年11月出現的一項指控。該指控稱其將技術不當甚至可能是非法地轉移給了另一家與其創始團隊關係密切的中國卡車公司。圖森未來對那些轉移給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釋,但提供相關資訊需要一段時間。

但這個行動令該公司的董事會拉響了警報,後者稱其對兩家公司之間的互動往來不知情,並據此於去年11月解僱了圖森未來的聯合創辦人和高管侯曉迪。相關爆料也向美國國家安全監管機構——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發出了示警信號。因為圖森未來與中國的淵源,而且在中國有大量業務,該委員會已密切關注圖森未來一段時間了。

該公司在美國和中國都有大量業務,但在它把卡車自動駕駛技術推向兩國的行動中,美國業務更勝一籌。

從去年11月開始,圖森未來就一直處於動盪狀態,其股價自那時起已跌去了一半以上。它目前的市帳率僅為0.53倍,不及競爭對手Aurora Innovation(AUR.US)的1.1倍和Embark Technology(EMBK.US)的0.74倍。這與2021年底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圖森未來的市帳率超出5倍,遠遠領先於另外兩家公司。

話已至此,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最新爆料,它們表明了在這場率先將卡車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競賽中,為何圖森未來的勢頭在迅速放緩。據《華爾街日報》上周引述未具名信源的稱,CFIUS建議美國司法部考慮對該公司的兩名聯合創始人陳默、侯曉迪和CEO呂程提出經濟間諜指控。

圖森未來的發言人稱,CFIUS未就經濟間諜指控這個可能性向該公司表達過任何關切,並補充說,它將繼續配合該政府機構,以消除它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CFIUS其實在去年底就提出了建議,極有可能是在所有這些亂象開始之前。司法部拒絕置評,但考慮到所有擔憂都涉及中美之間的數據安全,再加上政府機構面臨的「強硬對華」壓力,如果司法部決定啟動自己的調查,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

這一事態發展可能標誌著圖森未來,或者至少是其美國業務走向終結的開始,因為如果提出經濟間諜指控,該公司將很難繼續在美國開發自己的技術。或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卡車製造商納威司達(Navistar)在12月取消了與圖森未來的聯合開發協議。

內幕交易

這個「卡車傳奇」中的所有爭議,都源自一家名為圖靈智卡的公司。圖森未來的董事會在去年11月宣佈,已經將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侯曉迪開除,之前董事會發現,侯瞞著它一直在跟圖靈智卡合作。圖靈智卡由圖森未來的另一位聯合創辦人陳默創辦和經營,創立圖靈智卡之前,他曾擔任圖森未來的董事長。

侯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後來跟陳默聯手,利用手裏的控股投票權解散董事會。當時關於圖靈智卡的資訊很少,只知道它是一家卡車科技公司。

但《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圖靈智卡實際上是一家氫動力卡車製造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圖森未來要與該公司合作。北京一直是這種氫動力汽車技術的堅定支持者,因此在中國成立這樣一家公司,以便利用政府的激勵措施,是不無道理的。

對於圖森未來的成功來說,類似這樣的卡車製造商和營運商都至關重要,包納威司達和公司的其他合作夥伴,例如聯合包裹公司(UPS.US),因為它們需要在自己的卡車上安裝和使用該技術。但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圖森未來的創始人在沒有通知董事會的情況下成圖靈智卡,然後與之合作,這當然是不道德的,而且很可能是非法的。

不但如此,由於圖靈智卡的總部位於中國,可能受到當地監管機構的干預,因此出於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關切,此舉看起來有欠謹慎。這種擔憂已經促使圖森未來在去年開始向潛在買家兜售其中國業務,以緩解CFIUS的擔憂。

儘管目前尚未宣佈達成類似交易,但圖森未來很有可能會出售該部門,以挽救與CFIUS的關係及其美國業務。去年有報道稱,圖森未來試圖以10億美元(67.8億元)左右的價格出售該部門。

這引發了對圖森未來現金狀況的討論,以及最近的挫折是否會導致其出現現金緊縮。總之,答案還是比較肯定的——不會。截至去年第三季末,該公司擁有約10億美元現金,如果出售中國業務,這個數字可能會再增長5億至10億美元,具體取決於價格。

與此同時,圖森未來的營運並不需要太多現金。該公司表示,第三季的開支僅為7,900萬美元,這意味著它目前的現金儲備,即使不出售中國業務,也足以維持接下來的三年時間。此外,它在去年12月還宣佈將裁員四分之一,這將進一步降低成本。

總而言之,圖森未來近期不大可能出現現金不足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將是處理好圖靈智卡的關係(這可能意味著切斷與該公司的聯繫),並出售在華業務。要想挽救與CFIUS的關係並避免經濟間諜指控,這兩項措施可能都是必要的。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提升效率擴張門店 綠茶中期料賺2.3億

經營餐飲的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發盈喜,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錄得盈利介乎2.3億元至2.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於門店網絡持續擴張,同時提升經營效率。不過,部份利潤被上半年的上市開支所抵銷,該部份的開支約1,500元至2,000萬元。若扣除此,以及減去權益結算的股份開支,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介乎2.47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升38%至42%。 綠茶周五開市升8.8%報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emo faces cash squeeze and credibility questions

