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最大質押車輛監控服務提供者,經營上獲得母公司「輸血」

重點︰

  • 長久集團旗下的長久股份近年收入持續增長,但盈利並不穩定,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淨利潤下跌26.6%
  • 該公司去年展開的汽車經銷商營運管理服務,75個客戶中,只有一個不是來自母公司

 

裴梓龍

在中國,不少人買車會選擇到經銷商處選購,然而一般經銷商資金不足,會在購入汽車時向金融機構貸款,將汽車作為抵押品,金融機構要確保抵押的車不會被盜、被損壞等,但卻沒有足夠人手親自管理,就衍生了質押車輛監控服務,由金融機構與第三方簽訂服務合約,委託對抵押的車輛進行監控,降低風險。

受惠於這種業務模式的中國汽車流通領域最大質押車輛監控服務提供者長久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二度向港交所關關申請上市後,上週五終於通過上市聆訊。

這家公司今年5月曾以「長久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最終隨著招股文件過期無疾而終。到了11月中,該公司放棄「科技」二字,易名「長久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度入表,可能因為近年科技公司股價大挫,市場存在頗大戒心,因此長久股份也要重新部署,以免影響將來上市估值。

說起「長久」,讀者可能會想起在A股上市的長久物流(603569.SH)在2016年上市當年大漲2.5倍,令母公司長久集團創始人薄世久和李桂屏夫婦的身家暴增180億元,登上《2016年胡潤百富榜》。

長久股份同樣是長久集團子公司,然而薄氏夫婦想複製長久物流7年前的神話,估計並不容易,除了因為市況不如當年,長久股份的業績也可能引起市場疑慮。

根據公司的招股文件顯示,其收入從2020年的4.31億元,穩定增長至2022年的5.48億元,今年上半年再上升19.6%至3.09億元。然而,雖然公司生意做多做大,但盈利表現卻頗為飄忽,2020年賺了1.14億元,翌年大幅減少26.6%至8,373萬元,去年重新增長至9,591萬元,今年上半年又大挫26.6%至3,529萬元。

箇中原因,在於公司過去大花金錢全力推動收入增長,令一般及行政開支由2020年的4,258萬元,大增八成至去年的7,698萬元;到了今年,單計上半年的相關開支已更大增88.6%至6,340萬元,是去年全年的82.3%。公司解釋,一般及行政開支增加主要是因為業務擴張,執行相關工作的人員增加。

不過,更令投資者憂慮的是公司大撒金錢擴充市場,但可以搶到多少呢?畢竟目前中國質押車輛監控服務市場並不大,而且非常集中。截至2023年6月30日,長久股份向18家商業銀行的約200家分行、27家汽車金融公司,以及11,152家汽車經銷商提供質押車輛監控服務。

然而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按2022年收入計算,長久股份在中國質押車輛監控服務市場的佔比達47.9%,以去年收入約5.48億元計算,整個市場規模也只有約11.44億元。由於頭五大服務商已佔據90.3%市場份額,長久股份想繼續搶奪市佔率並不容易。

搶市場另一手段是降價,2020年,該公司質押車輛監控業務的平均服務費達到每月3,564元,但到了今年6月底降至3,206元,減幅達到10%。

另一方面,長久股份的客戶集中度也持續上升。據招股文件顯示,2020年至今年6月底,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佔整體收入比率,從33.3%大幅提升至56.2%。而其中一個大客戶更是兄弟企業、長久集團旗下汽車流通服務供應商長久實業,今年上半年收入佔比達16%,是公司第二大客戶。

客戶高度集中

這種客戶集中度持續上升的情況,令長久股份很難加價,導致核心業務增長乏力。因此,該公司近年積極嘗試新業務,希望添加增長動力。

長久股份去年開展汽車經銷商營運管理服務,也就是為欠缺專業知識和人手的中小型汽車經銷商提供管理服務,而公司從中收取管理費用。但有趣的是,長久股份截至今年6月底為75家經銷商提供管理服務,但只有一家不是來自長久集團。

再仔細一看,去年汽車經銷商運營管理服務收入4,282萬元,今年上半年大增1.4倍至3,036萬元,但以75家客戶計算,平均每家僅收取40.49萬元,但來自唯一獨立第三方客戶的收入卻只有8.3萬元,可見母公司如何向其輸血。

不過,長久股份也提到,截至今年9月30日,已經與獨立第三方擁有的汽車經銷商,訂立144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嘗試擺脫對母公司的依賴。

回顧同系公司長久物流今年表現不錯,在中港股市積弱下,今年累積升幅達51.1%,讓市場觀望長久股份在港股疲弱的市況下上市,能否成為逆市奇葩。然而,目前市場並沒有與長久股份業務相近的上市公司比較估值,其定價高低欠缺參考標準,如果想吸引投資者參與申購,甚至願意「長久」持有,將考驗管理層與保薦人的推廣功力。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aoCao operates a ride hailing service

證監會開綠燈 曹操出行IPO接近衝線

上周,在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一年後,這家由吉利投資的網約車應用程序終於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許可 重點: 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後,曹操出行耗時一年的港股上市計劃或即將完成 該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長25%,超越競爭對手,在此期間它進軍32個新城市,業務版圖擴大逾60%    陽歌 汽車巨頭吉利一向在最新的駕駛科技與服務領域起步稍晚,但往往能憑借更雄厚的資源與執行力迅速迎頭趕上。這點在吉利對標Uber(UBER.US)打造的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身上或許會再次應驗。如今,其一度停滯的IPO計劃終於接近終點線。 曹操出行一年前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但未能成功,後於去年10月重新提交申請。上週五,中國證監會終於批准了此次上市,清除了主要的監管障礙之一。現在,曹操出行須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此事可能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完成,這將為其最終上市鋪平道路。 屆時,曹操出行將加入一個日漸擁擠的賽道,與中國的上市同行一較高下,其中包括規模較小的嘀嗒出行(2559.HK)和如祺出行(9680.HK)。許多人認為,行業巨頭滴滴也可能會在不久的未來在香港上市,在2021年因未能通過必要的數據安全審查而在紐約短暫上市後,再次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中等規模的中國投資銀行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和廣發證券(香港)為此次上市的保薦人,這表明其規模應該相對較大。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此次上市或將籌集數億美元。 在中國擁擠的網約車行業,2015年成立的曹操出行相對而言是個新手。吉利創始人李書福持有84%的股份,這是其最大的競爭優勢之一。吉利是中國最成功的民營車企,旗下目前擁有一系列上市資產,從吉利汽車(0175.HK),到瑞典的沃爾沃(VOLCAR.US)、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ZKR.US)、跑車製造商路特斯(LOT.US)和智能汽車技術開發商億咖通(ECX.US)。 曹操出行有別於競爭對手的地方在於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己開發的定制車輛,由吉利旗下公司生產,再由曹操出行將其出售或租賃給司機。這種模式與出租車的方式類似,與多數平台讓司機自備車輛的做法不同。 「我們利用吉利體系內龐大的換電站及汽車維修店網絡,為司機造就巨大的成本優勢,從而提高他們的淨收入,」曹操出行在去年10月提交的最新版申請書中表示。「我們的定制車亦為司機優化了經濟性及駕駛體驗。」 雖然這一策略自2022年才啓動,但公司迅速加大投入。2023年,專用車輛佔其平台總交易金額(GTV)約五分之一,並於去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26.4%。公司表示,該比例將持續上升,目標是最終為所有司機提供定制車輛。 聚合應用程序 曹操出行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它越來越多地使用聚合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整合了許多不同網約車服務平台的服務。這種應用程序在中國越來越常見,它降低了一些資源較少、無力自己開發應用程序的小公司的准入門檻。但這也導致許多小公司進入了市場,從而加劇了競爭。使用聚合應用程序還能降低營銷成本,因為大多數此類平台都由知名企業運營,如高德地圖和外賣餐飲巨頭美團。 曹操出行起初依賴自己的應用程序,但首次接入聚合應用程序不久後,業務便迅速向它們轉移。從那以後,通過聚合應用程序完成的網約車訂單比例,已從2018年的3.5%上升到2023年的30%。公司表示這一比例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8年達到訂單總量的一半左右。 公司指出,聚合應用程序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獲客成本,在GTV中的佔比從2021年的23.6%降至2023年的18.1%。 隨著基本商業模式的確定,曹操出行開始了積極的擴張。僅去年上半年,它就進入了32個新城市,截至去年6月,其業務覆蓋範圍擴大了60%以上,達到83個城市。這使得它在去年上半年實現了25%的營收增長,從一年前的49.4億元攀升至61.6億元(8.44億美元)。相比之下,滴滴去年全年的營收增長要慢得多,僅為7.5%,而如祺出行的營收增長了14%,嘀嗒出行的營收實際上還下降了3.4%。 快速增長也使得曹操出行的營銷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從2021年的7.1%上升到去年上半年的8.4%。在此期間,公司通過降低一般及行政費用和研發費用在營收中所佔的比例,部分抵消了這一增長。 這些努力幫助公司在2023年創下有史以來的首次毛利潤,去年上半年,其毛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65億元增至4.29億元,增長了一倍多。在此期間,公司毛利率從5.8%提高到7.0%,而隨著作為僅次於滴滴的第二大參與者地位更加鞏固,這個數字似乎還會繼續改善。然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曹操出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上市文件顯示,該行業的頂級參與者(應該是指滴滴)在2023年控制了約75%的市場份額,而它的份額僅佔4.8%。 在估值方面,業內其他公司的估值倍數差異很大。像優步(Uber)和Grab(GRAB.US)這樣的頭部企業目前的市銷率(P/S)分別為3.7倍和5.9倍,而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市銷率則低得多,前者只有0.79倍和1.25倍。我們預計曹操出行應該能夠獲得更接近頭部企業的估值,市銷率或許在3倍左右,這將使其估值達到非常可觀的400億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PCB設備製造商大族數控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設備製造商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已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 成立於2002年的大族數控,是中國印刷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PCB專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包括PCB鑽孔、檢測、曝光、成型設備等。其控股股東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104.56%,淨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22.20。今年首季收入9.6億元,同比增加27.89%,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價自2022年上市以來,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約159.8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Temu與Shein大砍美國廣告支出 警告即將漲價

據媒體報道,中資電商平台Shein與Temu正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廣告支出,並警告消費者即將調漲價格。這是因應美國即將開始對所有進口包裹徵收關稅的新政策,該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稅規定,過去內容物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關稅入境美國。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數據報道,截至4月13日的兩周內,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縮減19%。Temu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旗下國際業務板塊,Shein則是全球快時尚行業領軍企業,總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英國《衛報》披露,這兩家電商業者已警告其美國客戶,預計下周起將上調價格。Shein在向消費者發出的公告中表示:「由於全球貿易規則與關稅政策變動,本平台的營運成本已上升」,價格調整將於4月25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調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後,Shein與Temu或需繳納最高145%的稅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