小市場大機會? 樂摩物聯爭議聲中再遞表

號稱全國超過53萬台按摩椅的樂摩物聯再次叩關港交所,這次要面對的不僅是市場考驗,更有信任危機 重點: 超過83%的按摩椅部署於電影院 公司設備數據遭官方媒體質疑    李世達 在許多城市的角落,如商場百貨的走廊、機場或火車站的等候區裡,你一定見到過一排排閃著光、不斷運作的機器按摩椅,但你可能不知道,這門不起眼的小生意,估值高達數十億元。 在全國運營50萬張機器按摩椅的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是該公司自今年1月遞表失效後,第二度闖關港交所。 機器按摩服務在中國整體按摩產業中仍屬邊緣產業。申請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4年中國整體按摩市場規模為5,362億元,而機器按摩服務市場僅為27億元,佔比僅0.5%。然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市場卻高度集中,樂摩物聯2024年市佔率已達42.9%,是機器按摩領域的龍頭企業。 成立於2014年的樂摩物聯,總部位於福建福州,於2016年推出「樂摩吧」品牌,為消費者在商業綜合體、影院、機場和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場所等消費場景提供更放鬆、便捷、專業的機器按摩服務。截至今年7月18日,樂摩在全國31省市、339座城市的商場、影院、機場與高鐵站等「等候時間長、人流密集」場景中,鋪設超過48,000個服務點,布置超過53.5萬張按摩椅,累計可識別服務人數超過1.65億,註冊會員人數超過3,200萬名。 樂摩物聯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直營模式與合伙人模式。以網點數量計算,目前直營模式佔約71%、合夥人模式約29%。在合夥人模式下,公司收取服務費,提供設備和品牌由合夥人運營。 近年公司收入持續增長,由2022年的3.3億元增至2024年的7.9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50%。但去年收入增速35.9%,遠低於2023年的77.8%,今年首季更只有18.4%,增速明顯放緩。 去年,來自直營按摩椅服務的收入佔比超過83%,合夥人模式則貢獻約14%收入。從整體毛利率來看,2023年達到41.8%,2024年回落至36.1%。佔比更高的直營模式毛利率僅為29.87%,遠低於合夥人模式的73%。 資源錯配?效益下降? 淨利潤方面,公司在2022年僅賺648萬元,2023年疫情後迅速擴張至8,734萬元,去年則略降1.7%至8,581萬元。然而,經調整後淨利潤仍錄得1.02億元,較2023年的9,457萬元略升。今年首季,淨利潤更是按年下滑11%至2,333.8萬元。 公司宣稱網點覆蓋全國69%面積超三萬平米的大型商場、滲透55%年票房超500萬元的影院、進駐58%年人流量超千萬的機場。實際上,公司有超過80%的設備(43.2萬台)部署於電影院,但每台設備日均交易量僅0.07次,遠低於商業綜合體的2.8次與機場的3次。 以今年首季的單台設備收入計,電影院設備季度收入僅約168元,商業綜合體單台設備季度收入卻高達1,692元,整整高出9倍,然而公司部署於商業綜合體的設備數量僅佔約14.1%。 同時,設備使用率也在下降。每台設備的平均交易量從去年的2.04次降至今年首季的1.92次,平均按摩費則從去年的14.69元微增至14.74元。合夥人模式佔總設備比重持續降低,由2022年的23%降至目前的約8.1%,直營主導模式比重越來越高。 數據真實性受質疑 除了上述問題外,公司也陷入數據造假的爭議。根據今年7月份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的調查,公司按摩椅設備編號呈跳躍式分布,以「元氣蛋」系列為例,理論編號應有3.2萬台,實際僅531台被驗證,佔比1.63%。採購數據則顯示,樂摩前五大供應商累計採購僅1.53億元,按行業最低成本價計算僅對應6.11萬台設備,與宣稱的53.5萬台相差近8倍。 另外,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謝忠惠,被指是為創始人吳景華代持,2016年吳曾持有樂摩超60%股權,至遞表前減持至15.16%。吳景華目前的身份是榮耀健康董事長,該公司正是樂摩按摩椅的供應商。 樂摩並未對該報導作出直接回應,申請文件中亦未提及相關爭議。 一連串爭議外,最迫切要解決的,還是資金問題。截至2025年3月末,樂摩物聯賬面現金僅2,621萬元,而短期借款便達4,500萬元,實為捉襟見肘。 樂摩物聯的遞表,像是共享經濟的最後一搏。但是對投資人來說,數據的可信度是估值的基礎,容不下一絲絲懷疑,未來能否說服投資者相信「小市場也有大機會」,恐怕不只靠鋪設更多按摩椅,而在於能否理順其盈利邏輯與治理結構,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藥明康德配股集資76.5億元

中國醫藥外包龍頭企業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周四公布,擬配售7,380萬股新H股,每股作價104.27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12港元折讓約6.9%,淨集資約76.5億港元(9.75億美元)。 此次配售股新股佔擴大後H股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6.01%及2.51%,籌得資金中約90%將用於加速推進全球布局和產能建設,約10%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公司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207.99億元,按年增長20.64%;股東應佔溢利為82.87億元,按年上升95.46%。 藥明康德股價周四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07.8港元,跌3.75%。公司股價今年以來上升9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高梅中國二季度業績微升

澳門博企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2282.HK)周四公布上半年業績,4至6月的第二季度收益86.7億港元,同比升18.9%,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為25.1億港元,同比升2.8%。 今年中期的收益為166.6億港元,按年升2.7%,經調整EBITDA為48.8億港元,按年跌1.4%。 二季度的主場地賭枱投資額同比上升7%至40.9億美元,主場地賭枱的贏率微升0.5個百分點至25%。 美高梅中國周四開市升1%報15.76港元,今年以來該股上升逾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